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意见-铜府发〔2016〕11号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意见正文:----------------------------------------------------------------------------------------------------------------------------------------------------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意见铜府发〔2016〕1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为加快我市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农业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挥农业园区在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经研究,特制定本工作意见,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园区建设“完善一个、升级一个、新增一个”的总体要求,以实施“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四大跨越工程为主平台,以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扩容、提质、增量、景区化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种植、观光、科普、休闲体验等特色各具或融为一体的省级农业园区,努力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农旅一体化的示范区、高效农业高技术农业的展示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民的聚集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引领全市山地现代农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2016年,全市省级农业园区力争达到65个。
在市级农业园区中遴选30个按省级农业园区建设标准进行重点培育,年底达到申报条件,其中:碧江、玉屏各2个,万山、江口、石阡、印江、德江、沿河各3个,松桃、思南各4个。
三、工作重点(一)加强现有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园区水平显著提升。
现有的省级园区要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科技水平、强化品牌建设、促进农旅融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生产效益,打造农业园区升级版,实现园区建设装备水平、标准化水平、产业化水平、商品化水平、科技水平、景区化水平六个显著提升,努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

2 存 在 的 问题
2 . 1 园 区基础 设施 落后 。 不 能 适 应 发 展 需 要
是碧 江区 灯塔 循环 工 业园 区投 入 3 0亿 元 。 截至2 0 1 1 年底 ,
固定 资产达 l 3 . 4 4亿 元 . 总产 值 3 1 亿元 , 占全市 农 业产 业化
1 . 4 园 区规 划情 况 铜 仁 市委 、 市政 府 明确 提 出农 业结 构调 整 要 以 “ 三 个 万 元” 工程 为 抓手 , 以建 设现 代农 业 产 业 园 区 为载 体 , 推进 全 市现 代 农 业建 设 的规模 化 、 标准化 、 集 约化 发 展 , 建 成 引领
以上 . 其中 , 碧江 区 和 平蔬 菜 产 业园 区 、 江 口县 闵孝 蔬 果 产 业园区 、 松 桃 县 正 大茶 叶 产业 园 区 已被 省 扶 贫办 列 为 省 级 扶贫产业园区 , 其 余 7个 县 的 7个 示 范园 区 已通 过市 级 评 审, 全 市农 业 产 业 园 区进 入快 速 发 展 阶段 。 目前 , 已 开始 启
各区 县规 划农 业产 业 园区 , 目前 , 全 市农 业产 业 园区 已全 面
启动 . 园 区建设 正加 速推 进 。
1 铜 仁 市 农 业 产 业 园 区 建 设 现 状 1 . 1 园 区 建 设 的 基 本 情 况
万h m z 的5 7 . 0 %, 经 济作物 比 重超 全省 平均 水 平 , 其中 . 蔬 菜
面积达 1 0 . 5 8万 h m , 占2 2 . 9 %, 茶园总面积达 6 . 9 0万 h m ,
占1 4 . 9 %, 成 为农 民新 的增 长 点 。 二 是促 进 了 铜仁 市 主 导 产 业 的标 准 化发 展 。 碧江 区和 平 乡的蔬 菜产 业 园 、 思 南塘 头 的
“四化同步”撬动 产城融合发展

