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确定

1Building Structure设计交流We learn we go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刘喜平/佛山市高明区建设施工图审查站,佛山 528500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剪力墙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比值是确定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重要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简称高规)第8.1.3条、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DBJ/T15-46—2005)[2](简称高规补充规定)第5.1.9条都对此做出了规定。
如何理解规范条文,确定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是结构设计人员常常遇到的问题。
1 规范条文的理解(1)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该结构体系属于少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何对其进行设计,高规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如何控制等等。
为方便设计,建议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均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介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两者之间,按框架部分承担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M c /M 0)进行线性插值,其适用高度可参考表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取值建议/m 表1M c /M 0 ≥80% 65%~80% 50%~65% ≤50%6度60 80 110 130 7度55 75 95 120 设防烈度8度 45 60 80 100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剪力墙部分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的刚度,因此对框架部分的抗震能力要求可以比纯框架结构适当降低。
如高度不大于60m ,设防烈度为6~8度时,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分别为三、二、一级,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可降低一级,即分别为四、三、二级。
(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计算所得的剪力一般都较小。
202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真题试卷(文末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真题试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题1图A.1次B.2次C.3次D.4次2.下图所示结构中,属于拱结构的是()。
题2图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Ⅱ+Ⅲ3.图示结构的零杆个数是()。
题3图A.0B.1C.2D.34.图示结构的零杆数量是()。
题4图A.1B.2C.3D.45.图示结构中,A点的弯矩是()。
题5图A.M A=0B.M A=qa2C.M A=2qa2D.M A=4qa26.图示结构中,若A点弯矩与BC跨的跨中弯矩绝对值相等,则a与b的关系是()。
题6图A.a=0.25bB.a=0.5bC.a=bD.a=2b7.A端弯矩图正确的是()。
题7图A.B.C.D.8.图示结构中,若AB杆的抗弯刚度EI增大为2E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8图A.A点支座反力增大一倍B.中点C弯矩减半C.梁剪力减半D.中心C挠度减半9.图示结构中,AB杆的轴力为()。
题9图A.0B.0.5PC.PD.2P10.图示结构中,有内力的杆件有()根。
题10图A.4B.5C.6D.711.图示刚架中,当杆件温度下降t℃时,正确的弯矩图是()。
题11图A.B.C.D.12.图示结构在该荷载作用下,正确的弯矩图是()。
题12图A.B.C.D.13.图示结构在该荷载作用下,正确的弯矩图是()。
题13图A.B.C.D.14.测得某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6.8MPa,对应的是哪个型号的混凝土?()A.C25B.C30C.C40D.C6015.减少混凝土收缩措施中,错误的是()。
A.增加水泥用量B.在高湿环境下养护C.采用较好的级配骨料D.振捣密实16.冷轧带肋钢筋HRB400级。
其中400表示()。
A.极限强度标准值为400MPaB.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C.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D.抗拉强度标准值为400MPa17.Q235钢材采用E43型焊条角焊缝连接时,关于焊接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框架-剪力墙结构

24
V f .max
——对框架柱数量从上至下基本不变的规则建 筑, 应取对应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 整的各层框架承担的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 值;对框架柱数量从上至下分段有规律变 化的结构,应取每段中对应于地震作用标 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承担地震总剪 力中的最大值。
(2) 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总剪力按本条第1 款调整 后,应按调整前、后总剪力的比值调整每根框架柱和与之相 连框架梁的剪力及端部弯矩标准值,框架柱的轴力标准值可 不予调整;
式中
C f Dh
D D1 D2 Dn n
h h1 h2 hn H
n
n
Cf
Dh D1h1 D2h2 n
Dnhn n C fi n
i 1
9
(2)剪力墙的抗弯刚度来自单肢墙、整截面墙:Ew Ieq
Ew Iw
1
9 Iw
Aw H 2
整体小开口墙:
Ew Ieq
0.8Ew Iw
1
9 Iw
i
1
1
2.3hc( a)N H 2r (m1 m2a)
-
-
Vi
=
= ++
+
+
Vw
V底
V底=V底 +V顶
V顶
-
H
27
式中
V顶
V底
a Vi V底
EI c
Ei Awi
EI 底层至计算层(i层)的平均刚度,当墙上
有小洞时,应按扣除洞口的惯性矩计算。
当洞口开口系数: 开口面积
p 墙面积 0.4
c.框架的剪力最大值在结构的中部( 0.6~0.3处),
且最大值位置随结构刚度特征值 的增大而下移。
