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完
初一七下生物 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典例精讲导学案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习题难度】《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既是本章的重难点,也是本册书的重难点,尤以“呼吸运动”最难理解,在各级考试中属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
【习题形式】多以图、图解、表格、曲线等形式呈现,常有与血液循环等其他知识点结合的综合题。
【核心考点】考点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完成的。
1.吸气过程:2.呼气过程:考点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1.气体扩散作用原理:气体的浓度越大压力就越___,肺内氧气的浓度_____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就形成了压力差。
气体由压力大的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肺内的_____就扩散到血液中,同理,血液中的_________就扩散到了肺泡,直到两边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平衡为止。
2.结果:血液由_____血变为_____血。
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肺泡外包绕着_________。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_____,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的数目_____。
考点三: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作用完成的。
1.结果:血液由_____血变为_____血。
2.意义: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中被利用,参与____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________,一方面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释放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习题导练】1.如图所示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B.③模拟的是肺C.⑤模拟的是膈肌D.甲装置模拟的是吸气过程2.能正确反映吸气时膈肌和肺活动情况的是:A.甲膈肌收缩,肺容积缩小B.甲膈肌舒张,肺容积扩大C.乙膈肌舒张,肺容积缩小D.乙膈肌收缩,肺容积扩大3.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
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 B.a<b<c C.a<c<b D.c<a<b4.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某同学测定肺活量时的三组数据分别是2800m1L、3000L、3260mL,受测者的肺活量应该是()A.2800mL B.3000mL C.3260mL D.3020mL2.如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ab段表示呼气B.图甲曲线bc段表示吸气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D.图甲曲线cd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3.“478呼吸睡眠法”可帮助身体放松,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缓解焦虑。
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慢慢用鼻子吸气4秒;步骤二憋气7秒;步骤三嘴唇微开吐气8秒,下列对此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行步骤一时: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入肺B.进行步骤二时:呼吸肌收缩导致膈顶处于上升状态C.进行步骤三时: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气体出肺D.进行步骤三时:气体依次经肺、气管、支气管、喉、咽、鼻4.如图所示为胸廓的两种运动状态。
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呼吸肌、胸廓、肺等的变化是()A.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肋间肌收缩,胸廓缩小,肺收缩C.肋间肌舒张,胸廓扩大,肺扩张D.肋间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收缩5.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水分增加③氧含量增加④二氧化碳含量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6.在一次模拟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中,错误的是()A.让被救者仰卧,头后仰B.吹气时捏住被救者鼻孔C.每分钟吹气次数为16~18次D.为争取时间,可不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直接吹气7.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的变化是()A.动脉血→动脉血B.动脉血→静脉血C.静脉血→动脉血D.静脉血→静脉血8.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任丘市四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新人教版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提问:为什么胸廓扩大就能吸进气体呢?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注射器的推拉”,知道气体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方向流动,直到平衡为止。
过渡:过渡:进入肺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展示图片:小朋友在书房闻到厨房的香味。
利用生活经验给学生讲解气体扩散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想一想,议一议”并说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说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
观察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并归纳运动规律。
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肺)橡皮膜代表什么?(膈肌)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感受归纳:气体容积减小时,压力增大,气体容积增大时,压力减小学生讨论后归纳肋间肌,膈肌的运动规律并分析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别,思考气体成分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借助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锻炼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空气进入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教材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生命的世界》中的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主要从了解的角度认识生物学,本节内容可分为三个内容:第一,认识生物圈;第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认识生物的特征。
主要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走入充满魅力的生命世界,领略生命的连续性、多样性、同一性的魅力,区别"生机勃勃"的生命与"死气沉沉"的非生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并使之以积极的态度去感受生命世界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物知识,认识和熟悉一些生物,其中有些学生还饲养过小动物、养过花草、参观过动植物园等。
学生虽然知道生物多种多样,但对生物多样性理论还较为陌生,有待系统的理论学习。
另外,一些学生通过阅读书籍、看电视等途径已经能够初步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但对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就很难表达清楚,有待进一步总结生物的特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生物七年级下册 (3)

2、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 保持苗条身材,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答案: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 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富有弹性,可以扩张和收缩。
吸气:收缩
扩大 扩张 下降
入肺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呼吸肌舒张 胸廓容积_缩__小__ 肺内气压_升_高___ 气体出肺
肺扩张 肺回缩
肺泡数目多,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
肺泡的 血管,加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肺泡与血 特点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
液的气体 交换
气体交 换过程:
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肺泡 氧气 血液
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1、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C )
肺 肺内气压 气体
呼气:舒张
缩小 收缩 上升 出肺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比较
1、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 和水的含量增加。
2、含量增加的气体成分是哪里来的? 增加的二氧化碳和水直接来自肺部;但究其根源, 二氧化碳是体内细胞呼吸的产物,水有的是细胞呼 吸的产物,有的是从饮食中摄入的。 3、含量减少的气体成分到哪里去了? 吸入的氧气进入体内,供生命活动需要。
线粒体。动物从外界获得 的氧,通过红细胞运送到 身体各个部位,线粒体则 消耗这些氧产生能量,供 给细胞,使新陈代谢正常 进行。
氧最后是在细胞
中的什么部位被
想 利用的? 一 想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气体扩散:一种气体总是 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 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 止。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B.我们常常看到衣物发霉长毛,这是细菌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菌落C.小肠中含有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D.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分解者2.某司机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对他呼吸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肺处于扩张状态B.肋间外肌、膈肌舒张C.胸廓的容积增大D.肋骨上升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根本原因是()A.持续在进行呼吸运动B.肺泡在进行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细胞吸收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中需要经过的细胞层数是()A.1B.2C.3D.45.如图为胸廓及肺部示意图。