72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市州巡礼“四化同步”撬动 产城融合发展铜仁市碧江区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脱贫攻坚工作,突出新型工业转型发展、乡村振兴争先、产城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征程。
文_杨通凯 何玉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碧江区地处武陵山脉中部,是铜仁市的中心城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文笔峰山体公园、木杉河湿地公园,以及锦江河沿江栈道等景点景观先后建成,锦江河治理深入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次第实施,碧江区陆续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省园林城市、全省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一座“开门能见山,出门能观水”的宜居宜业宜游山水园林城市展露芳容。
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近年来,碧江区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亿元,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35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位。
随着铜大城市快速干道、灯塔大道等交通干道的修建,碧江区灯塔街道成为铜仁新老城区的交汇处,区位及交通优势凸显。
辖内的碧江经济开发区依托科学的产业规划布局、良好的亲商投资环境以及一体化的一流服务,吸引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短短几年时间,园区引进了农夫山泉、百丽鞋业、天翔棉纺厂、好彩头食品等近200家知名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家,工业园区面积达56平方公里,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与此同时,碧江区抓住苏州对口帮扶铜仁的机遇,加快推进铜仁·苏州产业园建设,建成了智慧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农业大数据应用科技创业孵化园等“园中园”,形成了“一心三品”产业体系,被认定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工业产业的刺激带动下,碧江区大力推进新城镇建设,同步配套学校、医院、银行、超市等基础设施,随之带来了大批就业岗位。
目前,根据铜仁脱贫攻坚一盘棋行动,利用碧江产城一体新城镇就业岗位多的特点,铜仁市正在碧江灯塔、滑石境内启动3个可容纳5万人的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
科技之翼助农业腾飞——铜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长兴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

科技之翼助农业腾飞——铜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长兴中药材
产业示范园区
佚名
【期刊名称】《大众科学》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这里是一片文明悠久的土地,早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
春秋时期的黔中故地,云雾缭绕的梵净山见证着它的辉煌与过去;这里“地接川楚,位遏三湘”,自古便是交通要塞“黔东门户”……这里是松桃,一个仿若世外桃源的福地。
【总页数】2页(PF0002-F0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1
【相关文献】
1.依拓资源突出特色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贵州省铜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孵化器——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都)示范园
区一瞥3.基于CPM和Moran's I指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与空间格局研究——16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4.基于SWOT-PEST分
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以克拉玛依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5.重
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湘西州和铜仁市发展研究

湘西州和铜仁市发展研究一、两地扶贫政策对比(一)发展生产脱贫方面铜仁力度更大一是资金支持比例湘西略高。
湘西按扶贫资金总量70%的比例支持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铜仁产业发展资金按总资金55%的比例支持。
二是资金支持额度铜仁更大。
湘西给予建档立卡户800元—2000元/人产业帮扶资金,提供人均1-5万元、最长3年的小额信用贷款贴息,补贴90%农业保险。
铜仁组建合资公司融资200亿元,为贫困人口提供人均5万元、4万元、3万元的贴息贷款;市级统筹安排6亿元产业项目风险补偿金。
三是集体经济发展政策铜仁更优。
湘西每个贫困村安排10万元-50万元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铜仁每个村投入50万元作为股金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当年有条件的预脱贫村安排100万攻关项目资金。
(二)乡村旅游脱贫方面铜仁政策更具体一是省级层面均出台了总体规划。
湖南省出台了《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计划》;贵州省实施景区旅游扶贫示范工程、“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旅游扶贫品牌培育、旅游扶贫精准营销、智慧旅游扶贫建设、旅游扶贫人才培训等六大工程。
二是旅游扶贫政策铜仁更具体。
湘西实施了乡村旅游脱贫工程,重点建设6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300个传统村落保护,打造6大村寨群,带动10万人脱贫。
铜仁出台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星级景区评定标准和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及评分细则等,启动实施了园区景区化“十个一工程”。
(三)转移就业脱贫方面两地各有特色一是两地均出台相关政策。
湘西出台《转移就业脱贫工程指导意见》;铜仁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产业和扶持就业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二是具体补助政策各有差异。
两地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方面政策大同小异。
在劳务协作试点交通费补助、中介和跟踪服务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等方面,湘西分别给予最高400元、300元、1000元的补贴,铜仁没有相关政策。
在公益性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方面,湘西执行的是《湖南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未另行制定政策;而铜仁执行的是《贵州省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规定,有具体的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措施。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仁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铜府发〔2016〕26号

