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大赛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高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实验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3. 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实践。

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讲解实验创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评价方法:1.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创新性。

3. 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表现。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

2. 实验指导书和参考资料。

3. 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工具。

二、第一章:实验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 认识到实验创新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实验创新的概念和定义。

2. 实验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3. 实验创新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验创新在科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实验创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实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资源:1. 实验创新相关理论资料。

2. 科学教育案例库。

三、第二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

2. 能够安全、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内容:1. 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数据的有效采集和记录。

教学方法:1. 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2.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实验注意事项的掌握。

教学资源:1. 实验室仪器设备。

2. 实验操作手册。

四、第三章:实验设计和创新实践教学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设计。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的创新设计、实施和评价,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创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实验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3. 实验创新的实施步骤和技巧。

4. 实验创新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5. 实验创新案例分析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创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思路。

2. 演示法:展示实验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创新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创新案例,分享经验和成果。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实验仪器、材料和工具。

2. 教学资源:实验创新案例、评价标准和方法。

3. 教学材料:实验指导书、笔记纸、评价表等。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创新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设计、实施和评价等。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实验创新成果的创意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4.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实验创新成果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进程:1. 课程导入:介绍实验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学习:讲解实验创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验创新案例,学习其方法和技巧。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新设计和思路。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创新的设计和实施。

七、教学活动:1.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创新思路,设计实验方案。

2.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实验评价: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实验创新成果,分享经验和收获。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工程师等进行讲座,分享实验创新的经验和故事。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比赛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展示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等方式,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2. 科学实验创新设计与实践3. 科学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5. 科学实验创新大赛规则与评分标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基础。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践,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讨论法: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价,培养科学思维。

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2. 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3. 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及其展示效果5. 学生参与比赛的态度和合作精神六、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 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科学实验知识和案例,供学生参考。

3. 比赛场地:布置比赛场地,确保比赛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4. 评分标准: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进程1. 导言: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创新大赛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原理讲解:讲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实验基础。

3. 实验设计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实验操作实践: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评价,培养科学思维。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第一章:大赛概述与目的一、大赛背景1. 介绍我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强调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大赛目的1. 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2. 激发教师创新实验教学的热情。

3. 促进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参赛对象1. 全国各地小学科学教师。

2. 热爱科学实验教学,具备一定实验教学经验。

四、大赛形式与评价标准1. 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2. 初赛:提交实验教学设计方案。

3. 复赛:现场演示实验教学。

4. 决赛:综合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和选手综合素质。

五、大赛时间与地点1. 初赛时间:2024年4月-5月。

2. 复赛时间:2024年6月。

3. 决赛时间:2024年7月。

4. 比赛地点:待定。

第二章: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主题选择1. 结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实验主题。

2. 注重实验主题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二、实验教学目标1. 明确实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2. 确保实验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三、实验教学内容1. 梳理实验主题相关知识点,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2. 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

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1. 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

五、实验教学评价1. 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 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后续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章:实验教学准备一、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1. 根据实验主题,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确保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质量,保证实验安全。

二、实验教学场地与环境布置1. 选择宽敞、安全的实验教学场地。

三、实验教学PPT制作1. 制作简洁、生动的实验教学PPT,辅助教学。

2. 结合实验主题,设计实验教学PPT的排版和内容。

四、编写实验教学指导手册1. 编写详细的实验教学指导手册,方便学生学习。

实验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实验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实验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实验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实验,创造未来”二、大赛目的本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大赛时间及地点1. 报名时间:[具体时间]2. 比赛时间:[具体时间]3. 比赛地点:[具体地点]五、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1)参赛团队或个人填写报名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大赛组委会。

(2)大赛组委会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参赛团队或个人名单。

2. 培训阶段(1)大赛组委会组织参赛团队或个人参加培训,邀请专家进行实验创新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2)参赛团队或个人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准备。

3. 初赛阶段(1)参赛团队或个人提交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报告。

(2)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报告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团队或个人名单。

4. 决赛阶段(1)进入决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现场实验演示和答辩。

(2)大赛评委根据实验演示和答辩情况,评选出获奖团队或个人名单。

5. 颁奖仪式(1)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团队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获奖团队或个人发表感言,分享实验创新经验和心得。

六、大赛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2. 二等奖[X]名3. 三等奖[X]名4. 优秀奖若干名七、大赛组织与安排1. 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3. 大赛设立秘书处,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工作。

八、大赛宣传1. 制作大赛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

2. 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

3. 组织参赛团队或个人进行现场宣传和演示。

九、大赛经费预算1. 奖金及奖品费用:[X]元2. 培训费用:[X]元3. 宣传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2. 参赛作品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七年级生物实验创新大赛作品

七年级生物实验创新大赛作品

七年级生物实验创新大赛作品哎呀,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七年级生物实验创新大赛的那些事儿,真是激动得不行呢。

