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原卷+解析】

【原卷】1.1.2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一、积累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胡龁.(hé) 觳觫..(hú sù) 衅.钟(xìn)B.褊.小(biǎn) 忖度..(pián bì)..(cǔn dù) 便嬖C.吾惛.(hūn) 邪侈.(chǐ) 庠.序(yánɡ)D.赴愬.(sù) 莅.临(wèi) 厌恶.(wù)2.下列句子均出自课文,其中书写无误的一句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长。
B.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帮。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C.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源木而求鱼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然则废衅钟与.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D.盖.亦反.其本矣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无以,则王.乎?B.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D.朝.秦楚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B.若.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代词)6.对下列句中“之”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②臣未之.闻也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④王见之,曰:“牛何之.?”⑤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A.①②都是助词,③⑤都是代词,④是动词B.①⑤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④是动词C.①②③都是代词,④⑤都是动词D.①④都是助词,②③都是代词,⑤是动词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此心之所以..,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合于王者,何也B.否,吾何快于是C.俯足以畜妻子..D.则牛羊..何择焉8.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济南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济南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 . 遂见用于小邑B . 既自以心为形役C . 奚惆怅而独悲D . 而莫之夭阏者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优B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奚适也3. (2分)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A . 蚓无爪牙之利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2分)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一项()A .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个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不称王的,没有啊!B .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译文:于是吩咐我摆酒,让我快快弹奏几曲。
C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是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也是在走啊!D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译文: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啊,是年成(不好)啊!”5. (2分) (2016高一上·涞水期中) 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晋,何厌之有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③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④欲呼张良与俱去⑤吾属今为之虏矣⑥此亡秦之续耳⑦竖子不足与谋⑧沛公安在⑨唯利是图A . ①⑤⑨/②⑥⑧/③④⑦B . 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C . ①⑧⑨/②③④⑦/⑤⑥D . ①⑧/②⑨/③④⑦/⑤⑥6. (2分)下列加线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当侍东宫(应当)余扃牖而居(关闭)B . 听臣微志(听说)夙遭闵凶(早)又北向(方向)C .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而母立于兹(然而)慈父见背(被)D . 比去(等到)凡再变矣(两次)庶刘侥幸(或许)7.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乎河山之固也,此魏国之宝也。
”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昔三苗氏左洞庭而右彭蠡,德义不修,而禹灭之。
夏桀之居,左河、济而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而汤放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船中之人尽敌国也。
”武侯曰:“善”。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鸟;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厥敌,靡使有余,何如?”王曰:“不可。
”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
”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
”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
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
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
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
”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材料二: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俯不足以畜妻子畜:养活B.明君制民之产制:限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德何如则可以王矣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3.选出下列加点的“是”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C.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为长者折枝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①盖亦反其本矣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①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D.①愿夫子辅吾志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C.俯足以畜妻子D.则牛羊何择焉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8.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则一羽之不举②舆薪之不见③构怨于诸侯④天下可运于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9.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词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C.俯足以畜妻子D.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在文章的这个部分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褊小(biǎn) 庖厨(páo) 侃大山(kǎn) 陈词滥调(làn)B.忖度(dù) 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 沐猴而冠(guàn)C.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D.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驰援万户侯明察秋毫急风劲草B.规矩流线形缘木求鱼通宵达旦C.催眠及时雨寸草春辉敬谢不敏D.商贾护身符屈指可数权衡利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C.度,然后知长短度:衡量长短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恒:守道不变二、选择类4.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作榜样。
B.对曰:将以衅钟衅:通“釁”,取牲血涂钟行祭。
C.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D.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路途。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A.貌恭而心不服B.刑于寡妻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6.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见:看见。
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 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 . 遂见用于小邑B . 既自以心为形役C . 奚惆怅而独悲D . 而莫之夭阏者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优B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奚适也3. 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A . 蚓无爪牙之利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下列各项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 . 之二虫又何知?翻译:这两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B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翻译:哪里用得着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向南飞呢?C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翻译: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D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房屋的后面是榆树和柳树,罗堂前面是桃树和李树。
