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台州市2018年4月高三年级调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屈诗通过对南京的景物描写,将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感伤于六朝古都的繁华已成过去,表达厂诗人的亡国之悲和无奈。(2分)(2)纳诗所持观点与屈诗有所不同,他认为明朝后期在北京的所作所为(中原事业)和建都南京的六朝以及后来的南明流亡政权(江左)一样,都是上下贪图享乐,其灭亡也是咎由自取,无须怨天尤人。其立论可谓是发人之所未发。(4分)
18.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
(参考高考阅卷标准。先算加分,断对1处不得分,断对2-3处得1分,断对4-5处得2分,断对6-7处得3分;再算减分,断错1处不扣分,断错2-3处扣1分,断错4-5处扣2分,断错6-7处扣3分。)
21.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分)
22.不矛盾。(1分)孔子认为仁者具有最高美德,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能明辨善恶。(1分)
孔子还认为应该用正直来回报仇怨,是非恩怨要分明,孔子所说的仁爱宽容是有是非原则的。(1)我们应该正确地爱,不能正确地爱,等于不爱,或者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怨,毫无原则的宽容,是纵容,反而会害了别人,这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分)(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共4分)
17.(1)毛颖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强记”“便敏”“纂录”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秦灭诸侯,毛颖参与其事立有功劳,但赏赐不足以酬报他的功绩,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与”“酬”“被动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统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饮.马(yìn)模棱.两可(léng)稍.息(shāo)因噎.废食(yē)B. 拎.包(līng)春风骀.荡(dài)包扎.(zā)一丘之貉.(hé)C.巨擘.(pî)书声琅琅..(láng)瘙.痒(sào) 量.体裁衣(liàng)D. 奢靡.(mí)外强中干.(gān)症.(zhēng)结封妻荫.子(yìn)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傅斯年不低调,不谦虚,不设城府,不留退路,不攻于心计,不屑于安排,他更像一位敢怒敢言的西方斗士,而不像彬彬有礼的东方学者。
B.这件作品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画上长长短短的题跋,表达了吴昌硕对于诗意、绘画的理解,像是一部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迷你小说‛。
C.辩论双方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奇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对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D.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历来为国人所不耻,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还满嘴‚假大空‛,老百姓怎么可能信任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蜕化..。
B.若领导班子能够严格自律,广大群众自能上行下效....,社会环境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C.当高校毕业生深陷‚史上最难就业季‛时,更多前.赴.后.继.走出国门的准留学生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什么专业会在将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D.曾几何时....,清明祭祖被人们称为迷信;结婚坐花轿被斥之为‚落后‛;民间年画被认为是‚老土‛,还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被国人以移风易俗的名义所抛弃、遗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参考答案1. C(鉴赏诗歌还需要联想和想象。
)2. C(是艺术作品与鉴赏者生活经历的交互对话,而不仅是单方面的回忆过去。
)3. D(不是诗歌鉴赏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性。
)4. EA(选E得3分,选A得2分。
选C得1分“对领导的抱怨”不能完全确定;C“处处控制”之说没有依据;D“对卞君在平时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不满”不准确。
)5.①卞君管理手机不当;②卞君心里惧怕得罪领导,处处谨小慎微;③领导不怒而威的做派给卞君心里压力;④社会中人们小题大做的风气使得小事成大事;⑤手机深度介入人们生活的现实。
(每点1分,最多4分)6.(5分)含义:①领导认为手机与人身体的器官一样重要,需要好好管理;②手机已经成为了体现人们价值和品性的载体;③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工具。
(3分)看法:赞成。
①手机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能体现的是个人的品性;②手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手机。
(2分)不赞成。
①手机只是为人服务,不能等同于人体的器官,强调手机是人的器官会使人异化;②人们应该摆脱被手机控制的现状。
(2分)7. B(材料中并没有表现出来有“超越经典文学的受众数量”。
)8.①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低下;②网络文学是物质时代的产物;③网络文学对阅读者精神滋养有负面影响;④网络文学对经典文学有冲击。