框架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

框架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还有纯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这些都是设计上为了表现不同的建筑形式而灵活采用的结构。
一般来说,是由于抗侧向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抗侧向力由大到小一般为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结构。
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从房间分割的灵活布置方面,框架结构更灵活,而剪力墙结构不好分割房间,框架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正处于两者之间。
框支剪力墙就是为了利用下部几层的空间,能够灵活分割,或者是采用大空间,而采用框架的形式,然后采用转换层将框架结构转换成剪力墙结构,以使建筑能够抵抗水平侧向力,从而突破高度的限制;而框架剪力墙从下到上都是框架和剪力墙两种形式的结合,一般是利用电梯井或楼梯井作为剪力墙,外部采用框架形式。
如果再变换一下,外墙也采用剪力墙的形式,就成了筒体结构了。
框架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剪力墙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梁柱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内部设置混凝土筒体,外围周圈设置框架,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筒体其实是剪力墙的一种特殊形式)筒中筒结构:以内部外部设置双重混凝土筒体,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以混凝土柱和楼板(即无梁楼盖体系)组成的框架及剪力墙共同工作来作为抗侧力体系并承担竖向荷载的结构。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一种。
其中部分剪力墙不落地,通过转换梁(也叫框支梁)把荷载传至框支柱(框架柱的一种特殊形式)。
“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之建筑物结构形式浅析 2009年9月(上)89期犹爽黄明恨邓正清李天和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了灾区相当一部分建筑物的破坏与倒塌。
为了避免重建的建筑物在再次遭受地震时不至因建筑物结构形式设计不合理等种种原因而遭受严重破坏,对重建建筑物的结构型式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探究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周期折减系数

多层结构未强调周期折减,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新规范的特征周期TG增长了,按结构自震周期的经验公式:1 框架结构可取 TI= 0.10X层数;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TI= 0.08X层数;3 剪力墙结构可取 TI= 0.04X层数;这样,多层结构结构周期不折减地震剪力已经很大了,由其III,IV类土,五层以下房屋更为突出,如再折减,震剪力可超过AMAX,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周期是否折减,要分析而定:一看周期长短,长--折,短--不折或少折,当自震周期和特征周期很接近,折减就不合理了。
二看剪重比,根据大小折或不折。
至于高层建筑结构:高规:3.1.17条规定得很清楚: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1 框架结构可取0.6~0.7;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3 剪力墙结构可取0.9~1.0。
对于其他结构体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墙体时,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周期折减系数由于计算模型的简化和非结构因素的作用,导致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计算自振周期(下简称“计算周期”)比真实自振周期(下简称“自振周期”)偏长。
因此,无论是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还是经验公式计算;无论是简化手算还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构的计算周期值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振周期折减系数(下简称“折减系数”)加以修正,经修正后的计算周期即为设计采用的实际周期(下简称“设计周期”),设计周期=计算周期×折减系数。
如果折减系数取值不恰当,往往使结构设计不合理,或造成浪费、或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诚然,折减系数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设计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自振周期因素是诸多方面的,加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的复杂性,抗震规范[1]没有、也不可能对折减系数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值。
许多文献中给出,当主要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影响时,折减系数可取0.6~0.7[4] [7];根据填充墙的多少、填充墙开洞情况,其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的不同,可取0.50~0.90[2].这些都是以粘土实心砖为填充墙的经验值,不言而喻,采用不同填充墙体材料的折减系数是不相同的。
土木工程概论(习题与解答)

土木工程概论(习题与解答)《土木工程概论》习题与解答第一章绪论习题1、土木工程的定义是什么?2、土木工程包括哪些方面?3、土木工程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大约起止时间是何时?4、古代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是什么?5、近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什么?6、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解答1、土木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答: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
