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全国1卷命题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语法填空题的命题分析及解题指导

语法填空题的命题分析及解题指导

(2)提示词是形容词 此时可能考查提示词的反义词、副词、比较 等级或名词等。 a. 考查提示词的反义词时需根据文章逻辑判 断。如: A person's weight is private, and making comments about it is definitely considered ________ (polite). 解析:由private (私密的)可知,评论别人的 体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故填impolite。
1. 时态和语态。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 2. 非谓语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宾语和状语, 动词-ing形式作宾语(介词的宾语和动词 的宾语)、定语,过去分词作定语。 3. 词性转换。形容词→副词/名词,名词→形 容词,动词→形容词。 4. 冠词。形容词最高级前加定冠词的用法。
5. 代词。代词I的宾格形式me或名词性物主 代词mine,it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式its。 6. 介词。考查固定短语中的介词,如2014年 II卷中考查next to中的to,2015年考查了 by car中的by和at the same time中的at。 7. 连词。or和and(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 理解设空处前后的语意逻辑关系)。
d. 考查名词时,需注意名词的数。如: In addition to their simple beauty, what makes the adobe dwellings admirable is their 43. ________ (able) to “air condition” a house without ... electric equipment.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 解析:设空处意为“能力”,故填 ability。
二、命题特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2015-08-31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2015年的高考语文受到的社会关注超乎过往。

自2014年9月《国务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颁布以来,考试内容改革大幅度推进;辽宁、山东、江西等进入分省命题调整,使用全国统一试卷。

从考试自身的发展来看,考试改革推进伊始的语文作文注定反映了高考未来的走向。

而在社会的关注、热议和纷纷繁荣的现象背后,涌动着这个时代的趣味和诉求,在这个层面上,高考语文更是一个社会的象征符号。

一、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2015 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体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作文的教育功能被强化高考这一具有选拔意义的社会制度,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备受关注。

但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高考的教育功能也同样不能被忽视。

高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以给考试的亲历者和关注者留下长久的记忆。

正是因为高考具有这一特殊性,作文试题格外强调重视其教育功能,实现试题的育人使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作文的育人定位,首先要明确高考是一项国家行为的性质。

高考的主要功能除了为考生开辟自我发展的途径外,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选择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为国选材的目的。

同时,通过试题把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有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展开思考。

今年部分作文试题突显了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较典型的如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利用试题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

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卷分析及反思.doc

试卷分析及反思.doc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反思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基本沿用了去年的思路。

整体框架亲和,对考生来说,没有突兀感,这样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苹的连续性,这种稳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适应的。

因此,整体上來讲,去年的亮点在2015年依然保留,但是今年在某些试题上的求新求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15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总体特征是:形式稳定,适当微调,回归传统,考查素养。

试卷总体与去年保持一致,保持了其多年来的固有特征。

同时,该试卷也进行了适度的求变。

如,现代文阅读的三道选择题均是考查考住的信息筛选比较能力;文言文阅读新增加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诗歌鉴赏考查了岑参的诗歌,在命题上注重和课本的结合,采用了比较鉴赏的试题类型,着重考查來了写景角度、思想悄感、表达作用等几个知识点,冇综合考查的趋势;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川类文本阅读适度做出了调整;语言文字运用在设题上和2014年保持一致,1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

二、试卷稳中求变,全国卷今年虽整体看似平稳,但其中变化Z处不容小觑,以下几处尤其值得注意。

(1)社科类文章阅读选取了反映宋代金融领域的一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牛理解文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和历年的考题相比较,相对稳定,难度适中,有效考查了考牛•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木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口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屮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文言阅读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15年的文言文选材于《宋史》中的《孙傅传》,但问题设置略有变化,取消了实词的考查,新增文化常识考查这一题型(考纲中已有提及)。

以往学习屮,教师认为文化常识是学习屮可以一带而过的内容,有些学生也没有认真学习了解,这次考试预示着今后这部分知识教师需要认真讲解,学生也需要仔细了解体会。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近三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曾钊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近三年的高考中,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文科综合科目试卷采用的都是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以下简称“文综卷Ⅰ”)。

仔细研读这三年文综卷I中的高考政治试题,并总结概括出这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的一般规律,对我们高三师生搞好2016年的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是十分必要的。

