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doc 53页)

合集下载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技术措施学习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技术措施学习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技术措施学习某百万机组低负荷(深调峰)运行总结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技术措施根据电网电量情况,我厂可能面临机组深度调峰问题,机组最低负荷有可能降至150MW,为了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措施。

1、煤质要求:发热量19.0MJ/kg,硫份<4.4%,挥发份>10%。

2、磨机运行方式:保持B、C、D、E磨机运行,其中B、E磨四个燃烧器均投入,根据燃烧情况停运C、D磨燃烧器,停运原则:负荷280MW时,停运C1燃烧器。

负荷降至260MW继续降时,停运C4燃烧器。

负荷降至210MW时,停运D2燃烧器,负荷降至180MW时,停运D3,若负荷机组降低,运行粉管风速<18m/s时,则考虑停运C磨备用,负荷降至100MW以下,停运D磨备用。

3、总风量控制:控制总风量在1050—1200t/h,氧量3—4%之间,投运燃烧器F风控制25%,C风控制在15%,未投运燃烧器F、C风控制5—10%,关闭燃烬风,控制二次风箱压力>0.3KPa。

4、一次风压力母管压力控制在6.0—6.5KPa。

5、负荷<300MW,空预器投入连续吹灰。

6、当炉膛温度<750℃,及时投入运行磨机油枪稳燃(投油原则:对角投运),视燃烧情况增投油枪,投油时,禁止同时投入两支及以上油枪,必须待第一支油枪着火,炉膛负压正常后,方可投入第二支油枪,油枪投运时应派人到就地检查油枪燃烧情况,发现漏油或油枪着火不好时及时停运该支油枪。

7、负荷降至250MW时,主汽压力控制在13MPa,若调度要求继续降负荷,保持锅炉热负荷不变,通过开启汽机高、低旁路进行降负荷。

8、操作汽机旁路时,先开启低旁及三级旁路减温水,再开启低旁减压阀15~20%开度,并控制低旁后温度在80℃以内;再逐渐开启高旁减压阀,调节阀开度以控制再热冷段压力1.0MPa左右,调整高旁减温水控制高旁后温度<430℃(高旁闭锁温度为430℃)。

调节高旁调节阀时,应与锅炉联系,调节幅度不能过大,参数调整正常后应减少高、低旁的调整,旁路的监视及调整应安排专人负责。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摘要: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在电网的日常运行中,峰谷负荷偏差不断增大。

是电网机组深度调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负荷调度过程中,当负荷小于额定负荷的50%时,调峰时间将会不断增加。

当某一时刻调峰深度达到70%以上时,调峰负荷深度明显变大。

如果正常改变调峰减载方式,运行量大,需要燃油喷射稳定燃烧。

本文论述了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调峰深度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火电机组的几种控制策略及优化控制技术。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优化与控制;策略;深度调峰;前言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由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电网支持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电厂深度调峰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和2017年平均弃风率约为15%,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火电厂调压符合仅为10%~20%。

探索实现火电厂峰谷深度的技术途径,对适应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逐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大容量火电厂深度调峰可以节能降耗,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和火电厂的深峰容量,提高经济效益。

1、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现状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深度调峰能力,对协调控制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大型火电机组DCS及控制系统,负荷响应快,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稳定。

为了提高深度调峰的灵活性和性能,有必要研究和开发新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和算法,使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主要参数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提高电厂的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国家电力体制改革。

由于DCS厂家对应用软件的设计和配置投入较少,早期采用的国外控制方案和算法较多,现场调试不够详细。

火电厂大多数控制系统基本能满足小负荷变化或低速负荷变化的调节要求,但是在机组深度调整运行的情况下,主蒸汽压力、功率、主蒸汽温度、水位等主要运行参数波动频繁。

2、安全性影响分析如果发电机组的调峰深度过大,特别是全厂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一旦机组发生故障,处理不当将导致全厂停电。

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标准

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标准

电调〔2017〕198号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各统调电厂、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我省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整体受电规模也大幅提升,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我省出现的调差缺口矛盾,提升统调机组调峰能力,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在总结我省首批深度调峰工作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见附件),现予以印发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1.坚持目标导向,原则上要求2018年底前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调峰深度达到机组额定出力40%的要求。

2.各电厂应高度重视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建设,尽快落实机组改造计划和资金,加快推进机组调峰能力改造。

