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下册奥数题

合集下载

初一数学下册奥数题

初一数学下册奥数题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角:.〔2〕边:.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对角线A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与点F.求证:DC=CF二、教材导读阅读教材p7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哪几对?〔2〕图中有哪些线段相等?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4cm,BD=38cm,AD=28cm,若对角线的交点为O,求△OBC的周长.三、预习盘点平行四边形性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预习检测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C的周长为49cm, ,BD=38cm,AD=28cm,若对角线交点为O,求AC长.2.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AE=CF,BE=DF.2.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AC、AB=3、AD=5,求BD的长.分析:欲求BD,可先求BO,而BO在Rt△ABO中,看能否求出AO的长.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和BD的和是多少?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周长等于72〔1〕已知一边长为12,求各边长.〔2〕已知AB=3BC,求各边的长.〔3〕已知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与△AOB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七年级数学奥数题[五篇模版]

七年级数学奥数题[五篇模版]

七年级数学奥数题[五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数学奥数题数学奥数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角是一条直线 B.凡是直角都相等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锐角D.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关3.下列哪个角不能由一副三角板作出()A.105° B.12° C.175°D.135°4.若∠a=90°-m°,∠B=90°+m°,则∠a与∠B的关系是()A.互补B.互余 C.和为钝角 D.和为周角5.如图所示,∠AOC=90°∠COB=a,0D平分∠AOB则∠CD的度数为()6.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A.南偏西50°方向 B.南偏西40°方向 C.北偏东50°方向 D.北偏东40°方向7.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A.1/2∠1B.1/2∠2C.1/2(∠1-∠2)D.1/2(∠1+∠2)8.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如图所示,若∠AOD=128,则∠BOC的度数是9.如图,B,C是线段AD上任意两点,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若MN=a,BC=b,则AD的长是10.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则∠BOG= 11.已知线段AB=8cm,延长AB至C,使AC=2AB,D是AB中点,则线段CD= 12.已知线段AB=acm,点A1平分AB,A2平分AA1,A3平分AA2,…,An平分AAn-1则AAn= 14.小明每天下午5:46回家,这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度15.如果∠a=26°,那么∠a余角的补角等于16.已知∠AOB=30°,又自∠AOB的顶点0引射线0C.若∠AOC:∠AOB=43,那么∠BOC=17.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AC=2cm,则BC的长是 cm 18.火车往返于A、B两个城市,中途经过4个站点(共6个站点),不同的车站来往需要不同的车票(1)在A,B两站之间最多共有种不同的票价;共有种不同的车票(2)如果共有n(n≥3)个站点,则需要种不同的车票19.若∠A=20°18,∠B=20°1530°,∠C=2025°,则()A.∠A>∠B>∠CB.∠B>∠A>∠CC.∠A>∠C>∠BD.∠C>∠A>∠B 20.如图,直线AB、CD交于0点,且∠BOC=80°°,OE平分∠BOC,OF为OE 的反向延长线(1)求∠2和∠3的度数:(2)0F平分∠AOD吗?为什么?21.已知∠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奥数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奥数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5=50,a1+a5=20,则公差d为:A. 1B. 2C. 3D. 4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4,6),点C在y轴上,且△ABC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为:A.(0,5)B.(0,7)C.(0,9)D.(0,11)3. 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6,18,则这个数列的第四项是:A. 54B. 108C. 216D. 4324.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为d,首项为a1,则Sn+1的表达式为:A. Sn + dB. Sn + 2dC. Sn + 3dD. Sn + 4d5. 在梯形ABCD中,AD平行于BC,AD=6,BC=10,AB=CD=5,则梯形的高为:A. 2B. 3C. 4D. 5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3=12,a1+a5=16,则公差d=________。

7.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Q,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8. 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8,-4,2,则这个数列的公比为________。

9. 在△ABC中,∠A=30°,∠B=75°,则∠C=________。

10.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为d,首项为a1,且a1+a5=10,d=2,则Sn=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 (20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6=72,a1+a6=18,求公差d 和首项a1。

12. (2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点B(4,-1),点C在第二象限,且△ABC是直角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

四、附加题(20分)13. (20分)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4=80,a1+a3=20,求公比q 和首项a1。

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三篇

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三篇

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三篇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篇一1、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乙相遇?2、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3、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4、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5、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