把握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规律,可避免复习备考的盲目性,提高高考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13页(P19-30,33)
【作者】曾钊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溪县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近三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政治模块试题的特点及备考建议
2.稳中求变稳中求进力求创新——近三年福建新课标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命题特点的分析
3.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政治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启示
4.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5.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试题分析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试题分析

2015全国新课标一卷理综试题分析2015新课标一卷的化学,遵循新课标课程思想,命题形式灵活,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考查方式。

注重了考题与生活结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今年试卷与往年相似之处在于:经典题型延续考查,如选择题部分第8题的阿伏伽德罗常数,第10题的化学实验基础,第11题的电化学,12题的元素周期律,27题的工业流程题,均为历年常见题型,也是学生掌握较好的题型。

选修部分的题型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平日复习中常见的。

继续考查学生的综合审题能力,如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可以通过题目所给信息确定答案;13题的图表,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看懂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顺利作答。

今年试卷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学科知识的考查中体现人文情怀,成为今年命题的一大亮点。

也给所有的考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必须要注重!有机必考部分避开了考生熟悉的同分异构体和官能团性质,改从分子式角度进行考查,从题目所给键线式确定该物质分子式,结合元素守恒思想来确定答案。

在连续三年的有机制备实验考查之后,新课标一卷再次回归到无机探究实验,考查了物质检验、实验装置、实验设计等内容,取材于熟悉的草酸,注重对考生实验设计描述的准确性、完整性的考查,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体现在28题的反应原理大题上。

再次强调考生应该注重平日的计算训练。

从整套试卷讲,本套试卷是一套难度中等偏上,但区分度强,灵活度较大的试卷。

从这套试卷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化学的命题趋势:将会继续加大实际背景问题,加入传统文化,探索创新型问题,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2015年陕西省理综生物部分高考试题分析西安新东方优能高中部理综项目组孙亮2015年陕西高考理综仍采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新课标I卷)。

今年与往年总体相比,生物总分值没有变化,但试题结构略有改变,试题难度降低。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2015-08-31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2015年的高考语文受到的社会关注超乎过往。

自2014年9月《国务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颁布以来,考试内容改革大幅度推进;辽宁、山东、江西等进入分省命题调整,使用全国统一试卷。

从考试自身的发展来看,考试改革推进伊始的语文作文注定反映了高考未来的走向。

而在社会的关注、热议和纷纷繁荣的现象背后,涌动着这个时代的趣味和诉求,在这个层面上,高考语文更是一个社会的象征符号。

一、2015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点2015 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体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作文的教育功能被强化高考这一具有选拔意义的社会制度,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备受关注。

但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高考的教育功能也同样不能被忽视。

高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以给考试的亲历者和关注者留下长久的记忆。

正是因为高考具有这一特殊性,作文试题格外强调重视其教育功能,实现试题的育人使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作文的育人定位,首先要明确高考是一项国家行为的性质。

高考的主要功能除了为考生开辟自我发展的途径外,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选择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为国选材的目的。

同时,通过试题把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有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展开思考。

今年部分作文试题突显了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较典型的如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利用试题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

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群体、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群体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群,呼应着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济宁一中-彭黎:《全国卷地理试题透析及2016届备考策略》

6济宁一中-彭黎:《全国卷地理试题透析及2016届备考策略》

3.强化主干、落实世界、中国主要区域 的地理特征
15年有6幅图都是以区域图片为载体设置试题,掌握区域 学习的方法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方法, 会区域的分析和比较,会运用必修的原理,规律解释一些 区域 现象,区位因素的分析等内容。宏观上,不割裂自然、人文和 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注重以区域为载体,整合式复习。把自然 、人文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原理放到具体的区域中去运用、 检验,回归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的本质属性;具体上,对 重点区域要进行小切口、精研究的解剖式复习,对区域要吃透 挖深。区域地理可以说是对整体高中地理的初始复习,也可以 说是系统复习的开始。区域地理的复习学案非常有必要,应该 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学案册,整理好以备复习翻阅。
4.复习活动中吃透地理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
通过设计学案、教师讲解(讲中有启发,听中有 思考),学生动脑(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 演绎、总结概括),学生动手(绘图、列表、列 关系式、结构式),学生动口(提问、答问、讨 论、交流)以及阅读查询资料等完成复习活动。 杨雪老师用典型问题,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习 题)加以分析,拓宽加深,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 一般方法,使学生 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规律。
8.重视讲评,剖析透彻,举一反三。
讲评前要: 认真批阅,细心统计 科学分析,找出问题 寻找错因,对症下药 讲评中要: 讲错点、讲疑点、讲审题、讲思路 讲规律、讲拓展、讲方法、讲规范 讲评后要: 二次过关,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2015.10.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开放性试题较多
试题重在对学生差异性发展的考查,重在 考生能通过对地理知识点的运用的综合分 析问题来自圆其说。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考复习建议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考复习建议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及2016年高考复习建议襄阳市教学研究室郭仁俊一.考试情况分析1.襄阳市数学当量分数线2.分数频率分布二.全国高考新课标数学Ⅰ卷分析2004年湖北开始高考数学自行命题,到2015年结束。