3.请方天公司认真履行深度调峰机组试验技术监督工作要求,严格审核试验相关报告,并将结果报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2017年12月15日(此件发至收文单位本部)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标准,促进江苏电网发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参照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电网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

第二章技术要求第三条机组深度调峰的基础要求:机组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满足以下要求:(一)机组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机组排放满足标准要求。

(二)机组能够确保不影响供热要求。

(三)调峰深度要求:调峰深度分三档,最低出力等级要求为40% Pe及以下。

Pe:机组额定出力;P:机组出力。

(四)响应时间要求:机组从50% Pe调整至最低技术出力所用时间不超过1.5小时。

机组从深度调峰状态恢复出力至50% Pe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五)进相能力:机组在深度调峰范围内运行时,发电机进相能力不小于50% Pe时的进相能力。

(六)一次调频: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机组在深度调峰运行方式期间,一次调频DX15 /DX30 /DX45响应指数必须达到DX15 :0至15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DX30 :0至30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DX45 :0至45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

机组深度调峰的临时规定

机组深度调峰的临时规定

关于近期机组深度调峰的临时规定一、两台机组负荷曲线为50万1、退出两台机组的给水流量低断水保护,人为闭锁炉水泵的启动;2、压负荷曲线的上限运行,保持单机负荷在25.5—26万之间;3、严密监视锅炉分离器的出口过热度,调整煤水比,保持微过热度运行;4、调整好两台汽泵的再循环流量,防止出现抢水现象;5、加强对给水流量的监视和调整,严密监视水冷壁温度,防止出现给水流量低的情况;6、出现全部给水泵跳闸的紧急情况,立即手动紧急停炉;7、增加磨煤机的烟煤侧给煤机出力,减少无烟煤侧给煤机出力,严密监视锅炉火焰燃烧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投油助燃;8、根据磨煤机的出力情况可以考虑2台制粉系统运行;9、加强对一次风机振动的监视,合理调整一次风压,防止失速现象的发生。

二、两台机组负荷曲线为40万1、压负荷曲线的上限运行,#2机组负荷减至15—16万,#1机组负荷减到25.5—26万;2、#1机组按“两台机组负荷曲线为50万”的规定执行;3、#2机组退出给水流量低断水保护;4、#2机组的汽机主控投手动控制;5、#2机组投入D磨微油小油枪,退出一台制粉系统,保持C、D 磨运行;6、#2机组根据锅炉火焰的燃烧情况,增加磨煤机的烟煤侧给煤机出力,减少无烟煤侧给煤机出力,C层磨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投油助燃;7、#2机组加强对煤水比的调整,严密监视锅炉过热汽温度,防止出现低温;8、#2机组加强给水流量的的监视和合理调整,防止出现主给水流量低,储水箱水位低导致炉水泵跳闸的情况,并尽量减少锅炉分离器的排水量;9、#2机组出现全部给水泵跳闸的紧急情况,立即手动紧急停炉;10、#2机组调整好两台汽泵的再循环流量,防止出现抢水现象,负荷20万,退出一台汽泵运行;11、#2机组负荷20万及时调整高加疏水,确保高加的正常投运;12、加强对一次风机振动的监视,合理调整一次风压,防止失速现象的发生。

发电厂深度调峰的安全技术措施

发电厂深度调峰的安全技术措施

机组深度调峰的安全技术措施批准:吴书珍审核:陈俊王杰安振军王飞编写:运行部运行部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七日机组深度调峰的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电网安排,我厂7月17日~19日夜间进行深度调峰,初步安排用#3、#5机组进行调峰,具体措施如下:一、组织措施;组长:吴书珍副组长:李富斌、王杰成员:乔国强、安振军、温志军、陈俊、王钰、王利平、王飞、杜福、李雄、王顺奎二、安全技术措施:1.深度调峰期间各专业安排好人员值班。

