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应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应该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评价。

这些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科研成果、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等。

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性是指评价指标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评价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要能够被具体度量,评价过程要简单、清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定量化指标和定性化指标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实践考核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定期的内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内部评估可以通过学院教学督导、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外部评估可以由教育部门或相关专业权威机构组织进行。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教学和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可以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和发展计划。

此外,教学质量评价还应该充分尊重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因此评价指标应该因专业而异,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同时,评估指标还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兼顾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定期的内外部评估来实施。

评价指标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来选择,并兼顾学校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中。

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1. 实用性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大学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式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会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训,通过实际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班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采用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研究1. 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与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和修订相关课程,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也加入了一些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实践教学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色,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发布日期:2010-08-27 摘自《中国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越来越认识到: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质量问题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本,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专家Diana Green 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指特定的组织为向学生和社会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的控制、审核和评估。

”根据Diana Green的解释,高校对教学质量的保证,首要任务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我国不少高校在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就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的内容而言,主要体现在: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含义解读、意义分析、基本原则、体系结构等方面,就研究的视角而言,主要集中在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研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族标准的借鉴与研究等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在解决“为什么制定”问题的同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依据什么制定质量标准”问题,这是制定质量标准的顶层设计问题,也是构建质量标准体系的上位问题,对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有着具有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建立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若干依据,以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校内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建立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须从认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观着手。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有学者将国际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归纳为如下五种观点:高等教育质量就是创造例外 (exception);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达成标准 (consistency);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满足期望(fitness for purpose);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物有所值”( value formoney);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学生改造过程 ( Tran for- mative process) [1]。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一项重要的质量保障工作,旨在评估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方案,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二、评估结果分析根据最近一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结果,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教学质量不稳定,部份课程评估得分较低。

2. 学生参预度不高,课堂互动不够活跃。

3. 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不够多样化。

4. 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充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匹配。

三、整改目标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使所有课程评估得分达到合格标准。

2. 提高学生参预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四、整改措施为了实现上述整改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培训,提供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的指导。

-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 建立教师教学观摩和互助机制,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借鉴。

2. 加强学生参预度:- 引入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参预和思量。

-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 设立学生反馈机制,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

3. 优化课程设置:- 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与行业需求和学生兴趣的匹配。

- 引入新的教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 推广创新教学方法,如在线教学、实验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和实习岗位。

- 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评估,确保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匹配度。

- 建立实践教学指导小组,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五、实施计划和监控为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控,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设立监控机制:1. 制定整改措施的实施时间表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按时落地。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由于我 国高校评 价的导向, 学 校和教师大多数都重 视与热
衷于理论 教学和科学研究 , 不愿 意承担实践教学环 节的工作任
办学模 式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我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推 进高等 教育大众化 进程起 到了积极的促进 作用。 但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 影响和干扰 , 应用 型人 才的培养在培养规格 、 培养理念 、 教学环 节设施 、 教学实 施效 果的评价 等方面还存在诸 多问题 , 还需要
1 . 面 向市场 , 以就 业 为导 向
有别 于高职 高专 “ 技工 型” 教学模式 , 是 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 生和发展起 来的具有行业特 色的办 学模式之一。 应用型本科 的
有对 实 习现场 的设备、工艺进行 了解 , 故对 学生的现场 和场 外
的实 习指导也 显得不足。 学生现场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 , 没有起 到应 有的作用。 4 . 实践 、 实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质量评 价体 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 出了完善应用型本科学生质量评 价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 应用型本 科; 学生质量 ; 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 吴卫东 ( 1 9 6 8 一 ) , 男, 江苏东台人 , 盐城 工学院机械 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江苏 盐城 2 2 4 0 5 1 )
当前不少 学校 的培养方案 中, 尽管面向应 用能力培养 的教
学环 节在 整个教学 体系中所 占比例 已有所提高 , 但学生 的课 内
实践 和课外 实践环节仍 显不足 。 公共课 、 理论 课所 占学 时比重 过大 , 现有 的教学培养计划 、 实际教学 环节 的安排 和组织 、 教学
法, 主要表现为用什么标 准体 系评 价学生 的质量和教育效 果等 问题 。 【 l 叫应用型本 科教育质量观应遵循下列原则。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教学经费的要求及对策研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教学经费的要求及对策研究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教学经费的要求及对策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教学经费”作为二级指标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该观测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教学评估经费对策一、研究的背景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1%上升到2005年的21%,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教育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是巨大的。