5. 下列各项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 下列加线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当侍东宫(应当)余扃牖而居(关闭)B . 听臣微志(听说)夙遭闵凶(早)又北向(方向)C .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而母立于兹(然而)慈父见背(被)D . 比去(等到)凡再变矣(两次)庶刘侥幸(或许)7.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 . 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8.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 臣具以表闻B . 臣以险衅C . 臣以供养无主D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9.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告诉不许A .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 而刘夙婴疾病D . 其制稍异于前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 .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D .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1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武汉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武汉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 . 遂见用于小邑B . 既自以心为形役C . 奚惆怅而独悲D . 而莫之夭阏者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优B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奚适也3. (2分)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A . 蚓无爪牙之利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2分)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一项()A .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个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然而不称王的,没有啊!B .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译文:于是吩咐我摆酒,让我快快弹奏几曲。
C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只是没有走一百步罢了,也是在走啊!D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译文: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啊,是年成(不好)啊!”5.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 .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 大王来何操?D . 若属皆且为所虏。
6. (2分)下列加线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当侍东宫(应当)余扃牖而居(关闭)B . 听臣微志(听说)夙遭闵凶(早)又北向(方向)C .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而母立于兹(然而)慈父见背(被)D . 比去(等到)凡再变矣(两次)庶刘侥幸(或许)7.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原卷+解析】

【原卷】《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巩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5)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任重道远()(2)爱吴广素爱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3)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二、探究提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河东凶.亦然凶:荒年B.鸡豚狗彘之畜.畜:畜养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D.王无罪.岁罪:罪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移其粟于.河内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 弃甲曳兵而.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C.民之.多于邻国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致天下之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人教版语文选修8《演讲与辩论》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1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 . 遂见用于小邑
B . 既自以心为形役
C . 奚惆怅而独悲
D . 而莫之夭阏者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优
B .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奚适也
3. (2分)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
A . 蚓无爪牙之利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3分)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译:如今您把精神寄托在画墨竹上面,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B .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译: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一节地堆累勾勒而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C .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译:所以凡是心里意识到,但作起画来不熟练的,平时创作,自己看得很完整,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
D .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5. (2分)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C .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 (2分)下列加线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当侍东宫(应当)余扃牖而居(关闭)
B . 听臣微志(听说)夙遭闵凶(早)又北向(方向)
C . 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而母立于兹(然而)慈父见背(被)
D . 比去(等到)凡再变矣(两次)庶刘侥幸(或许)
7.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 .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 . 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手植也
8. (2分)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臣具以表闻
B . 臣以险衅
C . 臣以供养无主
D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 (2分)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告诉不许
A .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 而刘夙婴疾病
D . 其制稍异于前
10.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B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 .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D .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10题;共22分)
11. (2分)《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
12. (3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的后汉衰败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13. (2分)《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14. (2分)《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15. (2分)《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________ ,________”一致。
16. (2分)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就是佐证。
17. (3分)“一切景语皆情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18. (2分)人们常引用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
19. (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国恒亡。
20. (2分)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
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
临江仙(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
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
济源,今河南济源。
这首词写于诗人与朋友在济南团聚赏景三年之后。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整首词以设问句开篇,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节令。
B . “红妆翠盖”描写游人盛装,引出“人物更风流”。
C . 下阕“千里”、“三年”分别从时空角度抒写离愁。
D . 上阕忆游览之景,下阕抒怀念之情,情与景交融。
(2)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2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23.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
谢薖①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②天上。
锦楼③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北宋末年,奸臣当道,谢薖由于不阿谀当权者,一生困居布衣。
②秋期:即七夕。
相传农历七月七
日夜间,牵牛、织女过鹊桥,相会于银河。
③锦楼: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
(1)
请分析“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的意蕴。
(2)
下半阕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2题;共8分)
24. (5分)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
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
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
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
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⑴研究途径:(不超过24个字)
⑵最终成果:(不超过12个字)
25. (3分) (2017高一上·临泉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越来越“懂你”的网络定位服务,①________,也会给个人带来潜在威胁。
手机APP携带的定位系统能准确掌握个人的行踪轨迹。
就像一把双刃剑,手机APP携带的定位功能一方面方便了个人生活,②________。
行踪轨迹毫无争议地属子个人隐私范畴,此类信息的暴露不仅可能会令人产生不舒适感,③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10题;共22分) 11-1、
12-1、13-1、14-1、15-1、16-1、17-1、18-1、
19-1、
20-1、
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1、
21-2、
22-1、
22-2、
23-1、
23-2、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2题;共8分) 24-1、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