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提升版,学生版)(测)

合集下载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渔家傲·秋思》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渔家傲·秋思》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萧瑟景象和渔家的孤独生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情感。
例题八:《渔家傲·秋思》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情感的?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思念情感。
例题九:《渔家傲·秋思》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感的?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渔家生活的艰辛和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心。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之《渔家傲·秋思》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第三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渔家傲·秋思》,提升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文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渔家傲·秋思》的历史背景。
-《秋天的散文诗选》:收录了一些关于秋天的散文诗,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册单元达标测试题(三)(综合性学习)(时间:120分总分:120分)第一部分图表概括(40分)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材料二:传说,X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分)(3)联系两则材料,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分)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8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4分)(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4分)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3分)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

“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4分)4.综合运用(共8分)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校课堂》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校课堂》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校课堂》参考答案贵州人民出版社第一单元1诗两首积累感知1. mu m6i si wfing 喉愤黎腐2. D3. (1)“鸟”的一生为它所依存的大地而歌唱直到死亡这一事件誓为祖国母亲而歌唱直到死亡的爱国主义(2)夫妻难聚慈母逝去台湾与大陆人为隔绝(意近即可)浓郁的思乡4.小小矮矮窄窄浅浅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婉转,如泣如诉。

5.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阅读理解l.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2.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前面三节,抒写的是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层层铺垫,及至最后,感情推向高潮,诗人集中抒发了身在孤岛思念大陆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诗人从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来作为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避免了抽象、枯燥,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

4.这些意象都是“我”的“乡愁”的物化,是离别的见证。

“邮票”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的骨肉之情;“船票”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的恋人之情;“坟墓”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的生死之情;“海峡”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的故国之情。

5.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我来这头/你去那头综合探究(1)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

它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市民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精神追求等等的集中体现。

城市精神在城市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它继承了城市历史的灵魂,展示着城市现实发展的脚步,并引领城市走向未来。

城市精神是一种与城市共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

(2)标志是“人人重庆”。

该标志以“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两个欢乐喜悦的人组成一个“庆”字,道出了重庆市名称的历史由来,展现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递出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

2.思乡愁浓类文赏析1.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5)贤者能勿丧.耳 ( 丧失 )
(6)蹴.尔而与之 ( 踩踏 )
(7)乞人不.屑.也 ( 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
(8)妻妾之奉. ( 侍奉 )
(9)此之谓失其本.心. (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5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辟”同“避”,躲避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
11.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 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4分)
示例:生命诚然可贵,但是对于人来讲,仁义之所贵更重于生命,君子贤人是能 够做到为了坚守仁义而献出生命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以死来殉变法事 业,用牺牲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抗争,这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超越,是对人 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升华,也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传统美德之一。
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3分) 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本文第2段运用了排比句,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 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 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1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 可以舍“生”,接着从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即本性,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行道之人和乞丐都不接受“嗟来之食” 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解析】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正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 从反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最后指出人人都有本心,只是贤者能不丧失罢了。

福建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福建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角一吹,边塞特有的声音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
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练习。 9.词的上片围绕“狂”字而写,用“ 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 ”写出了自己出猎时的雄姿,用“千骑卷平冈” 写出了 壮观的出猎场面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请结合全词,从内容、情感、语言方面解释标题中“壮
词”的含义。 答案:从内容上看,这首词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
剑、听角、分炙、点兵、骑马、挽弓等种种行为都极勇
猛、雄健;从情感上看,这首词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
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这首词是豪放、壮丽的。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2023·兰州中考]“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中的“孤
城”即指词人镇守的延州。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你认为
延州傍晚时分的景象是怎样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
(不得抄写原文)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延州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大
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
露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2023·聊城中考]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 的句子是: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一)

单元测评小卷(一)[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列语段,然后答题。

(8分)曾经的祖国,在历史的suì()洞里蜗.()行摸索,但却以________的乳房,喂养了迷罔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伟大的元帅,在________面前立下“此去泉台招旧部,jīng()旗十万斩阎.()罗”的誓言……勇敢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像黑色的闪电,在苍芒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些诗歌,篇制虽短,________颇丰,各具特色,令人回味。

徜徉其间,使我们可以领略作者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suì(隧)洞蜗.行(wō)jīng(旌)旗阎.罗(yán)(2)请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

(2分)罔应改为惘芒应改为茫(3)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A.血债累累血流成河意思B.伤痕累累血雨腥风意蕴C.伤痕累累血流成河意思D.血债累累血雨腥风意蕴(4)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

(2分)应删掉“使”。

2.(原创题)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

戴望舒的代表作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青春不是一段花枝招展的如花妙龄,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C.“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D.“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的“烽烟”古代指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解析】这句话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3.名著阅读。