2.低负荷期间锅炉采用集中燃烧的方法, #3—6炉尽量不运行#4磨。

3.#4、#6炉尽量控制负荷不低于100MW,保证#1磨运行,必要时投入微油点火装置稳燃。

4.热工专业提前维护好微油点火装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微油点火装置良好备用。

每天提前对微油进行试验,同时夜间安排人员值班。

5.汽机专业将#3、#5机所带公用系统到其他机接带,低负荷期间监视好高加水位。

6.输煤专业加强配煤管理,禁止劣质煤进入原煤斗,影响锅炉燃烧。

7.除灰专业在深度降负荷前,提前出焦,低负荷运行期间,禁止开启大灰门。

低负荷期间根据锅炉燃油情况申请退出脱硫运行(投微油点火不退脱硫)。

8.接到深度调峰命令后,各专业人员到场升级监护,首先将各机降负荷至110MW左右,第一轮#3机组投微油,滑温、滑压至汽温500℃,汽压力9.0Mpa左右,逐步关小一、二次汽减温水,投微油点火,逐渐降负荷至规定值,第二轮#5机组投微油,降负荷至规定值。

9.#4、#6机尽量带最低不投油负荷,负荷低于100MW,电气专业停运AVC装置。

10.如果#3或#5机组#1磨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停磨,采取#6机组投微油进行深度调峰,最后进行#4机组深度调峰。

#4机组深度调峰时根据汽动泵运行状况,必要时倒电动泵运行。

11.深度调峰结束后,逐步升温升压,升负荷,严格按规程控制升温升压及降温降压速度。

12.锅炉运行经常到就地观察着火情况,燃烧不稳立即投油助燃,防止炉灭火。

深度调峰201408

深度调峰201408

一、两台机组负荷曲线为48万(或53万)1、机组负荷低于300MW,退出CCS运行方式。

2、双机运行期间检查省煤器流量低低锅炉MFT保护投入正常,锁定炉水循环泵启动。

3、提前了解我司机组可能深度调峰的信息,做好深度调峰的配煤准备工作,根据当天负荷控制好煤仓仓位,保证夜间调峰时烧到烟煤(具体配煤按照当日配煤方案执行)。

4、加强给水泵的监视和调整,机组负荷低于300MW时,开启汽泵再循环,保证单台给水泵流量不小于400t/h,同时加强对各级受热面壁温的监视(汽泵再循环调门手动控制)。

5、严密监视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及过热度,精心调整煤水比,保持分离器出口微过热度运行(3-10℃),随时检查分离器出口温度不低于当时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加强对分离器水位的监视,防止分离器水位高导致后部受热面进水,汽温大幅度下降;加强对低过后汽温监视,保证低过后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5℃以上。

若出现汽温大幅下降,超过规程规定值应立即打闸停机。

6、机组深度调峰前对炉前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试投油枪正常。

7、机组负荷小于300MW后重点监视空预器电流及就地摩擦情况,必要时开大热风再循环。

8、加强对一次风机的调整和监视,保证一次风机出口压力不小于6.3KPa,调整磨煤机风量不小于70 t/h(只限深度调峰)。

9、运行调整过程中若达到锅炉MFT动作条件保护动作时,按照运行规程执行。

10、机组负荷240MW以上,注意监视高、低加水位。

11、低省后烟温低于100℃时,检查低温省煤器切至旁路运行。

二、两台机组总负荷曲线低于48万(#2机组250MW;#1炉深度调峰)1、#1机组检查省煤器流量低低保护投入正常,检查机组主保护投入正常。

2、#1机组汽机主控切手动控制,根据主蒸汽压力调整汽机调门开度。

注意汽机振动、胀差、轴承金属温度等TSI参数正常。

3、维持#1炉ABC或BCD磨煤机运行,视燃烧情况投入D层小油枪运行,并投入C层前墙或后墙同侧不少于两支油枪运行,并可根据燃烧情况可增投油枪。

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doc 53页)

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doc 53页)

电调〔2017〕198号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各统调电厂、江苏方天电力技术:近年来,我省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整体受电规模也大幅提升,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我省出现的调差缺口矛盾,提升统调机组调峰能力,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在总结我省首批深度调峰工作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见附件),现予以印发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1.坚持目标导向,原则上要求2018年底前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调峰深度达到机组额定出力40%的要求。

2.各电厂应高度重视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建设,尽快落实机组改造计划和资金,加快推进机组调峰能力改造。

3.请方天公司认真履行深度调峰机组试验技术监督工作要求,严格审核试验相关报告,并将结果报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2017年12月15日(此件发至收文单位本部)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标准,促进江苏电网发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参照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电网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

第二章技术要求第三条机组深度调峰的基础要求:机组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满足以下要求:(一)机组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机组排放满足标准要求。

