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草能活40年吗?

合集下载

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山西省临汾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Chat GPT写作文B.运动后汗流浃背C.秋季落叶纷飞D.夏季蝉鸣鸟叫2.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生物的生命活动( )A.春天、鲜花怒放B.夏天、蝉鸣声声C.秋天、大雁南飞D.冬天、雪花飘飘3.舞草又名跳舞草,属豆科舞草属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各枝的叶柄上长有三枚清秀的叶片,当气温达25℃以上并在70分贝声音刺激下,两枚小叶绕中间大叶便“自行起舞”,故名曰“舞草”,给人以清新和神秘之感。

此事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废物D.应激性4.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生长,体现了生物的哪个特征?( )A.生活需要营养B.遗传和变异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6.下图为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图,图a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图b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c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为:乙→甲→丁→丙B.图b中所有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C.图c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D.图c中的②表示呼吸作用7.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与此观点不符的是A.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B.地衣风化岩石,促进地球土壤形成C.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状D.化工厂“周边环境中的苔藓发黄枯萎8.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成分C.生物环境D.生物圈9.洮河景色美丽,明德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河边生活着芦苇、河里有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

广东省佛山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广东省佛山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广东省佛山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A.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B.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C.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2.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银耳B.丹顶鹤C.含羞草D.流感病毒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山不容二虎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之一是(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能生长和繁殖6.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A.温度太低B.没有二氧化碳C.没有阳光D.无机盐太多7.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能生长和繁殖C.具有应激性D.能进行新陈代谢8.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

其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能繁殖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我国沙漠种树新方法

我国沙漠种树新方法

我国沙漠种树新方法1、沙漠种树有绝招,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就能种活一棵树,成活率高效率快2、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荒漠,该如何做才能变成森林草地?3、沙地造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怎样在沙漠中植树?5、怎样治理沙漠6、沙漠能通过植树造林恢复吗?应该种哪些树?沙漠种树有绝招,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就能种活一棵树,成活率高效率快一个废弃玻璃瓶里装满水,把要种植的树苗茎干放里面,掩埋在沙里,深度要求完全掩埋瓶子的同时把树苗露出瓶口之上大概20公分高度的茎干一起覆盖,踩实,浇上水,这颗树苗就有很高的机率在沙漠中成活生根发芽、长大了。

其实看到这里我跟很多人一样有个疑问:树苗的根部被装进了玻璃瓶里,那个根是通过什么方法怎么扎进沙土土里去的,因为根系被玻璃瓶阻挡了怎么出来啊?玻璃瓶中的水分耗尽之后那颗树苗的根部再无法吸收周围沙土中的水分营养,不就枯萎死掉了吗?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创新,大可不必担心。

其一,玻璃瓶一般都是选用细长的那种啤酒瓶,水容量有500ml左右,这个容量刚好能保持40—60天左右给树苗的水分供养,以保证树苗不会枯萎,而被沙子掩埋的那部分茎干在瓶子水分耗尽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还会持续不断的生长出新根来。

其二,等瓶子里的水分耗尽之后,茎干新发根系基本已经长成了形,能接替瓶子里原本根系继续使树苗生长,新生根就变成了主力根,瓶子里的那部分根就慢慢淘汰干枯了。

这是沙漠中植树造林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因为沙漠水资源稀缺,酷热干燥。

如果用传统挖坑放树苗掩埋浇水的方法,浇的水很快就会流到深层或者蒸发点,那得浇多少水才能种活一棵树!水从哪里来?得多少人工和养护费用!沙漠防沙治沙植物一般为俊俊树、沙柳、柠条、沙棘这些种类,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抗旱,根系发达,容易生根,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树冠呈灌木状散大。

把废弃的玻璃瓶再利用,选中适用于沙漠生存的植物,用装水深埋的方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成活率高。

山东省聊城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山东省聊城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山东省聊城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羊入虎口”中包含的食物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羊→虎B.阳光→草→羊→虎C.虎→羊→草D.草→羊→虎2.某生物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此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A.光照B.温度C.植被D.土壤2.小组成员选择在裸地、草坪、灌木丛三地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A.裸地B.草坪C.灌木丛D.都可以3.某学习小组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进行测量,将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成空气湿度变化曲线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是干湿表B.同一时间,空气湿度:灌木丛>裸地>草坪C.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取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D.测量地点周围不能有水田、水池、池塘、河流和湖泊等3.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A.生活在人的肠道内制造维生素的细菌和人B.生活在人的小肠内的蛔虫和人C.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D.大豆与根瘤菌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以下修改意见正确的()A.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C.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5.下列对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热带海洋的深海区B.雪莲—高寒山区C.蜗牛—潮湿的地方D.帝企鹅—寒冷的南极6.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7.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瓶子草

