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问题”肥料真面目——目前肥料不合格的表现及对策

合集下载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随着农业化肥的广泛使用,化肥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化肥污染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十分严峻,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一、化肥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土壤酸化、碱化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部分化肥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积聚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健康。

2. 水体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中的氮、磷等养分会通过农田排水进入地表水体或者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

一些氮化合物还会在水体中转化成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空气污染:农田施用化肥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二、化肥污染的应对策略1.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健康、环保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利用率,减缓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在农田中采取合理的轮作、休耕、覆盖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科技创新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新型肥料和肥料施用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管理与监测:建立健全的化肥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农田化肥施用登记制度,对农田化肥施用进行登记监测,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过度施肥和乱用化肥。

4.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绿肥、栽植林带、建立人工湿地等方式,净化土壤和水体,减缓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5. 提倡循环农业:加强农田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饲料渣肥料化等方式,实现农田有机循环,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化肥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绿色施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理性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化肥行业在质量控制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挑战1.1 市场监管不到位化肥市场的监管不够严格,存在非法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采用不合格的生产工艺或使用劣质原材料,直接影响了化肥产品的质量。

1.2 技术水平不高化肥生产技术与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化肥的需求。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1.3 环境污染问题化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环境治理成本高昂,一些企业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导致质量控制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二、化肥行业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2.1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化肥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化肥销售、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市场的秩序和化肥产品的质量。

2.2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化肥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化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3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化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操作。

加强原材料的供应链管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性。

通过强化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提高化肥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2.4 推动绿色化肥生产化肥行业应积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高效、低排放的化肥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化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

加大环保投入,治理和处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加强监测和排污管控,确保合规排放。

结语化肥行业质量控制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别让化肥为土壤“减肥”——浅析目前化肥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别让化肥为土壤“减肥”——浅析目前化肥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妥. K此以往 会严重 酸坏土壤 结构,
单一肥料中存在虚假 成分
农 l 民造 不 可估量托 损失 。
单 肥 料胄氧肥 、磷 、 钾肥 ,其中过磷 酸钙足实 行生产许可证 豹 : 根据质 检^ 员近 年来 的检 验来看 ,存在 问题较 多的 是氮肥 巍肥的种 燮 也比较 多, 上要有 硝酸铵 、硫 酸铵 、氯 化铵 、碳 酸氢铵 、尿 素等 =由
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 也尢 国家 行业标准 .一毡不法分予利用企业标准 为幌 予. 田处横行 ,给广 大农 民裨 赞者带来 巨大 的损 失 j
41
维普资讯
题 蝗
及 每

养分 及 单一养 分 的含量 ,标明类 别、等 级、规格 等, 如氯的 存
在形式 、枸溶 性磷必 须标 明、含氯 肥料 必须标 明含 氯等 ,但对产 品的适应 范围 未作 耍求 这 给r 大农 民的购买和 施用指 导作用 很 小。 农民是最 终的 消费者 ,绝 大部分农 民的知 识水平 并 高 .埘
r 。
于屎素含氯量高 、肥效持 久.粳受广大农 民的青 睐:固尿素生产工 艺复聚, 产品经常供 应求,一些商家 叉开始生 产 一 冒牌的尿 素蒙蔽 农民。如近年 些 束市场上 出现 的含硫 尿素 、孢 衣尿素、腐植 酸抹 素等, 窿包装 上在做义章, 将尿 素打 印的很 大,下边 写一个小 小的含硫 、含腐植殴 、孢 农等宇 样,混 淆视听,打着新产 鼯尿素的旗 号.标 叫的养 丹含 量也 是 4 . % 指的却是氨 : 6 6 与硫的总含量或氯与腐植酸的总量 , 重违 反了 G I 3 2 2 0 肥抖标 识 B 8 8 — 0 l《
内容和要求》中不得 以中量元 素、微量 元素或化台物 计入总养分的规定 另 宵一些企业执行的不足国家标准而是企、 标准 .其价格也仪议是正常尿 素的 I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土壤肥料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肥料利用率低、土壤污染、造成养分流失等。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肥料利用率低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关于施肥的误区和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了肥料的利用率极低。

农民在施肥时往往盲目追求速效肥料,而忽视了有机肥料的重要性;或者是过量施肥导致了养分的积累和浪费。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土壤养分的浪费,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对策:1. 合理施肥。

农民需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作物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尽量避免过量施肥和单一追求速效肥料的情况。

2. 注重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侵蚀和硬化程度,有利于水土保持和作物生长,因此应该注重有机肥料的利用。