(每点1分,共4分)9.①坚持文学的底线,让文学符合时代并为时代服务;②为提升人们的精神服务;③引导人们阅读经典,在经典中提升修养;④引导人们思考而不是走向慵懒和消沉;⑤坚守民族信念。
(每点1分,共5分)10.C19.C20.①它是一种知己知彼②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③“国际化”是手段,不是目的(5分)21.对寄宿生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学习态度的作用远远超过学习环境。
而影响学习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是课程爱好,其次是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的构成因素中,学校的整体状况又远远超过宿舍和教师的影响。
2018年省台州市高三最后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三最后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事纷扰,人生坎坷。
在这纷烦芜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g)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shè)中得到提升。
B.世界色彩斑斓(lán),变幻莫测,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事真相,占领思想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ē),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zǎi),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D.日本名将羽生结弦在本届冬奥会成功实现了卫冕,迅速蹿(cuān)红网络,羽生结弦的广告身价更是一路飙(biāo)升,连日本体育圈和娱乐界的顶级明星都望尘莫及。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和字音。
A项,“纷烦芜杂”的“烦”应为“繁”,“摈弃”的“摈”应读bìn。
B项,“亲睐”的“亲”应为“青”。
C项,“帖”读音应为tiě。
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动摇的时代,【甲】“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法让好几代人为之坚守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
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呢?【乙】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影片(《为什么贫穷》系列公益纪录片最后一集),其旨趣在于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甚至使人更贫困了。
穷人成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
片中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说,他们一般只挑偏远、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那里的学生寡闻少见,根本没办法识破其中的玄机。
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家庭不同就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丙】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以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学校。
2018年4月《浙江省新高考研究卷》语文(三)答案详解附作文范文

10. 特别、淳朴、慈爱、勤劳、热心等(任选4点,每点1分) 11. 运用动作和对白(或语言)描写。(2分)闲闲的两句家常对 白,在祖母,是对晚辈的无限关爱;在作者,看似鄙夷实则硬撑 的语调背后,则是对长辈的殷殷爱意。在这一推一让之间,小火 笼的暖意便由手面传递到了双方的心底。(3分) 12.(1)祖母:①好奇;②羡慕;③遗憾。(2分,写出任意两点 即可,意到即可) (2)我:深深的怀念与怅惘。(2分,意到即可) 13. ①线索作用。全文以小火笼始,又以小火笼终,小火笼贯穿 了全篇,结构严谨,意味深长。(3分) ②象征作用。小火笼是温暖的象征,它在给祖母带来身体上的温 暖的同时,也表现了祖母给亲人和他人带去的情感上的温暖,还 寄寓着“我”对祖母的那一份思怀之情的温暖与深沉。(3分)
7.【答案D】解析:D项“所施之爱的覆盖面”错误,由 原文儒家仁爱对象大体分为“亲”“民”“物”三类、 程颐所谓“统而言之则皆仁”、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表述看,解析:B项据原文第四段的论述,可知儒家 正视血缘关系给“爱”造成的局限性,从而使其爱人的 实践更具可行性。 9. ①从自然层面看,儒家之爱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 自然情感,其生理机制的作用会导致情感的亲疏之别。 (2分) ②从社会层面看,个体能力有限或个体所拥有的资源不 充分,会限制其施爱的同时性和全面性。( 2分)
5.【答案示例】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国学馆的教学工 作,提升国学馆的科研水平,扩大国学馆的影响力, 特聘请您担任我校国学馆学术顾问,指导国学馆的教 学和科研工作。聘期自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止。聘 任期间享受我校校外专家待遇。(聘请原因、职务、 期限、待遇等内容3分,措辞得体1分) 6.【答案示例】奶奶八十多了,耳不聋眼不花,还能 眯着眼做些针线活。爷爷却不行,不能多动,总是坐 在藤椅上晒太阳。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 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叫一声:“老头子!”爷爷不应, 奶奶便急,迈着细碎的步子来到爷爷跟前。爷爷好好 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奶奶便孩子般地笑嗔道: “这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细节 2分,内容 2分,语言1分)