2、土木工程包括哪些方面?答:土木工程包括建筑物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3、土木工程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大约起止时间是何时?答:土木工程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土木工程:约公元前5000年—17世纪中叶;近代土木工程:17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土木工程:20世纪中叶至今。
4、古代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是什么?答:木结构、砖结构、石结构、混合结构。
5、近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答:材料:由木材、石料、砖、瓦为主,到开始并日益广泛使用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直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
理论: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学科逐步形成,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和人力物力的节约。
施工与机械:不断出现新的工艺和新的机械。
施工技术进步,建造规模扩大,营造速度加快。
6、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答:1、适应新的功能;2、研究新的材料;3、向新的空间开拓;4、设计向精确化、自动化发展;5、施工信息化、设备不断更新。
第二章土木工程材料习题1、标准粘土砖的尺寸是多少?2、我国是否还允许生产粘土砖?3、砖按生产工艺分为哪两类?4、多孔砖与空心砖的孔洞率分别大于多少?5、粒径大于多少的岩石颗粒称为石子?6、色石渣主要由哪些石材破碎而成?7、什么叫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泥属于气硬性或水硬性胶凝材料?8、直径小于多少的钢筋称钢丝?9、土木工程三大基础材料是什么?10、通用水泥通常分为哪几种?11、说明水泥初凝、终凝、凝结、硬化的含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题目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与A、结构类型和结构总高度D、地震烈度有关。
2、重力荷载代表值中可变荷载组合值的组合系数是A、雪载取0.5 C、书库等库房取0.8 D、楼面荷载取0.5。
3、≥150m高层剪力墙结构剪力的底部加强部位,下列何项符合规定A、剪力墙墙肢总高的1/10,并不小于底部两层层高。
4、高层建筑立面不规则包括A、竖向刚度不规则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D、楼层承载力突变5、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高层建筑应该A、高度≤40米C、质量和刚度没高度分布比较均匀D、以第一振型和剪切变形为主。
6、减少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应采取的措施是B、控制结构的高宽比C、设计平面成正方形D、设计密柱深梁。
7、影响框架柱延性的因素有B、箍筋和纵筋配筋率D、剪跨比和轴压比。
8、剪力墙的延性设计一般包括B、设置边缘构件C、控制轴压比D、限制高宽比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高50m,另一幢为框架结构,高30m。
若设沉降缝,缝宽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170mm。
10、框架结构中反弯点高度比与A、层高B、层数、层次及层高变化C、上下梁线刚度比D、梁柱线刚度比有关。
1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控制最大层间位移的目的是A、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B、防止结构在常遇荷载下的损害C、确保在罕遇地震时建筑物不致倒塌D、力求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不被损坏1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中,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反弯点高度不同B、D值法假定柱的上下端转角不相等D、反弯点法中D值需要修正13、高层建筑结构增大基础埋深的作用有A、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减少沉降C、加强地基的嵌固作用,抵抗水平力,防止建筑物的滑移、倾斜,保证稳定性D、利用箱基等基础外侧墙的土压力和摩擦力,使基底的土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减少应力集中14、8度地震区某高度75m的高层建筑,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不应该组合的项是C、竖向地震作用15、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A、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二、判断题1、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承载力纪纪验算中,引入抗震调整系数γRE 含义是考虑罕遇地震时结构的可靠度可以略微降低。
电大2019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试题选择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井式盖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可少设或取消内柱B.空间跨度较小C.适用于中小礼堂、餐厅及公共建筑的门厅D.用钢量和造价低2.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若L1表示短边的计算跨度,L2表示长边的计算跨度,则A B CA.L2/L1≥3时,宜按单向板进行设计B.2<12/ L1<3时,宜按双向板进行设计C.当l2/11≤2时,按双向板进行设计3.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种,下列不属于恒荷载的是( D )。
A.结构自重B.各构造层重C.永久性设备重D.使用时的人群、堆料及一般性设备重4.对于单向板的板厚,要求板在满足一定刚度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之所以这样,是从( B )角度考虑的。
B.经济5.一般单层厂房中,( D )是主要承重结构,屋架、吊车梁、柱和基础是主要承重构件。
D.横向排架6.( A )是为了减轻厂房震害而设置的。
A.防震缝7.框架结构在水平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框架梁的控制截面应为( D ) D.梁的两端截面和梁的跨中截面8.一般多层房屋的框架结构柱的计算长度规定为:对于装配式楼盖,其底层柱和其他层柱I0分别取为(D)D.1.25 H和1.0 H9.根据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经验,其经济的柱网尺寸为( B )。