(二)机组能够确保不影响供热要求。

(三)调峰深度要求:调峰深度分三档,最低出力等级要求为40% Pe及以下。

Pe:机组额定出力;P:机组出力。

(四)响应时间要求:机组从50% Pe调整至最低技术出力所用时间不超过小时。

机组从深度调峰状态恢复出力至50% Pe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五)进相能力:机组在深度调峰范围内运行时,发电机进相能力不小于50% Pe时的进相能力。

(六)一次调频: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机组在深度调峰运行方式期间,一次调频DX15 /DX30 /DX45响应指数必须达到。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处置预案

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处置预案

广西xxxxxxxx东电厂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处置预案编写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编制日期:2015年02月27日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处置预案为确保机组深度调峰期间,锅炉低负荷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发生锅炉灭火事故,结合本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注意事项1、接到机组深度调峰指示后,立即对锅炉油枪(微油枪、大油枪)进行试验,有缺陷立即联系维护处理。

维护处理后验收时,必须再次试验油枪着火正常。

2、机组深度调峰期间以稳定锅炉燃烧为第一要务,其它指标控制应在保证锅炉稳燃的基础上方可适当考虑。

3、机组负荷降至低负荷时(70MW),应投入微油点火系统,保证至少有三个角微油枪稳定运行,发现微油枪着火变差,应立即分析原因,联系维护清理油枪或调整助燃风等措施保证微油枪着火正常。

4、如微油枪不能保证三个角着火正常,则可根据锅炉燃烧情况投入相应大油枪稳燃。

5、为防止大量冷风进入炉内影响锅炉燃烧,低负荷运行时,将未投运的燃烧器助燃风风门关小到10%左右。

6、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不允许吹灰,防止锅炉灭火。

二、机组低负荷运行控制措施(一)机组调峰降负荷接到机组深度调峰指示,值长应中调值班员加强沟通,尽可能争取得到机组总负荷在150MW以上运行。

1、总负荷≥150MW时,机组负荷分配---两台机组各带75MW以上。

(1)接到中调调度员令机组调峰、总负荷降至150MW时,即按规程规定进行操作,机组负荷90MW以下按1MW/min速率缓慢降负荷,直至目标值。

(2)降负荷停磨煤机时应优先保留下层磨运行以确保可以投入微油枪,应尽量避免燃烧器隔层投运;无特殊情况严禁A+D磨运行的方式。

(3)在机组降负荷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汽包水位、锅炉火检信号,确保锅炉稳定运行;控制好锅炉汽温、汽压下降速率,避免汽温、汽压大幅波动。

(4)机组负荷降到80MW以下,为稳定锅炉燃烧,投入所有可运行的微油枪(下层磨运行情况下),再进行降负荷,如果微油枪投运不能满足稳燃要求,则投入一支大油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doc 53页)电调〔2017〕198号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各统调电厂、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我省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整体受电规模也大幅提升,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我省出现的调差缺口矛盾,提升统调机组调峰能力,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在总结我省首批深度调峰工作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见附件),现予以印发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1.坚持目标导向,原则上要求2018年底前全省30万千瓦— 2 —— 3 —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标准,促进江苏电网发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参照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江苏实际,制定本技术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电网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

第二章技术要求第三条机组深度调峰的基础要求:机组在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满足以下要求:(一)机组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机组排放满足标准要求。

(二)机组能够确保不影响供热要求。

(三)调峰深度要求:调峰深度分三档,最低出力等级要求为40% Pe及以下。

调峰深度分档出力等级最低技术出力范围第一档40% Pe 40% Pe≥P>35% Pe第二档35% Pe 35% Pe≥P>30% Pe第三档30% Pe 30% Pe≥P— 4 —Pe:机组额定出力;P:机组出力。

(四)响应时间要求:机组从50% Pe调整至最低技术出力所用时间不超过1.5小时。

机组从深度调峰状态恢复出力至50% Pe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五)进相能力:机组在深度调峰范围内运行时,发电机进相能力不小于50% Pe时的进相能力。

(六)一次调频: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机组在深度调峰运行方式期间,一次调频DX15 /DX30 /DX45响应指数必须达到0.2/0.3/0.35。

对不同一次调频性能分档如下:一次调频性能一次调频等级DX15 /DX30 /DX45一次调频指数范围第一档-基础要求0.2/0.3/0.35 0.4>DX15≥0.2 0.6>DX30≥0.3 0.7>DX45≥0.35第二档0.4/0.6/0.7 DX15≥0.4 DX30≥0.6 DX45≥0.7DX15 :0至15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DX30 :0至30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DX45 :0至45秒一次调频响应指数。