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篇二1、甲、乙两队挖一条水渠,甲队单独挖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要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甲队在3天内完成,乙队挖了多少天?2、某工程队预计30天修完一条水渠,先由18人修12天后完成工程的1/3,如果要提前6天完成,还要增加多少人?3、一项工程,甲2小时完成了1/5,乙5小时完成了剩下的1/4,余下的部分由甲、乙合作完成,甲共工作了多少小时?4、一个水池,甲、乙两管同时打开,5小时灌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小时灌满,如果乙管先开6小时,还需要甲、丙两管同时开2小时才能灌满(这时乙管关闭),那么乙管单独开灌满水池需多少小时?5、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9个,徒弟每小时加工个,完成任务时,徒弟比师傅少加工12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七年级经典的奥数题篇三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

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

问全程长多少米?2、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走需15天,乙走需12天。

初一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一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数字逻辑问题题目:有一个数字序列,前三个数字是5,7,9。

从第四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是前三个数字的和。

请问这个序列的第10个数字是多少?答案: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第四个数字是5+7+9=21。

然后依次计算后面的数字:- 第五个数字是7+9+21=37- 第六个数字是9+21+37=67- 第七个数字是21+37+67=125- 第八个数字是37+67+125=229- 第九个数字是67+125+229=421- 第十个数字是125+229+421=775所以,这个序列的第10个数字是775。

试题二:几何问题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直角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 = \sqrt{a^2 + b^2} \],其中a和b是直角边的长度。

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值代入公式中,我们得到:\[ c = \sqrt{3^2 + 4^2} =\sqrt{9 + 16} = \sqrt{25} = 5 \]厘米。

所以,斜边的长度是5厘米。

试题三:组合问题题目:有5个不同的球和3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放球方法?答案:首先,我们需要将5个球分成3组,其中至少有1个球。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看作是将5个球中的4个球分配到3个盒子中,剩下的一个球可以放在任意一个盒子中。

这相当于在4个球之间插入2个隔板来形成3个部分。

我们有4个空位可以放置隔板,所以总共有\[ C(4,2) \]种方法,即\[ \frac{4!}{2!(4-2)!} = 6 \]种方法。

但是,我们需要排除所有球都在一个盒子里的情况,这种情况有3种。

因此,最终的放球方法有\[ 6 - 3 = 3 \]种。

试题四:数列问题题目:一个数列的前两项是1和2,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差。

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答案:我们可以列出数列的前几项来找出规律:1, 2, 1, 1, 0, 1, 1, 2, 3, 5, ...数列的规律是斐波那契数列,但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差。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4道奥数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4道奥数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4道奥数题1、有一亲公路,甲队独修需10天,乙队独修需12天,丙队独修需15天,现在让三个队合修,但中间甲队撤出去到另外工地,结果用了6天才把这条公路修完。

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右共同合修多少了天才完成?2、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某地出发同向而行,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钟追上丙,请问:甲出发多少分钟后才能追上乙?3、兔妈妈摘了15个相同的磨菇,分装在3个相同的筐子里,如果不允许有空筐,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装法?如果分装在3个不同的筐子里,不允许有空筐,又有多少种不同的装法?4、A、B、C、D、E是五个不同的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3,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1,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4,C是偶数,求D是多少?5、计算:314×31.4+628×68.6+68.6×686=多少?6、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

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

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

从山脚到山顶的矩离是多少米?7、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分发给一些小朋友,每种糖每人一块,由于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分发的盒数就一样多,现在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则最后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抗,那么还有3个抗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抗,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

问:一共要挖儿个抗?9、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则多10块,如果现有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4块就少两块,这些糖共有多少块?10、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11、甲、乙两地公路长74千米,8:1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半个小时后,又有一辆同样速度的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王叔叔8:25从乙地妈骑摩托车出发去甲地,在差5分不到9点时,他遇到了第一辆汽车,9:16遇到s第二辆汽车,王叔叔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12、一堆小棒,4根4根的数,最后还剩下一根,猜一猜这堆小棒的根数是单数还是双数?13、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

数学初一奥数题及答案

数学初一奥数题及答案

数学初一奥数题及答案题目一:数列问题题目描述:有一个数列:2, 4, 7, 11, ... 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可以发现,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依次为2, 3, 4, 5, ...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差值的公差为1。

