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会考资料(汇编)
最全面高中物理会考超详细知识点汇总

最全面高中物理会考超详细知识点汇总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试内容丰富而庞大。
下面将给出一份最全面高中物理会考超详细知识点汇总。
1.运动学-直线运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圆周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离心力-相对运动:相对速度、合成速度、合成反方向、相对加速度2.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力的三要素、质量和重力、运动的状态、受力分析-重力:万有引力定律、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地球重力加速度-动量和冲量:动量定理、冲量定义和计算、守恒定律-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的公式、科里奥利力的大小和方向3.物体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静力平衡、静力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示例-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浮力的应用、浮力的条件-弹力:弹性体的特性、弹性形变、胡克定律、弹簧力和吊挂的物体重力的平衡条件4.动力学-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功和功率: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率的单位-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案例-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5.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能-物体在运动中的力学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机械能-动量和能量的转化:动能的转化、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6.热学和能量转化-热量和温度:热量的传递方式、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单位、热量计和热量的测量-热传导和传热:热传导的方式、导热系数、温度梯度、传热方式、收支平衡、传热计算和应用-相变和热力学:相变的概念、相变的条件、相变时热量的转移、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定律7.光学-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光的速度、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光的透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色散: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实验、光的色散、全反射-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成像规律和公式、凸凹透镜成像8.电学-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大小和方向、电流单位-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定义和计算、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串、并联电源功率计算、细导线的热功率损耗-热效应和电化学效应:焦耳热效应、电化学效应、伏安定律、电解和电解质、电解池和电解液9.磁学-磁场和磁力:磁场的定义、磁场的性质、磁力的定义、磁力的大小和方向、洛伦兹力和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应用、电磁感应方向-磁场的产生和两根平行导线的相互作用:电流产生磁场、两根平行导线的磁场和力的相互作用10.常见物理现象和仪器-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概念、光电效应的实验、光电效应的应用-物质的热膨胀:固体的热膨胀、液体的热膨胀、气体的热膨胀、热膨胀的应用-物理仪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原理和连接、示波器的原理和连接、理想气体的体积测量仪器这份最全面高中物理会考超详细知识点汇总包括运动学、力学、物体的平衡、动力学、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能、热学和能量转化、光学、电学、磁学、常见物理现象和仪器等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物理会考资料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整理马应华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知识点回顾: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一般来讲,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假设为不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运动,结果不一定相同,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x v 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②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③平均速率: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S v t∆=∆。
6、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
二、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 、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 、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例3 小球从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4m,4mB 、3m,1mC 、3m,2mD 、4m,2m 例4 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例6 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 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 ,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加速度为 。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一)力1、如图1-4所示,质点A 受到F 1和F 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 1=8N ;F 2=6N ,方向与F 1垂直,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F =__________N 。
2、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3、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6N 和8N ,它们合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N 。
4、两个大小分别为5N 和8N 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1NB.3NC.6ND.17N5、一根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把弹簧竖直悬挂,重为2N 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保持静止,求弹簧的伸长量. (二)物体的运动6、一辆汽车在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为2m/s ,末速为10m/s ,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2m/s 2B.汽车的加速度为8m/s 2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 ,则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A.0.5mB.1.5mC.2.5mD.3.5m8、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A.为正值B.为负值C.为零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9、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
汽车起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到100km/h 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起动的加速度就越大。
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为了简化计算,把100km/h 取为30m/s)。
图1-4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m,甲车先起动,经过一段时间t0乙车再起动。
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8s时两车相遇,则(1) t0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在此条件下,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什么?10、美国的刘易斯是著名的短跑运动员,他曾经保持过多年的百米世界纪录.看他的比赛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发令枪响以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刘易斯并不能跑在最前面,而最后的冠军一般都被他获得.请你用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刘易斯的百米跑加以简要的评述:.(三)牛顿运动定律11、水平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f随之减小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F与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F与f的合力为零12、一个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水平方向受到4.4N的拉力,物体跟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2N,求物体4.0s末的速度和4.0s内发生的位移。
