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优质课教案_0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优质课教案_2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解决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3.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图表加深对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掌握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注重让学生总结学习技巧,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会计算;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迁移旧知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正确计算,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3。
【学习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分数的世界,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过关斩将吗?通过打怪兽游戏过关导入本堂课的教学,提前告诉同学门过关有点难,问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激发同学们的争胜之心,进而开始今天的教学。
开始今天的闯关之前提示大家:给大家两把武器:一是“单位一”,二是数量关系。
第一波小怪兽来了:1、五月份用水量是四月份的⅔请同学们思考本题中的单位一和数量关系是什么?单位一:四月份的用水量数量关系:五月份用水量=四月份用水量x ⅔2、现价比原价少了⅛单位一:原价数量关系:现价=原价-原价x⅛3、五月份的用电量比四月份多了⅓单位一:四月份的用电量数量关系:五月份用电量=四月份+四月份x ⅓师:同学们真厉害,第一波小题怪轻轻松松就创过关了;但是第二波中题型怪兽又来了:小刚家的用水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混合运算,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但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此外,学生的运算习惯和运算速度也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中,如何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5.总结提升: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教材在编写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之后,对分数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学生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有所混淆。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知识点和做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此巩固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法则的掌握。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优质课教案_4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
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
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
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
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
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三)》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对于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已经能够进行计算。
但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计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本节课需要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分数混合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 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例如,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小明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4元,还买了一个香蕉,价格是12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 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中的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展示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计算23+14−16,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目录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法与学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敬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 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节《分 数混合运算(三)》的课程。 接下 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 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01 说教材
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 数混合运算第三节《分数混合运算(三)》的教材, 主要是围绕分数混合运算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 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和 技巧,并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和利 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02 说学情
说学情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老师将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实例投射到屏幕上,例 如“小明有一些苹果和一些橙子,其中苹果的数量 是橙子的三分之一,若小明一共有24个水果,求苹 果和橙子的数量各是多少个?”老师会引导学生画 出线段图,用长度表示数量,用等量关系表示两个 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找到等量 关系,从而解答问题。同时,老师会让学生互相交 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 和分析能力。
用方程解答分数问题
老师将一些稍微复杂的分数问题投射到屏幕上,例如 “某个数的六分之五比另一个数的三分之四多30,求这 两个数各是多少?”老师会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的方法 解答问题,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答分数问题的方法和技 巧。在解题过程中,老师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 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备课教案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复习题。
生独立完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情景图。
2.生独立分析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找出等量关系式。
4.让生先估一估,画出线段图。
5.讨论完成。
6.交流订正。
7.检验。
8.教师总结。
三、练习。
1.计算。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电脑用户。
让生认真分析,找准等量关系式。
独立完成。
3.五年级有多少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解方程。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练习。
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
先画图再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其中涉及到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学生来说,既有熟悉的内容,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规律,对分数的加减乘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特别是带有括号的运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2.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同时,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实例讲解等。
2.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各种类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有括号的运算。
同时,给出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各种类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7——2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利用方程表达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和解释的结果。
3.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让学生自己先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找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找到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搜集到生活中的关于“节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今天,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进行一场热身赛,看看我们四组同学哪一组表现最出色。
1、 解方程 6x+43x=9 8x=7
4
说一说解方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2、填一填,然后说一说各题中两个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的人数少91
,五年级的人数是六年级的( )。
(2)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41,今年产值是去年的( )。
(3)八月份用水比七月份节约了7
1,八月份用水是七月份的( )。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说到水,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3月22日)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都不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
那么,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是呀!我们要节约用水,就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
2、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
三、数量分析,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老师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71,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读一读。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估一估。
八月份用水多?还是七月份用水多?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4、画一画。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1)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指名板演。
(2)全班交流。
指画线段图的同学先说说自己的作图步骤。
其他同学可对他的分析建议或者补充说明。
讲评时,老师引导学生:
想一想:先画八月份的还是先画九月份的?为什么?明确是把单位“1”的量拿来平均分,所以要先画出单位“1”的量,即先画八月份的线段图。
还要引导注意: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那段要用虚线表示。
别忘了在线段图中标出已知数量,用?标出要求的数量。
5、写一写。
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
线段图形象清晰地表示出了题意,你能根据线段图列出数量关系式吗?自由列。
6、算一算。
利用等量关系计算。
我们用线段图和列等量关系式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利用等量关系算一算。
生推荐或自荐上来板演。
7、查一查。
(1)你能对你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吗?生自由检验。
指名说说检验的方法。
(2)检验刚开始上课时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四、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改题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都比较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
现在老师把题目稍微改一下,看看你还有没有办法解决。
(师把题目中的“比八月节约了71”改成“比八月多用了7
1”,问题不变。
)
师:这一次也请你先估计一下哪个月用的水少,再画一画线段图表示一下题中的数量关系后计算。
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看哪个小组讨论交流比较热烈。
五、总结评价,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类应用题有什么特点?怎样分析解答?
六、布置作业:
实践作业: 以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的小窍门”为情境设计练习题: “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淘气家从自家的坐便器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现在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20立方分米,比原来节约了1/3,你们算一下马桶原来用水多少立方分米?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三
分数混合运算(三)
老师家八月份用水12吨,比七月份节约了71
,七月份用水多
少吨?
解:设二月份用水x吨。
解:设二月份用水x吨。
(1-1/7)x=12 X-1/7x=12
6/7x=12 6/7x=12
x=14 x=14 答:二月份用水14吨。
答:二月份用水1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