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
鲫鱼的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

鲫鱼的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鲫鱼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09生物杨婷婷一.实验目的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探究鱼类适应水生坏境的特点。
2.探究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二.实验材料鱼槽、鲫鱼、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三.实验步骤1.鱼的外部形态(1)观察鱼的外部形态,注意鲫鱼的体色、体形、鳞片和侧线等。
(2)思考鲫鱼的外部形态与水生生活有什么联系。
2.鱼的运动(1)提出问题:鳍的作用是怎样的?(2)作出假设:鱼在游泳时时什么结构使鱼产生前进的动力?什么结构使鱼保持平衡?什么结构决定运动方向?(引导学生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分别剪掉各种鳍进行探究。
(4)实施计划:分组进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四.完成表格观察内容观察结论与水中生活的特点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保护色体形侧扁梭形流线型减少阻力体表有鳞片上有粘液保护作用侧线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成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鳍作用胸鳍平衡转换方向腹鳍辅助平衡背鳍、臀鳍垂直波动,维持直立平衡尾鳍前进的推动力,控制运动的方向教学过程一.鱼的外部形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认识不少水生动物吧,水生动物中你最熟悉哪一种呢?(鱼)我们都知道鱼是生活在水中的,那如果我们人与鱼的生活坏境对换一下,行吗?(不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是与它们的生活坏境相适应的,同样,鱼类也有它们特有的结构适应水生坏境,鱼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师:(学生分组)今天每四个同学分成一组,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装有水的鱼槽,鱼槽内都有2条鱼,同学们知道这叫什么鱼吗?(鲫鱼)对,很多同学都见过鲫鱼吧,鲫鱼在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养殖,是很普遍的一类淡水鱼之一,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用鱼。
1.体色师:了解了鲫鱼后,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鲫鱼,体表是什么颜色?(深灰黑色)对,但我们看到的只是背面的颜色,腹面呢?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一样呢?现在轻轻把鱼翻倒过来看下,注意过程中不要弄伤鱼,也不要让鱼离开水太久,以免鱼儿很快死掉,影响我们后面的观察。
鲫鱼有什么特点

鲫鱼有什么特点
鲫鱼的特点主要有:
1. 外形特征:鲫鱼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眼较大,无须,鳞较小。
2. 生存环境:鲫鱼属于淡水鱼类,常见于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也能适应不同的水质和环境。
3. 食性:鲫鱼的食性较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昆虫幼虫、高等植物碎屑等,也能摄食小型甲壳类。
4. 繁殖特点:鲫鱼一般在3~8月产卵,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5. 营养价值:鲫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
总之,鲫鱼是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较高营养价值的鱼类。
描写鲫鱼的外形特点

描写鲫鱼的外形特点
鲫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流域。
它的外形特点是圆润饱满,鳞片光滑,体形较高,头部扁平,口大。
一般来说,它的体长约为20-30cm,体重约为0.5-1kg。
首先,鲫鱼的身体筋骨十分坚韧,看起来是一只非常强壮的鱼。
它的头部比较扁平,呈椭圆状,嘴巴相对而言比较大。
两边的鳃盖非常大,能够保护鲫鱼的鳃。
鳃盖下方也有一对鳍,非常小,看起来几乎没有。
其次,鲫鱼的身体整体呈圆形,它的背部比较高,腹部比较平坦,胸鳍也比较大。
鱼鳍颜色比较浅,呈透明色,但是包括头部、身体和尾巴等部位在内的鱼身上有淡灰色的花纹,感觉比较温馨。
从鱼身上可以看到许多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鳞片,它们很漂亮,呈深浅不一的银色。
和其他鱼类不同的是,鲫鱼的鳞片是很容易落下来的,养鱼人需要定期管理,为鲫鱼更换新的鳞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鲫鱼的尾巴很漂亮,非常宽大,尤其是尾鳍,呈扇形,可以让鱼在水中游动时得到助力,非常优美。
总体来看,鲫鱼身体饱满、鳞片光亮、尾巴宽大、游泳迅速,非常适合养殖。
描写小鲫鱼

