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

合集下载

我国古代美女的标准

我国古代美女的标准

我国古代美女的标准
女人的秀发应该象黑漆一般乌黑油亮。

站立的时候,长发就象黑瀑布一般直泻而下,不但要有光泽,还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云鬓雾鬟是形容女人的发髻如云雾一般,高高束起。

周朝的女人,流行画眉,先把眉毛剃去,再以“黛”来自由描绘眉毛的形态。

所谓“黛”就是用笔把眉毛处涂黑的意思。

在《诗经》和《楚辞》中,形容美女的眉毛为“蛾眉”。

所谓“蛾眉”就是眉型象蛾的翅膀般淡而自然。

这种眉毛,是当时最流行的眉型之一。

除了嘴巴以外,眼睛也是传达盛情的工具之一。

有句成语“眉目传情”,说的就是这回事。

一对美丽的眼睛,自古以来就是形容美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明眸”指的就是又黑又大的眼睛,而“流眄”也就是俗称的“抛媚眼”。

试想,一个女人如果用一双美丽的眼睛,似笑非笑地向男人抛媚眼,那么男人便会很容易被诱惑了。

朱唇皓齿便是红艳艳的嘴唇和白皙的牙齿。

所谓朱唇轻启,贝齿微露,红唇不仅可使牙齿显得洁白,而白皙的牙齿更能衬托出嘴唇的鲜明色彩,因此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诗经》里的美女是什么样子

《诗经》里的美女是什么样子

俗话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中国古代好女子枚不胜举,当然漂亮女子也有相应的标准:其一、肤《诗经·硕风·卫人》中描绘美女庄姜“肤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吹弹得破、光滑、细腻而洁白。

两千多年以来,“凝脂”的特征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美女妩媚多端,毕竟以色为主。

(《闲情偶寄·声容部》李渔)诗经云:“素者,绚也!”作为白的极致“雪”字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其它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欺霜赛雪”等词语随处可见。

单纯的白色并非皮肤颜色的唯一标准,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

《诗经·桃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以桃花桃实的饱满光泽来形容新嫁娘的“艳”,后来就用“艳若桃李”来形容女子的美艳。

其二、手《诗经卫风硕人》中写美女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柔荑是茅草的芽茎。

它洁白、光滑;鲜嫩得一掐出水又纤细无比,宛若无骨。

它的妙处还在于它能发出淡淡的香气。

轻轻吮一口,唇齿留香。

用它来比喻美女的手指真是生动、传神、恰如其分。

唐代诗人韩偓《咏手》中,用“腕白肤红玉笋芽”把手比作嫩笋牙,与柔荑有异曲同工之妙。

代表人物:庄姜其三、发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标准。

《诗经》里就有赞美妇女头发乌黑、浓密的古诗。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鬒”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

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

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词语。

古人在称赞妇女的美丽秀发时常以“鬒发”名之。

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

”《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

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

古风美人的外貌描写

古风美人的外貌描写

古风美人外貌描写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她身形纤细,体态婀娜,一张鹅蛋形的脸庞上,面色如玉,肌肤赛雪,秀眸似秋水一般明澈,整个人显得清丽脱俗,好似碧绿荷叶上的一滴露珠,晶莹剔透,光洁耀目。

青灯光晕下,少女雪衣墨发,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一双水剪双眸宛似含烟的芍药。

她脊背挺直地跪坐在佛前,彷如一座釉色温润的秀骨清像。

她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肌肤娇嫩、神态悠闲、美目流盼、桃腮带笑、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

忽听一阵脚步声传来,伴随着环叮咚之声,空气中翻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应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盛装文子袅袅婷婷而来,她长得婀娜多姿,俏丽如花,眉目如画有着绝世的容颜,好似西子重生,神女再出,整个人透着一股子倾国倾城的非凡魅力。

她独倚长椅,火光映照之下,容色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娇柔婉转之际,美艳不可方物。

