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磺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2,2'-丁基-1H,1'H-5,5-苯并咪唑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2,2'-丁基-1H,1'H-5,5-苯并咪唑【摘要】本文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合成2,2’-丁基-1H,1’H-5,5-苯并咪唑,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反应的的影响。
【关键词】氨基磺酸;2,2’-丁基-1H,1’H-5,5-苯并咪唑;合成;溶剂Synthesis of 2,2’-Dibutyl-1H,1’H-5,5-bibenzimidazolyl Catalyzed by Sulfaminic Acid【Abstract】Sulfaminic acid was used as catalyst to synthesize 2,2’ - Dibutyl-1H,1’H-5,5-bibenzimidazoly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solvent for this reaction has been studied.【Key words】Sulfaminic acid;2,2’-Dibutyl-1H,1’H-5,5-bibenzimidazolyl;Synthesis;Solvent.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种含有两个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它可作为药物中间体,人、畜的驱虫药物和柑桔属果类的杀真菌剂,以及果品保鲜剂。
它的某些金属配合物具有杀菌、抗癌等活性,而且其铜锌等金属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质,在金属酶的模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其结构特性、生理活性、反应活性及其它优良特性,几十年来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从未间断,至今仍十分活跃。
本文应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合成2,2’-丁基-1H,1’H-5,5-苯并咪唑。
1.仪器与试剂熔点用X-4显微熔点仪测定, 温度计未校正;NMR 在varain Mercury Plus 400上测定,TMS为内标;IR在Bruker-TENSOR 27上测定;MS在美国Thermofinnigan公司生产的TRACE DSQ型质谱仪上测定;元素分析在MT-3分析仪上测定;所有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未作进一步纯化处理。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摘要:本文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用氨基磺酸替代浓硫酸做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
由于氨基磺酸为固体、化学性质稳定、酸性强、不挥发、价格低廉、对人体毒性小,克服了用浓硫酸做催化剂时腐蚀设备、污染环境、产物色泽深、品质不好的特点[1]。
作者对实验条件反复考察,从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方面选择出了最有利于酰化反应进行的条件。
即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1.5,氨基磺酸用量是水杨酸的5.8%,反应时间为20分钟,反应温度为55~60℃。
此时产率可达到83.0%。
事实证明氨基磺酸具有好的催化效果,对设备要求低、简单、快速、经济、无污染。
产品品质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氨基磺酸;乙酰水杨酸;催化;合成Synthesis of AcetylsalicylicAcid with Sulfamic Acid CatalystAbstract:The synthesi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from salicylic acid and acetic anhydride, using sulfamic acid instead of strong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 was studied. The sulfamic acid is solid, stable, not volatilize, acidity is very strong, inexpensive and does little harm to human .Compared with strong sulfuric acid, it has a little bit of corrosion to equipment, the product luster lighter and have better qualities.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peatedly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molar ratio of salicylic acid: acetic anhydride1:1.5 ;amount of sulfamic acid is 5.8% of the salicylic acid ;reaction time ,20 min ; reaction temperature,55~60°C.The yield was 83.0 %.Sulfamic acid is proved to be a very good catalyst, and the equipment needed is simple. Moreover, the reaction is no pollution, easy and economical, Therefore, It is fit for the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Key words:Sulfamic acid; acetylsalicylic acid; catalysis; synthesis乙酰水杨酸又称阿司匹林、酰基柳酸、醋柳酸,化学名称为2-乙酰基苯基甲酸。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讲解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林怀勤 学 号: 0903580112 学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题目: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丁醛 1,2-丙二醇缩醛 指导者:评阅者:2013年6月缩醛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花香、果香或特殊香味的高档新型香料,广泛地用于人们消费的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中。
本论文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对以正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进行了研究。
较系统研究了醛醇摩尔比,氨基磺酸的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的用量等因素对缩醛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取正丁醛为0.2mol,醛醇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的用量为1g,带水剂用量为15mL的条件下,得到产物的最高产率为56.138%。
进一步用红外光谱仪和阿贝折光仪对产品进行分析,确定无色透明的液体是丁醛1,2-丙二醇缩醛。
关键词氨基磺酸催化因素产品分析Title Syn thesis of Butyraldehyde 1,2-propa nediol Acetal Usi ng Ami no sulfo nic Acid as Catalyst目录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缩醛的传统合成方法 (1)1.2缩醛的前景和开发 (1)1.3合成缩醛的反应机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合成缩醛的多种催化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产品的检测和分析 (4)1.6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5)2实验部分 (5)2.1 主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6)2.3实验步骤 (7)3结果与讨论 (9)3.1各反应因素对丁醛1,2-丙二醇缩醛产率的影响 (9)3.2最优实验条件的平行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产品检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分 水 量
( ) m1
l 8 1 1 0 2. 1 4 2 1 2 2
产 率
( ) %
5 5 6. 8 5 0. 8 0 5. 7 O 6.