二、问题:土壤污染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肥料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中残留有害物质的增加,使得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策:1. 减少化学肥料使用。

降低化肥的使用量,采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来替代化学肥料,可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2. 合理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防治为主,减少农药对土壤的副作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问题:养分流失养分的流失对于土壤肥料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比如施用的氮、磷、钾等元素流失到了土壤深层或者直接流失到了地表水体中,从而导致了养分的失控和浪费。

对策:1. 采用合理施肥技术。

比如滴灌、喷灌等技术可以降低施肥时的养分流失风险,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2.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开展梯田、水库、塘坝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土壤侵蚀,预防养分流失,保护土壤肥力。

河南省水溶性肥料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水溶性肥料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水溶性肥料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河南省农业生产中一直存在缺肥、肥效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水溶性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溶性肥料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重点探讨河南省水溶性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1.使用率较低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农民对水溶性肥料的认识和使用量逐渐增加,但使用率仍然较低。

有些农民不愿使用水溶性肥料,主要是因为使用成本高,对农民的经济负担较大。

2.质量不稳定水溶性肥料的品质不稳定,有些不合格的产品会导致营养成分达不到标准,降低了施肥效果。

3.施肥不当有些农民不了解水溶性肥料的施用方法和量,经常出现施肥不足或者过度施肥的情况,导致浪费肥料和环境污染。

二、对策1.加强宣传针对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应加强水溶性肥料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水溶性肥料的认识和使用量。

可以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发布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农民了解水溶性肥料的优点和使用方法,并提高其使用意识和能力。

2.定期监督检查针对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应加强对水溶性肥料生产厂家的监督,加强产品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同时,应建立水溶性肥料质量检查机制,定期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

3.制定配方针对施肥不当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水溶性肥料施用配方,并对农民进行培训。

同时,应加强技术指导,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审定的专业肥料施肥咨询机构等方式,向农户提供科学的肥料施用建议。

总之,水溶性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宣传、监督检查和制定配方等措施,能够解决河南省水溶性肥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溶性肥料的使用率和效益,为河南省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土壤肥料的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肥料过量施用。

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品质,一些农民往往会过量施用化肥,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肥料选择不当。

一些农民在选择肥料的时候,缺乏科学依据,盲目跟风,导致施用的肥料种类不合理,不能满足农作物的实际需求,影响了施肥效果。

3.肥料利用率低。

由于土壤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用的肥料利用率较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浪费了资源。

4.肥料的污染问题。

化肥和有机肥料中的部分营养成分难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长期施用可能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累积,污染土壤,给生态环境带来风险。

5.化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化肥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和废水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对策1. 科学合理施肥。

在施肥前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需求量,科学制定施肥方案,适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2. 选择合适的肥料。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有机肥和化肥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施肥效果。

3. 加强土壤养分管理。

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监测,合理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养分浪费,提高土壤的肥力。

4. 加强有机肥和绿色肥料的研发和推广。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性,对环境影响也较小。

5. 加强化肥生产的环保措施。

化肥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废气和废水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倡农作物秸秆还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降低对外部肥料的依赖。

我国化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化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化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目前化肥产业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产能利用率总体逐年下降,浪费较为严重。

2019、2020、2021、2022和2023年2月末,12市化肥生产企业实际产能分别为651.99、758.22、849.01、854.78和1089.58万吨/年,分别占设计产能的91.03%、89.17%、89.69%、87.94%和85.87%,4年下降5.16个百分点。

(二)产能结构不合理,氮肥、复合肥过剩,磷肥严重不足,钾肥空白。

12市2019、2020、2021、2022年氮肥使用总量及2023年计划需求氮肥总量分别为184.11、187.66、190.04、199.35和196.39万吨,分别占设计产能的38.95%、31.64%、29.16%、28.96%和20.97%,分别占实际产能的44.55%、36.25%、32.55%、31.91%和22.53%;复合肥分别为43.96、42.58、49.93、50.85和50.22万吨,分别占设计产能的19.22%、17.56%、17.95%、19.49%和16.71%,分别占实际产能的19.31%、18.31%、19.5%、24.01%和25.49%;磷肥分别为48.47、52.28、57.73、61.51和56.8万吨,分别为设计产能的11.02、11.88、13.12、5.91和3.46倍,分别为实际产能的12.12、13.07、14.43、6.03和5.55倍;钾肥计划需求总量分别为2.2、2.2、2.3、2.1和1.7万吨,而12市无钾肥生产企业,全部依靠外购。

(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难度加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

