陋室铭》

合集下载

《陋室铭》全文赏析

《陋室铭》全文赏析

《陋室铭》全文赏析《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注释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斯是二句:这座简陋的房子,也正是由于我具有美德而散发出芳香。

斯、是,都是代词,这。

惟,只。

馨(xīn欣),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痕二句:点点青苔滋生上了台阶,台阶因而呈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帷,室内也显得一片青翠。

痕,斑迹。

谈笑二句:在室中一起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相互往来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

鸿儒,大儒。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

调素琴:即弹琴。

调,抚弄乐器。

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阅金经:读佛经。

金经,古代用混金(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二句:是说悠闲地调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潜心静默地读经,用不着处理官府事务那样劳神。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

案牍(d读),官府公文。

形,指身体。

南阳二句:是说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子云亭也是简陋的,但都因主人而闻名。

言外之意是以自己的陋室和它们相比。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一、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二、译文:山并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龙在其中就会显得神秘。

这间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我的品德却很高尚。

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帘里透着绿草的色彩。

我与朋友们谈笑风生,相互交流都是些有才学的人,没有无聊的白丁。

我可以弹奏优美的素琴,阅读深奥的金经,没有刺耳的丝竹声,也没有烦琐的公文案卷。

这就像南阳的诸葛庐,又或是西蜀的子云亭一样,孔子曾问过,这里有什么简陋之处呢?三、注释:1. 陋室:简陋的屋子。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

这里是指“香气远播”(意思是好的名声远扬)。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苔藓的痕迹。

上:长到;挂上。

阶绿:绿色的台阶。

入帘青:映入帘里满眼都是青色。

5. 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时的三顾茅庐草堂。

西蜀:地名,现在的四川省成都市;扬雄,即扬子云,西汉时文学家,也是当时著名学者。

8.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最新陋室铭翻译古诗文网

最新陋室铭翻译古诗文网

陋室铭翻译古诗文网《陋室铭》流露的是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在古诗文网中的详细资料,供大家查看。

《陋室铭》原文: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_古诗⽂⽹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写翻译 译⽂及注释 译⽂⼭不在于⾼,有了神仙就出名。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住屋的⼈)▼ ⽂⾔知识 ⼀词多义⒈之:①⽤于主谓之间,取消句⼦的独⽴性:⽆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死▼ 参考赏析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的“永贞⾰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

⾰新失败后,被贬⾄▼ 经典诗句 本⽂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之雅的句⼦: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体现作▼ 分层评析 ⽂章内容包括三层意思。

第⼀层(从开头⾄“惟吾德馨”)以类⽐的⽅式引出⽂章主旨。

⽂章开篇即以“⼭不在⾼▼ 鉴赏 铭是古代⼀种刻于⾦⽯上的押韵⽂体,多⽤于歌功颂德与警戒⾃⼰。

明⽩了铭的意思,也就明⽩了题意,作者托物▼ 写作技法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繁杂,在区区⼋⼗⼀字内运⽤了对⽐,⽩描,隐寓,⽤典,借代类⽐等⼿法,⽽且押韵▼ 简介 《陋室铭》选⾃《全唐⽂》卷六百零⼋集。

⼀说为刘禹锡所著,另⼀说则为早于刘禹锡所著。

“铭”本是古代刻于▼ 赏析⼆ 这篇不⾜百字的室铭,含⽽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好的⾼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格。

它向⼈▼ 写作⼿法 整体评析 铭是古代⼀种刻于⾦⽯上的押韵⽂体,多⽤于歌功颂德与警戒⾃⼰。

明⽩了铭的意思,也就明⽩了▼ 作者介绍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祖籍洛阳,唐朝⽂学家,哲学家,⾃称是汉中⼭靖...。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导语:做《陋室铭》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所作。

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陋室铭》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此,这。

是:表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文言文《陋室铭》

文言文《陋室铭》

文言文《陋室铭》注释
(12)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 声音。
(13)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4)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5)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6)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 体、身体。 (17)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文言文《陋室铭》注释
(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 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 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文言文《陋室铭》注释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 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 的琴。 (11)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 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 》)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 是金经。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鉴赏1—3句《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4—7句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

