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考试大纲
生物竞赛考试大纲

生态与动物行为学部分一、生物与环境(自然生态学)(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 2.光照、温度、水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4.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5.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 6.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休眠)2.适应的相对性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三)种群1.概念 2.特性 3.结构和数量动态变化 4.影响因素(逻缔斯曲线)(四)群落 1.概念 2.结构3.群落演替(五)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 5.能量流动(生物量、生产量、能流过程和特点)6.物质循环(类型、过程、碳、氮、二氧化硫在自然界的循环)7.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光呼吸、固氮生物种类、生物固氮过程简介、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8.有害物质的富集9.建立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的应用)10.生态系统的类型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生态平衡的解释、生态平衡的原理、破坏的因素、保护)二、人与生物圈(社会生态学)(一)人口增长 1.人口问题 2.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 3.温室效应 4.臭氧层的保护(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森林在环保中的作用 3.草原的利用、保护与农牧业的发展 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5.农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生态农业 6.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自然保护区8.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9.有害化学药品和重金属对生物影响10.环境与人体的健康11.无公害绿色食品12.生物净化三、动物的行为(一)动物行为的概述 1.概念 2.特点 3.研究方法 4.研究意义(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三)动物行为分类及主要行为 1.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2.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3.繁殖行为4.社群行为与信息传递5.节律行为和定向运动6.先天行为(本能)和后天习得行为(学习行为)。
2023年上海中考生物考试大纲

2023年上海中考生物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生物基础知识1. 细胞-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和增生- 能力要求: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细胞分裂和增生的基本过程2.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遗传疾病,进化论基本概念- 能力要求: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功能,理解人类的遗传疾病的发生原因,掌握进化论基本概念3. 物质的组成和转化-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键,化学反应,酶的作用和调节- 能力要求:理解物质分类方法和化学键,掌握化学反应和酶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和调节方式第二部分:生命系统1. 植物生命系统- 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特性和吸收过程,植物生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能力要求:了解植物的营养特性和吸收过程,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 动物生命系统- 知识点:人体的组成和器官,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 能力要求:了解人体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内分泌、生殖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式第三部分:环境和健康1. 生态系统-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等级,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演替和修复- 能力要求: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掌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演替和修复的基本原理2. 健康与疾病- 知识点:健康的定义和特征,常见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能力要求:了解健康的定义和特征,掌握常见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上海中考生物科目的学习提供参考,重点围绕生物基础知识、生命系统和环境与健康三个方面展开,希望考生能够在备考过程中仔细学习,并注意强化基础知识和能力。
祝大家考试成功!。
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解

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解【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解】引言: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解将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分子、进化生物学、植物和动物生物学等五个方面对考试大纲做全面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为高考生物考试取得好成绩提供帮助。
一、遗传学1. 遗传物质的性质和功能遗传物质是DNA分子,具有存储遗传信息、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的功能。
详解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探讨其重要性。
2. 遗传信息的分传通过介绍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内容,阐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继承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内质网等,以及细胞的功能,如物质交换、能量转换等。
2. 细胞的分裂详细解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探究细胞分裂的调控、意义和影响因素。
三、生物分子1.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详细介绍这些生物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以及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例如糖类的能量储存、脂类的组成细胞膜和蛋白质的催化作用等。
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解析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探讨DNA和R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以及突变对生物遗传变异的影响。
四、进化生物学1.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介绍进化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列举化石、生物地理分布、生物比较解剖等证据支持进化理论。
2. 自然选择与适应探讨自然选择的原理和适应的概念,分析环境变化对物种进化的影响,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五、植物和动物生物学1. 植物的构造与生活活动详解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探究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动物的构造与生活活动介绍动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讨论动物的维持稳态、运动和呼吸等生活活动。
结语:通过对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解的详细解析,相信考生们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考生们能加强对生物学各个方面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在高考中的优异成绩。
2022-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22-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生物考试的指导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
要求和考查方式。
以下是2022-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主
要内容:
1. 考试目标
考试目标是衡量考生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考试将重点考查对生物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2.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生物技术、生态学、遗传学等方
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细胞与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科学与技术、
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与环境等。
3.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将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选择题主
要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包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考生需要熟悉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科学推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5. 考试评分
考试评分将根据考生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选择题的评分包括正确率和解题步骤的合理性,非选择题的评分包括答题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思路的清晰性。
以上是2022-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摘要。
具体的考试大纲详情和考试要求,请参考相关教育部门发布的正式文件。
初中生物考试考啥实验题大纲解读

初中生物考试考啥实验题大纲解读一、实验题考察范围1、细胞结构与功能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观察制作临时装片细胞结构的识别与功能分析2、植物生理实验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光合作用的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测定3、动物生理实验探究影响动物行为的因素动物消化过程的观察动物运动方式的研究4、生态系统实验生态瓶的制作与观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5、遗传与进化实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验证生物进化的证据分析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实验6、微生物实验细菌和真菌的培养与观察发酵过程的探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实验题考察重点1、实验设计能力提出合理的实验假设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2、实验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实验材料的处理方法规范进行实验操作3、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4、实验结果的表达与交流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准确表达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能够与他人交流实验过程和结果三、实验题题型分类1、实验步骤补充完善题给定部分实验步骤,要求补充缺失的环节对已有实验步骤进行纠错和完善2、实验结果分析题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原因比较不同实验组之间的结果差异,得出结论3、实验设计题自主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解决特定的生物学问题对给定的实验课题进行改进和创新4、实验综合应用题将多个实验知识点融合在一个题目中,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运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四、应对实验题的学习方法1、掌握基础知识熟悉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实验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背景2、多做实验练习完成教材中的实验,积累实践经验做大量的实验题练习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3、注重实验细节关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4、培养科学思维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总结归纳对做过的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整理常见的实验错误和注意事项五、考试注意事项1、仔细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限制条件2、规范答题按照题目要求的格式和步骤回答书写清晰、条理分明3、时间管理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避免在某一道实验题上花费过多时间留出检查和修改的时间以上是对初中生物考试实验题大纲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