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台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徜徉在这古貌新颜的昔日皇家园囿.(yóu),无论是年逾.(yú)古稀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B. 商场如战场,为获取额外利润而囤.(tún)积商品,这样鬼鬼崇崇的行为并非没有风险,因为提高了库存成本,折.(sé)本也是咎由自取。
C. 和煦.(xū)的阳光照耀着这片闻名遐迩的古村落,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山青水秀,粉墙黛瓦,农家小院的生活依然那么惬.(qiè)意。
D. 走出荫.(yìng)凉的胡同往大街上走,张道明没走多久就汗流夹背,待举步迈入店门时竟然一阵眩晕.(yùn),定了定神以后,还是心有余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山谷深邃..,池塘清幽,一股清凉之气挟着荷叶的清香扑面而来。
荷叶密密地覆盖了水面。
【甲】它们交叠着,错落着,平铺着,斜张着:以各种姿态被阳光照亮。
而那些盛开的片片花瓣,被片片荷叶衬托,由阳光与水光交映,粉红、碧绿的颜色更加扑朔迷离....。
【乙】古人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绘的想必就是这种情景。
阳光不只..直接透耀着朵朵红花,同时还投.射.到如一只只巨掌的荷叶上,跌落在绿叶间隙的水面上。
【丙】受了光的叶与水,轻轻摇晃,微微动荡,隐隐起伏,并在摇晃与动荡中,把闪烁不定的光反射到娇艳的花朵上。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深邃B. 扑朔迷离C. 不只D. 投射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 甲B. 乙C. 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工厂的保安人员,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只要是履行安全保卫职责,就都必须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消防知识培训取得相应资格以后才能执勤。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卷(附答案)

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鹜,潜心阅读。
有时,甚至需要一点香菱学诗那样挖心搜.(sōu)胆的精神。
其中的精华部分还需要反复咀嚼.(jué)。
B. 凭心而论,电影市场并不缺硬汉形象,但受欢迎的无疑都是外国制造。
而吴京的《战狼2》,则展现出中国人的彪.(biāo)悍之气,令人血脉贲.(pēn)张。
C. 一款游戏成为现象级,足见其魅.(mèi)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随着“王者荣耀”的风靡,坊.(fáng)间的声讨之音也不绝于耳。
D. 中印对峙.(zhì)的洞朗地区,一度成了中国、不丹之间的争议地区,近年来终于尘埃落定,但因离印度东北咽喉不远,印度方面曾多方阻挠.(ná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小题。
[甲]禅宗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儒家的传统,是一个入世的、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传统。
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想要恢复周礼,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克己复礼。
[乙]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不行还得立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要靠社会的承认,一个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上去体现。
与之相反,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
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
我们要反省自身,去寻找一个清净..境界。
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在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官场争斗之外,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如用书法休养生息....,什么间架结构都不能太刻意,自然就好,一定要挥洒自如....。
禅宗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现代的西方世界受到文化冲击的时代。
[丙]大家可能听说过那个时候有所谓“垮掉的一代”,出现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反越战运动。
台州市2018高三年级调研试题含答案解析

台州市2 0 1 7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2017.04本试卷分四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 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mái)的出现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过度开发、超标排放,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天空成为了垃圾桶;雾霾的加重,说明空气承载(zài)力已到了零界点。
B晚秋澄(dèng)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的棵棵高粱时时摇曳(yè)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树叶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C《我爱我家》的一张旧剧照,葛优在沙发上那副慵懒的躺姿,走红网络,被网友戏称为“葛优躺”,其背后所深藏着的某种职业倦怠(dài)和精神困顿,藉(jiè)一张图片淋漓尽致地发泄了出来。
