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物理中档计算题强化训练
【专题突破】北京2009年高考专题强化训练物理-运动和力

匕京市2009年高考专题强化训练(一)运动和力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i 如图所示,在马达的驱动下,皮带运输机上方的皮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运动。
现将一工 件(大小不计)在皮带左端 A 点轻轻放下,则在此后的过程中( )A 、 一段时间内,工件将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B 、 当工件的速度等于 v 时,它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訂C 、 当工件相对皮带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 点右侧的某一点D 、 工件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0的固定斜面上,叠放着两个长方体滑块,它们的质量 分别为m 和m ,它们之间的摩擦因素、和斜面的摩擦因素分别为卩i 和卩2 , 系统释放后能够一起加速下滑,则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1m i gcos 0 ; B 、口 2 m i gcos 0 ; C 11 m 2gcos 0 ;D 、 11 m z gcos 0 ;3、如图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为 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 O 点,两球之间 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 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4、 关于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的轨道面肯定通过地心B .卫星的运动速度肯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速度越小D .任何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周期的平方比都相等5、 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 I 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 v o 匀速向右运动.小 车与矮墙相碰后立即停止(不弹回),则下列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C .不论v o 多大,可以肯定 H <虫总是成立的D .上述说法都正确2g6、已知单摆a 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 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 1.6m ,则两摆长l a 与l b 分别为()A. l a =2.5m,l b =0.9m B . l a =0.9m,l b =2.5m C . l a =2.4m,l b =4.0mD . l a =4.0m,l b =2.4m为V 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 ) A . mgta n vB .2mg tan T 1kkC .0 mg(tan 才 D . 02mg ta n(?) kkA .若 v° = . 2gl ,则 H = lB •若 .451 ,贝U H=2l7、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 m=8kg ,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 6N .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 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 1m/s 2,随即以1m/s 2的加 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左、后向右C .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 0.75m/s 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 .小车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 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 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 0,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 X 。
2009届高考备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09物理卷及参考答案

2009届高考备考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09)(物理卷)14、以下是两个核反应方程:①2351901359203854U n Sr Xe a +→++,②921460Be b C n +→+,其中a ,b 为一个或多个粒子。
关于上述两个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为n 1010,反应①不是裂变 B .a 为n 1011,反应①是裂变 C .b 为H 31.反应②不是聚变 D .b 为He 42,反应②是聚变15、某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θ,c 为真空中光速,则该单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 )A .cos c θB .sin c θC .cos c θ D .sin cθ16、铜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 铜所含的原子数是为A N ρ B .1m 3铜所含的原子数是AMN ρC .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是A M ND .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AM N ρ1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圆形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框架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在小球上下运动中,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gB .(M —m)g /mC .0D .(M+m)g /m18、关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和“风云二号”气象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只能运行在地球赤道上空B .“神舟七号”具有更大的加速度C .“风云二号”具有更大的速度D .“风云二号”具有更长的运行周期 19、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 ,经过0.2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 相同,再经过1.0s 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二次与v 相同,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有( )A .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5m/sB .质点M 与质点Q 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C .若某时刻M 质点到达波谷处,则P 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D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2s 时刻,质点P 的位移为-20cm20、如图所示,圆O 在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与圆O 所在平面平行,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 点进入圆形区域中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 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 是圆心,AB 是圆的直径,AC 是与AB 成 角的弦,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 )A.沿AB 方向B.沿AC 方向C.沿BC 方向D.沿OC 方向21、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OPQ 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另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 以恒定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穿过磁场,穿越过程中速度始终与AB 边垂直且保持AC 平行于OQ 。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高三三轮冲刺题型专练系列——计算题二十

2009届高三三轮冲刺物理题型专练系列计算题部分(二十)计算题1、如图所示,气缸直立地固定于地面,被光滑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重物用一根轻绳相连。
已知活塞横截面积S=5×10-3m2,活塞质量m=8kg,重物质量M=12kg。
当气体温度为27℃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h=30cm。
设大气压强为1×105Pa,g取10m/s2。
(1)当温度升高到47℃时,重物下降的高度为多少?(2)若在47℃时去掉重物,则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多少?m SMV02.一艘帆船在湖面上顺风行驶,在风力的推动下做速度v1=4m/s的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该帆船在匀速行驶的状态下突然失去风的动力,帆船在湖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8秒钟才能恰好静止;该帆船的帆面正对风的有效面积为S=10m2,帆船的总质量M约为940kg,当时的风速v2=10m/s。
若假设帆船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恒定不变,那么由此估算:(1)在匀速行驶的状态下,帆船受到的动力和阻力分别为多大?(2)空气的密度约为多少?3.如图所示,质量为m 1=1kg 的小物块P 置于桌面上的A 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
质量M =3.5 kg 、长L =1.2 m 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
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 2=0.5kg 的小滑块Q 。
现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将P 缓慢推至B 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 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 时速度为2m/s ,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 相碰,最后Q 停在小车的右端,物块P 停在小车上距左端0.5 m 处。
已知AB 间距离L 1=5cm ,AC 间距离L 2=90cm ,P 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 、Q 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 (g 取10 m/s 2),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车最后的速度v ;(3) 滑块Q 与车相对静止时Q 到桌边的距离。
华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物理综合测试题

,
,
7
,
17 题
;
9 考 察 电 路 交 流 电誊 场 、 磁 感 应 内容 0 磁 电
、 “ “
8 1 有3 ’ ,1
” ,
,
12
题 ;考 察 力 学 和 电学
综 合 的 题 有4 1 0 1 8 1 9 题 ;实 验 题 考 查 的是 验 证 机 械 能守 恒定律磐 研究磁 敏 电 阻 特性 和
始 终 保持 静 止
A B C
D
.