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仁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仁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铜府发〔2016〕2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铜仁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铜仁市人民政府2016年12月7日铜仁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全市市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市级农业园区)建设,根据《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贵州省“十三五”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专项规划》以及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市级农业园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三条市政府成立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农业园区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联系农业的四大班子领导担任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扶贫办、林业局、水务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旅发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农业园区建设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农业园区办)在市农委,由市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区(县、高新区、开发区)政府(管委会)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农业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人集中办公。
第四条市农业园区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园区建设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意见,统筹领导全市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工作;(二)研究审定推进市级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意见;(三)负责审定市级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四)负责协调落实市级农业园区建设资金;(五)加强市级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协调解决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贵州省铜仁农业科技园区现状与发展思路

贵州省铜仁农业科技园区现状与发展思路(贵州省铜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554300)1 园区基本情况1·1 建设背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兴起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性工程。
它对加快科学技术转化速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和农业资本效率,拉近“农、科、教,产、供、销”距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导下,近几年西部地区相继涌现出一批各种类型的农业高效园区,并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益。
为了开发利用我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委、行署从1995年起筹建贵州省铜仁农业科技园区。
2001年9月被贵州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根据贵州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吸收全国各地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从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入手,以冷水鱼为主导产业,使之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园区建设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园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三个重点、三个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科技部制定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及省科技厅、地区科技局的有关要求,明确了园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几年来,园区管委会始终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来抓,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从园区建设的启动、规划、执行和控制等重要环节入手,力求在实施进度、成本控制、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和信息沟通等方面做到科学、务实、高效。
全面推行“政府导向、企业动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科技为依托,以特色优势资源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推进冷水鱼产业的发展。
铜仁:传统农业大区的现代化转身