第四条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机组,除机组深度调峰的基础要求外,应尽量保证低负荷期间AGC性能。

对不同AGC性能分档如下:AGC性能AGC等级调节范围(%Pe/min)— 5 —AGC第一档0.5 1.0>S≥0.5AGC第二档 1.0 1.5>S≥1.0S:机组AGC速率,单位为 %Pe/min。

第三章试验与验证第五条发电企业开展深度调峰试验,应提前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履行相关手续,按照同集团系统回避原则,委托有相关资质并熟练掌握相关管理办法的第三方进行深度调峰能力试验。

第六条发电企业深度调峰能力试验结束后,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交试验报告(见附件一),以及确保安全试用的承诺资料(见附件二)。

第七条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依据电网需求组织试用期机组深度调峰能力验证,原则上试用期调用不少于10次/年或累计40小时/年。

第四章认定与调用第八条首次申请认定深度调峰能力的机组,或深度调峰能力变化后需重新认定的机组,需通过一个自然年的试用合格后予以认定。

第九条发电企业深度调峰能力试用结束后,向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交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认定申请。

其中:(一)调峰深度:试验期间最低技术出力持续时间不少于4小时,试用期间每次调用时该出力至少持续2小时。

最低技术出力不超过深度调峰认定值。

— 6 —(二)一次调频:试验期间、试用期间一次调频性能平均值。

(三)AGC性能:试验期间、试用期间AGC性能平均值。

第十条深度调峰机组应提前做好深度调峰准备,确保根据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指令随时进入深度调峰。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本规范由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解释。

— 7 —附件1-1编号:XXX发电有限公司X号机组深度调峰出力确认试验报告测试单位:(公章)— 8 —编制日期:年月日— 9 —编写:审核:审定:审批:— 10 —摘要依据《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第二章第三条(一)(二)(三)(四)要求,对机组进行调峰深度测试,确定机组在深度调峰工况下的出力等级。

简要说明机组情况。

简要说明试验过程。

简要说明试验结论。

— 11 —一、试验目的电厂为适应江苏电网深度调峰要求,提高机组调峰能力,特进行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确认试验。

依据《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三条(一)(二)(三)(四),对机组进行调峰深度测试,确定机组在深度调峰工况下的出力等级。

二、试验标准1.技术标准(1)《江苏电网统调发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2)GB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GB 8117.2—2008《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4)GB/T 31464-2015 电网运行准则2. 其他标准(1)GB 26164—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定》(2)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3)制造厂说明书三、试验内容(1)机组负荷从50% Pe下调至机组最低技术出力,调整过程时间不应大于1.5小时。

(2)在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进行出力试验,至少稳定4小时。

(3)机组负荷从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恢复至50% Pe,恢复时— 12 —间不超过1小时,试验结束。

试验过程中,对机组排放、供热、投用辅助能量进行助燃情况及影响机组安全的参数进行记录。

四、设备技术规范(1)锅炉系统(含环保设备系统)略。

(2)汽机系统略。

(3)发电机设备规范略。

五、试验测点及测量本次试验采用机组DCS已有测点。

试验期间,要求机组数采系统能自动采集存储,最终形成电子版文件。

数据要求每1分钟采集一次,并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六、试验步骤在正常运行负荷调整至50%Pe,试验开始,保持机组稳定运行,保持汽压、汽温的稳定,运行人员要严格监视锅炉各主要受热面温度,主辅机振动、轴承温度及电机线圈、电机轴承温度;汽轮机瓦温、振动、差胀及监视段压力等安全参数。

检查机组正常投入的各辅机工作正常。

按照试验内容要求进行,然后完成后试验结束。

试验过程中不得投用辅助能量进行助燃,排放不得超标。

— 13 —有供热的机组进行能力确认试验时,应在最大供热量和/或不小于机组典型供热量工况下进行。

七、试验过程描述略。

八、测试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具体试验数据汇总表见附录),得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汇总如下表,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 14 —测试主要结果名称单测试结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机组发电功率MW50%Pe降负荷至机组最低技术出力所用小时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升负荷至50%Pe所用小时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持续时间小时试验全过程机组排口NOx含量是否超限是/试验全过程机组排口SO2含量是否超限是/试验全过程机组排口烟尘含量是否超限是/试验全过程机组供热量是否受影响是/试验全过程油枪或等离子设备是否投用是/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蒸发量t/h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主蒸汽温度℃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主蒸汽压力MPa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再热蒸汽温℃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再热蒸汽压MPa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给水温度℃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脱硝系统人口烟℃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机组供热量t/h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给煤量t/h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锅炉燃油量t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机组排口NOx含mg/N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机组排口SO2含mg/N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机组排口烟尘含mg/N燃用煤种/— 15 —1.试验情况简述2.对试验阶段辅助能量助燃稳燃情况进行说明,试验期间不得投油、等离子及其他辅助能量。

