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摒弃坏习惯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别做完美主义的奴隶

家庭琐事是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许多家庭中,尤其是年轻人刚组建的家庭,小夫妻双方经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
这一情况的发生,往往是夫妻双方给对方制定的标准过于苛刻,不管是哪一方都希望自己的爱人很完美,不存在任何缺点。
矛盾发生的原因,一般不是因为妻子不符合丈夫为她制定的标准,就是丈夫不符合妻子的要求。
因此,双方都被完美的标准套牢了。
当妻子在丈夫看来不够完美时,丈夫常常会恼怒,说妻子对他不够关心,有时太沉默孤僻,穿戴得不够整齐,在客人面前说话不得体,教育孩子也不行等等,将妻子批评得一无是处。
于是,在不满的状况下,有时仅仅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丈夫就会情不自禁地暴跳如雷,甚至用最恶毒、最难听的语言来辱骂妻子,似乎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发泄出对妻子的不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妻子改掉“恶习”,达到他心目中的完美标准。
遇到丈夫的无理,妻子也会将积攒已久的不满,以同样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回敬给丈夫。
此时双方都会有不良的情绪、想法产生。
丈夫会想:“她怎么这么差劲,恶习一堆,当初是怎么了,怎么会选择这样的一个女人做妻子。
”妻子也会想:“结婚前他是那么的完美,可是现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当初瞎了眼才会嫁给他。
”
一旦这种情绪产生了,久而久之定会伤害到夫妻间的感情,造成悲惨的结局,究其原因是追求完美所致。
人无完人,任何人或事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追求完美本没有错,但那需要一个度,过分追求完美是一项极其愚蠢的行为。
当某个人或事不符合你的想法时,你应该调整自己,而不是苛刻地要求别人。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放不下就别去想

有一个人,他总觉得生活给予了他太多的负担,感到十分疲惫。
为了给自己减轻压力,便去见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指点一二。
哲人给了他一个背在肩上的篓子,并让他沿着一条沙砾路走,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体会其中的感觉。
那个人按照哲人的说法做了,一会儿,就走到了头。
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
那人说:“背上的篓子越来越沉。
”
哲人说:“其实,这和你感觉生活的沉重是同样的道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背负相应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会越来越重,所以才会感觉越来越累。
”
那人问:“既然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责任,我不求卸掉责任,您是否可以让我的责任轻一些呢?”
哲人对他说:“你的所有责任中包括工作、亲情、爱情、友情,你愿意把哪一样卸下去呢?”那人低头不语。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轻松走完人生旅途,担负责任是必然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
所以,我们要用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它。
既然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在乎负担的沉重;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快乐地接受。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不要用“气”惩罚自己

古时候,有一位妇人总是因为一点琐碎的小事生气,然后就胡乱发脾气,找茬与他人争吵。
她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为了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这位妇人找了一位高僧,想让他帮助自己开阔心胸。
高僧明白她的来意以后,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将门锁上后便转身离开了。
妇人被高僧的行为激怒了,气得跳脚大骂。
可是任她怎样大声叫骂,骂人的话有多么难听,高僧仍然不理会她。
妇人见此状又转变态度苦苦哀求,可高僧仍置若罔闻。
等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在生气吗?”妇人说:“我并没有生大师的气,我只是在气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舒适的家不呆,非要到这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给妇人留下了这句话以后拂袖而去了。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妇人埋怨地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高僧问道。
妇人说:“我生气有什么用呢?”高僧摇摇头说:“你并不是不生气了,而是把它积压在心里,如果积攒下来的气爆发出来,那将会更加剧烈。
”说罢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又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高僧大笑着对妇人说:“在心中评价‘气’值不值得,可见心中仍然有气根。
”正当高僧欲转身离去之时,妇人高声问高僧:“大师,什么才叫气啊?”高僧顺手将手中的茶水泼在地上,不一会儿,茶水就被大地包容了。
妇人望着高僧的这一举动良久,顿悟,鞠躬致谢而去。
从此妇人拥有了包容之心,不管对待人还是处理事都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对方,再也没有为任何事生过气,家庭生活气氛也逐渐好了起来。
曾经有人说过:“生气中的气是别人从口里吐出来而你又直接吞进口里的东西,吞下去反胃是必然结果;可是当你视它为不存在时,它便会自动消散。
”既然生活中生气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不换个角度重新看待“气”,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颗宽大的心来包容它呢?一旦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其实它还可以为你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越级报告打不得