瓶子草

食虫草(拉丁语:Sarracenia)>科目/属:瓶子草科/瓶子草属,包含9种(或可能达13种)北美的特有瓶子的植物。

瓶子草科还包含另外两个种类──眼镜蛇瓶子草和太阳瓶子草。

瓶子草是食肉植物,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德州、五大湖区,以及加拿大南方。

>产地分布/适应地区:大部分的种类只出现在美国东南部(只有紫瓶子草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地区)。

瓶子草的叶进化成漏斗状的陷阱,并产生酵素来分解掉进去的猎物(高性瓶子草和眼镜蛇瓶子草内部没有太多液体;矮性瓶子草和太阳瓶子草会让雨水充满瓶子,但消化液不如猪笼草来得多;分解昆虫的方式稍后会提到)。

昆虫被瓶口以及瓶盖密腺所分泌气味的吸引,加上瓶子背面经阳光照射后,透出彩绘玻璃般的光线,也会诱使昆虫前往。

光滑的瓶口让昆虫容易掉进瓶中,死去的昆虫被分解,成为瓶子草的养分。

并不是所有瓶子草的瓶子里面都有水,只有紫瓶子草刻意让瓶中含有雨水。

事实上其它种类的瓶盖会避免雨水进到瓶中,以免会飞的猎物逃出瓶子。

>生长习性:在一般的食肉植物中,瓶子草通常居住在经年潮湿的地方,硝酸盐为主的养分持续被水冲走,或因为土壤pH值低而无法利用;而瓶子草可以吸引猎物,因此比其它植物更具有竞争优势。

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地下茎的生长点莲座状长出瓶子般的叶,叶子分为具补虫功能的补虫叶,以及无补虫功能的剑形叶。

补虫叶的开口向上,面向中央,形状是垂直管状(也有瓶状、喇叭状),并从瓶子上方入口处延伸出一个盖子,瓶口周围通常有「唇」,会分泌蜜糖和气味,盖子本身也会产生蜜糖,但是量较少。

>形态特征:无论是哪一个种类的瓶子草,它瓶状的管子内可以分为3~5个区域:第一区即瓶盖,第二区是唇与瓶口,三、四区(有些种类是合在一起的)和第五区(只有紫瓶子草有第五区)是瓶子的主体,这些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符合它们型态学上的特色。