3.对试验阶段烟气排放进行说明,明确是否符合标准。

4.对试验阶段供热情况进行说明。

5.对机组升降负荷响应时间进行说明,机组从50% Pe调整至最低技术出力所用时间不超过1.5小时。

机组从深度调峰状态恢复出力至50% Pe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6.对机组试验阶段尤其是最低技术出力工况下的运行参数进行说明。

运行参数不得超限。

机组能够在该工况下稳定运行。

7.根据试验分析以及管理办法关于出力方面的要求,确认该机组深度调峰出力下限为xxxMW。

— 16 —九、附录1.机组最低技术出力工况试验监测数据附表1 试验监测数据(举例说明)锅炉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功率MW汽水分离器压力(汽包压力)MPa汽水分离器温度(汽包温度)℃各级过热器出入口压力MPa各级过热器出入口温度℃各级减温水流量t/h各级再热器出入口温度℃各级再热器出入口压力MPa给水压力MPa给水温度℃给水流量t/h水冷壁管壁温℃过热器壁温℃再热器壁温℃— 17 —锅炉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总煤量t/h一次风量t/h二次风量t/h炉膛压力Pa二次风箱压力kPa送风机出口压力kPa一次风机出口风压力kPa空预器进口风温℃空预器出口风温℃空预器入口风压力kPa空预器出口风压力kPa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SCR进口烟气温度℃空预器进口烟温℃空预器出口烟温℃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电除尘出口烟温℃省煤器出口烟压力kPa— 18 —锅炉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空预器进口烟气压力kPa空预器出口烟气压力kPa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气压力kPa电除尘出口烟气压力kPa引风机入口压力kPa送风机导叶开度%一次风机导叶开度%引风机静叶开度%引风机电流 A送风机电流 A一次风机电流 A空预器电流 A排烟NO x浓度mg/m3排烟SO2浓度mg/m3磨煤机给煤量t/h磨煤机电流 A磨煤机动态分离器转速/折向挡板开度rpm/格磨煤机进口一次风压kPa— 19 —锅炉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磨煤机进口一次风量t/h 磨煤机出口风压kPa 磨煤机磨碗差压kPa 磨煤机热风门开度% 磨煤机冷风门开度% 磨煤机进口温度℃磨煤机出口温度℃磨煤机出口粉管风速m/s 送风机前轴承振动mm/s 送风机后轴承振动mm/s 一次风机前轴承振动mm/s 一次风机后轴承振动mm/s 引风机滚动轴承振动mm/s 引风机固定轴承振动mm/s汽机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 20 —汽机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发电机功率MW主蒸汽压力MPa主蒸汽温度℃再热汽压力MPa再热汽温度℃给水压力MPa给水温度℃凝汽器压力kPa调节级后压力MPa给水流量t/h凝结水流量t/h供热压力MPa供热温度℃供热流量t/h一段抽汽压力MPa二段抽汽压力MPa三段抽汽压力MPa四段抽汽压力MPa五段抽汽压力MPa— 21 —汽机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六段抽汽压力kPa七段抽汽压力kPa八段抽汽压力kPa热井水温℃循环水入口温度℃循环水出口温度℃主油泵出口压力MPa润滑油压力MPa润滑油温度℃主汽轮机各轴承振动μm发电机各轴承振动μm主汽轮机各轴承温度℃发电机各轴承温度℃主汽轮机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发电机轴承温度℃主机轴向位移mm缸胀mm差胀mm汽泵前置泵轴承温度℃— 22 —汽机侧参数参数单位数值(最低技术出力工况)汽泵轴承温度℃汽泵轴向位移mm小机推力轴承温度℃小机轴承温度℃小机轴承振动μm2.主要参数的试验期间的曲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