但也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二是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特别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还面临着深层次的艰巨任务;三是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特别是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着精力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1]。

为使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从2003年起,正式实施了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由教育部代表国家作为评估主体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督促和引起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领导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

200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7个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

在7个一级指标中包括有19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二级指标11个)、44个观测点。

教学经费作为11个重要二级指标之一,设有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和生均四项教学经费两个观测点。

据有关专家对2005年6月-2006年5月通过在线问答栏目提出的610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涉及评估指标体系的提问493个,其中在44个观测点的提问中,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排名第三,主要是对四项经费的理解不够准确,针对四项经费包含哪些,哪些费用不可以作为四项经费内容的提问比较多。

因此,探索研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教学经费的要求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其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全面发展。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不够科学、评价方法不够灵活等种种问题,导致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下面是【研究意义】部分内容的撰写。

】1.2 研究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需要借助实践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能够客观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的体系,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全面、客观地评估实践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百家论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张晓丽(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专业实践人才为主要目标,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指导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1引用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实践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

2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问题2.1对实践教学评价认识不清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认识不清,实践教学评价还附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还没能突出实践教学评价的重要地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活动还处理宣传上和理论上,具体的评价方法、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关键问题还较为模糊,缺乏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的特色创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没能形成特色的评价体系。

当前使用的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也只是理论教学评价方法的延续和继承。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善,还没能充分的调动所有力量参与到实践教学评价活动当中来,没能按照理论结合实践的思想科学的界定实践教学评价的地位,影响了实践教学评价活动的进展,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没能发挥实践教学评价的指导作用。

还有些应用型本院校虽然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但是现有的评价体系没能体现教学改革要求,不能围绕着教学改革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制约了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影响到整体评价水平。

