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叶勇【摘要】This project is using STC89C52RC chip as the core as the main controller,sensor using the MQ - 135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of the air that indoor,after A/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to process data in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detection,real-time using digital tube display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air pollution.The project will automatically judge then drive buzzer alarm function when the air that indoor is pollutioning levels, through the sensor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oject information.The external extension interface has been designed of the project for more function to become true,in addition.Have certain economic effec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本设计采用STC89C52RC芯片作为主控制器,使用传感器进行室内空气信息的采集,通过A/D模数转换器后将数据传入单片机进行处理,经由单片机系统现场自动控制检测,实时用数码管显示出空气污染的相关参数.若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经由传感器传给单片机系统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判断进而驱动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其次系统还设计了外部扩展接口,便于实现更多功能.有一定的经济作用与实际意义.【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6(000)022【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单片机;MQ-135传感器;A/D模数转换【作者】叶勇【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413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就会越来越注重,所以对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检测之后,如果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那人们就会在心理上感觉舒适,身体也不会受到危害;反之,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就必须要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房子里的空气质量。

25000㎡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

25000㎡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

1. 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在设计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xxx㎡的室内空间相对较大,需要设置充分的检测点位以确保全面的监测覆盖面积。

不同的空间布局、活动区域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检测点位的设置要求标准。

在进行点位设置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全面监测。

2. 要求一:根据空间布局确定检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对于xxx㎡的室内空间,首先需要根据其具体的空间布局确定检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

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设置足够的检测点位以覆盖整个空间。

一般来说,需考虑到空间的大小、高度、密闭程度、通风情况等因素,进而确定检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

在办公区域可以靠近工作区域设置点位,而在公共区域可以考虑设置在人员聚集区域周围。

3. 要求二:考虑活动区域和环境因素在设置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活动区域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餐厅、会议室、办公区域等不同功能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检测点位。

而且,室内环境因素如空调末端、通风口、污染源等也会影响到检测点位的设置要求标准,需要综合考虑。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合理设置检测点位,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在进行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的设置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布局、活动区域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全面监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结回顾对于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活动区域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

只有通过全面的点位设置,才能真正做到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测。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xxx㎡室内空气检测点位设置要求标准是一个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复杂任务。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污染物质及其浓度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本文中,将提出一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1.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传感器来测量不同种类的污染物。

针对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可以选择以下传感器:VOC传感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PM2.5传感器(可吸入颗粒物)、CO2传感器(二氧化碳)、甲醛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应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室内空气质量,并且能够持续运行。

2.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实时的采集和处理,以便及时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

对于数据的采集,可以选择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应能够实时接收和存储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来分析数据,并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评估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

同时,数据处理中心还应设有报警机制,当空气质量超过安全标准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3.用户界面与通知系统对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而言,用户界面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用户界面应能够直观地展示室内空气质量的状况,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分析报告。

用户界面还应提供历史数据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

此外,用户界面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设置功能,根据用户需求对报警机制进行调整。

通知系统是用户界面的重要补充。

当室内空气质量超过安全标准时,通知系统能够通过手机或电子邮件等方式给用户发送警报通知。

通知系统还可以提供一些室内空气净化设备的建议和推荐,帮助用户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反馈与改善措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因此,用户的反馈对于改善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

用户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调整日常生活方式,如增加通风时间、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使用等。

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

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

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一、系统结构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由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三个部分组成。

1. 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空气质量监测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对室内空气中的各种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采集,包括PM2.5、PM10、CO2、温度、湿度、甲醛、氨气等。

这些参数的监测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室内空气的质量情况,为后续的空气净化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2. 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模块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节,主要包括空气净化和通风换气两个方面。

当监测数据显示室内空气质量不佳时,空气净化模块会自动启动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空气清新剂等,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同时还会自动控制室内通风系统,及时进行空气更新,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它主要负责对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最终作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通过智能控制模块,用户可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稳定和优良。

二、系统特点智能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情况,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进行查询和监控,及时了解室内空气的质量情况。

2.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启动空气净化设备和通风换气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健康。

3. 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模块,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室内环境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空气管理方案。

4. 高效节能: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室内空气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

因此,设计一套可靠、准确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对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实现方案。

首先,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等参数的监测与实时反馈;针对不同污染源的检测和处理方法的设计;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自动调控系统的设计等。

针对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及颗粒物浓度的监测需求,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常用的有电阻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气体浓度传感器可以选择基于半导体气敏元件的传感器、红外吸收传感器或激光光谱传感器等。

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主要根据粒径进行分类,可以使用激光粒子计数器等传感器进行监测。

针对污染源的检测和处理方法的设计,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室内空气污染源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室内污染源包括吸烟、装修材料、家具、电器设备、空气净化器等。

对于吸烟引起的污染,可以设置烟雾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通风换气或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于装修材料和家具释放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可以设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传感器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换气、使用活性炭吸附或光催化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

数据传输和处理是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调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测数据需要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用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ZigBee、LoRa等。