瓶 中 , 上 分水 器 、 流 冷 凝 管 , 电 热 套 上 加 热 回 流 反 应 , 装 回 于 至 分 水 器 中水 层 量 不 再 增 加 时 停 止 反 应 。冷 却 后 记 录 分 水 器 中 水 层 体 积 , 反 应 物 小 心 倒 ( 要 时 可 过 滤 ) 蒸 馏 瓶 将 必 至
氯 乙 酸 ( 1 mo)
04 . 0. 4
异 丙 醇 ( 1 mo)
O 2 5 0 2 5
观 察 无 水 生 成 ) 收 率 较 低 。催 化 剂 用 量 过 高 , 化 收 率 也 而 酯
有 所 下 降 , 以 10 故 . g为宜 。 2 2异 丙 醇 用 量 的 确定 . 从 反应 结 果 可 知 , 际 分 水 量 比理 论 分 水 量 多 , 表 2 实 由 可 以 看 出 , 际分 水 量 一 般 为理 论 的 1 7倍 左 右 。产 生 这 种 实 . 结 果 的原 因 是 反 应 分 出 的水 层 是 异 丙 醇 与水 组 成 的 混 合 液 。 为此 , 反应 若 采 用 酸 、 比 1 1 话 , 然 造 成 醇 不 足 而 酸 过 醇 :的 必 量 。为 了使 氯 乙 酸 充 分 反 应 , 须 用 过 量 的 异 丙 醇 。异 丙 醇 必 过量 用 量 的 确 定 , 根 据 分 水 层 中 所 溶 解 的 异 丙 醇 量 估 算 。 可 在此 基 础 上 再 稍 过 量 一 些 为 宜 。 另 一 方 面 , 异 丙 醇 过 量 太 若 多 , 会 造成 产 物后 处理 过 程 中 蒸馏 产 物 时 , 馏 分 异 丙 醇会 则 前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

Catalytic Synthesis of Dibutylmaleate Catalyst by
Sulfanic Acid
作者: 张翔宇;王振军;米国定;余光明
作者机构: 许昌学院化学系,河南许昌461000
出版物刊名: 许昌学院学报
页码: 125-127页
主题词: 马来酸酐;正丁醇;氨基磺酸;马来酸二丁酯;催化合成
摘要: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马来酸酐与正丁醇酯化反应合成马来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酸酐与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氨基磺酸是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酐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0.6g/
0.1mol马来酸酐。
带水剂苯8mL,反应时间2.0h条件下,马来酸二丁酯的酯化率为
99.04%.。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陈洁 吴建一(嘉兴学院化工系,314001)摘要:用氨基磺酸作催化剂,环己烷作带水剂,使乙酸与异戊醇反应,合成乙酸异戊酯。
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 (乙酸)∶n (异戊醇)=1∶1.1,催化剂用量为1g /mol 乙酸,反应温度为110~120℃,反应时间为2h,最高产率达97.6%,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但需补加10%~20%的新催化剂。
关键词:氨基磺酸 乙酸异戊酯 酯化反应 乙酸异戊酯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香蕉和梨的香味,主要用作香料及溶剂。
长期以来,酯类的合成一直以硫酸为催化剂,由于硫酸的脱水氧化作用,导致副反应多,产物后处理复杂,腐蚀设备、废液污染严重,而且酯化反应时间长,产率低。
因此寻求腐蚀性小、无氧化性、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合成产率高的催化剂,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
有人曾试用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及季铵盐等催化剂[1~3],罗一鸣等人采用氨基磺酸为催化剂[4],在油浴上于140~150℃回流2h,产率达88.5%。
作者使用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并采用带水剂,在醇过量的条件下,可使产率达到97.6%。
1 实 验1.1 试剂与仪器氨基磺酸,AR,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站;冰醋酸,CP ,上海试剂一厂;异戊醇,CP ,上海试剂一厂;环己烷,AR ,浙江临安青山化工试剂厂。
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阿贝折射仪;红外光谱仪NEXU S 670FT IR (NICOLET CO .)。
1.2 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在装有恒压式滴液漏斗、分水器、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催化剂氨基磺酸、冰醋酸和带水剂环己烷,在滴液漏斗中加入异戊醇。
在油浴加热和搅拌下,滴加异戊醇并回流,环己烷循环带水至分水器中,直至水层不再增加,反应时间为2h 。
蒸去环己烷,将产物和催化剂分离,催化剂氨基磺酸留在三颈瓶底,可重复使用。
