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1、吾腰千钱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可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永州的人傍水而居,都擅长游泳。

一天,河水暴涨。

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

船刚至江心,就漏水下沉了,船上的人纷纷泅水逃生。

其中一人拼命划水,却不像以往游得那么快。

他的同伴奇怪地问:“平素你的水性最好,今天为什么落在后边?”他喘着粗气说:“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分量很重,所以落在后边。

”同伴忙劝他说:“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扔掉它呢?”他不回答,只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筋疲力尽。

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你真是太糊涂,太死心眼了,人马上都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他又摇了摇头,于是很快就被淹死了。

2、矛与盾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3、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也是我想要的,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两方面不能兼顾,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4、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0篇文言文

10篇文言文

10篇文言文1.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精选古代经典文言文大全

精选古代经典文言文大全

【导语】⽂⾔⽂的学习好⽐是另⼀门语⾔的学习,语⾔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积累基础知识,付出了时间,才可以学好⽂⾔⽂。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经典⽂⾔⽂⼤全。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古代经典⽂⾔⽂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译⽂ ⼭不在于⾼,有了神仙就会有名⽓。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青葱,映⼊帘⾥。

到这⾥谈笑的都是博学之⼈,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扰乱⽿朵,没有官府的公⽂使⾝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云的亭⼦。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精选古代经典⽂⾔⽂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经典名篇文言文大全【五篇】

经典名篇文言文大全【五篇】

【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

下⾯是分享的经典名篇⽂⾔⽂⼤全【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名篇⽂⾔⽂⼤全:隆中对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吟》。

⾝长⼋尺,每⾃⽐于管仲、乐毅,时⼈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君与俱来。

”庶⽈:“此⼈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汉室倾颓,*⾂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欲信⼤义于天下;⽽智术浅短,遂⽤猖蹶,⾄于今⽇。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于袁绍,则名微⽽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惟天时,抑亦⼈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武之国,⽽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天府之⼟,⾼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善!”于是与亮情好⽇密。

关⽻、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也。

愿诸君勿复⾔。

”⽻、飞乃⽌。

翻译 诸葛亮亲⾃在⽥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吟》。

他⾝⾼⼋尺,常常把⾃⼰和管仲、乐毅相⽐,当时⼈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

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

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背诵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的介绍。

1.《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孟子·尽心上》:尽心而为之,不可不知也。

3.《庄子·逍遥游》: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4.《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人之相与,俱欲言而莫相闻,乃至于竹帛之室,无可奈何而寄托焉。

5.《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楚辞·离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论语·为政》: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孟子·离娄下》:人皆可哀也,然而不知哀也。

9.《庄子·养生主》:人之生也,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0.《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可道也,不可言传也。

11.《诗经·卫风·木瓜》: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12.《楚辞·九歌·东篱》:东篱乐,乐东篱,采葑采菲。

13.《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4.《孟子·尽心上》:尽心而为之,不可不知也。

15.《庄子·逍遥游》: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16.《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人之相与,俱欲言而莫相闻,乃至于竹帛之室,无可奈何而寄托焉。

17.《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8.《楚辞·离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9.《论语·为政》: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孟子·离娄下》:人皆可哀也,然而不知哀也。

21.《庄子·养生主》:人之生也,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篇经典文言文

15篇经典文言文

15篇经典文言文《劝学》、《陋室铭》、《师说》、《岳阳楼记》……那些年我们熟记于心的经典古文,你还能背出几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名句,你还记得是哪篇古文里的吗?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0篇文言文

30篇文言文

30篇文言文1. 《论语十则》: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4.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5.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6.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邹忌以自身经历劝说齐威王广纳群言,改良政治的故事。

7. 《出师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8. 《桃花源记》: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9.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0. 《马说》: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11.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所作,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12. 《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3. 《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著名的文言文

著名的文言文

著名的文言文
1.《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曰:"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2.《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3.《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儿,阿房出。

着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5.《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 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行路难其一:金樽(2)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停杯投箸(3)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4)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6),今安在?长风破浪(7)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8)中儿,赤鸡白雉(zhì)赌梨栗。

弹剑(9)作歌奏苦声,曳裾(yèjū)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10)。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wěi),拥篲(11)折节无嫌猜。

《行路难》相关图片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yíng)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12)!其三有耳莫洗颍(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jué)(13)。

含光混世贵无名(14),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15),功成不退皆殒(yǔn)身。

子胥(xū)(16)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17)?李斯税(tuō)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lì)讵(jù)可闻(18)?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19)。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注释(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行路难》书法(4)塞:堵塞。

太行:太行(xing)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2](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6)多歧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7)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过。

(8)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雉:野鸡。

(9)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10)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11)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

折节:一作“折腰”。

(12)归去来:指隐居。

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13)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索引》:“薇,蕨也。

”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行路难》相关图片(14)含光混世贵无名: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

《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15)自古贤达人: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

功成不退皆殒身:《史记·蔡泽列传》:“四时之序,成功者去。

……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

……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

吴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

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

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身?”(16)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

《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

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

”又见《国语·吴语》。

(17)陆机雄才岂自保:《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李斯税驾苦不早: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

《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18)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这两句还是写陆机和李斯。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19)秋风忽忆江东行:这句写张翰。

《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

……为大司马东曹掾。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

”译文《行路难》【其一】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3]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其二】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行路难》【其三】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收养采薇而食.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

(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的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竹里馆作者: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1)[1]。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2)!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3)。

抱得秋情不忍眠(4),自向秋屏移泪烛(5)。

泪烛摇摇爇[ruò]短檠[qíng](6),牵愁照恨动离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