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__声现象共23页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36、自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__声现象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_声现象》ppt课件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 是指( B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例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
制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 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
温度 340 m/s
骨 频率 振幅 高 高
大
大
20
20 000
无规律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20 20 000 回声定位
点拨释疑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
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 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 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 能量
6.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 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课件

定义
物理学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等级 人们用声强级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为dB)。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 划分 音; 90 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控制 途径
①在 声源 ②在 传播 ③在 人耳
[答案]A [解析]立交桥上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 途径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禁止大声喧 哗”中的“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因此 “禁止大声喧哗”标志是提醒人们要降 低发声的响度,故B错误;高于20000 Hz的 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是次声波, 因此次声波的频率低于超声波的频率,故 C错误;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 才可“闻其声,辨其人”,故D错误。
图1-5
[答案]D [解析]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 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在道路旁设置 隔音板以及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C不 符合题意;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禁鸣喇叭控制 噪声的方法相同,D符合题意。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1】 [2018·盐城市盐都区一模]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 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振动 产生的,而且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 响度 大。为了不 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2】 [2018·盐城市亭湖区校级一模] 小明家临街而住, 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1-6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 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dB 。利用噪声监测 仪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 不能 (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14年中考物理 第2讲 声现象复习专用课件

解析: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A选项错
误;声音传播的介质是空气,B选项正确;音量旋钮调 节的是声音的响度,C选项错误;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 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 答案:B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得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声,C选项不符合题意;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3.(2013· 资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 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的_____ 频率 来决定.
决定,还与距离_______ 发声体 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___ 大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___. 小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也能
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 音色 不同.不同发声体的
答案:C
5.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 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方 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解析:噪声的防止有三种方法:①在声源处,②在传 这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本题应选A. 答案:A
综上所述,故选B.
答案:B
例 5(2013· 威海 )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
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
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音现象

第一单元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_m/s合1_224_km/h,在真空中不能传播.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_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_m.5.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考点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 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3.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_Hz~20_000_Hz,低于20 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叫超声波.4.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音色: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考点三声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信息.(1)回声定位:利用声呐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B超.2.声可以传播能量.(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考点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_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_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_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_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1.(2013·深圳中考)“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解析:选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B选项说法不正确;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C选项说法不正确;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和振幅有关,D选项说法不正确.(2013·龙岩中考)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审题指导】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析】选A.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指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是各选手的声带振动快慢不同所致.(2012·南京中考)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___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审题指导】(1)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3)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噪声也是一种能源,利用能量的转化可以将声能转化为电能.【解析】振动声源处声电一切声音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说噪声也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错误案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大D.计算打雷处距我们有多远时,要用空气中的声速乘以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时间间隔的一半【正确分析】并不是所有固体传声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A对;经实验研究液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B对;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C对.故选D.2.审题不清,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混淆【错误案例】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喳”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正确分析】选C.我们分别能听到雨伞上的“嗒嗒”声、树枝上小鸟的“唧喳”声、小溪边“哗哗”的流水声,这都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结果;而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则说明水(液体)能传播声音.1.(2013·泰州中考)将钢锯条以如图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__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2.(2013·锦州)“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3.(2012·随州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D.超声波不是声波4.(2012·凉州中考)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震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2013·黑河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6.(2013·长沙中考)长沙橘子洲头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到周末的夜晚,橘子洲的上空就会燃起璀璨夺目的烟花.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为长沙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张新的名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燃放礼花时,我们是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声音B.礼花爆炸时,内能和机械能没有相互转化C.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D.礼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7.(2013·衡阳中考)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8.(2013·扬州中考)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9.(2013·日照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在太空中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信息第一单元声现象答案:1:振动音调2:音调空气声源处3:C.4:B. 5:D.6:A. 7:C. 8:D. 9:D.。
2014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2课时 声现象课件(包考解读+考点聚焦+包考探究+以2013年真题为例)