B.5~8(4~6)米10.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和次梁的内力时,采用折算荷载的原因是( A )。
A.修正因忽略次梁抗扭刚度而产生的误差(考虑次梁抗扭刚度的影响)11.塑性铰与理想铰的主要区别是( C )。
C.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做有限的转动,转动的大小受材料极限变形的限制12.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中,( B )组成横向平面排架结构,它是单层厂房的基本承重结构。
B.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础等13.单层厂房的结构体系中,纵向平面排架结构体系是由( D )组成的。
D.纵向柱列、基础、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14.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都是通过( D )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假定
二个未知力的超静定结构
平衡条件 q( z ) qw( z ) q f ( z )
EI
d2y dz 2
M
求解四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关系求解内力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4.1 基本微分关系
基本假定
1)把框架-剪力墙结构沿连梁的反弯点切开;(注意反弯点位置) 2)连梁的轴力体现了总框架与总剪力墙之间相互作用的水平力 qf(z) ; 3)把总连梁沿高度连续化后,连梁剪力就化为沿高度连续分布的剪力v(z) ;
符合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规定。
7.1 结构布置
7.1.1 基本要求
1、双向抗侧力体系
2、节点刚性连接与构件对中布置
7.1.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了解) 1、剪力墙的数量 一般以满足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作为设置剪力墙数量的依据较为合适。
2、剪力墙的布置
(1)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或 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的间距不宜过大;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 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总剪力墙的等效刚度为结构单元内同一方向(横向或纵向)所有剪力墙等效刚度之和, 即
EIeq
EIw
1
9I w
AwH 2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问题:连续化方法的基本思路?
连续化方法是沿结构的竖向采用连续化假定,即把连杆作为连续栅片。这个假
定使总剪力墙与总框架不仅在每一楼层标高处具有相同的侧移,而且沿整个高度都
7.4.2 基本方程及其解
2、求解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3、刚结与铰结体系比较
注: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连梁对剪力墙的约束作用。
7.4.3 总框架剪力 V f 和总连梁线约束弯矩 m 的另一种算法(略)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4.4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侧移特征 1、结构侧向位移特征
有相同的侧移,从而使计算简化到能用四阶微分方程来求解。
● 计算模型的简化
基本假定
● 求解超静定结构
一个未知力的超静定结构
连续化方法
● 微分方程的建立 ● 微分方程的求解 ● 求解内力
EI
d2y dz 2
M
求解四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关系求解内力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P
综 合 剪 力 墙
大小,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有重大影响。 求解微分方程后可得到侧移。有了侧移变形,通过积分,即可求出总剪力墙的弯
矩和剪力,通过平衡关系,可求出总框架的层剪力,求出总联系梁的弯矩Ml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2、求解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7.3.2 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内力及侧移计算 1、通解: 2、约束条件:
2)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其变形曲线介于弯曲型与整体剪切型之间。在结构 下部,剪力墙的位移比框架小,墙将框架向左拉,框架将墙向右拉;在结构上部, 剪力墙的位移比框架大,框架将墙向左推,墙将框架向右推。
3)二者之间存在协同工作使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内力分布更趋 合理。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2)总框架的剪切刚度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3)考虑柱轴向变形时框架的剪切刚度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2、连梁的约束刚度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的连梁进入墙的部分刚度很大,因此连梁应作为带
刚域的梁进行分析。剪力墙 间的连梁是两端带刚域的梁[图 7.2.6(a)],剪力墙 与框架间的连梁是一端带刚域的梁[图 7.2.6(b)]。
对于图 7.2.3(a)所示结构单元平面,如沿房屋横向的 3 榀剪力墙均为双肢墙,因 连梁的转动约束作用已考虑在双肢墙的刚度内,则总框架与总剪力墙之间可按铰结 考虑。连杆是刚性的(即EA→∞),反映了刚性楼板的假定,保证总框架与总剪力 墙在同一楼层标高处的水平位移相等。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2)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下端为固定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置地下室,且地下室
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时,可将地下室的顶板作
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刚性连杆 综 合 剪 力 墙
铰接连杆 综 合 剪 力 墙
综
合
框 架
刚结体系——