瓶子草大部分的花是有香味的,这些香味多变,但是通常都很强烈,甚至刺鼻。

尤其是黄瓶子草,具有强烈的气味,闻起来有点像猫尿。

广东省惠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广东省惠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广东省惠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解校园各草坪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抽样检测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文献法2.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结构、分布的因素称为( )A.生态因素B.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非生物因素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该食物网中有四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是草C.猫头鹰和蛇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4.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描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四月的洛阳花开满城,洛河里野鸭戏水,绿柳斜映水中,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整个洛河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B.洛河里的水草、鱼和野鸭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C.如果遭遇水质污染,野鸭体内的有害物质浓度最高D.洛河上的野鸭和绿柳都是由细胞构成,并且细胞质中都含有线粒体和液泡5.下列选项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对应的生命特征是()A.繁殖B.排泄C.生长发育D.遗传6.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生态缸组装及维护方案,能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是()A.B.C.D.7.在安溪凤山风景区内,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杂草B.空气C.昆虫D.蛇8.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上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生物圈就是地球C.生物圈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和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9.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鸭嘴龙化石B.计算机病毒C.乙肝病毒D.智能机器人10.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生物学的你们,一定很喜欢生物吧,那么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能歌善舞的机器人B.从小长大的钟乳石C.堆积的越来越高的珊瑚礁D.枯木上生长的蘑菇11.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体中,不是生物的是()①珊瑚虫②钟乳石③新冠病毒④煮熟的鱼⑤休眠的种子A.②④B.③⑤C.①③D.①②④2.生命的世界是多彩的、美妙的世界,下列不是生命现象的一项是( )A.珊瑚虫和藻类共生B.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C.蝌蚪长出后肢D.蔗糖溶解在水中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在农历二月长出新叶,影响它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空气B.水分C.温度D.土壤4.下列各项代表食物链的是()A.水稻→稻蝗→青蛙B.米虾→小鱼→大鱼C.狼→兔→草D.阳光→羊草→绵羊5.把苹果树移栽到我国南方种植就不容易成活,这主要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温度B.水分C.阳光D.土壤6.下列不是动物和植物共有的生命现象是( )A.生长、发育和生殖B.呼吸、排泄C.摄入有机物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A.太阳 →草→ 虫→鸟B.虾→小鱼→大鱼C.草←虫←青蛙←蛇D.草→兔→狐8.长期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其形态结构等方面会出现一些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沙漠中的植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B.叶面积增大C.具有厚的角质层D.具有肥厚的肉质茎9.“蛙的冬眠”“荒漠地区生物种类少”“韭菜在黑暗的环境下变成韭黄”等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A.阳光、水、温度B.温度、水、阳光C.温度、温度、水D.阳光、水、阳光10.如图A、B为适应不同环境的两棵植物,据图推测,A、B植物分布的环境分别是( )A.干燥地区、湿润地区B.寒冷地区、温暖地区C.湿润地区、干燥地区D.温暖地区、寒冷地区11.暑假期间,小明跟同学到一块田野调查并记录那里的动物,他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设计合理的调查记录表B.捕捉蝴蝶带回去制成标本C.观察并记录麻雀的形态特征D.看到一只小蚂蚁及时记录下来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生态系统互不影响、联系B.生态系统内的生物越少,越稳定C.当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时,各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D.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13.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类群所含能量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小学科学探究瓶中小草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探究瓶中小草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探究瓶中小草的教学设计引言:
大家平时在房前墙角都能发现小草的踪影。

但是大家见过种在瓶子里的小草吗?今天,问你就要动手做一个种在瓶子里的小草的实验。

准备材料:
带盖子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

实验过程:
1、打开瓶盖,将湿润的土壤放进去。

小草真的能在瓶子里生长吗?
2、在瓶子里栽入一棵小草。

3、盖上瓶子盖密封好。

将密封好的瓶子放到有阳光但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每天观察瓶内小草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论:
小草在透明瓶子中的生长情况与与在常态下生长情况明显不同,只是因为温室效应。

盖上盖子后,小草周围的湿度和温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因此壁外面的草长得茂盛。

但是时间不宜太长,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呼吸,由于瓶子口较小,栽小草时可以借助镊子,便于伸入瓶子中。

4、探究在瓶中种植小草进行光合作用时,反而会枯萎。

生活中,花房、大棚等的原理也是这样。

资料卡: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瓶中草能活40年吗?
作者:史军
来源:《中学生百科·成长》2013年第07期
英国《每日邮报》发布了一则报道称,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于1960年在玻璃瓶建设瓶中花园,只在瓶中加了水分,然后就将这个玻璃瓶密闭起来。

主人称,玻璃瓶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只要提供阳光,植物就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

植物在瓶子中生长并非新鲜事,但是这株植物在密闭的瓶子里生活了40年,有可能吗?
瓶中植物不稀奇
这则消息一出就引来热议,还被一些人视为建设微缩生态系统的成就,特别是那些怀揣移民外星梦想的人们,对于这样的系统更是赞赏有加。

不过,植物在瓶子中生长并非新鲜事,类似的事情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室里每天都会发生。

那些植物前期也都是密封培养的,等长到一定程度就开盖练苗。

所谓练苗就是让之前密闭环境中的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至于那些没有练苗的,一段时间之后也会逐渐枯黄。

所以植物能在密闭的瓶子中生长并不稀奇,能生活了40年的才神奇,因为这意味着,在这个密闭的瓶中已经达成了一个微小的生态平衡。

按照新闻中提供的线索,在这个密闭的玻璃瓶中,能达成这样的生态平衡吗?
土壤不是必需物
大家总觉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可实际上土壤并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还记得生物课本讲的范·海尔蒙特那个著名的柳树实验吗?他将柳树种在一个大木桶中,桶内土壤称过干重,每天给柳树浇适量雨水,并用桶盖防止灰尘。

5年后,柳树从2.5千克增加到了82.5千克,然而总量100千克的土壤只是减少了100克。

植物只需要从土壤中获得两样东西,一是矿物质,二是附着扎根生长的基质。

因此,对于植物,特别是对于实验室瓶子里培养的草本植物而言,在没有风吹水流的瓶子里,只要接触培养基(一般有琼脂糖、糖还有各种矿物质),能从培养基里吸取水和营养就成。