描写小鲫鱼
我家养了几条与众不同的小鲫鱼,为什么说它与众不同呢?因为这几条小鲫鱼是我爷爷自己钓的野生小鲫鱼。
我每天都会去观察鱼缸里面的小鲫鱼,我发现鱼的身体是灰黑色的,它的嘴巴像一个吸盘,总是一张一合的,小鲫鱼的眼睛鼓鼓的,非常有神。
这时,我伸手去鱼缸里面摸了一下小鲫鱼,发现它的身体很滑,我心想这时怎么回事呢?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那是因为鱼在水里游的时候用来减轻水的摩擦和阻力的,那样鱼在水里游的更快。
滑滑的粘液下面是一排排整齐的鱼鳞,那一片片鱼鳞像一个个士兵一样保护着它那弱小的身体。
我又在想:小雨会睡觉吗?它睡觉的时候眼睛会闭上吗?于是,我又上网查了一下。
原来鱼是会睡觉的,只是鱼没有眼皮,所以鱼在睡觉的时候眼是不会闭上的。
我爱我家这几条与众不同的小鲫鱼。
而且通过观察小鲫鱼让我弄懂了一些事情,学到了一些新知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不过,我发现我懂的只
是太少了,以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多看书,才会懂得更多。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实验之观察鲫鱼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实验之观察鲫鱼
【—初中之观察鲫鱼】下面是老师对生物中观察鲫鱼实验的操作步骤的讲解,希望下
面的知识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
观察鲫鱼
步骤:1)将鲫鱼放在解剖盘中,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身体流线形、背鳍、侧线、
鳃盖、口、尾鳍、臀鳍、腹鳍、胸鳍)用手在鲫鱼的体表摸一摸,感受下体表的特点(体
表光滑有粘性)。
2)将鲫鱼方有自来水的水草中,观察鲫鱼的运动,特别观察鱼鳍和鲫鱼运动的关系(鳍控制鱼身平衡,鱼身的摆动控制鱼的运动)。
3)用滴管吸取红墨水在鲫鱼口的前部,观察现象(红水从鱼口流进,从鳃后流出)。
其他实验:调查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冷冻保存、气调保存、真空保存、腌渍保存、
干制保存)、调查生物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对工厂排出的废水净化处理、利用甘蔗、
玉米渣生产酒精等生物能源,制造药品等等。
)观察水中的藻类植物(显微镜看标本)、
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放大镜观察)
通过上面对生物中观察鲫鱼实验内容的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上面的知识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鲫鱼的结构

鳃
鳃弓
鳃耙
鳃丝
呼吸过程:
水
氧气
口
氧气
鳃丝中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鳃孔
二氧化碳
水环境
鳔
2、鲫鱼体内有鳔。 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 下, 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
外部形态——体色、体形、侧线、鳍
鲫鱼
呼吸器官:鳃(鳃丝、 鳃弓、鳃耙)
内部结构和生理
鳔——调节身体的比重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11、血液流经鳃部时,血液的变化是( C ) A 由含氧丰富的血变为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B.血液中的养料增加 C.由含二氧化碳多的血变为含氧丰富的血 D.血液中的含氮废物增加 12、在鲫鱼的背部大动脉中流动的是( A ) A.动脉血 B.静脉血 C.混合血 D.含氧少的血
氧多 、颜色______ 鲜红 的血就是动脉血;凡是含 13.凡是含______ 氧少 、颜色______ 暗红 和血就是静脉血。 _____ 水层 和______ 食性 的不同, 14、混合放养就是根据几种鱼栖息______ 水域 里。 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______
4、鱼在海水中游泳,能感知水流并改变方向,这与( D )有 关。 A.视觉 B. 听觉 C.嗅觉 D.侧线 5、鱼能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C ) A.鳃盖 B.鳃孔 C. 鳃丝上的毛细血管 D.鳃弓
6、鲫鱼的心脏是 ( C )
A.一心房、两心室 B.二心房、一心室 C.一心房、一心室 D.二心房、二心室 7、鲫鱼在水中不停的吞水、吐水,是在进行( D ) A.滤食 B.取食 C.饮水 D.呼吸
1、具有保护色(身体的背面深灰黑色,腹 面白色)。 2、体形呈梭形,鱼体表面有粘液,可以减 少阻力。
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鲫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鲫鱼,了解鲫鱼的内部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活体鲫鱼2.解剖刀、镊子、剪刀等解剖工具3.实验手套、实验口罩4.实验台、实验器皿、实验托盘等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进行鲫鱼解剖实验之前,准备好解剖工具,并将解剖台、器皿等用70%乙醇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环境的洁净。
2.鲫鱼的外部观察首先,将活体鲫鱼放置在解剖台上,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
注意观察鱼体的形状、颜色、鳞片、鳍等结构,了解其个体的生物学特征。
3.解剖鲫鱼身体部分使用解剖刀,从鳃盖处开始,沿着腹部中线切开鱼体。
可以选择将鱼体完全切开,也可以只在一侧进行解剖。
注意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内部器官。
4.观察鲫鱼内部器官解剖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鲫鱼的内部器官。
首先,观察胸腔腔膜下的鱼鳔、鱼心等结构。
然后,继续观察消化道、肝脏、胆囊等消化系统器官,了解其形状、结构和位置。
最后,观察泌尿系统的肾脏和生殖系统的性腺等器官。
5.部分器官的取材研究选取感兴趣的器官,如心脏、肝脏等进行取材研究。
用镊子小心地取出该器官,并放置在实验器皿中进行观察。
可以进一步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其细胞结构。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1.鲫鱼的外部特征通过观察鲫鱼的鳞片、鳍等外部结构可以发现,鲫鱼体被覆盖有多层的鳞片,鳞片的数量和形状会随着鱼体的生长发生变化。
鲫鱼的鳍由背鳍、臀鳍、尾鳍等组成,这些鳍的结构和数量也与鱼的种类和个体大小有关。
2.鲫鱼的内部器官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鲫鱼的内部器官。
鱼鳔是鲫鱼的呼吸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氧气。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器官,起到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养分的作用。
肝脏是鲫鱼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功能包括产生胆汁、储存能量和代谢物质。
泌尿系统由肾脏和尿液排泄管组成,肾脏是鲫鱼排除废物、调节体液平衡的关键器官。
生殖系统负责鱼的繁殖,包括卵巢、精巢等。
鱼类的形态观察