高中物理会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力★基本知识梳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的相互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而独立存在.(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相互接触..........,也可以不接触(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 ,又有 .3、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即性质力与效果力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或使物体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二、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3.重力的方向:总是的.4.重力的大小:G= ,其中g随高度的增加而 ,随纬度的增加而 .5.重心:重力的作..称为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和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用点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 .(1)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2)薄板型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法测定.三、弹力1.概念:发生的物体,由于要 ,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2.产生条件(1) ,(2)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下是几种情况下弹力的方向.(1)轻绳上的弹力:沿绳并指向绳的方向.(2)支撑面上的弹力: 于支撑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3)弹簧的弹力:沿中心轴线并指向弹簧的方向.4.弹力的大小(1)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弹簧的弹力遵从胡克定律,F= ,k为 ,x是 .四、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表面有或时受到的阻碍的力叫摩擦力,前者是力,后者是力.2. 产生条件:(1) ,(2) .它与弹力的关系是:有弹力 ,有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 .4. 摩擦力的大小(1)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 = ,其中μ叫 ,只与和 有关,与接触面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 静摩擦力大小在0~F m ax(最大静摩擦力)之间,与正压力无关......常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五、 物体的受力分析1.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2. 受力分析的方法(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研究对象),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力. (2)受力分析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 六、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力的合成. 1. 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 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 力的合成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 、F 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 1、F 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们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 和 . 3. 两个共点力合力的大小(1)合力的大小随它们之间夹角的增大而... . (2)合力的范围: .(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可能..比分力 ,也可能.. ,还可能.. . (4)公式法求合力的几种特殊情况: a.当θ=00时,F = ; b.当θ当θ=1800时F = ; c.当θ=900时F = ; d.当θ=1200且2F F时,F= ;七、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 叫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定则:力的分解是 的逆运算,同样遵守 . 2. 力的分解的几种情况(1) 如无限制,一个力可有 组分力.(2) 如果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有 组分力. 3. 正交分解法:把力沿相互 的方向分解.4. 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为 ,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 .并在上图中做出重力分解图.★重点精练1.在下述物理量中,哪些是标量?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时间E .位移F .路程 2.在下述物理量中,哪些是矢量?A .热力学温度B .电流C .电场强度D .磁场强度E .能F .功33N ,分别画成如图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4.标出物体A 所受的力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物重为200N ,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100N 的作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一)力1.(95A)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2.(93A)如图1-1所示,O 点受到F 1和F 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力F 1沿OC 方向,力F 2沿OD 方向。
已知这两个力的合力F =5.0N ,试用作图法求出F 1和F 2,并把F 1和F 2的大小填在方括号内。
(要求按给定的标度作图,F 1和F 2的大小要求两位有效数字) F 1的大小是____________;F 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3.(94B)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4.(96A)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力的大小是20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0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N 。
5.(96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 和40N ,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A.10NB.35NC.50ND.70N6.(97)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图1-1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7.(9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8.(9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9.(98)大小分别为15N和20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大小的估计,正确的说法是( )A.15N≤F≤20NB.5N≤F≤35NC.0N≤F≤35ND.15N≤F≤35N10. F1、F2的合力为F,已知F1=20N,F=28N,则F2的取值可能是( )A.40NB.70NC.100ND.6N11.(95B)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分别画成如图1-2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 )12.(93A)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 的作用。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ot- gt^2/2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历年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

高中物理会考试题分类汇编(一)力1.(95A)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A.质量B.温度C.路程D.静摩擦力2.(93A)如图1-1所示,O点受到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其中力F1沿OC方向,力F2沿OD方向。
已知这两个力的合力F=,试用作图法求出F1和F2,并把F1和F2的大小填在方括号内。
(要求按给定的标度作图,F1和F2的大小要求两位有效数字)F1的大小是____________;F2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3.(94B)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4.(96A)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个力的大小是20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0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N。
5.(96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6.(97)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7.(9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D.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8.(9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有的物体自己就有一个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D.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9.(98)大小分别为15N和20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大小的估计,正确的说法是( )≤F≤20N ≤F≤35N≤F≤35N ≤F≤35N10. F1、F2的合力为F,已知F1=20N,F=28N,那么F2的取值可能是( )11.(95B)有四位同学把斜面对重物的支持力3N,分别画成如图1-2的四种情况,其中画正确的是( )D图1-112.(93A)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 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 的作用。
高中物理会考资料

高中物理会考资料高中物理会考复资料整理第一章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知识点回顾:1.参考系: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一般来说,选取的参考系假设为不动。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运动,结果可能不同,但选择时要尽可能使运动描述简单。
2.质点: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时间和时刻:时刻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Δx/Δt,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只能作粗略的描述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是一个标量。
平均速率: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v=ΔS/Δt。
6.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Δv/Δ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
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C。
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___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
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例3.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