李林是个富有才华的小伙子,大学刚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一家报社的编辑部工作,职务是副刊编辑。
他毕业于大众传播系,理论基础非常扎实,而且才思敏捷锐,创意独特。
在该报社任职期间,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一部分还被国内多种文摘类报刊转载。
他自己也勤奋创作,先后在其他大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
他那出类拔萃的才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而且,在自身的努力下,编辑部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随着李林影响的逐渐扩大,在单位的地位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该部门的主管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位子受到威胁,所以采取了排挤李林的行动,对他的合理化建议不加理睬。
时间长了,李林对主管有了意见,随着二人矛盾的慢慢激化,双方关系出现了一条无形的鸿沟。
李林在事业上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
他许多独特的建议在部门主管那里都无法得以实施。
于是,他干脆越过部门主管直接去和主编谈,把自己的计划、设想汇报给主编,希望能得到主编的支持。
可是结果却令李林有些失望,主编不但没有支持他,反而将建议交到了部门主管的手里。
越级报告失败以后,李林与主管的关系彻底破裂了,致使他的工作陷入了极端被动的状态。
无奈之下,他向报社提出了辞职申请。
打越级报告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即使你的理由再充分,计划再新颖,也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任何一个上司都不喜欢自己的员工绕过自己打越级报告,而顶头上司也会对这样的报告采取“退回原级处理”,所以你的意见或建议仍然没有机会被采纳,反而还有可能伤害到你与直属上司之间的关系。
打越级报告是一种严重的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最终必定会产生不良结果:顶头上司不理睬你,直属上司还要排挤你,这又何苦?所以,尽可能不要打越级报告,以免自食苦果。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天上不会掉“馅饼”

何飞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拿出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由于职业关系,他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出差。
每个人都知道出差是个苦差使,不但要经受颠簸之苦,有时赶上火车没空座位,还要站上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晚上,非常受罪。
不过这样的现象从来没有在何飞的身上发生过。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车上有多少人,他都能够顺利地找到一个座位,舒舒服服抵达目的地。
他的许多朋友都说他运气好,可是他却说:“这并不是我运气好,而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
原来,每当乘车时,他总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
虽然他这个办法听上去不是多么高明,可确实很有效。
每次不用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像他这样锲而不舍寻找座位的乘客并不多。
往往某节车厢里还有许多空着没人坐的位子,可其他车厢里早就人挤人了,甚至连过道和车厢接头处都是人。
找座这件事情虽小,可是却发人深思。
多数乘客都被拥挤车厢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看到车厢如此拥挤就认为火车上不会再有座位,而甘愿屈居于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
还有的人认为,为了一个座位,背负沉重的行李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觉得很不值。
还有人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就连舒适站立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不愿主动寻找座位,安于目前的状况。
运气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很多人之所以运气好,很大程度上在于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而许多人之所以运气不好,是因为他们在等待机会的降临,而不是努力地去创造机会。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任何机会的降临都需要自己付出艰苦的努力,只有发挥主动性并且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够获得好运气。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不幸不属于任何人

古伊朗有个著名的诗人萨迪,当他谈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时,讲述了他的一次遭遇。
一次,萨迪因为买不起一双鞋而赤脚走到教堂。
他沮丧万分,哀叹命运的不公,当他进入礼拜堂时,看到一位没有脚的人,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幸运,而这世界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不公平。
所以,他不再为穷困而苦恼,在文章中他写道:
“在饱食人的眼中,烧鹅好比青草;在饥饿人的眼中,萝卜便是佳肴。
人们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所期望的,并非让人扔给你一袋钞票或珠宝,而是一瓢能解渴的凉水。
人们在身无分文时所期望的,并非腰缠万贯,而是能解决温饱。
”
当你不知足时,不妨想想世界上还有比你更不幸的人,他们依然快乐地生活着。
当你不知足时,不妨想想你比别人富有的那些方面,你便会发现自己生活得也很幸福。
世界上的事情就怕“比较”二字,当你与比你不幸的人做比较时,你会发现其实你很幸福,当那个比你不幸的人再与其他更不幸的人做比较时,同样会感到自己幸福无比,依此类推,人们会发现:其实,不幸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是富有的,只是要懂得满足。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别为小事所累