想当年,我也是个充满好奇的小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就像小猫咪对毛线团一样,心痒痒的。

要知道,生物可不仅仅是教科书里的那些冷冰冰的知识,它还藏着大自然的秘密,像一块五光十色的宝石,闪闪发光。

咱们得明白,这个创新大赛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哦!要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得用心去琢磨,像个小侦探似的,找寻那些别人没注意到的小细节。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想,“生物实验创新,听起来挺高大上的。

”简单的道具就能创造出精彩的效果,就像用简单的鸡蛋做个实验,看看它怎么能变成液态,哇,真是太神奇了。

就说这个“鸡蛋变水”实验吧,只需要一个鸡蛋和一些醋,结果鸡蛋就变得像个透明的球,简直就是变魔术嘛,太酷了。

说到创新嘛,那得提提创意。

创意就像调料,少了可不行。

要想让自己的实验更有趣,得在平常的基础上多加点“火花”。

比如说,你可以设计一个植物生长的实验,不光是简单浇水,还可以尝试不同的光源,看看植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什么变化。

就像给植物“换个环境”,它们会“心情大好”,结果长得更快更健康,真是让人惊喜连连呢。

实验过程中可得注意安全哦!这一点像是给你一把安全锁,不然结果就会让人捧心口。

比如在做化学反应的时候,千万别把鼻子凑太近,搞不好就成了“闻香识味”,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每次实验前,最好先做好准备工作,像一个小厨师一样,把材料都准备齐全。

这样一来,实验过程中就不会手忙脚乱了,顺顺利利就像开车上高速,畅通无阻。

在这个创新大赛中,团队合作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大块头。

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实验做得更好。

想象一下,四五个小伙伴一起讨论,像在开小会,各种创意冒出来,真是脑洞大开。

大家一起动手,互相帮助,彼此鼓励,那个气氛可真是热闹得很。

搞不好一不小心就产生了新的想法,甚至还会让比赛的结果出乎意料,真是“一石二鸟”呢。

咱们得说说展示环节。

实验做得再好,不展示出来那就跟没有发生一样。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
3.用音箱代替灯泡,因为声音的变化更明显,电能 的传递现象也很明显。
原理线路图
播放器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小音响1个
耳机线2根
电工胶
原副线圈
音乐播放器
导线夹4个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将耳机线插孔头减下来,分别接上导线夹。
2、将音乐播放器和原线圈用导线连接,形成 一 个回路。
3、再将副线圈与音箱用导线连接,形成另一 个回路。
4、将副线圈放入原线圈中,观察现象。
实验效果与自我评价实验效果与自我评价
本次实验现象明显,从而更能调动了学生 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这门学科。 也为学生在高中对电磁学的学习做了铺垫, 甚至为学生研究电磁前沿科学技术开启大 门。但本实验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 师多多指教。
初中物理实新和改进
1. 初中阶段学生有关电能的知识“电能不能在绝 缘体中传播”,是基本认知。本实验以电磁感应 为基础,电能生磁的同时,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 电场,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实现了电能的传播。 实验填补了学生关于电能的知识空缺。
2.通过改进之后的实验提高了吸引力,也提高了学 生的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创意作品

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创意作品

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创意作品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都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

这些比赛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创新实验赛:创新实验赛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主设计并完成的一项科学实验。

这类比赛通常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

常见的创新实验包括但不限于:1. 电磁实验: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电磁实验,探究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2. 光学实验: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光学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3. 化学实验: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

4. 生物实验:学生设计一系列的生物实验,探究生物生长和变化的规律。

二、作品大赛:作品大赛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一项科技作品或者科学研究成果。

与创新实验赛不同的是,作品大赛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常见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1. 科学小发明: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物品,例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

2. 科学研究成果: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探索新的物质或者发现新的规律。

3. 科普宣传作品: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某一科学知识或者科技成果。

在这些比赛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可以通过交流和竞争,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比赛的意义: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参加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实践,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比赛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或者作品,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比赛,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制作植物细胞模型作者:李之彤 尚店中学初一二班 临清市 邮编:252662一、创新实验目的:1、为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培养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实验仪器及用品: 空果冻盒一个,白色果冻两个,粉色果冻一个,杏仁核一颗,绿豆10粒,透明塑料纸一块,挖勺一把。

三、 实验装置图及说明:四、 实验操作:a) 取出空果冻盒和透明塑料纸,将透明塑料纸平铺在空果冻盒内。

b) 用挖勺将白色果冻取出放入铺有透明塑料纸的空果冻盒内,并用挖勺将其捣碎。

(果冻不要装得太满)c) 用挖勺从粉色果冻中挖出一块形似圆形或橘子瓣形状的果冻。

挖勺白色果冻绿豆粉色果冻杏仁核d) 将杏仁核放在白色果冻的一边,另一边放上刚才挖出来的粉色果冻,周围放7-8粒绿豆。

五、图解说明六、 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1、本实验改进了初一生物课本中“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实验,用较为常见的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用果冻代替了琼脂,使材料更易得、更易操作,且可食用。