如2021年初,山西省无烟煤平均价632元/吨,到2023年初上涨至739元/吨,上涨16.93%;2022年初,国内硫磺平均出厂价930元/吨,到2023年初上涨到1010元/吨,上涨8.6%;同时,国家对煤和磷矿石运输加收铁路建设基金,铁路运费逐渐上调等,均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生产经营难度增加,造成停产、半停产化肥生产企业增加。

化肥不合格最简单处理方法

化肥不合格最简单处理方法

化肥不合格最简单处理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化肥不合格最简单处理方法的内容:
1. 哎呀呀,要是发现化肥不合格,你就赶紧找卖家呀!比如说,你买了一袋化肥,回去一用发现没啥效果,那肯定有问题嘛。

这时候你就得果断找卖家理论,可不能吃这个哑巴亏呀!就像你买了个坏苹果,不得去找卖水果的说道说道?
2. 化肥不合格咋办?退货呗!比如说你满心欢喜地买了化肥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它不行,那你还留着它干嘛呀。

就好比你买了双鞋,穿上磨脚,你肯定会去退掉呀,这多简单直接!
3. 嘿,如果化肥不合格,咱可以要求赔偿啊!你想想,你花钱买的东西不好使,不得让卖家补偿你的损失呀。

就像你去饭店吃饭,菜不好吃你还能要求打折呢,何况这化肥不合格这么严重的事儿!
4. 化肥不合格,那就把它曝光呀!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儿,别再有人上当。

这不就像如果有个骗子骗了你,你肯定也会跟别人说,让大家小心一样嘛。

5. 遇到化肥不合格,咱们收集证据呀!没证据怎么说理呢。

好比打官司,没有证据你怎么赢呀。

把化肥的包装啊、使用情况啥的都留好,有凭有据才能解决问题。

6. 化肥不合格,给相关部门反映呀!让他们来管管。

这就好像路上有个大坑,你得告诉路政部门赶紧来修呀,不然多危险。

7. 别犹豫,化肥不合格就不能用了呗!再用下去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嘛。

就如同一件破了的衣服,你还会穿着它去重要场合吗?肯定不会呀,所以不合格的化肥千万别用啦!
我觉得发现化肥不合格就得赶紧采取行动,该退就退、该赔就赔、该反映就反映,不能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也不能让不合格化肥再去坑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中 国农 资 2
维普资讯
产 原料

仅靠简单 的生产设 备如粉碎机


造粒机 等 从 外观 看


利用 物理
肥 料 的颗
间 长短


般来说


应 将 样 品 保 存 到 农 作 物 收 获 为 止 或者 到 诉
混 合 的 方法 就 生 产 出所谓 的
美 国二 铵
维普资讯
I 界 观 察 业
● NDUS R SER R T Y OB VE
认清 “ 问题”肥料 真 面 目
目前肥 料不合格 的表现 及对策
文 /刘善江
尽管 肥料 是影响农业生 产的重要物资, 国家对产 品质 量 问
题 较多的复混 肥料 、钙镁磷 肥 、过磷酸钙 、钙镁磷钾肥 实行生 产 许可证管理 制度 ,农业行业 管理部 门对 部分 肥料,例如 复混
i业界观察ndustryobserver认清问题肥料真面目目前肥料不合格的表现及对策尽管肥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国家对产品质量问题较多的复混肥料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钾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农业行业管理部门对部分肥料例如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叶面肥料等实行肥料登记管理制度但是从近几年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结果和肥料用户的投诉看我国肥料产品的合格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其中磷肥叶面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复混肥料的产品质量水平较低应该在65左右在部分省市地区部分肥料品种的合格率甚至低于50
的 冒牌 货
如 果 农 民 在 解 决 问题 时