2013
单选第1题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2
易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噪声及其防治 声音的产生及特性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包考解读
第2课时┃声现象
2014年中考可能会以声音的特性及噪声防治为主 来命题,题目较容易;本知识点的考查常以生活中 预测 的现象、事件为背景,体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 2014 用,故对生活现象应予以关注。预计此部分考查仍 会出现在第1题
包考探究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第2课时┃声现象
日常 描述
相关 说明
①俗称音量的 ①俗称声音的 “闻其声知 “大”、“小”; “粗”、“细”; 其人”、 ②“震耳欲 ②同一音阶中的 “区分乐器” 聋”、“引吭高 1、2、3、4、5、6、 都是利用音 歌”、“声音洪 7音调逐个升高 色这一特性 亮”均指响度大 频率 来表示,单位是 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 赫兹( Hz) ________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20Hz 的次声波,高于 20000Hz 低于________ ________的超声波, 人耳都不能听见; 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 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图2-3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2课时┃声现象
2.控制变量法在声现象中的应用 当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有关时,控制其 他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量,依次分别研究这个物理量 与这些因素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如研究音调 与吸管长短的关系时,要控制吹管的力的大小不变。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介质 ,一切固体、液体、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条件 真空 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 不能传声 传播 波 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 形式 声波 称为________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 反射 回来,形成回声 ________ 温度 种类 及________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__ 有 关。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 影响 气体 传声最慢,________ 固体 传声 般情况下,________ 因素 最快;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________ 回声
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PPT课件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2、响度: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2)影响响度的因素一是振幅,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二是离发声体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远, 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1、音调:
(1)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的频 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2 声音的特征
1、音调:
(2)人耳的听声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 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3、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专题一 声学与光学
考点4 噪声的控制与危害 1、噪声及噪声来源: (1)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 出的声音。 (2)噪声来源: ① 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 汽笛声等。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人 教 版 中 考 物理专 题复习 《声现 象》PP T课件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复习试题
2014年中考物理单元复习之一《声现象》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类型四 声的利用
例 6 法国医生雷奈克正为病人 看病而犯愁的时候,他看到窗外有 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当一头的小朋 友拍打跷跷板,这拍打声却能传到 另一头,这使他得到了很大启发, 他就用了根木棒,中间钻了孔,底 部削成漏斗状,就这样最早的听诊 器产生了(如图 1-3 所示)。听诊器 传递信息 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 选填 “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听诊器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这样可以提高声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 音到达人耳的________(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类型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例 5 阅读以下笑话,并从声学角度评价房客。 房客:楼上那些人真莫名其妙,半夜两点钟疯狂地敲 我房门。 房东:是吗?他们把你吵醒了吗? 房客:没有,当时我正练习吹喇叭。
答案 房客自己制造了噪声,却不觉得。
解析
吹喇叭和敲门都属于制造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赣考解读
考点聚焦
赣考探究
第1课时┃ 声现象
等级划分
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们以______ 符号是_____ dB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 声音;________dB 30~40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________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不能 50 超过________dB ;长期生活在________dB 以 70 90 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第1课时┃ 声现象
①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 。 赫兹(Hz) 频率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_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低于________ 20Hz 的 相关 20000Hz 的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次声波,高于________ 说明 ②音调变高,响度不一定变大;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 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音调 、 响度 、 音色 。 1.音调 高低 叫音调. (1)定义:声音的______ 频率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_____ 高 , (2)影响因素:_______ 高 . 音调越_____
①一般情况下,女性音调比男性的高. ②弦乐器是通过改变弦的_____ 粗细、_____ 长短、_____ 松紧来改变音调.
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长度 ③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_______ 来改变音调.空气柱越长, 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频率( f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 赫兹 , 符号 Hz . (4)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 20 Hz~20 000 Hz . (5)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把大于 20 000 Hz 的声音 叫超声波,把小于 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 (1)定义:声音的 强弱 叫响度(也叫音量). (2)影响因素 振幅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 ①_______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 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 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考点四、声音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回声定位: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 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 回声定位 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的位置和距离.根据__________
声呐 。 回声测量距离的 ______
(2)B 超原理: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 不同的介质交接面时,会发生反射,根据监测其回声 的延迟时间、强弱,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处理,就 形成了 B 超图像. (3)通过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和台风等.
C.尖叫声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
D.尖叫声主要反映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
6.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 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 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 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 . (2012· 上海 )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 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 . (2012· 潍坊 )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 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 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 ( A )
1.(2010年茂名)关于声音、电磁波的现象,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C )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2.(2012· 哈尔滨 ) 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 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 .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 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 .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 耳朵的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例2】(2011年清远)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 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 声时的( D A.振幅 )B.响度来自C.音色D.音调
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 和“低”是指 ( B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2.(2012· 广东 )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 C 调“ 3(mi)” 和 “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3.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 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C )
A.音调 C.响度 B.频率 D.音调及响度
C.城市道路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5 . (2012· 柳州 )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院和科学 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 (如图所示 ) .这 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6 . (2012· 黄石 )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 000 Hz. 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 的“声音”,是因为( D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
1.(2011年株洲)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 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B )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的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2. (2012· 长沙 ) 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 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 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C )
201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声现象
象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振动 而产生 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 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介质 ,______ 真空 不能传 2.传播条件:声的传播需要______ 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来的。 3.声速 (1)影响声速的因素 温度 :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 ①介质的_______ 越快 . 越高 ,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___ _____
9.(2012· 潍坊)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得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10.(2012· 南宁)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 . (2012· 乌鲁木齐 )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 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D ) A.轻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重敲音调高 D.重敲响度大 4.(2012· 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的是( C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是一种 波 ,我们把它做 声波 。人们把声 波传递的能量叫做 声能 . (1)超声波特性: 超声波的方向好;频率高,能量大,穿透能力 强;声能较易集中。 (2)超声波应用: 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钟表,除人体内结石.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
种类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快,液体中次 ②介质的______ v固>v液>v气 之,在气体中传播慢,即:_____________ 。 15 ℃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 340 m/s (2)记忆:_______ 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鼓膜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 听小骨 及其他组织传给 ______ 大脑 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_______ ________ ,这 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头骨 、______ 颌骨 也能传导, (2)骨传导:声音通过_______ 从而引起听觉,这种传导声音的方式叫做骨传导.
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控制速度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美化环境
考点4 声的利用 【例4】(2011年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
取信息的是( B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2012· 陕西 )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 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 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 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声波具有能量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例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
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播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
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 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 振动 产生的. 大于 填“大于”、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 “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中不能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响度就越_____ 大 . ____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发声体越 远 ,听到的声 ②________________ 音,响度越小.
力的大小 ,来改变_______ 振幅的大小 打击乐器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