有一少女坐在帷帐里,身着吉服,头戴十二花树冠,待他却开羽扇时,一张艳逸绝伦的小脸儿就此显现出来。

乌发似云,雪肤如瓷,眉长口小,面薄腰纤。

红烛艳光下,双含情杏眼水雾氤氲,像是含了。

汪水汪汪的泪。

她长得身材婀娜多姿,身着华丽的彩衣,衣袂随风飘摇一张绝俗的容颜上透出万种风情,蛾眉弯弯,明眸善睐朱唇轻启时,露出两排整齐雪白的贝齿,嘴角带着一丝盈盈笑意,显得妩媚动人,倾国倾城。

她长得身材苗条,面容清秀,乌亮的黑发垂在肩头,显显得顺滑如瀑。

一张略显青涩的脸庞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腼腆之色,弯弯的眉毛下面,两只眼睛清澈如水,脸颊上泛着一抹淡淡的红晕,嘴角两个浅浅的酒窝,含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古代女子样貌描述

古代女子样貌描述

古代女子样貌描述古代女子的样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古代女子的样貌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她们通常被赋予了柔美、温婉和端庄的形象。

古代女子的皮肤通常是白皙而光滑的。

白皙的肤色在古代被视为美丽的象征,因为它意味着她们不用在户外劳作,而能够享受贵族的生活。

她们会采用一些保养方法,如使用珍贵的草药和粉末来保持肌肤的光滑与柔嫩。

古代女子的眉毛通常是修长而浓密的。

在古代中国,女子的眉毛是她们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能够展现她们个人气质和品味的关键元素。

她们会通过修剪和涂抹墨汁来塑造出一双修长而有神的眉毛。

古代女子的眼睛通常被形容为明亮而有神。

她们会使用一些天然的眼药水,如菊花水和梅花水来保持眼睛的明亮和清澈。

古代女子通常会强调眼睛的轮廓和眼神的迷人之处,因此她们会使用一些淡淡的眼影和眼线来增强自己的神采。

古代女子的嘴唇通常被形容为红润而丰满。

她们会使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来保持嘴唇的柔嫩与光泽。

古代女子通常会涂抹一些颜色鲜艳的唇膏或口红来突出嘴唇的美丽。

古代女子的发型也是她们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不同的发型风格,但总体来说,古代女子的发型通常是长而丰盈的。

她们会用一些发饰,如发簪、发夹和发带来装饰自己的发型,使之更加美丽动人。

古代女子的服饰也是她们样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们通常会穿着华丽而富有特色的服装,如绣花长袍、丝绸裙、花朵头饰等,以展现她们的高贵与优雅。

古代女子的服饰也会因不同的场合而有所不同,如在宴会上她们会穿着华丽的礼服,而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会穿着简约而舒适的衣物。

总的来说,古代女子的样貌常常被赋予了柔美、温婉和端庄的形象。

她们会通过使用各种保养方法和装饰品来展现自己的美丽与魅力。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美丽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个女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美丽。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评析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评析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评析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描写美人形象的诗歌更是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表达了唐代文化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唐诗中的美人形象进行评析。

一,从容颜形态上看唐代的女性审美标准主要表现在容貌、仪表和服饰上。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多以面容绝色、容貌姣好、体态匀称为主要特点。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首西风几时有,梅花雪落肩头。

花前月下不相识,乱发云鬟,罗裳何处觅?”这首诗中所描绘的美人面容皎洁、体态高雅,在映衬下更显清丽脱俗。

另外一个常被唐代诗人所描绘的美人形象是眉目如画、媚态万方的仕女形象。

例如,王维的《画》中,诗人将心中所想的仕女形象进行生动的描绘:“细腰肢,纤手指,貌如潘安,势似女娲。

”. 诗中所描绘的仕女不仅容貌姣好,身姿优美,还展现出了娴淑端庄的特征,充分表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女性形象追求的匀称和端庄美。