当连梁的刚度较大时
综 铰结体系——
q(z) qf (z)
总 v(z) 剪 力
总 框
墙
架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4)将分布剪力向剪力墙轴线简化,则剪力墙将产生分布轴力 v( z) 和线约束弯矩 m( z) 。
q(z) qf (z)
总 v(z) 剪 力 墙
q(z)
qf (z)
m(z)
对总剪力墙截 面形心取矩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2) 纵、横向剪力墙宜组成 L 形、T 形和匚形等形式,以使纵墙(横墙)可以作 为横墙(纵墙)的翼缘;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以 增强其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3) 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 部总剪力的40%,以免结构的刚度中心与房屋的质量中心偏离过大、墙截面配筋过多 以及不合理的基础设计。当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过大时,可用门窗洞口或施工洞形成 联肢墙。
1、平衡条件 求 qw( z )、q f ( z )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2、总剪力墙内力与位移的微分关系
qw( z )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3、总连梁内力与位移的微分关系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4、总框架内力与位移的微分关系
相同之处——总剪力墙与总框架通过连杆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之处——刚接体系中连杆对总剪力墙的弯曲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总 剪
总
总
总
框
剪
框
力
架
力
架
墙
墙
刚性连杆
铰接连杆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问题: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求解的基本思路?
● 计算模型的简化 ● 求解超静定结构
● 微分方程的建立 ● 微分方程的求解 ● 求解内力
P
pf
综 合 框
综 合 剪 力
综 合 框
架
墙
架
y(z)
y(z)
将集中荷载在层
高内连续化:
pz
q( z)
q( z)
z H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7.3.1 基本方程及其一般解
1、基本方程: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见 7.2.4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注: 为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指总框架抗推刚度Cf与总剪力墙抗弯刚度EIw的相对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1) 两端带刚域的连梁 2) 一端带刚域的连梁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3)连梁的线约束刚度
注:A、当第i 层的同一层内有 s 根刚结连梁时,总连梁的线约束刚度为 B、当各层总连梁的Cbi不同时,可近似地以各层的Cbi按高度取加权平均值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3、剪力墙的弯曲刚度
qf ( z )
总框架剪力V f 与楼层间的剪切角φ 的关系如式(7.2.3)所示。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4.2 基本方程及其解
1、基本方程
将 qw( z )、q f ( z ) 带入7.4.1 中,得:
注:1)式(7.4.8)即为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的微分方程,与式(7.3.2)形式上完全相同。 2)与铰结体系的刚度特征值(式7.3.3)相比,上式仅在根号内分子项多了一项C b , 当C b =0 时,上式就转化为式(7.3.3),C b 反映了连梁对剪力墙的约束作用。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1 结构布置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2.1 框架与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1、定义: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
内刚度很大的楼盖将二者连接在一起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时,二者之间存在协同工 作问题。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2、特点:
1)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单独剪力墙的变形曲线以弯曲变形为主;单独框架的 变形曲线以整体剪切变形为主。
7.2.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1、基本假定: 1)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为无限大。这保证了楼板将整个结构单元内的所有
框架和剪力墙连为整体,不产生相对变形。 2)房屋的刚度中心与作用在结构上的水平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的合
力作用点重合,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房屋不产生绕竖轴的扭转。
注: 1)在这两个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同一楼层标高处,各榀框架和剪力墙的水平位移相等。 2)可将结构单元内所有剪力墙综合在一起,形成一榀假想的总剪力墙,总剪力墙的弯曲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7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标题
主要内容:
重 点、难点:
7.1 结构布置(了解) 7.2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3 框架-剪力墙铰结体系结构分析 7.4 框架-剪力墙刚结体系结构分析 7.5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计算步骤及计算实例(了解)
主要内容
7.1 结构布置 1)总体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变形缝设置等,见第 2章所述; 2)具体布置除应符合下述的规定外,其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尚应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