2016年开始,湖北高考数学又将重新使用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

间断了11年对全国高考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现以要从头开始。

(一)2015年试卷特点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仍然呈现了“起点低,坡度缓,试题难度呈阶梯式上升”的特点,但较2014年试题要难度有所增加,特别是选择题第12题与填空题第16题难点有所增加,其余选择题与填空题难度均有所降低,都很容易想到解题方向,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理念,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考点新变化与2014年考卷比较,题量与题型基本稳定,减少了在知识交汇型试题的考查.从考点上看,存在下列差别:1.三角函数的考查从重点考查三角公式转向为重点考查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如选择题第8题,正余弦定理考查由于三角函数结合转向与平面几何结合,难度有所增加,填空题第16题.2.本卷没有考查多年来一直考查的集合概念与运算的题目.3.线性规划题目由目标函数为线性函数转向为目标函数为斜率型函数.4.立体几何由以棱柱、棱柱为载体考查空间平行与垂直判定与性质及二面角的计算转向为以非棱柱与棱锥为载体考查线面垂直的定义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平面解析几何由考查椭圆的定义与性质转向为考查抛物线的切线与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试题新亮点1.第19题由传统以频率分布直方图或茎叶图等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古典概型的计算与随机变量分布列及其期望的计算,改为以散点图为载体考查非线性拟合、回归方程的计算及回归分析,是新的亮点.2.第6题,以《九章算术》中的谷物的体积计算为背景考查圆锥的体积公式,试题背景新颖.3.第18题,以过菱形一条对角线的端点作两条垂直的线段为背景,考查面面垂直的概念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试题背景新颖.4.第16题,以平面几何图形为载体,考查正余弦定理及极限思想,背景和考查方式都较为新颖.5.第19题为非线性拟合问题,与人教A版选修2-2第86页例2有着惊人的相似.从总体看,2015年全国卷Ⅰ有以下特点1.试卷整体保持平稳纵观全卷,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可以看出,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在题型、体量、分值上与2014年相比保持不变,命题角度和试题难度上仍然呈现了“起点低、坡度缓、难度散”的特点,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从考试性质上审视这份试卷,它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是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可圈可点的试卷.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理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在命题设计里得到更好的体现.2.试卷稳中有变,立意创新与2014年考卷相比,出题方式与命题角度基本稳定,仍重视知识交汇型试题的考查.但今年高考更加重视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第6题,通过《九章算术》中的经典问题,考查考生对圆锥的体积计算,很有新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全国I卷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2015高考数学考试已结束,新课标数学全国一卷一直是河南、河北、山西高考使用的数学试卷,今年又加入了考试大省江西,试卷的结构没有改变,命题仍然遵循了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体的原则,延续了以往高考课标卷的特点和规律,下面我们就从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思想考查三个方面解读今年数学卷的特点,并对2016高考全国卷的命题进行预测.
一、知识架构考查全面,主体内容变化不大
15年高考在六大模块的知识的考查中,无论比值还是知识点,与前几年都有相似之处,以理科为例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分析可知各模块分值比例变化不大,在各知识模块的知识考查中,函数导数依旧是压轴题,解析几何解答题依然处在20题的位置上,重点考查抛物线和椭圆知识,立体几何解答题以往都是柱体模型为主,今年虽然没出现柱体模型,但仍然是柱体模型的变式处理方式,三角形与数列在解答题中会选其中一点考查,通常在解答题第17题,理科已连续两年在大题上考查数列知识,概率统计一般会从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分布、
线性回归、随机变量、正态分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方面考查其中三到四个知识点,已连续两年解答题都在统计初步上选点命题、其他知识一般考查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简易逻辑和选考题,经过近十年的课标卷命题,课标全国卷命题日趋成熟,知识结构考查合理、稳定,在新高考改革对高考改革之前,不会出现太多的变化.
在知识结构考查稳定的前提下,大部分题型结构都是常规性题型,难、偏、怪现象
不会出现,同时又进行创新,把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的背景展示,既达到了考查的目的,又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近几年高考出现的新颖性试题: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 ,将一
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
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
A 、500π3cm 3
B 、866π3
cm 3 C 、1372π3cm 3 D 、2048π3
cm 3
【命题意图】本题以正方体容器为背景考查球的截面圆性质、球的体
积公式.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命题意图】本题以教材上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入为背景,探究函数图像,题目新颖.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4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对话形式找到其中的逻辑,从而作出判断.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