二,从性格特点上看唐代女性的性格特点主要由敦厚贞洁、婉约静谧、妩媚俏丽、清丽脱俗四个方面组成,而唐诗中的美人形象亦在此基础上予以了更为详细的描绘。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所描绘的美人形象既敦厚贞洁,又婉约静谧。

她安静地站在原野之上,温柔地用目光和手势向离别的佳人表达别离之情。

另一个常被唐诗中的美人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优秀性格特点是温婉贤淑。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君应有语,温酒斩华岳,重茶挂帝州。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中所描绘的美人既温婉贤淑,又聪颖博学,在艳丽的春光之中,散发出令人心醉的人格魅力。

三,从历史时代看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时代。

唐代的女性地位较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代诗歌对于美女形象的塑造。

唐诗中的美人形象也受到了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文言文描绘女子的容貌

文言文描绘女子的容貌

文言文描绘女子的容貌
女子之容,娟娟婷婷,幽香袅袅,艳丽照人。

其容貌可细分如下:
1. 面容
女子之颜,秀丽非俗。

其面如桃花,红妆娇嫩,白若凝脂,无瑕无疵。

其眉如双蝴蝶,柳叶弯弯,眼目如秋水,明亮动人。

其鼻,挺而不过分,修长若润墨。

其唇,红如樱桃,丰润细腻,轻启莺吟,微闭蝶舞。

2. 身姿
女子之身,曲线玲珑。

其身姿如柳条轻摆,清秀可人。

其腰如柳,细
而柔软,如羽毛般轻盈,弯曲如弓。

其胸宽厚且圆润,微微隆起。


腿修长若松,雪白欲滴,纤柔似丝。

其臂细长如玉,柔软如蛇,轻舞
飞扬,良辰美景,格外清丽。

3. 肤色
女子之肤,白皙剔透。

其肌肤白皙如雪,润泽如玉,透着淡淡的粉色。

阳光下,其身上似有层层金屏风,明亮无比。

其指甲,微微露出,修
长玲珑,红色如霞光,令人回味无穷。

4. 气质
女子之气,温柔娴雅。

其雍容华贵,浑身散发着宠溺人的气息。

其眉
眼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智慧与沉静的典雅。

其声音悦耳动听,似有如无,清幽可人。

其步履轻盈,似仙女般飘逸,仿若花瓣飞舞,令人陶醉。

综上所述,女子之容,可谓天生丽质,有着无法抵挡的魅力。

其美丽,不止于容颜,更体现在她们的气质和风华中。

有幸一见,足矣三日不忘,长安街头,花遇巧裙、秦淮岸头,月笑鱼兮,皆可谓寻常世间罕
有之景。

古代女子外貌描写,冷艳型的,端庄型的

古代女子外貌描写,冷艳型的,端庄型的

古代女子外貌描写,冷艳型的,端庄型的一:冷艳妖娆1:修长的身姿丰盈窈窕,步伐轻盈,衣衫环佩作响,里穿一件白色的低胸长裙,外罩一件丝织的白色轻纱,要系一根白色腰带,乌黑的秀发,挽着流云髻,髻间插着几朵珠花,额前垂着一颗珍珠,如玉的肌肤透着绯红,月眉星眼,却放着冷艳,真可谓国色天香;2: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娇媚无骨入艳三分;3:双眸似水,却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出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一举一动都似在舞蹈,长发直垂脚踝,解下头发,青丝随风舞动,发出清香,腰肢纤细,四肢纤长,有仙子般脱俗气质,着一袭白衣委地,上锈蝴蝶暗纹,一头青丝用蝴蝶流苏浅浅倌起,额间一夜明珠雕成的蝴蝶,散出淡淡光芒,峨眉淡扫,面上不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颈间一水晶项链,愈发称得锁骨清冽,腕上白玉镯衬出如雪肌肤,脚上一双鎏金鞋用宝石装饰着,美目流转,恍若黑暗中丢失了呼吸的苍白蝴蝶,神情淡漠,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如同烟花般飘渺虚无而绚烂;4:红衣罩体,修长的玉颈下,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不盈一握,一双均匀如玉般的双腿裸露着,就连秀美娇小的莲足也在无声地妖娆着,发出诱人的邀请。