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间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过他的余生。
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商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一季在那块地上割一车草。
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辟了一个花园,这样,自己就无法再在草地上割草了。
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他的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部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
吉布林告到法院去,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
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
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子干草。
一些人常常被困在有名和无名的忧烦之中,它一旦出现,人生的欢乐便不翼而飞,生活中仿佛再没有了晴朗的天,真是吃饭不香,喝酒没味,干工作没劲,干事业没心,玩没意思。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陷入了为小事而起的忧烦之中。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_站到“泥沙”上面

有一天,一个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农夫为此大伤脑筋。
他绞尽脑汁也救不出驴子。
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仍然在枯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无奈之下,农夫决定放弃。
他想:“反正这头驴子年纪也大了,大费周折去救它出来也没有什么价值了,不过这口井早晚还是得填起来。
”
于是,农夫请来左邻右舍,帮助他将驴子埋了。
一方面帮它解除痛苦,另一方面把这口井填平。
当邻居们开始往枯井中铲土的时候,聪明的驴子很快就领悟到了主人的用意,开始凄惨地哭了起来。
但出人意料的是,不一会儿,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顿时惊呆了,当人们将土扔到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再将土踩在脚下,慢慢地往上升。
就这样,驴子将人们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没过多长时间,驴子就上升到井口,在场围观的人们无不用惊讶的表情看着自救成功的驴子。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就像是压在身上的“泥沙”。
但只要有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站到困难上去,“泥沙”就变成了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
在生命的旅程中,陷入“泥沙”之中是难免的。
而想要从这些“泥沙”中解脱,方法就是将“泥沙”踩在脚下。
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可以提高人的才干,磨炼人的耐性及承受能力。
只要能坚持不懈,困难自会向我们低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段时期,盖蒂抽烟抽得很凶。
一次,在去法国度假的途中,他在一个小旅馆投宿。
晚上下起了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几个钟头的车之后,盖蒂实在是累极了。
吃过晚饭,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睡着了。
但是清晨时分,盖蒂突然醒了过来,他很想抽支烟,于是他就打开了灯,很自然地伸手去摸放在床头的烟,但是没有。
他下了床,到衣服的口袋里去找,也没有。
于是他又在行李袋里找,结果他又一次失望了。
他知道这个时候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
他想,这个时候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实在是不可能的。
现在他惟一能得到香烟的方法就是穿好衣服,到火车站去,但是那还在6条街之外呢。
看来情形并不乐观,外面还下着雨。
他的汽车也停在离旅馆还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而且,在他住店的时候,别人也提醒过他了。
车房的门是午夜关,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现在能叫到出租车的机率也相当于零。
显然,要是他真的迫切地需要一支烟,那么他只能在雨里走到黑暗中。
抽烟的欲望不断地折磨着他。
于是,他下了床,脱下睡衣,穿好衣服,准备出去。
正在他伸手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笑自己傻。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多荒唐可笑。
盖蒂站在那里,心里不停地想着,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商人,一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对别人下命令的人,居然在三更半夜要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上几条街去买香烟。
盖蒂也是生平第一次注意到,他现在早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为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他可以放弃极大的舒适。
看来,这个习惯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他的头脑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他走到桌子旁边,把那个烟盒团起来扔出去,然后重新换上睡衣,回到舒服的床上。
心里怀着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胜利的感觉,很满足地关上灯,合上了眼睛。
在窗外的雨声里,他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深沉的睡眠。
自从那个晚上之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根烟,也再没有想过要抽烟。
有人认为养成好习惯很难,但是一个坏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形成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还要看一个人的毅力。
不管怎么说,习惯终归是习惯,并没有科学的理论说坏习惯要比好习惯更容易养成。
经常做一件事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
既然人有可能养成一种习惯,那肯定他也有能力改掉这种习惯,关键就看你怎样做了,如果有决心和毅力,任何坏习惯都能克服和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