铜 仁 地区 有耕 地面 积 2 1 亩 , 6万
土 地流 转 涉 及8 村 民 组 4 0 1 1 个 6户 95
人 ,形 成了初具规模 的特 色农 业产业
带。
一
大 批 无 公 害 、绿 色 、有 机 农 产
品 走出铜仁 、走向全 国 。茶叶 、山野 菜 等一些特 色农产品还 出 口到欧 美 、 非洲 、 日本 等地 ……
石 激起千 层浪 ,第一 个吃 “ 螃
又好 又 快 更 好 更 快 发 展
市地礼 州 巡
【 型】 典
铜 仁 ● 传统农业大 区的现代化转身
斗 转 星 移 。铜 仁 农 业 已 逐 渐 摆 脱 积 贫 积 弱 。走 向 崛 起 与 勃 兴 。 ・ 一 五 , 间 。铜 仁 由 传 统 农 业 大 区 逐 步 实 现 向现 代 化 农 业 强 区 的 绚 丽 ・ 十 ,期 “ 身 ” 。铜 仁 地 区农 业领 域 的 沧 桑 巨变 ,无 声 地 见 证 了 时 代 的 伟 大 历 程 , 转 诉 说 着 这 片 土 地 上 令 人 为 之 动 容 的史 实 ! ■ 文/ 刊记者 本 特约记者 文 叶 飞 胡 丽 平
铜仁地 处全 国1 个连片 贫困地区 8 之一 的武 陵山地区 ,是贫 困程 度最深 的地 区之一 。在这片长 期浸染 了传统 农业 色彩的土 地上 ,要让 农民转变 落
后的生 产方式 与观念 ,不亚于攻打 一
《 铜仁地区土地流转指导意见》,要
求 答具市特 区农业部 { 、 9,引导农民规 范操作土地 流转程序 ,变 口头 协议方 式 为契约制 ,从村 民组到村委 会至 乡
蟹”的人出现了 ,各地纷纷效仿 。
l 02
) )短 信 2O-5 8 ,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一 ) O4-月2 日  ̄ , - 一贵州花溪农村合作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仁示范园区引领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该市全面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去年,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20.87亿元,同比增长7.8%;增加值136.12亿元,增长7.5%,增速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5407元,增速排名全省第三。
今年,该市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年建设,实现园区建设水平“六个显著提升”,将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升级版。
该市的目标是,逐步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区、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先进科技应用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的星级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
25个省级园区共舞
在松桃正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茶园药材满山,规模养殖遍地,生态移民小镇为邻,旅游景区相伴。
该园区依托苗王城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将产业园区与乡村旅游、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融规模种养、文化旅游、加工贸易、休闲观光、科技示范等为一体,带动正大、盘信、大兴、长坪等乡镇。
铜仁市大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去年,该市15个园区纳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涉及茶叶、蔬菜、养殖、油茶、食用菌、中药材、空心李等产业。
在编制规划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该市加大园区设施建设力度,水、电、路、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畜禽标准化圈舍等配套装备设施深入推广,还新建一批储藏、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设施,农业设施化、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从哪来?该市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招商引资,去年共签约项目60个,签约资金总额90.6亿元,到位11.32亿元,均超过以往农业招商引资的总量;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整合项目和资金以及融资贷款力度,去年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园区2.47亿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0.3亿元、融资贷款4.6亿元。
据悉,2013年,该市15个示范园区完成总投资78.42亿元,实现产值45.2亿元,销售收入32.87亿元,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2%以上。
今年4月,铜仁市9家园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
同时,另有10家园区新增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区。
至此,该市省级农业园区达到25个。
集聚主导产业
培育经营主体
在园区建设中,铜仁市采取“两手抓”,一手着力抓主导产业集聚规模发展,一手着力抓经营主体的培育引进。
该市把园区作为主导产业培育的孵化器,围绕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建设了茶叶、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油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全市农业园区累计土地流转56.39万亩;完成种植业基地69.64万亩;养殖业出栏猪11.42万头、羊5.8万头、牛2.8万头。
通过“引导转化一批、扶持壮大一批、招商新进一批、借外力挂靠一批”园区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至4月底,入园企业累计达2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8家,家庭农场18个,种养大户1322户,从业农民29.15万人。
搭建五大平台
集聚要素增动力
铜仁市围绕园区功能的提升,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先后搭建了五个平台。
搭建了园区土地流转平台。
各园区结合实际,出台了土地流转政策,在园区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去年,园区主体通过转包、租赁或吸引农民入股等方式的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33.4696万亩,土地流转面积占园区规划土地面积的15.46%。
搭建了融资平台。
各区县都明确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为农业园区的融资担保平台,全市已建立20个融资担保机构。
搭建了科技支撑平台。
各园区分别与西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铜仁职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引进了新品种149个、科研成果40个、专利29项,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83名。
搭建了信息平台。
利用淘宝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宣传、推介、销售园区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搭建了人才平台。
各区县出台了支持、鼓励在职干部和农技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园区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积极组织园区参与人才招聘会,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在2013年全省“5个100工程”人才铜仁专场招聘会上,吸引了11名科技人才参与园区建设。
园区景区化
农旅一体化
玉屏茶花泉示范园区把农业产业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园区内新建了观光步道、景观亭、景区大门和导服中心。
纵横交错的园区柏油道路,成了绝佳的山地自行车赛道。
今年春节,这里就举行了一场山地自行车赛事。
铜仁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将园区建成集观光、休闲、体验、科普为一体的星级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区。
今年,该市计划创建三星级园区10个以上。
为此,该市不断在抓园区景区化提升上下功夫,主抓松桃正大、碧江和平等10个园区星级景区标准化提升。
据介绍,该市力争在每个园区中建设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停车场、一座公厕、一条旅游公路、一个体验场所、一处休闲设施,以及一批引导标识、购物场所、餐饮住宿设施等,建成一批农业休闲观光景观,拓展农业园区功能,延长产业链。
在德江高家湾,观光、休闲、体验等方面的功能正在提升。
园区实施花卉园艺苗木进园区,对主干道、机耕道和旅游步道进行全面绿化、美化,一步一景。
借助园区的草莓等产业,推出采摘等体验项目,让游客领略大自然情趣,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肴,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