本实验以果冻盒作为细胞壁,透明塑料纸作为细胞膜,杏仁核作为细胞核,捣碎的白色果冻作为细胞质,绿豆作为叶绿体,橘子瓣形状的粉色果冻作为液泡,形象直观,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实验用具及材料的常见化,使实验可行性提高。

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创新实验名称 :动物的绕道取食杜静云 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北校) 临清 252600二、创新实验目的: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三、实验仪器及用品 : 叶绿体 液泡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小鸡 小狗 小米 狗粮 绳子(长度2米左右) 两个木棒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五、实验操作1、实验前,对小鸡和小狗进行饿处理。

(饿1——2天)2、小组合作,依照图示插两个木棒(标号A 棒 B 棒),两木棒间的距离为1米。

(模型展示)3、在A 木棒上栓绳子,绳子另一端栓小鸡或小狗并绕过B 木棒。

(模型展示)4、在两木棒正前方放置小鸡和小狗的食物,食物距离两木棒中间1.5米。

(模型展示)5、先依照图示对小鸡进行实验,记录小鸡经过多少次尝试后,能够直接绕过木棒获取食物。

(人尽量远离,避免人为影响)6、再依照图示对小狗进行实验,记录小狗经过多少次尝试后,能够直接绕过木棒获取食物。

(人尽量远离,避免人为影响)7、经过多组同学实验,交流汇总,小狗的学习能力比小鸡要强。

六、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教材中提到了动物有学习行为,而且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有不同,教材中只是给了小鸡的绕道取食探究提示,没有设计对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证明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我想对实验进行改进,在对小鸡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增添了一组小狗的实验,形成对照。

使同学们更能理解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通过学生对小鸡、小狗的管理探究,增加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一、创新实验名称 自己动手制作植物细胞模型康庄镇第一中学 初一五班 于洋 指导教师 舒高甫二、创新实验目的1、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改进课本的实验并进行延伸,利用身边的材料更方便地进行实验。

小米 狗粮狗粮3、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培养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桔子一个,新鲜桂圆一个,果冻10个,绿豆6-7粒,透明塑料袋一个,山楂一枚裁纸刀,挖勺、剪刀、250ML烧杯一只、50ML一只、玻璃棒一根。

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五、实验操作1、向250ml烧杯中加入200ml开水,将50ml的烧杯放入加开水250ml的烧杯中,再向50ml的烧杯中放入8个果冻,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2、用裁纸刀将桔子顶部划开一个直径约3cm的口。

3、用挖勺将桔子的果肉小心地掏空。

4、将透明塑料袋底部裁成合适的大小,塞入桔子,让其贴在桔子的内壁。

将果冻液倒入塑料袋,大约一半满。

5、放入盛冷水200ml的烧杯中,冷冻。

6、待其凝固成胶状,将山楂放在胶状物中央,旁边放一枚剥好的桂圆,周围放6-7枚绿豆。

7、将剩余果冻液倒入(若已经凝固可略微加热),倒满。

塑料袋用绳扎紧口,放入冷水中。

8、完成剖面图六、、实验创新点及意义。

1、本实验改进了初一生物课本中“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实验,并改进为更为复杂的植物细胞模型制作,用较为常见的果冻代替了琼脂,使材料更易得、更廉价、更易操作,且可食用,利用桔子的圆形外皮作为细胞壁,以塑料袋作为细胞膜,以山楂作为细胞核,桂圆作为液泡,绿豆作为叶绿体,形象直观,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实验用具的常见化,使实验可行性提高,使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可以父母与孩子共同操作,享受亲子合作探究的乐趣。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魏湾镇中学邢立华指导教师丁红霞一、创新实验目的利用简易的材料了解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二、实验仪器及用品不透明的长方形包装纸盒一个,一本书,鼠妇十只,手电筒。

三、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四、实验操作1、在纸盒中铺一层湿润的沙土2、在沙土中央放上相同数目的鼠妇3、在纸盒的一边盖上一本书,使书的内缘正对纸盒的中线,在盒内制造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如果外界光线暗,可用手电筒照明。

4、静止几分钟,观察鼠妇在何种明亮和阴暗两面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这个实验的亮点就在于就地取材,操作方便,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实验条件相对较差,而做好实验既能使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激发我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这个实验的材料很简易,每个同学在家都能做,还有利于对鼠妇就地放生,我认为值得大家动手一试!比较馒头与方便面淀粉含量的高低刘瑞琪王赟松林镇中学邮编252652实验目的:比较馒头与方便面的营养价值实验仪器:两支试管、一个小烧杯、一瓶碘液、一支滴管、一杯生理盐水、一块卫生棉絮、一包方便面、一个馒头、一把药匙实验说明:切碎的方便面末和馒头沫用药匙取等量分别倒入两支试管内,取等量的唾液分别滴入两支试管,振荡。