。
在 此 过 程 中 下 列 说 法 中正 确 的是 (
,
)
3 14
.
r a
d] s
.
MN
对 p 的弹力逐 渐减小
B
.
地 面 对 P 的摩擦 力逐 渐增 大
如 果 产 生 该 交 流 电 的线 圈 转 速 提 高
一
一
倍
,
渐增 大
P
、
流表 的示 数也 增 大
’
…
)
×
—
× X
× ×
× ×
D.不 能 确 定
×
一
} ’’ } }I ‘ [} I f 。 - c fI ‘… 一 … 曰
.
.
6 .关 于 下列说 法 中正 确 的是 (
4题 图
过下 列哪 个 电磁 复合 场 (
)
+ qm
5 .小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是 。今小船要 渡过一条水流
速 较 小 的河 流 , 保证 小 船 的 实 际航 线 垂 直 河岸 , 小 且 若 船航 行至河 中心时 , 河水 流速增 大 , 渡河 时间将 ( 则
A .增 大 B .减 小 C .不 变
2009届高三物理中档计算题强化训练_4

2009届高三物理中档计算题强化训练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 、B 、C 放在倾角为300、长L =2m 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 与B 紧靠在一起,C 紧靠在固定挡板上,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0.80kg 、m B =0.64kg 、m C =0.50kg ,其中A 不带电,B 、C 的带电量分别为q B =+4.0×10-5C 、q C =+2.0×10-5C 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块均能保持静止且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作用.如果选定两点电荷在相距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0,则相距为r 时,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可表示为12p q q E kr=.现给A 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使A 在斜面上作加速度a =1.5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0,力F 变为恒力,当A 运动到斜面顶端时撤去力F .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N·m 2/C 2,g =10m/s 2.求: (1)未施加力F 时物块B 、C 间的距离; (2)t 0时间内A 上滑的距离; (3)t 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 (4)力F 对A 物块做的总功. 3、解:(1)A 、B 、C 处于静止状态时,设B 、C 间距离为L 1, 则 C 对B 的库仑斥力021C Bkq q F L =(1分) 以A 、B 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 0)s i n 30A B F m m g =+0((1分)联立解得 L 1=1.0m (1分)(2)给A 施加力F 后, A 、B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对B 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A 、B 之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 0,B 、C 间距离设为L 2,A 、B 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力F 变为恒力.则t 0时刻C 对B 的库仑斥力为022C Bkq q F L '=① (1分) 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00sin30cos30B B B F m g m g m a μ'--=② (1分)联立①②解得 L 2=1.2m则t 0时间内A 上滑的距离 21Δ0.2m L L L =-=(1分)(3)设t 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为W 0,由功能关系有1212012q q q qW kk L L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0 1.2J W =③(1分)(4)设在t 0时间内,末速度为v 1,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为W 1,由动能定理有21011()2G f A B W W W W m m v +++=+ ④ (1分) 而 0()sin30G A B W m m g L =-+⋅∆ ⑤0()cos30f A B W m m g L μ=-+⋅∆ ⑥212Δv a L =⋅⑦ (1分) 由③~⑦式解得 1 1.05W =J(1分)经过时间t 0后,A 、B 分离,力F 变为恒力,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0sin30cos30A A A F m g m g m a μ--= ⑧ (1分) 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 22()W F L L =⋅- ⑨由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25J W =(1分)则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 12 6.05J W W W =+= 12、一辆汽车质量为1×103kg ,最大功率为2×104W ,在水平路面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 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v1的关系如图所引力为3×103N ,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 与车速的倒数示.试求1(1)根据图线ABC 判断汽车作什么运动? (2)v 2的大小;(3)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4)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 时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大? 解:(1)图线AB 牵引力F 不变,阻力f 不变,汽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BC 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P ,P 不变,则汽车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最大速度v 2,此后汽车作匀速直 线运动。
09届高三物理复习综合能力训练9