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根据回忆,简要整理如下。
一、考试范围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生物学基本理论、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对生物学研究技术的理解与运用。
考察的内容应涵盖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核心领域。
二、考试目标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考生对于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理解程度,评估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价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答题方式与时间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总时长为180分钟。
四、试题分值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满分为150分。
五、题型结构及比例1. 遗传学部分:占比34%,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
2. 细胞生物学部分:占比33%,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
3. 微生物学部分:占比33%,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
六、具体考试内容及要求1. 遗传学:测试考生对DNA结构、基因概念、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理解。
2. 细胞生物学:测试考生对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与凋亡等方面的理解。
3. 微生物学:测试考生对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态分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
七、其他注意事项1. 考生应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得抄袭、作弊。
2. 考生应按照规定的答题方式进行作答,确保答题清晰、准确。
3. 考生应认真阅读试题,准确理解题意,按照要求作答。
八、考试评价标准生物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评分标准将根据考生的答题情况制定,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主要考察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考察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3. 独立思考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新观点等方面的能力。
4. 科学素养:主要考察考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素养。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摘要:一、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概述二、北京高考生物试题特点三、生物考试大纲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四、如何应对北京高考生物考试正文: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是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要求,结合北京市教育特点制定的。
生物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范围、考试要求以及考试形式,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复习方向。
一、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概述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生物科学进展等内容。
选修部分主要考查与必修内容密切相关的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北京高考生物试题特点1.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围绕全面发展、树立四个自信的命题理念。
2.关注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反映前沿热点,如脑科学、遗传、青蒿素作用机制等。
3.结合我国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4.注重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生物考试大纲对教学的指导意义1.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3.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如何应对北京高考生物考试1.吃透考试大纲,明确复习范围和重点。
2.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关注生命科学热点问题,拓宽知识视野。
4.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形成扎实的生物学素养。
5.增强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北京高考生物考试大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复习方向。
基础生物综合(科目代码 610)考试大纲

基础生物综合(科目代码610)考试大纲I、考查范围生理学,约40% ;生物化学,约40%;微生物学,约20%。
II、考查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查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 分钟3.试卷分值:满分150 分4.题型结构:选择题(A 型题)100%,选项为4项。
IV 、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考试目标】1.熟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及控制的方式。
2.掌握内环境、稳态、反馈等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内环境与稳态3.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4.体内的控制系统(1)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2)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考试目标】1.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和收缩的分子基础,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2.掌握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兴奋、兴奋性的概念及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肌肉收缩原理、调节机制、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考试内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4)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4.兴奋的引起和传布(1)阈刺激,阈电位(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3)局部电位5.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2)骨胳肌的兴奋-收缩耦联(3)骨胳肌收缩的原理:肌肉收缩的滑行理论6.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l)单收缩和强直收缩(2)影响收缩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3)初长度、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的概念(三)血液【考试目标】掌握体液的构成、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过程、血型和输血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大学相关学科的核心内容;考查考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上重要事件以及生物学新进展的关注和了解。
2.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考生获取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学科专业知识
1.分子与细胞
(1)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细胞的结构:细胞学说;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细胞的代谢: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酶活性的调节;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应用。
(4)细胞信号转导: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5)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的无丝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
(6)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恶性肿瘤的防治。
2.遗传与变异
(1)遗传的细胞基础: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
(2)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
(3)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
(4)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3.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1)植物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基本结构。
(2)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3)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及其应用。
(4)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4.人体及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及意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人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昆虫、两栖动物、鸟及人的生殖和发育。
(4)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
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应用。
(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生物分类的方法。
(3)原核生物: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等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原生生物:草履虫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5)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6)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7)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8)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9)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起源的过程;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6.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种群:种群的概念和特征;种群的数量动态。
(3)群落: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6)人类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7.健康常识
(1)青春期的发育与卫生保健。
(2)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经和预防措施。
(3)计划免疫。
(4)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5)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6)常用的急救方法。
8.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
(2)克隆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3)胚胎工程: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干细胞的移植;胚胎工程的应用。
(4)酶工程:酶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5)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6)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原理;生态工程的实例。
(7)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9.生物学实验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NA的粗提取和鉴定;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3)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4)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5)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6)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7)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生物学课程: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2.基本的学习和教学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念转变理论;STS教育。
3.基本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和板画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4.生物学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5.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及类型;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准备;生物学实验的组织、实施及结果分析。
6.生物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板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7.生物学教育评价:生物学教育评价概述;生物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命题、阅卷结果的统计分析;说课和评课的内涵、原则及基本方法;教学反思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8.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生物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选择、判断等题型,主观试题有简答、论述、材料分析、教学设计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