这女子的装束无疑是极其令人犯罪的,但这身装扮与她的神态相比,似乎逊色了许多。

她的大眼睛含笑含俏含妖,水遮雾绕地,媚意荡漾,小巧的嘴角微微翘起,红唇微张,欲引人一亲丰泽,这是一个从骨子里散发着妖媚诱人的女人,她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引诱着男人,牵动着男人的神经;5: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手挽屺罗翠软纱,风髻雾鬓斜插一朵牡丹花还真有点: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的味道。

看她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

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6:一袭大红丝裙领口开的很低,面似芙蓉,眉如柳,比桃花还要媚的眼睛十分勾人心弦,肌肤如雪,一头黑发挽成高高的美人髻,满头的珠在阳光下耀出刺眼的光芒,鲜红的嘴唇微微上扬,好一个绝美的女子7:乌黑如泉的长发在雪白的指间滑动,一络络的盘成发髻,玉钗松松簪起,再插上一枝金步摇,长长的珠饰颤颤垂下,在鬓间摇曳,眉不描而黛,肤无需敷粉便白腻如脂,唇绛一抿,嫣如丹果,珊瑚链与红玉镯在腕间比划着,最后绯红的珠链戴上皓腕,白的如雪,红的如火,慑人目的鲜艳,明黄色的罗裙着身,翠色的丝带腰间一系,顿显那袅娜的身段,镜前徘徊,万种风情尽生。

描写少女外貌的诗词

描写少女外貌的诗词

描写少女外貌的诗词导读:抒情诗句描写少女外貌的诗词1、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2、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3、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李商隐《对雪二首》4、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杜荀鹤《春宫怨》5、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王建《宫中调笑·团扇》6、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司空图《华下对菊》7、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杜荀鹤《蚕妇》8、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9、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短歌行》10、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11、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李白《塞上曲》12、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李白《折杨柳》13、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14、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常建《春词二首》15、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16、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7、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18、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春怨/伊州歌》19、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20、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21、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长相思·其二》22、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许浑《汴河亭》23、愿妾身为红菡萏。