2.2实践教学评价执行效果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主要在院系进行,负有实践教学评价责任的教务处、校级教研室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基层教师开展自主评价活动较少,校级教研机构没能监督教学评价开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呈现为中间强、两头弱的局面,这充分的说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加强教学评价的监督和职责改造,促进基层教师广泛自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nt Acdmi E r ei metJ . e o— i a e c al R te n []B lJu o o y r l
r a o c n mi , 9 7 f)4 9 4 n ] f o o c l 7 8 : l — 4 . E s
[ ] P esnM, ntnG.h cn mc f . 3 Mc hr , s . eE oo is o Wi o T o Ac
部 出台的《 普通 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评 价
有关工作资格 审查 的依据之一。本科教学工 作 末达合格 的学校 , 区别情况 . 其限期 要 令
整顿 、 止 招 生 或 撤 消 学 士 学 位 授 权 单 位 资 停 格 。 因此 , 学 评估 工作 关 系 到 学 校 未 来 的 教 生 存 和发 展 对 于 新 建 本 科 院 校 , 估 结 果 评 面 , 于 那些 已 经 享 有终 身 教 职 资 格 的教 师 对 来说 , 由于 终 身 教 职 意 味 着 一份 终 身 职 业 的 稳 定 保 证 ,因 此 要 鼓 励 其 继 续 创 造 知 识 , 学
校必 须 采 取 高 强 度 的激 励 措 施 , 同时 建 立 终
方案》 为评 价标准 , 作 按照具 体 的程序进 行
的 。目前 高 校 的 本 科教 学 评 价 工 作 主 要 由 教
主管部 门和学 校所在地 区的教育 管理部 门
要进一步加强对被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 办 学 指 导 思 想 、 校 与社 会 的 结 合 、 育 资 源 学 教
参考 文 献 :
1 8 .()1 3 8 . 9 342 :6 —1 4
[ ]a nc al .Icnie a e c: yi 4 C n ihe .ne t si AcdmisWh s L v n
制。 终身教职 制度就是这样一种制度 。在这
种 制 度 下 , 轻 教 师 在 争 取 终 身 教 职 资格 的 年
身教 职 后 评估 体制 来 约 束 其 行 为 。 但 是 , 为 一 项 制 度 而 言 , 身 教 职 制 作 终
ae cT n r: eao a P r et eJ . u dmi eue A R lt nl es ci [] o — i p v j
r a o Ec n mi Be a i r n Or a iai n nl f oo c h v o a d g n z to ,
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专家实施 ; 今后将委 托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专家 委员会实施 , 同
为 激 励 合 同 的 一 部 分 加 以实 施 但 另 一 方
合理配置与利用 、 教学 经 费投 入 等 问 题 的认
ly o ucieP tnilA d la d Ap l a a sPrd t oe t : Mo e n pi — v a c
估的要 求
高 校 的 本 科 教 学 上 作 评 价 , 依 据 教 育 足
将作 为学校增 设本科 专业 , 新增 硕士 、 博士
学 位 授 权 单 位 及其 学 位 授 权 学科 、 业 点 等 专
评估不仅是全面检查被评学校的工作 , 同 时 也 是 对 学 校 主 管 部 门 和 学 校 所 在 地 区 教 育 管 理 部 门工 作 的 检 查 。 因 此 , 求 学 校 要
面 , 已 享有 终 身 教 职 资 格 教 师 的研 究努 力 对 的激 励 却 更 加 困 难 , 须施 加 高 强 度 的激 励 必
才 促 进 其科 研 工 作 的积 极 性 . 这 一 结 论 对 于 我 国 高 校 的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 价 值 。研 究 型 大 学 实施 人 才 强 校 战 略 , 需 要 一 种 优 胜 劣 汰 的 竞 争 机
维普资讯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 评估 的要求与对策研究
伍维根 。 尚志 李
( 攀枝花学院, 四川 攀枝花 67 0 ) 10 0
摘 要 : 点研 究 了应 用型 本 科 院 校教 学 工作 水平 评 估要 求及 发 展 对 策 。 重
关 键 词 : 用型 本科 ; 学 工作 ; 估 ; 策研 究 应 教 评 对 中 图分 类 号 :4 0 G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o 17 4 (0 6 0 — 13 0 1o — 38 2 0 )4 0 5 — 1
试 用期 期 间 ( 般 为 7 8年 )有 强烈 的 争 取 一 — ,
T eeT n r[]Jun l fP li lE oo y hr e ueJ,o ra o o ta cnm , ic
1 8 ,6 4 3 4 . 9 89 : 5 — 72
[ ]i ,T n r n te n sa Pr n e 5 So A, euead O hrU uul e o nl w s Pat e cdmi[]o ra o a 。 cn - rci si A ae aJJun l f w E oo c n L m c, n ra i t n 19 , ()1 3 13 is adOg nz i , 9 81 I:5 - 7 ao 4
度并非十全十美 , 其弊端如学校承担 的成本
和风 险 过 高 、 身 教 授 过 多 的 特 权 压 制 了年 终 轻 人 的发 展 等 等 。 是 , 论 怎样 , 身 教职 但 无 终
制 度 起 码 可 以给 我 们 提 供 研 究 型 大 学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一 些 启示 。
时吸 收 社 会 力 量参 与 。 价 结 论 由教 育部 审 评
l 应 用型 本 科 院校 教 学 工 作 水 平评
直 接 关 系 到 能 否 继 续 举 办 本 科 教 育 . 否在 能
本 科 中 保 留 一 席 之地 。
定 , 以 适 当 的 形 式 对 外 公 布 。评 价 的结 论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