用滴管吸取碘夜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等试管内颜色变白后,再滴入碘夜,观察变化,直至不变色为止。

记录滴碘夜的次数。

实验操作:1、将方便面和馒头切成碎末;2、用药匙分别取等量的方便面末和馒头末装入两支试管;3、取等量唾液液分别注入两支试管中;4、用滴管吸取一些碘夜,各滴两滴到试管,振荡、观察;5、等试管内褪色后,继续滴入碘夜,直到滴加碘夜不变色为止;6、记录滴加碘夜的次数,并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意义: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方便面中含有的淀粉不如馒头中的含量高。

以此来提醒喜欢吃方便面的同学:不要以方便面为主食,还应该以馒头为主食。

一、创新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京华中学八年级六班贾宜凡十七班张珂指导教师:山东临清市京华中学 252600孙东梅张春杰二、创新实验目的:见附图一的“目的要求”部分。

强调:能科学观察到液泡、细胞膜的存在三、实验仪器及用品: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清水,稀碘液,4%的食盐溶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说明:详见附图一的“材料用具”部分和附图五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详见附图六五、实验操作:详见附图二、三。

六、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1、选材独特。

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可见清晰的液泡,即较透明的紫色部分。

理由:课本45页(详见附图三、四)关于液泡的描述:“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但在44页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片中,液泡的界面不明显,45页虽给出了液泡界面,但是模式图,不是实际观察到的!信度不强。

意义: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有机酸、生物碱、葡萄糖、色素、水等物质,具有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PH,并且植物细胞的颜色除了绿色,其他的颜色都是由液泡内的色素显现出来的,也能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物质。

本实验便于直观认识液泡。

2、改进实验过程。

用滴加2%的食盐溶液与滴加清水作对照,可见清晰的细胞膜边界,即细胞壁内的一圈较暗部分。

理由:课本45页(详见附图三、四)关于细胞膜的描述:“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叫做细胞膜。

”按教材原先设计的实验要求做,确实看不到细胞膜!意义:细胞膜的发现17世纪中叶以后的2个世纪中,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已经大体完成。

但是唯独对细胞膜的认识还要推迟两个世纪。

到1925年,戈特(E.Gorter)和格伦德尔(F.Grendel)提出脂质膜具有双分子层的概念为止,学者们对膜的状况的认识都还是假设,他们都未能观察到细胞膜。

虽然这个时期组织标本的固定和染色方法有了进展,甚至出现相差显微镜和干涉显微镜,但仍分辨不出细胞膜来。

即使最好的光学显微镜也无法达到这个目的。

1930—1950年,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当应用这项技术来研究细胞时,才发现细胞的边界膜是一个固体结构的实体,从而证实了细胞膜的存在。

实际上,细胞膜的厚度通常为7~8nm,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在我们实验室里平常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

本实验可看到细胞膜的清晰边界。

总之,本实验可以简便直观的让同学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液泡、叶绿体等)、细胞核探究橙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张敏松林镇中学邮编252652实验目的:果汁饮料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实验仪器:2支试管、2个小烧杯、一瓶高锰酸钾溶液、一支滴管、一杯清水、一块纱布、一瓶果汁、一个新鲜的水果实验说明:取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滴入2支试管内,将果汁饮料和压制的水果汁分别倒入2个小烧杯,用同一滴管分别吸取果汁饮料和水果汁逐滴滴入2支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内,边滴边观察,记录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的滴数,并进行比较。

实验操作:1、将水果压制出汁倒入小烧杯;2、将水果饮料倒入另一个小烧杯;3、取等量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注入两支试管中;4、用滴管吸取一些水果饮料逐滴滴入一支试管,振荡、观察,记录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的滴数。

5、清洗滴管,吸取水果汁按上一步骤进行操作;6、比较两次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意义: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果饮料中含有的维生素C不如水果中的含量高。

以此来提醒喜欢喝饮料的同学:应多吃水果,少喝饮料。

一、创新实验名称探究萌发的种子分解有机物会产生什么临清市京华中学 252600 指导教师相焕香张友平实验学生卞维丽汪清旭二、创新实验目的本创新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的器材更简洁、安全、环保。

实验的操作更简单,现象更明显。

设计了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三、实验仪器及用品实验仪器:烧杯带橡皮塞的玻璃管止水夹橡皮管矿泉水瓶实验用品:澄清的石灰水大豆(煮熟的萌发的)四、实验装置图及说明两个矿泉水瓶中分别放入煮熟的大豆50粒正在萌发的大豆种子50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