D.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zá)驿马,朗读,已经不再仅仅是朗读,它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bó)纱,提醒我儿思念那回不去的过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
[乙]到底谁是“诗人’’呢?穷愁的寒士,还是高贵的艺术家?这个问题本无答案。
对它的追问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
[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固穷”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永恒依赖:“诗人高贵”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自觉疏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
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甲]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
[乙]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部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双方积极行动、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共创美好未来,然而,美国总统却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丙]同时大事..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评头论足 B.截至 C.大事 D.给予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浙江省是一个方言大省,境内有吴语、闽语、徽语、客家话等,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现象,因此推广普通话任重道远,高考应进行普通话字音考查势在必行。
B.暑期新课程培训期间,教育局组织全市高一年级教师认真阅读、领会《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实质,并要求各校落实好选修课的开设计划。
C.由首都劳模合唱团演唱的《好样的》蹿红网络,替代《小苹果》成为新晋神曲。
《好样的》歌词朗朗上口,乐曲铿锵有力,弘扬了劳模精神,传递了正能量。
D.人社部在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政策建议。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段文字。
(3分)某市气象局通过官方微博向市民发布道歉信(见下文),有人认为其用语充满调侃的味道,有失严肃,请用规范、简明、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微博的正文(落款不必重写)。
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不超过60字。
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半路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原谅!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具体情况气象台会在雪下完后向市民汇报。
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
气象台郑重劝告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
雪是好雪,但风约有五六级且不正经!市气象局2017年11月20日6.请欣赏下面一幅标题为“高不成,低不就”的漫画。
在博士和无文凭者中,你会劝说谁去应聘就业岗位呢?请你针对该人物的特点写一段劝说辞。
要求:符合情境,表达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个字。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微”而可道,改变生活“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得益于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技术支撑。
140个字或1分钟语音的表达与交流,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以照见观点、启迪思想。
形式更便捷、平台更广阔、个性更张扬,因而聚拢了更多人气。
微时代,可说是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的必然走向。
更重要的是,微字背后,是信息被动接受的“被时代”向信息定制和分享的“我时代”转变。
这是一种全新的聚合式“生产方式”。
微,所投入的或许只是点滴成本:车上厕上的一心多用、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都可以被微所覆盖、所充实。
而微的精确打击,更让“私人定制”一般的生活体验,产出更具含金量的信息和服务。
当“国字头”部委微博集体上线,政务微博总数以十万计;当微博客自发组织,凝聚“我们都是雅安人”的能量,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微”而可道。
一个“微”字重塑了信息形态,更重塑了社会价值。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在其中悄然变化。
微,让注意力转移加速:早些年前还起早贪黑去“偷莱”,不久前已跳过“切西瓜”和“地铁冲浪”,转向“飞机大战”,现今更是五花八门。
微,让表达门槛变低: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微,可弥合人际距离:现实的沉默让位于网络的热络,曾经天各一方,而今朝朝暮暮;曾经以邻为壑,而今鸡犬相闻,难免让人浩叹“网络让世界变小”。
但繁荣背后,也有隐忧。
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地铁上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书本而是手机……当整体性思考被微小的断片所取代,如何避免认识被“微”碎片化?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声喧哗的狂欢,又如何防范价值被“微”肤浅化?越是各有怀抱的时代,越需要建设心态和理想情怀;越是分众独我的演进,越不能缺少文化担当和整体考量。
