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练习题】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2(含答案)

经典精品试卷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4.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5.四大名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根据民间故事创作,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7.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他是()A.方苞B.吴汝纶C.方以智D.孙家鼐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9.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11.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A.西汉B.两宋C.隋朝D.明清2.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 )A.《西游记》B.《红楼梦》C.《三国演义》D.《窦娥冤》3.《红楼梦》,中国四大古典明名著之首,清代章回体长篇小说。
前80回的作者是( )A.施耐庵B.罗贯中C.吴承恩D.曹雪芹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下列小说章回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5.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它反映的现实是( )A.活字印刷术的推广B.清朝初期社会经济的繁荣C.清朝时期文学艺术脱离广大民众D.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6.《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对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命运D.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7.“这一表演艺术在明朝万历末期就日趋成熟,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
”“这一表演艺术”是( )A.昆曲B.汉调C.京剧D.秦腔8.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以下关于昆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朝时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B.代表作有孔尚任的《桃花扇》C.糅合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D.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9.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10.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京剧形成于:( )A.道光年间B.咸丰年间C.同治年间D.光绪年间11.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不包括( )A.昆曲B.秦腔C.汉调D.评剧12.京剧形成之初,本土文化的影响无疑是占据了决定地位,并因此形成京剧内部的本土文化传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及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在何时排印面世( )C.顺治时期D.康熙时期3.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兴衰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A.《窦娥冤》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4.在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的童年就是在阅读连环画中度过的。
下面搭配错误..的是( )5.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有( )①徽调②评剧③汉调④豫剧⑤昆曲⑥秦腔⑦京调A.①③⑤⑥⑦B.②④⑤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6.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迨长生还四川,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材料反映的是( )A.清兵入关B.军机处的设立C.八股取士D.徽班进京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1)图1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
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吗?它出自哪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3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命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材料二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备作业)-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鲁迅赞曰:“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该也。
”四大名著中被视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是A.B.C.D.【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B项是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D项是一部富于烂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2020年山东东营)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答案】D【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故D 符合题意;《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经历的有①闲暇之余,为强身健体,练习“五禽戏” ②七夕节听汤显祖编写的昆曲《桃花扇》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⑤酒酣之时与朋友吟唐诗、聊《红楼梦》A.①⑤B.②③C.③④D.②⑤【答案】D【详解】①“五禽戏”是在东汉时期开始出现,明朝可能经历,不符合题意;②《桃花扇》清朝文学家孔尚任的作品,在明朝不可能经历,符合题意;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在东晋时期出现,不符合题意;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在宋朝已经流行,不符合题意;⑤《红楼梦》是在清朝所著,符合题意。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时练习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2.“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这首《说唱脸谱》说的剧种是()A.昆剧B.京剧C.豫剧D.徽剧3.各徽剧戏班在长期演出中,吸收了江南的昆曲、西北的秦腔、湖北的汉调等地方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完整表演体系的新剧种是()A.元杂剧B.豫剧C.昆曲D.京剧4.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A.《西游记》﹣﹣罗贯中B.《水浒传》﹣﹣吴承恩C.《三国演义》﹣﹣施耐庵D.《红楼梦》﹣﹣曹雪芹5.“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
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班。
”材料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的新剧种是()A.豫剧B.越剧C.评剧D.京剧6.《红楼梦》中会出现的情节是()A.三顾茅庐B.大闹天宫C.黛玉葬花D.武松打虎7.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书法、中国医学名列其中。
下列关于国粹表述错误的是()A.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B.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D.京剧是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基础上形成的8.吴承恩是以下哪一部小说的作者?()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9.电视剧《三国演义》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
下列情节中,不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A.官渡之战B.三顾茅庐C.赤壁之战D.曹操称帝10.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不包括()A.昆曲B.秦腔C.汉调D.评剧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后被称为京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 A.《西游记》 B.《三国志通俗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魔术B.绘画C.戏剧D.杂技3.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包括()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D.《窦娥冤》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A.秦腔B.京剧C.昆曲D.汉调5.下列小说章节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
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清代的思想成就B.文学体裁的变迁C.明清的休闲娱乐D.戏曲的发展历程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现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8.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9.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10.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同步练习卷: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B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2.这部作品初名《石头记》。
其作者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
右侧为作者画像,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B )A.关汉卿B.曹雪芹C.高鹗D.罗贯中3.下列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 )A.《红楼梦》B.《西厢记》C.《水浒传》D.《三侠五义》4.“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下列小说章回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 D )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5.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最高峰是在( D )A.西汉B.两宋C.唐朝D.明清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巍然屹立的丰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们成书于( D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戏剧在明清时期受到人民欢迎的主要原因是( B )A.生活条件好,经济发展B.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心声C.雅俗共赏D.看戏的社会风气浓厚8.昆剧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下列有关昆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昆剧的代表作有洪昇的《牡丹亭》B.《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C.清朝中期以后,昆剧逐渐走向衰落D.昆剧在明朝时期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9.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是( D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0.道光年间形成的剧种“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 C )A.越剧B.昆剧C.京剧D.豫剧11.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他是( D )A.方苞B.吴汝纶 C.方以智 D.孙家鼐1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窦娥冤》②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念奴娇赤壁怀古》③《农政全书》;《本草纲目》④京剧的兴起;《红楼梦》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2. 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水浒传》撰写的《忠义璇图》,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写的《劝善金科》等。
由此推知,京剧逐渐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统治者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明清小说的发展成熟3.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材料描述的是京剧形成的()A.原因B.作用C.过程D.影响4.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
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迎合民众文化需求B.蕴涵更高艺术价值C.得到西方人的认可D.符合晚清政治需要5. 《红楼梦》中贾宝玉反对道学,轻视儒家经典、封建伦常,骂科举、八股是“沽名钓誉之阶”,不肯蹈袭父辈设定的仕途经济的道路,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这反映出贾宝玉()A.追求个性解放,勇于反抗B.追求民主自由,反对专制C.注重物质享受,不思进取D.注重民族气节,奋发向上6. 下列古代人物中,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同属一个领域的是①老子②张仲景③戚继光④王祯⑤李时珍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⑤7. 一位同学将历史教材中提及的书进行分类汇总,其中①处应填写类别一:《千金方》《唐本》《本草纲目》类别二:《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类别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①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红楼梦》8. 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行书书法形成B.瓦子出现C.小说开始流行D.京剧诞生9. 有关京剧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B.博采众长又具有北京地方特色C.最著名的剧目是《窦娥冤》D.京剧正式形成于明朝10. 他是即将步入近代的中国人的启蒙者,意识革新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