鱼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解剖鱼的方法2、通过鲫鱼外形的观察与内部器官的解剖,攀捏硬骨鱼类的基本特征3、了解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二、实验原理1、外部形态.鲫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头部最前端为口,呈弧形,随着上下颌骨的运动能张合。
眼位于头部的两侧,无上下眼睑。
外鼻孔位于眼前方,每一鼻孔被鼻瓣膜分成前、后两部分。
眼后为鳃盖,有鳃盖骨支持(共4块)。
腮盖后缘的膜状部分为鳃膜,鳃膜后的大孔为鳃孔。
鳃孔与外界相通,内为鳃腔,有鲜红的鳃。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体外覆有圆鳞,呈覆瓦状排列。
在体侧中央各有1列在鳞上有小孔的鳞片排列而成的线状结构,称作侧线,此鳞则为侧线鳞。
胸鳍和腹鳍各一对,分别位于胸、腹部,背鳍和臀鳍均有硬棘支持。
肛门之后的部分为尾部,鲫鱼的层绍为正形尾,与尾部相连。
2、呼吸系统鲫鱼的呼吸器官为腮,位于鳃腔中。
腮片附于鳃弓上。
鲫鱼的鳃弓共有5对,在咽的两侧。
其中第一至第四对鳃弓上有两列腮片,第五对鳃弓上没有腮片,而生有咽下齿。
鳃片为鳃丝组成的片状物,每1腮丝的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腮小片,每一列鳃片形成半鳃,每1鳃弓有2列鳃片者称全鳃。
鳃弓的内四面有两行三角形的突起,左右互生,即为鳃耙。
3、循环系统动脉球,它是心脏前方的1个赂呈三角形的白色小球体,鱼类心脏搏动的顺序是静脉窦、心房、心室。
先仔细观察它们的搏动,寻找各部分之间的界限,然后按下列顺序区别各部分。
静脉窦:位于围心腔后方的暗红色的长囊,前壁与心房相通,心房:位于静脉窦的前方,呈暗红色的薄膜状。
心室:位于心房的前方,淡红色、壁厚、收缩能力强。
动脉球:紧接在心室的前面.为腹大动脉基部的膨大部分,呈圆锥形,壁厚,白色。
腹大动脉:动脉球向前发出的一条相当粗大的血管,位于左右鳃的腹面中央。
入鳃动脉:由腹大动脉两例分出的成对分文,共4对,分别进入第1一第4对鳃:脾脏:位于小肠前部背面,纫长,深红色。
3.生殖系统鲫鱼雌雄异体,其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