2009届高三综合能力训练(9)1.一定质量的气体放出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仅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D.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3.飞船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会逐渐下降,脱离预定圆轨道;为确保正常运行,飞行控制专家按预定计划,决定在“神舟”六号飞船飞行到第30圈时,对飞船轨道进行微调,使轨道精度更高.在轨道维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飞船在较高轨道所具有的运行速度比在较低轨道所具有的运行速度小,所以飞船在轨道维持时必须减速B.在飞船由较低轨道向较高轨道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势能增加C.飞船必须先瞬时加速使飞船脱离较低的圆轨道,当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到较高的圆轨道时,再瞬时加速使飞船进入到预定圆轨道D.飞船的轨道半径、动能、动量及运行周期较维持之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4.一质点以坐标圆点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线如甲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m/s,从t=0经过0.3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则再经过0.1s时的波形图是图乙中的:()5.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为n,它与真空的交界面是一个平面,介质中有一点A,真空中有一点B,A、B连线与界面的交点为P,如图所示。
已知AP=BP,由A点发出的一束激光,射到界面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后,进入真空传播,能够到达B点。
关于Q点的位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Q 点在P 点的左侧B .Q 点在P 点的右侧C .如果n 变大,要使由A 点发出的一束激光 仍能到达B 点,则入射点Q 一定更靠近P 点D .如果n 变大,要使由A 点发出的一束激光仍能到达B 点,则入射点Q 一定更远离P点6、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 、B 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 A 经过A 点向B 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 B 经过B 点,且v B 与 v A 方向相反,不计粒子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 点的场强 B .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 点的电势C .粒子在A 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B 点的速度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M 、N 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湖北省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1)(力学部分为主)

2009届高三物理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 .胡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2.如图所示,小物体A 沿高为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 o 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 )A .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B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C .两物体落地时的动能相同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3.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的a 、b 两点相距4.42 m 。
图中实、虚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
从图示可知( ) A .此列波的频率一定是10Hz B .此列波的波长一定是0.1mC .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34 m/sD .a 点一定比b 点距波源近4.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 取10m/s 2):(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5.如图所示,水平面B 点以左是光滑的,B 点以右是粗糙的,质量为M 和m 的两个小物块,在B 点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 ,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
它们先后进入表面粗糙的水平面后,最后停止运动。
它们与粗糙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个质点的距离为s ,则有( ) A .若, M m s L >> B .若, M m s L == C .若, M m s L <> D .无论M 、m 取何值,都是s=0 6.我国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周期约为90min ,如果把它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的运动和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大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7.A 、B 、C 三个物体通过细线和光滑的滑轮相连,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C 是一箱砂子,砂子和箱的重力都等于G ,动滑轮的质量不计.现打开箱子下端开口,使砂子均匀流出,经过时间t 0砂子流完,则图乙中能表示在此过程中桌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f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8.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龙头”距地面高为h ,其喷灌半径可达10h ,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为m ,所用的水从地下H 深的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水泵的效率为η,不计空气阻力。
高2009级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十二)参考答案

高2009级高三物理强化训练(十二)参考答案14.AC 15、C 16.BD 17.D 18.D 19.C 20.C 21.AC22、(16分)实验题:(1)AC(4分)(2)B(2分)E(2分)G(2分)电路图和实物图各3分,见错无分。