因此,第n项与第1项的差值是1+2+3+...+(n-1)。

答案:首先计算第10项与第1项的差值,即1+2+3+...+9,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公式为\( S = \frac{n(n+1)}{2} \),代入n=9得到\( S = \frac{9 \times 10}{2} = 45 \)。

所以第10项是2 + 45 = 47。

题目二:几何问题题目描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AC=6,BC=8,求斜边AB的长度。

解题思路: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 AB^2 = AC^2 + BC^2 \),代入AC=6,BC=8,得到\( AB^2 = 6^2 + 8^2 = 36 + 64 = 100 \),所以AB = √100 = 10。

题目三:逻辑推理问题题目描述: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不同数量的球,分别是1, 2, 3, 4, 5个。

现在将这5个盒子重新排列,使得每个盒子里的球数都比前一个盒子多1个。

问:重新排列后的盒子里球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解题思路:由于每个盒子里的球数都比前一个盒子多1个,我们可以从最小的数开始排列,即5, 4, 3, 2, 1。

答案:重新排列后的盒子里球的数量分别是5, 4, 3, 2, 1。

题目四:组合问题题目描述: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现在要从中选出5个球,求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解题思路: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可以使用组合公式\( C(n, k) =\frac{n!}{k!(n-k)!} \)来计算,其中n是总数,k是选出的数量。

答案:首先考虑不考虑颜色的情况下,从30个球中选出5个球的组合数为\( C(30, 5) \)。

简单初一奥数题(10篇)

简单初一奥数题(10篇)

简单初一奥数题(10篇)1.简单初一奥数题篇一1、兄妹二人同时从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

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学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

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第一次两车在距B地7千米处相遇。

相遇后,两车继续向前行驶,当两车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返回,返回时在距A地4千米处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龟兔赛跑,同时同地出发,全程20000米,乌龟每分钟爬行80米,兔子每分钟跑800米,兔子跑了一会儿就在途中睡觉,醒来后立刻以原速向前跑。

(1)若兔子不想输给乌龟,则它在途中多只能睡多少分钟?(2)如果兔子在途中要睡1.5小时(乌龟和兔子的速度保持不变),且兔子不输给乌龟,则路程至少为多少米?4、甲、乙、丙三个小分队都从A地到B地进行野外训练,上午6时,甲、乙两个小队一起从A地出发,甲队每小时走5千米,乙队每小时走4千米,丙队上午8时才从A地出发,傍晚6时,甲、丙两队同时到达B地。

那么丙队追上乙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5、王明从A城步行到B城,同时刘洋从B城骑车到A城,1.2小时后两人相遇。

相遇后继续前进,刘洋到A城立即返回,在第一次相遇后45分钟又追上了王明,两人再继续前进,当刘洋到达B城后立即折回。

刘洋追上王明后两人多长时间再次相遇?2.简单初一奥数题篇二1.在上、下行轨道上,两列火车相对开来,一列火车长182米,每秒行18米,另一列火车每秒行17米,两列火车错车而过用了10秒钟,求另一列火车长多少米?2.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40米,每秒行24米,另一列长230米,每秒行13米,现在两车相向而行,求这两列火车错车时从相遇到离开需几秒钟?3.快车长80米,慢车长70米,如果同向而行,快车车头接住慢车车尾后,又经过15秒才穿过;如果相向而行,两个车头相接后,又经过6秒可以相离,问两车每秒各行多少米?4.某列车通过360米长的第一个隧道用了24秒,接着通过216米长的隧道用了16秒,(1)求列车的长度和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下册奥数题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角: .
(2)边: .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对角线A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与点F.求证:DC=CF
二、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p7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哪几对?
(2)图中有哪些线段相等?
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4cm,BD=38cm,AD=28cm,若对角线的交点为O,求△OBC的周长.
三、预习盘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预习检测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BC的周长为49cm, ,BD=38cm,AD=28cm,若对角线交点为O,求AC长.
2.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
F,求证:OE=OF,AE=CF,BE=DF.
2.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AC、AB=3、AD=5,求BD的长.
分析:欲求BD,可先求BO,而BO在Rt△ABO中,看能否求出AO的长.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
线AC和BD的和是多少?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周长等于72
(1)已知一边长为12,求各边长.
(2)已知AB=3BC,求各边的长.
(3)已知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与△AOB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