(4分)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填人名)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儒生形象:比如有穷困潦倒、卑微怯懦、庸俗虚伪的腐儒范进(填人名);也有盗名欺世、狭隘狡诈的无德小人牛浦郎(填人名);还有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被誉为贤人群体领袖的真儒虞育德(填人名)。

大课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大课堂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看到鲜花,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美妙的事物,有些人可以从心里深深地感知,有些人可以在梦中暗暗地向往,有些人只能从眼角偷偷地窥视,也有些人,连窥视的勇气都无以产生……曾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幸福的lán图,有些人可以在有生之年闻到花香采到甜mì,有些人只有在生命的终点被鲜花簇拥,还有一些人,只能孤孤单单无声无息地别离尘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窥.视________ 簇.拥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án______图甜mì_______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悬崖峭壁一泻千里浩瀚无垠B.难以置信郁郁葱葱山崩地裂C.引颈受戮万籁具寂乐此不疲D.粉身碎骨周道如砥遮天蔽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某某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北大老师的肖像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萍水相逢....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C.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许多人对某某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题演讲。

D.散文《谈生命》的作者是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评小卷(六)

单元测评小卷(六)[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玉帛.(bó)又何间.焉(jiān)远谋望其旗靡B.昳.丽(yì) 小信未孚.(fú)社稷门廷若市C.遗诏.(zhào) 庶竭驽.钝(nǔ) 驱弛猥自枉屈D.窥.镜(kuī) 咨诹.善道(zōu) 斟酌攘除奸凶【解析】A.又何间.焉(jiàn);B.门庭若市;C.庶竭驽.钝(nú),驱驰。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一鼓作气,再.而衰(再:第二次)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私心)C.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展)D.度.已失期(度:推测,估计)【解析】私:偏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战于.长勺欲有求于.我也B.何以.战扶苏以.数谏故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必能使行.阵和睦D.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解析】A.在/对;B.靠,凭借/因为;C.都读háng,队伍;D.认为……美/美丽。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期史官左丘明所著。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合称“苏辛”。

D.“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陛下”“寡人”都是敬称。

【解析】“愚以为宫中之事”“陛下亦宜自谋”“安陵君其许寡人”中的“愚”“寡人”是谦称,“陛下”是敬称。

5.“偶遇”是小说设计情节的常用方法,请根据给出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6.根据提示默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年级第三单元检测题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l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妖娆.(ráo)澎湃.(bài)坚持不懈.(xiè)
B.凛.冽(lǐn)瞻.望(zhān)随声附和.(hé)
C.田圃.(pǔ)诱惑.(huò)冥思遐.想(xiá)
D.隐匿.(mì)繁衍.(yǎn)锐.不可当(r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洗礼阔绰水波粼粼问心无愧
B.虔诚晨曦面面相觑断壁残垣
C.锦嶂萧索忧心冲冲鞠躬尽萃
D.拆散头衔芊芊细草通宵达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高考前夕,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公交车上被歹徒砍伤,见歹徒仍在行凶,他们
义愤填膺
....,奋力夺刀,制止了歹徒,被网友称赞为“最美考生”。

B.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正紧张激烈地进行着,上届夺冠失利的荷兰队卷土重来,在小组
赛第一场大胜卫冕冠军
....西班牙队,再次向大力神杯发起冲击。

C.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
....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D.近年来,新疆考古出土了多条裤子,其中一条距今已有1500年,不仅样式是当今时髦的灯
笼裤型,而且用的还是现在仍流行的百褶布料,真是不可思
...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B.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C.张亮不但会弹钢琴,而且王强也会弹钢琴。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5.对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主题及讽刺效果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应该有底线。

B.孩子是需要父母照顾的,但不能溺爱。

C.父母对孩子提出来的要求要有正确的判断。

D.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方法,舍弃错误的方法。

二、阅读与赏析
(一)(12分)
王陵,沛人也。

始为县豪①,高祖微时兄事陵。

及高祖起沛,入成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

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

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

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

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遂伏剑而死。

项王怒,烹陵母。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

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

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

高后②欲立诸吕为王,问陵。

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今王吕氏,非约也。

”太后不说.。

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太后喜。

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③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

”陵无以应之。

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佯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

陵怒,谢病免,杜门竞不朝请,十年而薨。

[注]①豪:豪杰。

②高后:即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③唼(sha):同“歃”,饮。

古人盟会时,喝牲畜的血或在嘴唇上涂抹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6.下列句中的“于”与“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达于.汉阴B.苛政猛于.虎
C.舜发于.畎亩之中D.生于.忧患
7.下列各项分析中,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王陵少文直言,结果得罪了吕后;他任气刚直,所以不满于陈平和周勃的作为,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了他政治斗争上的失败。

B.王陵少文直言,结果得罪了吕后;他居功自傲,不满于陈平和周勃的作为,导致了他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