23.(16分)(1)小球运动至第一次碰前:mgh=mv02/2…………………………………………… 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0=(M+m)v1…………………………………………2’碰后压缩弹簧过程中,M、m及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E pm=(M+m)v12/2……………………………………2’由○1、○2、○3联立解得:E pm=…………………………………………2’(2)第一次碰后小球向BC轨道运动的初速度即为v1,由机械能守恒得:…………………………………………2’由○1、○2、○5联立解得:…………2’(3)小球在BC段运动可等效为单摆,其周期为:T=………………………………………………2’分析得小球第三次通过B点历时为:t=……………………………………………2’由○7○8联立解得:t=…………………2’24.(16分)解:⑴做直线运动有:做圆周运动有:只有电场时,粒子做类平抛,有:解得:粒子速度大小为: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粒子与x轴的距离为:⑵撤电场加上磁场后,有:解得: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圆心C位于与速度v方向垂直的直线上,该直线与x轴和y轴的夹角均为π/4,有几何关系得C点坐标为:过C作x轴的垂线,在ΔCDM中:解得:M点横坐标为:25.(20分)解:(1)以导体棒为研究对象,棒在磁场I中切割磁感线,棒中产生产生感应电动势,导体棒ab从A下落r/2时,导体棒在重力与安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BIL=ma,式中l=r式中=4R由以上各式可得到(2)当导体棒ab通过磁场II时,若安培力恰好等于重力,棒中电流大小始终不变,即式中解得导体棒从MN到CD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得此时导体棒重力的功率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此时导体棒重力的功率全部转化为电路中的电功率,即=所以,=(3)设导体棒ab进入磁场II后经过时间t的速度大小为,此时安培力大小为由于导体棒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F′=ma即由以上各式解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高三物理中档计算题强化训练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三物块A 、B 、C 放在倾角为300、长L =2m 的固定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7380,A 与B 紧靠在一起,C 紧靠在固定挡板上,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0.80kg 、m B =0.64kg 、m C =0.50kg ,其中A 不带电,B 、C 的带电量分别为q B =+4.0×10-5C 、q C =+2.0×10-5C 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块均能保持静止且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作用.如果选定两点电荷在相距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0,则相距为r 时,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可表示为12p q q E kr=.现给A 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使A 在斜面上作加速度a =1.5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0,力F 变为恒力,当A 运动到斜面顶端时撤去力F .已知静电力常量k =9.0×109N·m 2/C 2,g =10m/s 2.求:(1)未施加力F 时物块B 、C 间的距离; (2)t 0时间内A 上滑的距离; (3)t 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 (4)力F 对A 物块做的总功. 3、解:(1)A 、B 、C 处于静止状态时,设B 、C 间距离为L 1, 则 C 对B 的库仑斥力021C Bkq q F L =(1分) 以A 、B 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 0)s i n 30A B F m m g =+0((1分)联立解得 L 1=1.0m (1分)(2)给A 施加力F 后, A 、B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对B 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A 、B 之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 0,B 、C 间距离设为L 2,A 、B 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此后两者分离,力F 变为恒力.则t 0时刻C 对B 的库仑斥力为022C Bkq q F L '=① (1分) 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00sin30cos30B B B F m g m g m a μ'--=② (1分)联立①②解得 L 2=1.2m则t 0时间内A 上滑的距离 21Δ0.2m L L L =-=(1分)(3)设t 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为W 0,由功能关系有1212012q q q qW kk L L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0 1.2J W =③(1分)(4)设在t 0时间内,末速度为v 1,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为W 1,由动能定理有21011()2G f A B W W W W m m v +++=+④ (1分)而 0()sin30G A B W m m g L =-+⋅∆⑤ 0()cos30f A B W m m g L μ=-+⋅∆ ⑥212Δv a L =⋅⑦ (1分) 由③~⑦式解得 1 1.05W =J(1分)经过时间t 0后,A 、B 分离,力F 变为恒力,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00sin30cos30A A A F m g m g m a μ--= ⑧ (1分) 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 22()W F L L =⋅-⑨由⑧⑨式代入数据得 25J W =(1分)则力F 对A 物块做的功 12 6.05J W W W =+=12、一辆汽车质量为1×103kg ,最大功率为2×104W ,在水平路面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 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3×103N ,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 与车速的倒数v1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1)根据图线ABC 判断汽车作什么运动?(2)v 2的大小; (3)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4)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 时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大? 解:(1)图线AB 牵引力F 不变,阻力f 不变,汽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BC 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P ,P 不变,则汽车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达最大速度v 2,此后汽车作匀速直 线运动。