年年生在秋江上。

——欧阳修《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2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25、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 》日:衣 锦 尚襞 。”这 是 古代 贵 妇 穿 衣 的 习 惯 。硕
人 其 颀 ,胖 到 什 么 程 度 呢 ?— — “手 如 柔 荑 ,肤 如 凝
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柔荑”为植物的嫩芽 ,写
她 的手 义 白又 柔 嫩 。 “凝 脂 ” 的 意 思 是 冻 起 来 的 猪
有人 可能说 ,以上 所举 的《诗经 》全是 北方 诗 , 南 方 的 审 美 标 准 或 许 有 所 区别 。 有 韵 为 诗 ,无 韵 为 散 ,同 样 是 先 秦 韵 文 的 《楚 辞 》,和 《诗 经 》齐 名 ,这 两 部 著 作 体 现 了南 北 文 化 的 异 彩 ,我 们 再 来 看 看 《楚 辞 ·大 招 》描 写 美 女 :“丰 肉 微 骨 ,调 以娱 只 。 ”所 谓 “丰 肉 微 骨 ”,是 眼 瞅 着 光 显 肉 而 看 不 见 骨 形 ,这 与 现 代 挑 选 美 人 所 要 求 的 “骨 感 ”是 恰 恰 相 反 的 。 “曾 颊 倚 耳 ,曲 眉 规 只 ”,这 就 美 得 更 加 令 人 瞠 目结 舌 , 所 谓 “曾 颊 ”即 “层 颊 ”,也 就 是 双 下 巴 ,脸 与 颈 的 形 状 不 很 分 得 清 楚 ,这 和 《诗 经 》中 所 歌 咏 的美 人 完 全 一 样 。《太 平 御 览 》卷 三 六 八 引 作 “硕 大 且 蝤 ”。注 : “蝤 ,重 颐 也 ”.“重 颐 ”与 “曾 颊 ”同义 ,也 是 双 下 巴 。 比 人 家 多 一 个 下 巴 ,这 在 古 代 的 卫 地 和楚 地 都 是 难 得 的美态。这说 明 ,以肥大为美的标准 ,在古代不但 不 分 男 女 ,而且 不 分 南 北 。正 因 为 古 时 以胖 大为 尚 , 故 “硕 人 ”一 词 也 就 成 为 “美 人 ”的代 称 ,如 《小 雅 ·白 华 》:“啸 歌 伤 怀 ,念 彼 硕 人 ”;蔡 邕 《青 衣 赋 》:“玄 发 光 润 ,领如 螬蛴 。修长冉 冉 ,硕 人颀颀 ”;陈琳《止欲 赋 》中 “色 曜 春 !华 ,艳 过 硕 人 ”之 类 ,都是 这 样 的用 例 。
类 似 思 想 倾 向 的 诗 句 。美 女 历 来 是 文 学 作 品 吟 咏 的
对 象 ,对 未 来 生 活 的 憧 憬 和 期 盼 使 她 们 显 得 光 彩 动
人 。在 这 样 的 时 刻 ,纵 使 时 光 经 过 两 千 多 年 的 光 阴 ,
人 世 间早 已 经 历 了 沧 海 桑 田 的变 迁 ,但 是 这 些 诗 句
还 有《邶 风 ·简兮》赞美一个 漂亮的舞 星 :“硕人
俣 俣 ,宫 廷 万 舞 。”“硕 ”的 意 思 是 ‘‘肥 硕 高 大 ”,“俣 ” 是 “个 儿 高 ”,可 见 高 而 胖 是 美 的 标 准 ;后 来 东 汉 晚 叶蔡 邕《协初赋 》中写 美人 ,所用 的喻 体换得高雅 一 些 :“面如 满 月 ,辉 似 朝 日,色 如 莲 葩 ,肌 如 凝 蜜 ”,但 整 个 形 象 与 “一 篓 油 ”还 是 没 什 么 区 别 。 然 而 在 古 代 ,这 “一 篓 油 ”的影 响却 是 为 人 们 所 企 慕 的 。那 时 的 妇 人 们 不 但 崇 尚肥 ,而 且 还 越 肥 大 越 美 ,《唐 风 · 椒聊 》赞 赏女人 :“彼 其子兮 ,硕大 无朋 ;彼其子兮 , 硕 大 且 笃 。 ”硕 大 而 无朋 ,也 就 是 “巨无 霸 ”,在 古 人 看 来 ,这 样 吨 位 的女 人 是 倾 国 倾 城 、漂 亮 极 了 的 。我 们读 《诗经 》,可注 意到 其 中赞 扬美 人的句 子 ,几 乎 都 离 不 开 “硕 ”:诸 如 《陈风 ·泽 陂 》:“有 美 一人 ,硕 大 且 卷 ”,“卷 ”是 “美 好 ”的 意 思 ,有 些 学 者 把 “卷 ”解 释 为 “双 下 巴 ”,再 如 《豳 风 ·狼 跋 》:“公 孙 硕 肤 ,赤 舄 几 几 ”;《齐 风 ·猗 嗟 》:“猗 嗟 昌兮 ,硕 而 长 兮 ”;《卫 风 · 硕 人 》:“硕 人 敖 敖 ”等 等 ,皆 为 其 例 。 这 些 跟 人 类 最 基 本 最朴 素 的 观 念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一 个 男 子 身 形 高 大 就 多 力 气 ,能 吃 还 能 干 ,这 种 女 子 好 生 养 ,能 多 生 ,是 福 相 ,当 然 这 也 只是 一 种 不 完 全 归 纳 法 。
头 就像 夏 天 的知 了一 样 ,“巧 笑 倩 兮 ,美 目盼 兮 ”,现
在 很 多 女 孩 子 取 名 习 惯 用 “倩 ”和 “盼 ”这 两 个 字 ,就
是 从 这 里 边 来 的 ,写 她 的笑 起 来 的 时 候 两 腮 显 露 出
酒 窝 ,样 子 好 看 极 了 ,眼 睛 流 动 顾 盼 之 间 ,亮 丽 生
百 》里 边 描 写 的 最 美 的 一 个 夫 人 ,这 也 是 中 国 最 原
生 态 的描 写 女 子 的 诗 句 。“硕 人 其 颀 ,衣 锦 襞衣 。”颀
者 长 也 ,也 就 是 修 长 的 意 思 ,硕 而 颀 ,也 是 又 高 又
胖 。 “癸 ”指 的 是 外 面 ,说 她 的皮 肤 又 白又 滑 ,唐 代 白居 易 的 《长 恨 歌 》
中也有 “温 泉水滑洗凝脂 ”的诗句 ,描写唐贵妃 白皙
的 富态 “领 ”是 脖 子 ;“蝤 蛴 ”,后 世 音 转 为 “蛴 螬 ”,
是 蝼 蛄 的 幼 虫 ,义 白 又胖 ,一 种 白色 的 软 虫 。你 想
想 :一 身 肥 膘 ,脖 子 如 鼓 囊 囊 的 虫 子 ,手 指 如 肥 满 鼓
胀 的 嫩 芽 ,这 幅 形 象 ,不 是 足 可 以 当得 起 现 在 所 谓