产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蒸馏,将134℃以前的馏分作为反应循环物,134~142℃馏分再蒸一次,收集138~142℃馏分,称重。
氨基磺酸对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氨基磺酸对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1.引言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涂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而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选择性和减少副反应。
本文将重点探讨氨基磺酸作为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2.氨基磺酸的特性氨基磺酸是一类含有磺酸基和氨基基团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广泛用作酸催化剂。
其特性包括:-极性强:氨基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磺酸基,具有较高的极性,有助于反应底物的吸附和活化。
-稳定性高:氨基磺酸分子内部的磺酸基和氨基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使得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易于合成:氨基磺酸可以通过简单的合成步骤来制备,合成路线较为成熟,得到的产物也较为纯净。
3.氨基磺酸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酯化反应是指醇与酸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酯键形成的反应。
氨基磺酸作为催化剂参与其中,其催化酯化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吸附:氨基磺酸通过虚线框出醇和酸分子,然后与它们发生吸附作用。
由于氨基磺酸的极性强,能够有效地吸附底物分子,为后续的反应提供了条件。
2.酸催化:吸附的醇和酸分子在氨基磺酸的作用下发生质子传递反应,形成质子化的底物。
质子化的底物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使得酯键形成的速率加快。
3.消除:质子化的底物通过去质子化反应,形成酯和水。
去质子化的过程中,氨基磺酸重新释放出质子,回到催化剂的初始状态,以参与下一轮的反应。
4.氨基磺酸的优势和应用相比于其他酸催化剂,氨基磺酸具有如下优势和应用:1.高催化效率:氨基磺酸由于其极性强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在酯化反应中能够提供较高的催化效率,促进反应的进行。
2.选择性控制:氨基磺酸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实现对酯化反应的选择性控制,选择性催化不同官能团的反应,拓宽了酯化反应的合成路径。
3.应用广泛:氨基磺酸催化剂在制备药物、涂料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合成过程中提高产率和产品质量。
氨基磺酸钴溶液用途

氨基磺酸钴溶液用途氨基磺酸钴溶液是一种常见的铁氰化钴络合物,其用途广泛,涵盖了许多行业和领域。
本文将介绍氨基磺酸钴溶液的主要用途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催化剂领域氨基磺酸钴溶液是一种有效的氢化催化剂,可以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
例如,它可以催化醛与烯烃或炔烃之间的氢化反应,将醛转化为相应的醇。
此外,它还可以催化各类胺的部分氢化反应,将酸性氮氢化合物转化为亚胺。
因此,氨基磺酸钴溶液在制药、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电池制造领域氨基磺酸钴溶液在电池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氨基磺酸钴溶液被广泛用作阳极材料的添加剂。
它可以增强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提高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
此外,氨基磺酸钴溶液还可以使电池具有高速充电和放电性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因此,氨基磺酸钴溶液在电池制造行业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三、化妆品领域氨基磺酸钴溶液在化妆品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染发剂中的氧化剂,帮助染发剂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氨基磺酸钴溶液还可以用作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有效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另外,氨基磺酸钴溶液对皮肤有一定的滋润和抗氧化作用,常见于护肤品和护发品中。
因此,氨基磺酸钴溶液在化妆品领域被广泛应用。