(2分) (2)汽车速度为v 2,牵引力为F 1=1×103 N ,s m s m F P v m /20/1011023412=⨯⨯== (3分) (3)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最大阻力N N v P f m 10002010242=⨯== (1分)2233/2/1010)13(s m s m m f F a m =⨯-=-= (3分)(4)与B 点对应的速度为s m s m F P v m m /67.6/103102341=⨯⨯== (1分)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 时处于图线BC 段,故此时的功率为最大P m =2×104W (2分)9.如图所示,为小球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频率为20f =Hz 。
关于实验频闪照片背景上每小方格边长L 以及小球平抛的初速度0v 和小球在c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c v (2/10s m g =),一同学解答如下:0)10(3N F ⨯)(11-sm v 11v 21v ABC123110.0520T s s f ===, (1)2211100.05 1.2522L gT m cm ==⨯⨯=, (2)2022 1.25100.50.05L v m s m s T -⨯⨯===, (3)22100.051cy v gt gT m s m s ===⨯⨯=,222200.51 1.25c cy v v v m s m s =+=+=。
经检查,计算无误。
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错误之处?若有请予以更正。
9.解:该同学所得结论有错误之处。
(2分)(1)22100.05 2.5L s gT m cm =∆==⨯=(2分)(2)2022 2.51010.05L v m s m s T -⨯⨯===(2分) (3)22211()22b a a a h h g t T gt s gT -=+-=∆=(2分) 10.0252a t T s ==(2)100.125 1.25cy c a v gt g t T m s m s ==+=⨯=222201 1.25 1.6c cy v v v m s m s =+=+=(2分)12.汽车正以10m/s =1v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2v 的速度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作加速度大小为2m/s 6.0=a 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没有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汽车的关闭油门后的滑行时间和滑行距离分别为:at 1v =;a s 2211v =在相同时间内,自行车的前进的距离为: t v s 22=m MF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21s s s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12.评分标准:回答“不合理”1分,理由正确2分理由:能满足题设的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的临界条件是:当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它们恰好相遇,而不是汽车减速到0时相遇。
正确解法:汽车减速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s av v t 1021=-=1分 在此时间内,汽车滑行距离为:;m as v v 70222211=-=2分自行车的前进的距离为:m t v s 4022== 2分关闭油门时汽车与自行车的距离为:m s s s 3021=-= 2分1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L=1.5m ,高h = 0.8m 的长方体木箱,其质量为M=1kg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
在它的上表面的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 =4kg 的小铁块,铁块与木箱的摩擦不计。
开始它们均静止。
现对木箱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7N 。
(g =10m/s 2)问:(1)经过多长时间铁块从木箱上滑落?(2)铁块滑落前后木箱的加速度1a 与2a 之比。
(3)铁块着地时与木箱右端的水平距离S 。
14.(12分)(1)f 1=μ(M+m)g=0.3(1+4)×10N=15N ① 1分a 1=2212715/12/1F f m s m s M --== ② 2分 1122 1.50.512s t a ⨯===s③ 1分 (2)f 2=μMg=0.3×1×10N=3N④1分a 2=222273/24/1F f m s m s M --== ⑤ 2分 12121242a a == ⑥ 1分 (3)v 0=a 1t 1=12×0.5m/s=6m/s⑦ 1分mM Ft 2=s s g h 4.0108.022=⨯= ⑧ 1分 S= v 0t 2+21a 2t 221分=(6×0.4+21×24×0.42)m=4.32m⑨ 1分25.如右图所示,长为L 的绝缘细线两端各系一小球,球a 带电荷量为+q ,固定于O 点;球b 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它们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常量为k)(1)已知b 球能在竖直面内沿图中虚线所示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的速度至少应为多大?(2)若将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保持不变,让b 球在一条倾斜的且轨道平面与原来垂直的轨道上做变速圆周运动,则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若在此轨道上b 球刚好做圆周运动,b 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5 (1)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电场力与重力相等,即F=G=mg,,速度最小时,拉力F=0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 L v m Lq n 222=② 解得vn=q mL k③(2)由于F=G ,所以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F 合与水平面的夹解为θ=45°.所以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应为45°,才能保证b 球在与原来垂直的倾斜轨道上做圆周运动④设b 球在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2则在最高点:F 合+ k L v m Lq 2122=⑤而F 合=mg 2⑥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过程据动能定理F 合×2L=2221mv -2121mv ⑦由④⑤⑥⑦式解得v2=mL kq gL 225+⑧31.如图所示,MN 、PQ 为间距L=0.5m 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 ⊥MN 。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 间连接有一个R=5Ω的电阻。
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强度为B 0=1T 。
将一根质量为m=0.05kg 的金属棒ab 紧靠NQ 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
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 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