能 与 经 销 单 位 达 成 圆满 的解 决 办

那 么 就 不 会 存 在 农 民索 赔 的 后 顾 之 忧 了

如 果 双 方 不 能达

权 益 保 护有备无 患
假 如 肥 料 用 户 购 买 了 肥 效 不 理 想 的肥 料
己 的权 益 ? 笔 者 建 议 按 照 以下 几 条 进 行 :
问题 主要 出现在普 通过磷酸 钙 、钙镁磷肥 、叶面肥料 和复混肥 料等 产品上 。例如将复 混肥料实 际总 养分含量仅为 2 %的产 品 1
包装为 2 %;将实 际总养分 含量仅为 2 %的产品包装为 3 %, 5 7 0 等 等 。以次充好 ,以不合格 品冒充合格 品,这 类产 品均 属于不合
的规 定 。
有些企 业仅仅重视氮 、磷 和钾 等主要养分 ,忽视非养分指 标 ,把其他项 目超标 的产 品当作合格 品进行 出厂销售 。农 民购
准,但是有些企 业错误地认 为:只要市 场需要就是合理 的 。为
了迎合部分市 场 的需 求,就擅 自降低产 品质 量的执行 标准 。 例 如 肥料市 场上 可 以见 到某 些复 混肥料 的总 养分 含量 仅 为 2 %,而复混 肥料的 国家标准 G 5 6 — 0 1 0 B1 0 3 2 0 规定 ,氮磷钾 的总养分含量 不能 低于 2 .%, 因此按照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标 50 准化法 的规定, 即使 产品 中的养分含量 已经达到 2 %,也应 0
甚 至 低 于 5 %。 0
其他项 目也不达标
为 了方便农户使用化肥 ,同时为 了防止化 肥对农作物的生 长造 成副作用 ,有关标准 中除了对养分 指标有 明确规 定外,对
诸如 水分 、粒度 、强度 、游 离酸 、氯离 子等项 目含量均 有明确
肥料 含量含 “ 分 ” 水
肥料不合格 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企业擅 自降低产品 的技术 指标 。多数肥料 标准是强制 执行 的标
关技 术标 准 ,达 到与 肥料 用户 或销 售 单位签 订供 销合 同的 目
的 。但是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合 同法 明确规定,签订 合同应该 遵守 国 家或行 业 的有 关规 定 ,否 则 合 同或协 议就 属于 无 效合 同,这样的合同不属于 中华人 民共和国合同法 保护的范围, 就是说这样 的合 同均 不受法律保 护 。 其次,故意偷工减料 ,以不合格产 品冒充合 格产品 。这类
买使 用肥料后 ,造成 了农作物减 产 。
例 如,复混肥料 的国家标准 GB10 3 2 0 规 定:如果复 56 — 0 1
混肥料使用了含氯的原料 ( 氯化铵和氯化钾) ,则应在包装袋上
明确 标明 “ 氯” 含 。有 的企业为 了产 品好 卖,故意 不标 ,农 民购 买此类产 品后,很容易 造成果树 等忌氯作 物的减产甚 至死亡 。


美 国二 铵


包 装袋 来 包 装

农 民很 难 识 别


往往
民可 以根据 当地 和 当事 人 的实 际情 况
勇 敢 地 拿起 法 律 武 器


出现 农 作物 生 长 不 良情 况 后 产 品是

经 过 质检 部 门 的 检 验

才能知道
法 进 行 投诉

仲 裁和 提 起 诉 讼


美 国二 铵
劣 是 指产 品 的质量 不 具备 使用 价值 或远 远 没有 达 到有 关产 品 的技术指标 。被假 冒的产品往往是 市场上的名牌 ,而且销售渠 道 一直不 错,利润率 较高的产 品 。 当前,我 国肥料 市场上常见 的假 冒伪劣 品主要是磷酸 氢二 铵 ( 俗称 二铵 ) 、俄罗斯 产的氯化 钾 、硼砂 、硫酸锌 等 。 例如,一些企业 利用价格较低 的重钙 、磷灰石 、硼泥 为生
属于违法 生产,产 品为 不合格 。
有些企业为 了避免 产品被判为不合格 ,就想 办法通过欺骗 或诱骗手段 ,利用经销 单位 或肥料使 用者 不 十分清楚 肥料的有
假伪 产品手法多样

般来讲,假 冒与伪 劣往往是 紧密 联系在一起 的。假 冒是
指 所生产 的产 品冒用 其他生产企 业 的名称 、 址 、 地 商标等等 伪
格产 பைடு நூலகம்范畴 。
肥料 、有机肥料 、微生物肥料 、叶面肥料 等实行肥料登记 管理
制度,但是从近几 年肥料产 品质量监督检查 的结果和肥料 用户 的投诉看,我 国肥料 产品的合格率一 直在 7%左右徘徊 ,其 中 0 磷 肥、叶面肥料 、微 生物肥料 与复 混肥料 的产 品质量水平 较低 , 应该在 6 %左 右,在部分省 、市地 区,部分肥料 品种 的合 格率 5

” 。

讼结 束为止


形状

颜 色 与真 正 的


美 国二 铵

相差 不大
即 使 是肥 料 质
提起诉讼 时


有 关 的法 律 法 规 已 经 为 农 民 在 购 买 和 使 用 肥 料

检 专 家 从 外 观 也 很难 分 辨 出来
脆就用 旧 的
这 些 产 品 的外包 装也模 仿 或干

当 自 己 的合 法 权 益 受 到 侵 犯 时提 供 了 严 格 的法 律 保 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