四、其他领域除了上述领域,氨基磺酸钴溶液还具有其他的应用。
在纺织工业中,氨基磺酸钴溶液可以用作染料的助剂,提高染料的渗透性和牢固性。
在农业领域,氨基磺酸钴溶液可以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促使植物的根系生长,并改善土壤质量。
此外,氨基磺酸钴溶液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颜料、石墨烯等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氨基磺酸钴溶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多种用途。
它在催化剂、电池制造、化妆品、纺织工业和农业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氨基磺酸钴溶液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拓展,为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更多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01 23
# )
$B5
$
#
$
! ! 此外, 23 还可用于催化生成缩醛或缩酮的反 应 ( 2H8=.= ,
[ +; ]
$
$
& *CF$#, CF$<=, (F<=FCF$#;& * <=,G8 !"#$%$ ()
不仅适用于分子间的反应 ( 2H8=.= ; ) , 也适用于 分子内的反应 ( 2H8=.= A ) 。 7+ 8$"#%9.. 缩合 G=H8.O)) 缩合是 指 I=J?K 酸 促 进 下 酚 和 !F 酮酯的缩合反应, 是制备香豆素最常用的方法之
[ (; 9 C- ] 有抗血管舒张、抗过敏、 抗炎症 等重要的生
用这些催化剂时存在用量大, 反应时间长、 产率低
[ C: ] 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最近 2O.O)5 等 研究
发现, 23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催化剂用于 G=H8F .O)) 反应, 对酯交换及分子内关环等关键步骤均 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 2H8=.= +- ) 。 :+ ;6-$52<.5$6 缩合 邻氨基芳醛 ( 酮)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与酮
!"#$%$ &
"#$ #
’#( #
)
& * #,>?=0@ A+1 ;& * $<=,>?=0@ A(1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D , (- .?) 9 ;- .?), E(1 9 A71
!""#$%&’$() (* +,#*&-$% !%$. &/ &) 0**1%’$21 3&’/’ $) 567&)$% +4)’81/$/
GH I41FB(0J, ! KLA M/0
( ?1N65:<10: (7 -.1</2:59,O.1P/60J H0/Q152/:9 (7 8;/10;1 60B R1;.0()(J9,S60JT.(4 +%##%> ,-./06)
)
"D "D
)
< <)
" " <= C,<) = !"M(K:,9C" 9C$9C2 ,D! L" * 2 , 2 D " " < = 4’,<) = >?, * 2 ;< = <) = #"AB " $%&’(’ +
$
[ )0 ] 报道了 #$ 催化下醇或酚 李同双等
D <
与酸酐的酯化反应 ( #%&’(’ " ) 。醇的 四氢吡喃化是进行羟基保护的常用方
这些方法存在转化率低、 反应时间长、 设备腐蚀严 重、 环境污染及催化剂不可回收等缺点。靳通收 等
[ (:]
盐酸, 磷酸及三氟乙 R)"0( ,G$"0C ,30"0C ,GG3,
[ C7 9 CE ] 。但是在使 酸等都可以催化这个缩合反应
用 23 催化的醛与酸酐的缩合反应 ( 2H8=.=
:) 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不足。此外, 实验发现超声 波可明显促进该反应的进行, 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 ,%-./ 0 1-$23 0 425$6 反应 四氢喹啉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 具
! ! ! !
!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氨基磺酸作为一种绿色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酯化与酯交换、 基团保护、 重排、 取代及缩合等反应。参考文献 &> 篇。 氮杂 ?/1)2 @ A)B15、 关! 键! 词:氨基磺酸;催化剂;有机合成;应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CDE+* +D ;CD"+* >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F%&%% ( "##$ ) #"F#%"+F#>
" " " <= C,<) = D! L" * 2 , 2 ;<= 4’,<) = >?, * 2 ,4’! 9$9C2 D " " $%&’(’ ,
) )
*6 (;:. #$,9C! 9:! ,
<9CD H $%! D """"""""""""( <9C ( D$%) !