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

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

《爱莲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几种古代文体: 几种古代文体:
一、铭
1、押韵 、 增强音律美) (增强音律美) 2、文辞精炼 、 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有龙则灵。)
3、观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类比立 、观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类比立 。( 论) 论证:环境之雅、生活情趣之雅、 论证:环境之雅、生活情趣之雅、诸葛 庐和子云亭; 庐和子云亭; 结论:何陋之有? 结论:何陋之有? 4、对句很多,整散结合,整齐又不失活泼。 、对句很多,整散结合,整齐又不失活泼。
3、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 千里马喻人才, 千里马喻人才, 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喻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三、序
分为书序和赠序: 分为书序和赠序: 书序 书序:是对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内容的介绍、 书序:是对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内容的介绍、 评述文字;也可介绍书的写作缘由、经过。 评述文字;也可介绍书的写作缘由、经过。 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 赠序: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 推重、赞许之辞。 推重、赞许之辞。
二、说
说: 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 就一事、一物、一现象 抒发感想。
《爱莲说》: 爱莲说》
1、什么现象? 、什么现象? 世人追名逐利、攀权附势的现象) (世人追名逐利、攀权附势的现象) 2、怎样的感想? 、怎样的感想? 独立不移、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独立不移、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生活 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 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 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 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 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 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他毕生从政, 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他毕生从政,虽宦途 不顺,但这些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 不顺,但这些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 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 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 ) 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 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 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 ),加检校礼部尚 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 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 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托物寓意: 、托物寓意: 君子)、 )、菊 隐逸者)、 )、牡丹 莲(君子)、菊(隐逸者)、牡丹 追求富贵者) (追求富贵者) 4、衬托: 、衬托: 以菊、牡丹衬托莲。 以菊、牡丹衬托莲。
《马说》 马说》
1、什么现象? 、什么现象? 人才被埋没、摧残的现象) (人才被埋没、摧残的现象) 2、什么感想? 、什么感想? 作者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作者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 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
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
1、《陋室铭》作于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间(824、 陋室铭》作于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间( 826)。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俗、独善其身, )。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俗 )。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俗、独善其身, 鄙弃世俗名利的高尚情操。 鄙弃世俗名利的高尚情操。 但有人认为, 但有人认为,刘禹锡将陋室描写成一个与世隔 绝的幽居,又用“无丝竹之乱耳” 绝的幽居,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达了他对灯红 酒绿生活的鄙弃,并借“阅金经” 酒绿生活的鄙弃,并借“阅金经”表现出对现实的 逃避,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逃避,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联系你学过的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作者的生平, 联系你学过的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作者的生平, 谈谈你的看法。 谈谈你的看法。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五、表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 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 所以“动之以情” 希望 , 所以“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 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出师表》 出师表》
表达方式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 浓厚的抒情色彩 浓厚的抒情色彩 。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 寓情于议: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 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 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 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 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四、记 古代一种文体,是不定体, 古代一种文体,是不定体,可叙 描写、状物,也可抒情、 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 说明, 论、说明,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 情操和抱负, 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 问题的观点。 问题的观点。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有叙事(第一段)、描写抒情( )、描写抒情 有叙事(第一段)、描写抒情(第二段至第 四段)、议论抒情(第五段), )、议论抒情 ),既描写了洞 四段)、议论抒情(第五段),既描写了洞 庭湖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庭湖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又寄 托了自己的心志。 托了自己的心志。 2、情操和抱负: 、情操和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爱莲说》和《陋室铭》一样,同样表现 、 爱莲说》 陋室铭》一样, 出作者对自己独立人格和正直品德的坚守, 出作者对自己独立人格和正直品德的坚守, 但他们对待困境的方式仍有区别, 但他们对待困境的方式仍有区别,这种区别 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 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 么? 面对困境,前者迎难而上,勇于挑战, 面对困境,前者迎难而上,勇于挑战,表现 出一种昂扬的斗志; 出一种昂扬的斗志;后者则采取了以退为进 的策略,先保存实力,以待时机的到来。 的策略,先保存实力,以待时机的到来。前 者以勇取胜,后者以智夺人,各有千秋。 者以勇取胜,后者以智夺人,各有千秋。
年并又被召回京之后) (写于827年,为再次被贬 年并又被召回京之后) 写于 年 为再次被贬12年并又被召回京之后
陋室只是作者暂时的心灵避难所, 陋室只是作者暂时的心灵避难所,他在这里 调养身心,积蓄力量;一旦时机到来, 调养身心,积蓄力量;一旦时机到来,他仍 将积极投身于社会, 将积极投身于社会,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 理想,大济天下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 理想,大济天下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应该 他的人生主线都是积极向上。 说,他的人生主线都是积极向上。 我国的古代文人大都如此,即所谓的“ 我国的古代文人大都如此,即所谓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 寓情于事 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 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 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 “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 的感激之情, 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 第三部分中, 不效,则治臣之罪,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 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 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 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菊之爱
也许在作者看来,陶渊明的境界, 也许在作者看来,陶渊明的境界,世人难以 企及;也许,和刘禹锡一样, 企及;也许,和刘禹锡一样,他觉得自己无 法选择陶渊明那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所以他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价值,所以他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即 独处浊世,奋勇抗争,矢志不渝, 独处浊世,奋勇抗争,矢志不渝,永远保持 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年左右, 年后刚被召回京之时) (写于815年左右,为被贬 年后刚被召回京之时) 写于 年左右 为被贬10年后刚被召回京之时
《再游玄都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 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今又来。 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1、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叙述自己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 叙述自己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 勤奋学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勤奋学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现身说法,读来更亲切平易,且情意恳切。 、现身说法,读来更亲切平易,且情意恳切。 3、对比: 、对比: 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的贫寒对比,自然引出结论: 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的贫寒对比,自然引出结论: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十年。 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 归园田。 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罗堂前。 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颠。 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 返自然。 返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