当肋间肌与膈肌舒张时,a、b两处的压力大小是()A.a>b B.b>a C.a=b D.不能确定6.如图所示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B→C时:吸气,膈肌收缩B.C→D时:呼气,膈顶部下降C.C→D时:胸廓容积扩大D.C→D时:肺内气压降低7.春城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闻花香时,膈肌和胸腔容积的变化是()A.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B.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C.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D.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8.吸气时,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B.胸廓扩大C.膈顶部下降D.肺内气压增大9.血液流经肺后,血液成分中增多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D.尿素10.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化学试剂是()A.碘液B.酒精C.澄清的石灰水D.氢氧化钠溶液二.解答题(共5小题)11.如图是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授课时间2014年3月 26 日科目生物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主备人李威备课时间2014年3月备课组长签字高升学习目标: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准确说出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课前预习:1、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在肺里与进行气体交换。
2、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叶,右肺叶。
3、胸廓地扩张和收缩,是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还与的运动有关。
4、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仅由层上皮细胞构成。
新课学习:(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析下图:(1)呼吸时,肋骨怎样运动?胸廓有何变化?答:当你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运动,胸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运动,胸廓。
(2)呼吸时,膈是怎样活动的?答:膈位于(也即),主要是组织。
在吸气时,膈肌,膈顶部,胸廓的增大;呼气时,膈肌,膈顶部,胸廓的缩小。
(3)呼吸时,肺内的气体压力是怎样变化的?(课本P46演示实验)答: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胸腔的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外界空气吸入肺。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胸腔的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肺内的气体被排出。
备注根据前面内容,完成下边并牢记!呼吸运动肋间外肌、膈肌胸廓前后径、左右径肺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扩大于外界肺呼气缩小于外界肺(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的什么变化?吸入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说明:。
肺泡在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里;血液中的进入肺泡。
(三)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在肺泡与血液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通过气体扩散的原理来进行交换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课检测及解析——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每课检测及解析——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答案】A【解析】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解答:A、由图示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d气体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
箭头bc可以看出,血液中的气体进入组织,组织里的气体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
A正确;B、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导致肺内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呼气过程和吸气过程正好相反。
而b、c指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在组织里的交换,和吸气、呼气是同时进行的。
B错误;C、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故C说法错误;D、c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属于体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入右心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资源一般常用的有:幻灯。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设计合理,运用的很好。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0
91
90.5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4
78.2
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
学生通过感知和测量,知道吸气时,胸廓扩大了;呼气时,胸廓缩小了,吸气和呼气都与胸廓变化有关。2.教师: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根据你的感受,对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教师做曲肘、深肘动作,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教学设计意图:在优美的歌声中引入学习兴趣、
◇媒体资源一般常用的有:幻灯。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设计合理,运用的很好。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3.教师演示肋骨运动的模型。说明所代表的脊柱,肋骨,胸骨,肋间外肌。提醒学生注意胸廓前后径有何变化。提问: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升,“胸骨”上移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缩小了?当“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还是缩小了?学生观察后回答:“肋间外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了;“肋间外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缩小了。4.演示膈运动的模型,说明模型中所代表的胸廓,气管,肺和膈肌。教师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察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提问:当“膈”运动时,“胸廓”的上下径和“肺”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后回答:当“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5.通过实验学生得出:①肋骨和膈运动的结果,使胸廓扩大或缩小。②肋骨和膈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缩小,这时候胸廓缩小。6.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气筒给气球打气的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气筒相当于肺)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7.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二、新授1.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最大值。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达成共识后,请学生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①测量胸围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肋骨处;②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围各两次,并计算出两次两者的差值,即是胸围差。教师:请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下表是某位学生测量结果,此为为例,计算该同学的胸围差。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能力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教学设计
题目
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总课时
2
学校
长岗中学
教者
赫丹丹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生物设计来源自源自设计教学时间2011年4月28日
教
材
分
析
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
点
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难
点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课前准备
新鲜的猪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导入:
3分
新课:
15分
观察思考
8分
资料分析8分
小结
5分
一.引言: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演示猪肺的通气,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板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师: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做深呼吸。提问:用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你有什么感觉?学生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吸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教师:这样的感觉准确吗?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进行准确的测量。二、新授1.学生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最大值。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达成共识后,请学生示范操作。使学生明确:①测量胸围差的位置: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肋骨处;②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围各两次,并计算出两次两者的差值,即是胸围差。教师:请学生汇报测量结果。下表是某位学生测量结果,此为为例,计算该同学的胸围差。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导入:
3分
新课:
15分
观察思考
8分
资料分析8分
小结
5分
一.引言: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演示猪肺的通气,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板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师: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做深呼吸。提问:用双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再深深地呼气,你有什么感觉?学生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吸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教师:这样的感觉准确吗?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进行准确的测量。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0
91
90.5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4
78.2
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
△教学设计意图:在优美的歌声中引入学习兴趣、
◇媒体资源一般常用的有:幻灯。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设计合理,运用的很好。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学情分析
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测量胸围差,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能力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