篓 油 ”的雅 号 吗 ?后 文 还 对 她 的美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的 描 述 ,古 代 以 “前 额 方 正 ”为 好 ,写 庄 姜 夫 人 的 额
008 l研 究 争鸣
中国古典诗 词 中女性外 貌描 写的特 征
◎王 枭 飞 张 善 元
在 中 国 的文 学 当 中 ,女 性 文 学 居 多 。 古 人 有 很
多 关 于 “以 肥 为美 ”的 诗 句 ,不 单 单 只 是 在 唐 朝 有 这
种思想,诞生 在两干 多年前 的《诗经》中也 有表现 这
所 散 发 来 的美 丽 ,依 然 别 无 二 致 。
打 很 早 的 时候 起 ,中 国 人 就 固 执 地 认 为 漂 亮 的
标 准 就 是 又 高 义 胖 。 《诗 经 》中所 歌 咏 的美 人 ,不 管
是男是女 ,都是高大肥硕 的。比如《卫风 ·硕 人》赞美
齐 庄 公 的女 儿 、卫 庄 公 的妻 子 庄 姜 夫 人 的 诗 :“硕 人
趣 ,气 韵 灵 动 。那 楚 楚 动 人 的笑 靥 和 顾 盼 生 辉 的 秋
波 ,是 怎样 的 千 娇 百 媚 ,令 人 销 魂 摄 魄 。但 我 们 很 难
想 象 ,诗 中 所 描 述 的 这 样 一 位 美 丽 的 女 子 ,竟 然 是
一 个 大 胖 子 。
但 无 论 如 何 ,神韵 ,才 是 最 动 心 的 。
其 颀 ,衣 锦 襞 衣 。手 如 柔 荑 ,肤 如 凝 脂 。领 如 蝤 蛴 ,齿
如 瓠 犀 。螓 首 蛾 眉 ,巧 笑 倩 兮 ,美 目盼 兮 。”由 于古 代
的 性 别 文 化 ,女 子 没 有 名 字 ,“姜 ”是 她 的 父 姓 ,“庄 ”
是 她 的夫 姓 ,所 以 她 被 称 为 “庄 姜 夫 人 ”,这 是 《诗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