在诉求个体利益的同时多一些宏观思考,在专注自我小圈子的同时多一些虑他情怀,唯有培护好社会的共有价值,个体价值的姹紫嫣红才能绚烂绽放。
不独是文化层面,社会治理覆盖若跟不上,微时代可能同样难以为继。
言语暴力能不能从根子上拔除?负面情绪会不会误导网络舆论?这些都考验着治理智慧。
问题不仅限于此,“3Q大战”可不可以不再重演?电子商务可不可以趋向秩序稳定?这些也都呼唤着社会治理的创新和跟进。
对治理者而言,提升微素养,强化微管理,创新微服务,是完善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
7.下列不能支持“微时代,可说是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的必然走向”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微时代“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有微媒体的技术支撑。
B.微时代转入了信息定制和分享的“我时代”,这是一种全新的聚合式“生产方式”。
C.微时代重塑了信息形态、社会价值,悄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
D.微信、微博等微媒体表达与交流极为便捷,能够体现人们的个性。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微媒体的形式便捷,平台广阔,个性张扬,因而很受人们欢迎。
B.微时代,人们所投入的成本较低,但是能产出更具含金量的信息和服务。
C.微,可以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加速,可以让表达门槛变低,也可弥合人际距离。
D.微时代不仅需要文化层面的担当和整体考量,亦需要社会治理的创新和跟进。
9.微时代患上手机综合征、上网综合征的人比比皆是,仿佛离开手机、电脑、微博、微信等工具和软件就无法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却越来越疏远,微时代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危时代”。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文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谈一谈解决的方法。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坚硬的荒原①【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①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朴实得连一条皱褶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也似的穹隆下。
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
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
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那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
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三个可怜的孩子瑟瑟发抖,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
老人手里有一把细小的种子,另一只手,伸着食指,戳着空气,宛似戳着青铜铸成的东西。
此时此刻,他抓着一个孩子松弛的脖子,把手里的种子给他看,并用下冰雹似的声音对他说:“刨坑,把它种上。
”然后将他那颤栗的身躯放下,那孩子扑通一声,像一袋装满卵石的不大不小的口袋落在坚硬的荒原上。
②“爹,”孩子抽泣着,“到处都光秃秃、硬邦邦的,我怎么刨呢?”“用牙啃。
”又是下冰雹似的声音回答。
他抬起一只脚,放在孩子软弱无力的脖子上。
可怜的孩子,牙齿咔咔作响,啃着岩石的表面,宛似在石上磨刀。
如此过了许久,许久,那孩子终于在岩石上开出一个骷髅头大小的坑穴。
然后又啃呀,啃呀,带着微弱的呻吟。
可怜的孩子在老人脚下啃着,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像那坚硬的荒原一样。
③当坑穴达到需要的深度,老人抬起了脚。
谁若是亲临其境,会越发痛心的,因为那孩子,依然是孩子,却已满头白发。
老人用脚把他踢到一旁,接着提起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已颤抖着目睹了前面的全部经过。
④“给种子攒土。
”老人对他说。
⑤“爹,”孩子怯生生地问道,“哪里有土啊?”“风里有。
把风里的土攒起来。
”老人回答,并用拇指与食指将孩子可怜的下巴掰开。
孩子迎着风,用舌头和咽喉将风中飘扬的尘土收拢起来,然后,再将那微不足道的粉末吐出。
又过了许久,许久,老人不焦不躁,更不心慈手软,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荒原上。
⑥当坑穴填满了土,老人撒下种子,将第二个孩子丢在一旁。
这孩子像被榨干了果汁的空壳,痛苦使他的头发变白。
老人对此不屑一顾,然后又提起最后一个孩子,指着埋好的种子对他说:“浇水。
”孩子难过得抖成一团,似乎在问他:“爹,哪里有水呀?”“哭,你眼睛里有。
”老人回答,说着扭转他那两只无力的小手,孩子眼中顿时刷刷落泪,干渴的尘土吸吮着。
就这样哭了许久,许久,为了挤出那些疲惫不堪的泪水,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地站在坚硬的荒原上。
⑦泪水汇成一条哀怨的细流抚摩着土坑的四周。
种子从地表探出了头,然后抽出嫩芽,长出了几个叶片。
在孩子哭泣的同时,小树增加着枝叶,又经过了许久,许久,知道那棵树主干挺拔,树冠繁茂,枝叶和花朵洋溢着芳香,比那冷若冰霜、纹丝不动的老人更高大,孤零零地屹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④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天上的鸟儿都来枝头上筑巢,它的花儿已经结出果实。
老人放开了孩子,他已停止哭泣,满头白发。
三个孩子向树上的果实伸出贪婪的手臂,但是那又瘦又高的老人抓住他们的脖子,像抓住幼崽儿一样,取出一粒种子,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另一块岩石旁,抬起一只脚,将第一个孩子的牙齿按到地上。
那孩子在老人的脚下,牙齿咔咔作响,重新啃着岩石的表面。
老人冷若冰霜,纹丝不动,默不作声,站立在坚硬的荒原上。
⑨那荒原是我们的生命,那冷酷无情的硬汉是我们的意志;那三个瑟瑟发抖的孩子是我们的内脏,我们的机能,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