至于扎根稳不稳,横着长还是竖着长都不是问题了。

无土栽培就是这么干的。

从“瓶中草”新闻中配发的照片上看,瓶子里面也没有多少土壤,这倒是符合常理。

缺少二氧化碳,植物也会饿死
植物生存的必备要素,少不了光和水,但二氧化碳也是必不可少的。

多数人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有阳光,水分充足,植物自己会制造能量物质,不会碰到营养问题。

但是,植物同样是会被饿死的,二氧化碳不足是致命的。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叶绿体吸收的光能,“压缩”在二氧化碳和五碳糖结合生成的葡萄糖中。

一旦没有足量的二氧化碳,植物就无法利用那些吸收的光能,而这些光能会促生氧自由基等破坏性物质,威胁植物的生命。

为了应对二氧化碳缺少的情况,植物甚至需要浪费能量物质,主动产生二氧化碳。

为了测试人类能否以及如何在一个封闭的生物圈中生活和工作,同时也为了探索在未来的太空殖民中封闭生态系统的可能,美国于1987—1989年间打造了著名的生物圈2号(以失败告终)。

试验中氧气含量不断下降,最终发现,根本原因出在二氧化碳上。

生物圈2号试验中那些细菌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本应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氧气。

但是它们却被该死的水泥墙吸收了(即:石灰和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和水),导致二氧化碳越来越少,光合作用水平也随之降低,最终致使氧气量下降。

在庞大的生物圈2号(1.3万平方米的大房子)中尚且如此,在一个不到1立方米的玻璃瓶里的情况自然可想而知了。

水不是用来解渴的
我们人喝水,是为了机体的正常运转。

但是,植物吸收水分,却不完全是留在体内循环。

一般来说,植物吸收水分的90%以上都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去了。

简单来说,这是为运输养料提供动力。

但是要进行蒸腾作用,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在这个密闭的瓶子里面,有没有足够的水,让这么大一棵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呢?
“瓶中草”的主人说,只在开始时加了1/4品脱(约142毫升)水,又在1972年加了一次水(这次没有提及水量)后就将玻璃瓶密封起来了。

如果说在这两次把水加足的话,也会出问题。

植物的根系也是需要呼吸的,别说密封的玻璃瓶,就是放在敞口玻璃瓶里,泡的时间长了,那植物根系坏死的可能性很大。

说到植物的蒸腾作用,如果瓶子是密闭的,一旦水蒸气在瓶子壁上冷凝成了小水滴,就很难再流回去瓶底了。

况且,瓶中的植物看起来不是耐旱植物,蒸腾量想来也不会小,那产生的水蒸气会很充足。

一段时间之后,整个瓶子都会变得雾气蒙蒙,特别是晒过太阳或者气温迅速变化之后,效果更加明显。

而新闻配图中那个瓶子上半部分却十分干净,就跟刚擦过一样。

灭菌?不灭菌?是个问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个瓶子是灭过菌的,还是没有灭过菌的?如果像通常的组织培养瓶那样灭过菌,那些生长出来的叶片如何被分解?要知道,即使是最简单的生态系统,也需要各种微生物分解者。

只有这些生物存在,那些被植物固定在机体中的碳才能重新回到大气中去。

如果不分解,那碳循环从何而来?若无法形成碳循环,植物必然会陷入碳饥饿。

不过,如果说没灭过菌,那真菌细菌之类的,更喜欢这种封闭潮湿的环境,瓶中草恐怕早就死掉了,或者是变泡菜了……
最后的疑问
报道说,瓶中植物是鸭趾草科的紫露草,每年都会开花,但从照片看密闭40年的紫露草上却看不到花的残迹。

不知道瓶中草的主人是如何做到让紫露草不开花呢?
实际上,如果老先生有40年前对整个瓶子的称重记录,再对比现在的称重记录,如果两者没啥显著差异,那就说明植物是在密封条件下成长的。

玻璃瓶里的东西没出来,外界的物质也没进去,植物就是靠瓶子里面的物质生存至今。

当然了,这一切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那个密封塞是完全可靠、可信的。

结论
总的来说,短期之内植物可以在玻璃瓶里面长大,但是在密封的玻璃瓶中长40年,甚至形成生态系统,疑点颇多。

编辑/梁宇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