数据处理中心可以采用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室内空气质量的模型,并预测污染源的产生和传播趋势,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个与学生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健康,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二、监测目标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校园的教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室内环境中呼吸到高质量的空气。

通过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监测方法1. 采样设备:选择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检测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点位:根据学生活动区域和人流密集程度,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监测点位应覆盖学校的各类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等。

3. 监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可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调整。

监测结果应每月定期公布,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指标1.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2. PM2.5:监测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

3. CO2:监测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学生不会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

五、数据分析与评估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监测指标的标准限值,评估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

同时,建立数据跟踪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问题解决与改善根据监测的结果,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对于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净化空气、减少室内污染源等。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和监测操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学习和关注,积极参与监测活动,并提出改善建议。

基于STM32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仪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

一、设计思路在设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时,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本次设计旨在实现对室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PM2.5、PM10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选择了STM32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并配合相关的传感器和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二、硬件设计1. 主控芯片选择:STM32F103C8T6是一款性能优越的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其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其成为本次设计的首选。

2. 传感器选择:为了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我们选用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尘埃传感器GP2Y1051AU0F。

DHT11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GP2Y1051AU0F传感器则可检测空气中的PM2.5和PM10的浓度。

3. 显示模块选择:为了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数据,我们选用了128x64点阵LCD显示屏。

三、软件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在软件设计方面,我们采用了单片机与传感器的直接连接方式。

主控芯片通过GPIO口和传感器进行通信,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显示屏进行显示。

2. 传感器数据采集:每个传感器都有对应的数据协议和通信方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驱动程序的编写。

例如,对于DHT11传感器,我们需要使用单总线协议进行数据的读取;对于GP2Y1051AU0F传感器,我们需要使用模拟输入通道来读取传感器的输出。

3. 数据处理与显示:主控芯片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后,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校验。

在LCD显示屏上,我们将温度、湿度、PM2.5和PM10的数值展示出来,并根据不同的数据范围设置不同的背景色,以便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有直观的了解。

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建筑工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不仅关乎建筑物使用者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因此,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方案应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目的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检测方案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降低空气污染对使用者的危害,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三、室内污染源1. 甲醛:建筑材料、家具和装饰品中释放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中的重要污染源。

甲醛是一种强刺激性气味物质,长期接触对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2. 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装饰材料、家具和日常用品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毒。

3. PM2.5: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和生物质燃料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对心脏、血管等造成危害。

4. CO2:二氧化碳是建筑室内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过高时,可能导致使用者感到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

5. 室内风险物质:如氨气、硫化氢等,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常见来源。

四、室内空气检测方案1. 监测参数(1)测定甲醛、TVOC等有害气体浓度。

使用甲醛、TVOC检测仪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2)测定PM2.5浓度。

使用PM2.5检测仪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3)测定CO2浓度。

使用CO2检测仪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2. 检测频率(1)初次验收:建筑工程完工后应进行初次室内空气检测。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2)日常监测:室内空气检测不应一次性解决问题,应建立定期日常室内空气监测制度。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进行定期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叶 勇(湖南城市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413000)摘要:本设计采用STC89C52RC 芯片作为主控制器,使用传感器进行室内空气信息的采集,通过A/D 模数转换器后将数据传入单片机进行处理,经由单片机系统现场自动控制检测,实时用数码管显示出空气污染的相关参数。

若室内空气污染超标时,经由传感器传给单片机系统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判断进而驱动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

其次系统还设计了外部扩展接口,便于实现更多功能。

有一定的经济作用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单片机;MQ-135传感器;A/D 模数转换The Design and of Indoor Air Quality Testing SystemYe Yong(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413000)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using STC89C52RC chip as the core as the main controller,sensor using the MQ - 135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of the air that indoor,after A/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to process data in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by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detection,real-time using digital tube display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air pollution.The project will automatically judge then drive buzzer alarm function when the air that indoor is pollutioning levels, through the sensor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oject information.The external extension interface has been designed of the project for more function to become true,in addition.Have certain economic effec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MQ-135 sensors;A/D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就会越来越注重,所以对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检测之后,如果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那人们就会在心理上感觉舒适,身体也不会受到危害;反之,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就必须要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房子里的空气质量。

现如今,各种与之相关的检测产品也接踵而来。

但是,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的缺陷。

第一;有的产品只能检测小部分区域的空气质量,不方便携带,无法满足多数人的要求。

第二;有部分产品检查空气质量后无法清晰的将数据表现出来,致使人们难以作出相应的措施。

第三;多数产品缺少改善空气质量的应对手段。

本设计在他们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1 总体设计系统硬件部分由核心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外围扩展模块、传感器模块、A/D 转换模块、蜂鸣器加灯光警报模块、5V 电源模块组成。

核心控制模块由STC89C52RC 芯片、外围电路和程序下载端口电路组成,外围电路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模块由数码管组成;传感器模块由MQ-135传感器和DSM-501传感器组成,A/D 转换模块由TLC549CP 芯片控制。

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2 部分单元电路的设计及相关说明2.1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由四位数码管实现。

所用数码管为共阳数码管,均由7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圆点型发光二极管组成,通过七段发光二极管亮灭的不同组合,可以显示多种符号。