【命题意图】本题以古代数学问题转化现代数学解决,既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了解了古代数学的度量、特点等,非常创新.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1题:
【命题意图】在知道组合体是由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组合的几何体的前提下,根据主视
图和俯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求出相关元素,题目新颖,考查要求较高.
二、能力立意试题灵活,降低难度提升区分度
2015高考结束后,普遍学生反应数学难度不大,试题灵活,但问及能考多少分,多数
学生不敢估高分,究其原因体现在试题的灵活度,不敢肯定100%答案正确,下面我们选取
若干道代表试题进行分析: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6题(试题见上):该题以中国古代数学为背景,
要把古代的度量、描述转换成现代数学语言表述,就体现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度量转化能力,而知识的要求是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1题(试题见上):该题继去年以网格考查三视图创新后的又一次对三视图考查的创新,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正视图和俯视图推导组合体的结构从而求半径r,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5题:
该题考查的是非线性目标函数的规划问题,是对以往线性目标函数求最值的的一种创新,也就更加要求了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规划问题中数形分析能力.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8题:
对能力要求比以往要求更高的题型还有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0题的
三项式展开求系数问题,第16题平面几何中的解三角形问题,第19题中的非线性回归问题,第21题动态分析函数图象与导数综合的问题等等,都表面了对能力要求的提升,一些教师要求死记硬被的方法技巧,走捷径,固定化思考模式达
到快速解题的试题在今年的考试中进一步减少,但虽然试题有所变化创新,难度并没有加大,区分度有所提升.
三、注重数学思想考查
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方法和数学思统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函数方程思想是高中所有内容的基础,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和考试中,化归与转化思想是数学解题的基石,任何数学方法与技巧都离不开化归与转化的过程,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是试题分析的重要方法,是高中数学区别于初中数学的主体思想,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笔者统计了2014、2015两年高考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试题,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需要数形结合的试题有第1题、第3题、第4题、第6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5题、第19题、第20题、第22题、第23题,总分值占79分,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需要数形结合的试题有第1题、第5题、第6题、第8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6题、第19题、第20题、第22题、第23题,总分值占74分,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需要数形结合的试题有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11题、第12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第23题,总分值占91分,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需要数形结合的试题有第5题、第6题、第8题、第11题、第12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20题、第21题、第22题、第23题,总分值占86分,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2题:
试题分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本题只需考虑函数(21)x
y e x =-图象在函数(1)y a x =-的图象下方的自变量中,只有一个整数x ,而a 的几何意义是直线(1)y a x =-的斜率,通过旋转就能得到a 的范围,如图: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12题:
试题分析:通过延长,CD BA 交与点E ,可以发现点A 只能在线段EF (不含两端点)上移动,从而确定BF AB BE <<,若通过数形结合分析,本题无法下手.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21题:
试题分析:由于()ln g x x =-的图象是确定了的,()f x 图象恒过1(0,)4
,只需分析()f x 图象在(0,1)的可能情况就能判断零点个数,条理清晰,难度降低.
学思想分析,使得试题难度下降,所以在平时学习和教学中,要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上分析试题,探究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
四、2016高考数学命题展望
从2014年,新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进行试点,随后在2017年年推广到全国,课标卷考试理论上会进行到2019年,在今后的几年中,数学试卷的特点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预计2016年高考数学,主干知识考查的比值基本不变,试卷题型结构不会改变,试题特点会延续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常规题型为主,创新试题出现
两至三道,命题仍以能力要求为主,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思想会贯穿整张试卷,数形结合思想仍是热点、难点试题的重要思考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