B:?@MN;8O%,@? ;@ @’I:BJ, 6. G +1.
!6 (;:. #$,
<
DC H #
D
(# # + """""""""" @?, ! & G 0 &, ,1. G )66. D
" 2
)
"
D
<
" < = !"5@,#25@,$"AB,9C,99C! 2 , 2, * " " $%&’(’ *
D <
)/ (;:. #$, DC # H " " """"""""""""( ))6 F , * & G )6 &, 01. G ++. # < CD
[ C; ] 生成喹啉的 Q4?=@0S)@=4 反应 , 是目前制备喹啉
物活性。构建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酸催化下的氮杂 L?=0K M 30@=4 反应, 一些 I=J?K 酸由于对水十分敏感且与胺可产生配位作用而无 法用于芳醛、 芳胺和富电子烯烃的三组分一锅法 合成 + , (, C, 7F四氢喹啉衍生物的反应。但是 23
万方数据
— )!* —
P
合 成 化 学P P P
Q;:- )/ , !66,
!" 酯化和酯交换 脂肪酸与环烯烃酯化反应的产物 是一类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化合 物
[ !]
< = 4’,>?,!"5@,!"AB,9C! $9C2,9C" 9C$9C2 $%&’(’ !
。杨பைடு நூலகம்明等
[ "]
利用 #$ 作为催化 $ $ D D
[ ), ] 法, 杨立明等 报道在 #$ 催化下, 伯
<
)
""""""""""( "
1*. G +,. @?, ) & G )! &,
9C ( D>?) )6 (;:. #$ ",
D <
醇、 仲醇、 叔醇、 苄醇、 烯丙醇及丙炔醇 等都可以 和 ! , "2二 氢 吡 喃 反 应 生 成 相应的四氢吡喃化产物 ( #%&’(’ * ) 。 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在酸性条件下容 易发生消除反应的醇 ( 如叔丁醇等) 并没有发生消除反应, 而是顺利地得 到了相应的四氢吡喃化产物。 万方数据
剂, 研究了脂肪酸与环烯烃的酯化反 应 ( #%&’(’ ) ) 。该方法操作简单、 产 物分离方便、 反应选择性高, 催化剂通 过简 单 的 过 滤 洗 涤 得 到 回 收, 且 #$ 套用 * 次 后, 反应的产率仍然达到 +,- ). 。 #$ 催化的酯化反应还有丁二酸
[ *] 、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二丁酯的合成 [ /] [ 0] 的合成 、 乙酸异戊酯的合成 及氯 [ ,] 等等。 乙酸异丙酯的合成
11. G ++. @? ;@ @’I:BJ, 6- / & G *- 6 &,
!6 (;:. #$,9C! 9:! ;@ 9C9:" ,
对 ! 2羰 基 酯 的 酯 交 换反应也进行了研究 ( #%&’(’ ! ) 。在 杨立 明 等 离子液体中利用 #$ 作催化剂, 可以 得到在传统酯交换反应中无法得到的 化学选择性及转化率, 同时 #$ 及离 子液体的回收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 丙酮萃取反应液后过滤即可, 再生的 催化剂其催化性能无明显下降。 $ #" 羟基与羰基的保护 通过酯键来保护醇羟基或酚羟基 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许多催化剂都可以催化这类反
LD! # ) " " " " " 2 2 <= * 2 , * 2 , ,4’D" * 2 ,4’! L" * 2 , #*# D " " " " $%&’(’ ) )
)
D " <)
第( 期
! ! ! ! 卢跃东等: 氨基磺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 +(, —
! ! !
" ,- ./01 23 () #*# % #*# % ) """""""""""( 45, -6 7 8 9 (6 , 8, :+1 9 ;:1 $ # ) * +, ( & ! ! ! ! ! ! ! ! ! ! ! !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