该系统由多种传感器检测外部空气质量,并将所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如下所示的数码管显示出来,结果一目了然。

2.2 传感器模块如图2,MQ-135传感器所使用的导体材料是在室内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2)。

当房间内存在监测范围内的有害气体时,传感器的电导率随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使用转换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换为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

MQ135气体传感器对氨气、硫化物、苯系蒸汽的灵敏度高,对烟雾和其它污染气体的监测也很理想。

特点:(1)在较为宽广的房间内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2)对氨气、硫化物、苯系等气氛灵敏度较高,(3)使用时间长、价格便宜,(4)设计简单的电路就可以在现实中使用。

DSM-501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可以再-10度~+60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理论上可以检测到1um 以上的微小粒子。

课题: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5C0250)”图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框图DOI:10.16520/ki.1000-8519.2016.22.003可以与MQ-135传感器组合,让检测范围更大,更加具有实用性。

2.3 A/D转换模块这个模块被TLC549芯片所控制,引脚示意图如图2所示。

该芯片是以12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A/D转换器为基础而构造的CMOS A/D转换器。

它的设计目的是能通过3态数据输出、微处理器、外围设备来串行接口。

TLC549仅用作输入/输出时钟和芯片选择输入数据控制。

TLC549的I/O CLOCK输入频率最高可达1.1MHz。

当/CS变为低电平的时候,TLC549芯片被选中,同时前面一次转换结果的最高有效位MSB (A7)从DATA OUT 端输出,接着要求自 I/O CLOCK端输入8个外部时钟信号,前7个I/O CLOCK信号的作用是配合TLC549 输出前次转换结果的A6-A0 位,并为这一次的转换做准备,在第4个I/O CLOCK信号从高到低的跳变之后,芯片里面采样、保持电路对输入模拟量的采集开始,第8个I/O CLOCK信号的下降沿让芯片里面采集、保持电路进入保持状态并启动A/D开始转换。

转换时间为 36个系统时钟周期,最大为 17us。

直到 A/D转换完成以前的这段时间之内,TLC549 的控制逻辑要求为,或者/CS保持高电平,或者I/OCLOCK 时钟端保持36个系统时钟周期的低电平。

由此可见,在自TLC549的I/O CLOCK 端输入8个外部时钟信号期间需要完成下面的步骤,读入前次A/D转换结果,对本次转换的输入模拟信号采样并保持不变,启动本次 A/D转换开始。

2.4 报警模块(1)蜂鸣器加灯光报警。

由于蜂鸣器的工作电流一般都会比较大,所以会导致单片机的I/O口是没办法直接驱动的,所以就要利用放大电路来进行驱动,一般都是使用三极管来放大电流就可以了。

当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超过设定的标准值时,蜂鸣器会报警且指示灯亮。

若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则系统正常运行,不会报警。

(2)数字语音报警。

该功能不与上述报警功能重复,在接收到检测到的污染气体的有关电信号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可以通过语音播报读出准确数字,超过设定的数值时,会提示“超标”。

反过来,就表示室内空气良好,正常读数。

3 软件设计程序在开发工具Keil_uVision3上进行设计与编译,系统上电后初始化数据,然后在数码管上显示由室内空气质量转换而来的相关参数。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工作过程。

通电、系统初始化之后,室内空气经过MQ-135和DSM-501传感器的检测。

通过A/D转换模块将从传感器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并将所得数值与程序设定值所比较,高于设定值则蜂鸣器报警、且二极管发光,语音读出数字且提示“超标”,则说明室内空气质量较差。

低于设定值则数码管显示数值、语音正常读数则表示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4 测试结果与分析用辅助电源给系统供+5V的直流电,系统复位,观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若正常工作,数码管显示的数值即为室内空气质量对应转化的值。

若不工作,则检查系统故障,并加以修复。

反复调试直至该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系统正常工作时,数码管显示由当前室内空气质量转化而来的相应数值,当显示数字大于0.220V时,指示灯亮且蜂鸣器报警。

反之,就说明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5 结论本文以单片机STC89C52RC为核心,通过A/D转换模块、数码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传感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完成了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设计。

可以用于检测室内的尘埃颗粒,对氨气和硫化物的检测也很理想。

然后通过A/D转换将得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再以数字的形式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若空气质量较差,且尘埃颗粒浓度较高,则蜂鸣器报警、指示灯亮。

语音提示“超标”且读出该数字。

反过来看,若外界空气质量较好,则系统继续正常工作,不发出警报,仅有语音读出数字。

本系统在报警后,因技术和时间有限,无法实现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可以在室内尘埃颗粒浓度较高时,采取洒水器的功能,以降低室内尘埃浓度。

且同一时间,室内其余在检测范围内的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时,开启风扇,吹散局部区域的空气以达到改善的目的,这将是下一步要继续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1]杨恢先,黄恢先,肖卫初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2]寇戈,蒋立平.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64-188.[3]周景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53-67.作者简介叶勇(1966—),男,湖南南县人,讲师,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

图2 TLC549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