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节节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参加冰壶比赛时的情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B.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C.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冰壶运动时不受阻力D.冰壶运动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冰壶的运动状态不变2.下列与惯性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驾驶员和乘客都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②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提高成绩,是利用自身的惯性③公交汽车突然刹车时,站立的乘客向前倾倒是由于人具有惯性④锤头松了,撞击锤柄下端锤头便套紧在锤柄上,是由于锤头具有惯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蹬地后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运动是因为后人和滑板车受到惯性作用B.安全带能减小因惯性对乘客造成的伤害C.快速击打棋子可以增大棋子的惯性D.撞击锤柄下端紧固锤头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参加校运动会百米赛跑,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B.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在大小上越来越大,但惯性的大小却不变C.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D.小明同学从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不计空气阻力,他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套牢了,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D.乘车时必须要系安全带,是因为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客的惯性6.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小球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不同轨迹,如图所示。
其中小球运状态不变的是()A.B.C.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空中飞行着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C.发点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发点球时,足球飞出去,说明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大于足球对脚的作用力8.在进行“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将一个橙子浸没在水桶中,松手后,同学们看到橙子从水里浮出水面后又下沉一定距离,然后又再次上浮、下沉,如此往复多次后,橙子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课时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脚踢足球,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3.中考体育测试“投掷实心球”项目中,当球被投出去向上运动时,如果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球的运动情况是()A.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停在空中C.掉到地面上D.减速运动4.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5.沿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过程中,小车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力的作用。
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铅球最终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
6.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
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保持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实验时让小车从棉布表面滑过,第二次实验时去掉棉布,让小车直接从木板表面滑过,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应将小车从斜面不同的位置释放B.第一次实验中,应在斜面和水平木板上都铺上棉布C.两次实验中运动的小车都会停下来,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从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小8.如图所示的小球从弧形斜槽上某处滚到A点时速度为1 m/s,方向为该点圆的切线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一、基础提升1.如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_____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_____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_____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B.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C.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D.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B.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正确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不受力,就一定处于静止状态4.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定改变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6.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4m/s、V B=2m/s、v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A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动,速度大小为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二、能力提升7.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8.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A.小明正确B.小华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9.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___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图,小宇站在水平地面上的滑板车上,脚用力蹬地,车就前进,当车滑起来后,不再蹬地,车_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这说明运动_____ (填“要”或“不要”)力来维持.车最终停下来,是受到_____作用,这说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有_____作用11.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④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A.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B.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C.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D.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三、拓展训练12.(多选)用细线将一个金属小球悬挂于匀速上升的电梯中,小球稳定后,剪断悬线,则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B.以电梯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后下落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立即下落D.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先上升、后下落直击中考1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托里拆利14.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1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来实现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填“快”或“慢)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不变答案1.木板推理力与运动2.C3.C4.C5.C6.匀速直线2m/s 静止7.C8.D9.相反排球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10.不会不要受到阻力力11.④②①③C12.AD13.C14.D15.相等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慢匀速直线运动推理不需要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8.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C 2D 3 4C 5D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 7 8D 9C 10 C
答案呈现
11 D 12 C 13 B 14 1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如图,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 蹬地,它最终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11.【中考•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 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 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题中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方向是 水平向右的,当所有力同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
车不受力 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
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3.【中考•泰州】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 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 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
A.滑板车没有力就不能运动 B.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C.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点拨】因为滑板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会慢慢 地停下来。 【答案】C
2.【中考•滨州】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精品(含答案)8-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1)把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②③①④__(选填序号)。
13.[2015·德阳]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B)
A.将立即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
D.匀速上升一段距,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B)
12.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8-1-7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的是(C)
图8-1-7
【解析】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钢珠落下前与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钢珠落下时,由于惯性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与车保持相同;所以钢珠相对于车落下的轨迹是竖直的。故选C。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
【答案】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__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__。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_当抛出物体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离开地球,绕地球旋转,做圆周运动__。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人造卫星__。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天言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一只冰墩墩在空间站中抛出,冰墩墩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匀速直线前进到航天员叶光富手中,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具有,同时说明了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4.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去,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5.为保护驾车人员,汽车上有很多主动和被动的安全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转弯时拉住扶手,可以减小人的惯性B.行车过程中超速会使汽车惯性变大,不容易刹停C.座椅上的头枕,是为了减少车被追尾时导致的颈部伤害D.驾车人员系上安全带后可以减小撞车时惯性力带来的伤害6.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带来一年好运”的习俗。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
用四句话解释发屑被抖掉的过程:①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②发屑和布一起保持静止状态;③发屑和布因此分开,发屑被抖下;④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①③D.①③④②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得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

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牛顿C.焦耳D.奥斯特3.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惯性与它的运动状态有关B.电能表是直接测量电功率的仪器C.家庭电路中不要用铜丝代替保险丝D.天平的平衡螺母是在称量过程中用以调节天平平衡的5.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A.安培B.牛顿C.焦耳D.奥斯特6.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7.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C.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8.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2020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拓展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 1 节牛顿第一定律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9 福建福州福清期中)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阿基米德B.伽利略C.帕斯卡D.托里拆利答案 B 伽利略的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
2.(2019 安徽模拟)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行驶的汽车停下时,惯性就消失了B.汽油机的飞轮做得很重,是为了增大它的惯性C.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D.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是因为人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 B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当行驶的汽车停下时,惯性不会消失,故A 选项错误;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所以汽油机的飞轮做得很重,是为了增大它的惯性,故B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 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 选项错误。
3.(2018 江苏泰州泰兴黄桥东区期中)如图情境中,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快速打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B.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的作用答案 A 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 正确、C 错误。
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B 错误;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不再受到尺的作用,故D 错误。
4.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苹果熟了,从树上落向地面C.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D.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掉答案 B 苹果熟了,由于重力作用而下落,故B 选项没有利用惯性,符合题意。
5.(2018 安徽模拟)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司机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他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第一个通过理想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牛顿 D.帕斯卡
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3. 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返程之旅。
如果在返程途中飞船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 )
A.落回地面 B.静止在空中 C.绕地球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4.在地上滚动的小球,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 )
A.推力减小的缘故 B.阻力增大的缘故
C.小球受阻力的缘故 D.小球不受力的缘故
5.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A.小明正确 B.小华正确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6.在下列现象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圆周运动
7.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则该物体(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保持静止
C.运动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当运动员用脚踢球,足球沿着地面向前运动,说明力____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足球离开脚后____(填“受到”或“不受”)人的作用力,仍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段距离足球受到____的作用,运动状态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9. 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此时____(填“受到”或“不受”)人的推力的作用,冰壶继续向前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冰壶最终变为静止都是因为受到了作用的原因,说明力是____(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11. 正在公路上行驶的一辆汽车,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汽车将;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了,它将。
12.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在到达B点时,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到达最高点A点时,此时小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
13. 如图所示,“旋转木马”正在匀速转动。
此过程中,“旋转木马”的运动状态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
其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4.每当卫星在空中进行变轨时,卫星都得向外喷火,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这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倘若卫星在飞行的过程中,突然失去一切外力的作用,卫星将做运动。
15.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
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
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所示: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
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与有关。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7 ACDCD CD
8. 改变不受阻力改变
9. 不受不需要阻力改变
10. (1) 同一高度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 远慢
(3)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1. 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状态
12. 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静止
13. 发生了一定
14. 运动状态匀速直线
15. (1) 木块释放的高度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