4m,4mB。
3m,1mC。
3m,2mD。
4m,2m例4.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
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高中物理会考复习资料整理马应华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知识点回顾: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一般来讲,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假设为不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运动,结果不一定相同,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x v t∆=∆,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②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③平均速率: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S v t∆=∆。
6、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 。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
二、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C 、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D 、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例3 小球从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4m,4mB 、3m,1mC 、3m,2mD 、4m,2m 例4 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 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例6 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 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 ,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 ,加速度为 。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方向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B 、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的变化率C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可能减小D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仍可能增大例8 、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点N 出发,沿着不同轨迹运动,又同时到达了终点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
B .质点b 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C .到达M 点时,质点a 的瞬时速率最大。
D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等。
例9、物体做直线运动:①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 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 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②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 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例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 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C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D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例11、质点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 质点的速度每经1s 增加2m/sC 质点在任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位移大2mD 质点在任1s 内的平均速度比前1s 内的平均速度大2m/s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知识点回顾: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0t v v at =+(2)位移公式 2012s v t at =+ 212t s v t at =-(3)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2202t as v v =- (4)平均速度公式 02t v v s v t +==3、几个常用的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221321......N N s s s s s s s aT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0/22t t v v v v +==二、典型例题:例1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X=4t+2t 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2B 4m/s 、2m/s 2C 4m/s 、1m/s 2D 4m/s 、4m/s 2例2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A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1.25m/sB 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 2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 2例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 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这1s 末的速度比这1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 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 物体在这1s 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 末的速度大3 m/sD 物体在这1s 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 初的速度大6 m/s例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D 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例5、一个滑雪的人,从85m 长的山坡上匀变速下滑,初速度为1.8m/s ,某时刻的到达坡底的速度为5m/s ,则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例6、汽车以l0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 速度变为6m /s ,求: ①刹车后2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②刹车后前进9m 所用的时间;③刹车后8s 内前进的距离。
例7、一个物体从长60m 的斜面顶端,以2m/s 的初速度匀加速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10m/s 。
求:①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是多大?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是多少?例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s 内经过的位移为24m ,接着在第二个4s 内的位移为60m ,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02x v t at=+精品文档自由落体运动一、知识点回顾:1、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t v gt = 212h gt =22t v gh = 例9、从离地面500m 的高度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小球:①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②自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 内和最后1s 内的位移。
例10、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 的窗户时,用时0.2s ,空气阻力不计,取g=10 m/s 2,求此窗户的窗台离屋檐的距离?专题 运动的图像一、知识点回顾:运动图象: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x —t 图象和v —t 图象.(1) x —t (位移-时间)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 (2)v —t (速度-时间)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⑤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二、典型例题:例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火箭在0-t 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 1-t 2时间内的加速度。
B .在0-t 21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内火箭下降。
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例2、某质点运动的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1-4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 .质点在0-1s 、2-4s 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2s 时间内静止C .质点在2-4s 时间内离初始位置越来越远D .质点在0-1s 时间内比在2-4s 时间内运动快例3、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 .第2s 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物体在2s 末加速度方向与在6s 末相反 B .物体在2s 末的加速度比在6s 末小 C .物体在t=0.5s 时的加速度比t=2s 时的大 D .第5秒内物体加速度最小第三章 相互作用专题1 三种性质力一、知识点回顾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物体接触面有无弹力的判断方法:①是否满足弹力产生的条件;②用撤离法判断(常用此方法判断)(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注:曲面的接触面是指曲面的切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4)大小:①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②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x是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有弹力作用;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