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作文拟线索句的方法
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计文章线索

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如何设计文章线索?技巧指导同学们,大家好!好的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记叙性文章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
线索,有人称之为“彩线串珠”法,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
“彩线串珠”就是作者在处理安排材料时,以一个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感情为线索,把多个类似“珍珠”一样琐碎散乱的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形散神聚,仿佛一串翡翠珍珠,璀璨夺目。
文章线索的种类,基本上有明暗两种,明线是文章的外构手段,构成和推进情节的发展;暗线常常是情感态度、思想见识的层进或变化。
那么,同学们,我们构思文章时,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呢?1.以“物”为线索。
物件在文中有时起象征或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与情节的展开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不少文章是以“物”为线索的。
例如宗璞的状物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就是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
作者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文章篇幅短小,玲珑剔透,作者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笔,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收墨,前后呼应,首尾衔接。
“我”停住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所催促,意脉流贯,结构严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2.以“事”为线索。
以事件为线索的记叙文,要求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过程中涉及的人、景、物,要紧扣中心事件展开适当的描写。
例如鲁迅的小说《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不愉快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生活,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
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作者所怀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社戏过程中与农家孩子结下的诚挚友谊,以及农村的自由生活。
“社戏”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起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3.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需要表达作者情感。
有不少的文章在叙事时,就是以人物的某种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七年级语文如何抓住文章的线索

七年级语文如何抓住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是指文章中主题和内容的逻辑关系,它是文章的红线,贯穿始终。
抓住文章的线索对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抓住文章线索的方法和技巧。
一、仔细阅读文章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整篇文章,了解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或主题。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注关键词或关键句子,以便后续整理思路。
二、抓住文章的主题在阅读后,我们需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即文章所讲述的核心内容。
主题通常由标题、首段或全文第一段落的主旨句来确定。
我们可以通过主题来把握文章的线索。
三、寻找主题句或关键句主题句是指文章中明确或隐含地表达出主题的句子,它将帮助我们抓住文章的线索。
我们可以通过主题句或关键句来判断各个段落的主题或内容,并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结构。
四、分析段落结构在理解文章结构时,我们需要分析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每个段落通常围绕着一个核心观点展开,通过逻辑关系将不同段落联系起来。
通过分析段落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线索。
五、掌握关键词和连接词关键词是文章中具有特殊含义或者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的词语。
通过掌握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线索和主题。
此外,连接词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六、注意词语的用法和修辞手法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留意词语的用法和修辞手法。
例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都会加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并对文章的线索起到引导作用。
七、理解上下文有时候,我们无法仅通过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来把握文章的线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理解上下文来推断出文章的线索和主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线索和主题,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阅读水平。
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到大家,提升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的能力。
敬请阅读完整文章,谢谢!。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

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记叙文写作线索技巧的指导一:一、以实物为线索在写人的记叙文中,如果把这个人所做的事随意选入材料中,往往会犯材料堆积、凌乱的毛病。
如果确定一个实物为线索,尤其是人物珍爱的实物,围绕这样的线索组织材料,全文就会中心突出、布局紧凑。
史铁生的《老海棠树》,是一篇作者怀念奶奶的文章,讲述的是祖孙两人的回忆和爱。
奶奶所有的活动都在海棠树下,海棠树不仅是线索,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抒发感情的媒介,是将生活片段有机串联起来的“彩线”。
写事的记叙文,尤其是写几件事的时候,用确定的实物为线索,可以将人和事都集中在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二、以事件为线索我们写记叙文,通常是写较为简单的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为线索,把要写的人物、事件、情节串联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是某一事件的见证者或者参与者,这就突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同时也便于直接抒发情感,发表观点,表明态度。
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以儿时母亲对“我”的教育为线索行文的,请欣赏其中的精彩片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中考作文指导:写记叙文妙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法

初中语文备考-写记叙文妙用线索贯穿全文的方法技法指津在搬运东西的时候,我们常会找一根绳子,把要搬运的几样东西捆扎起来,这样运送就会更加方便。
这根串联物品的绳子,在我们的文章中就是“线索”。
顾名思义,线索是指事情可寻的端绪、路径,或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
在记叙文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串联起来,让所选的写作素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
优秀的记叙文,常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通过线索把文章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浑然一体。
有时尽管材料内容比较散乱,但只要把握住行文的线索,就可以将这些材料合理地“穿”起来,使文章层次清晰明了。
线索对于记叙文行文十分重要,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给人不佳的阅读体验。
有了好的写作素材和想法,再加上使内容连贯的线索,那么你的文字、你的故事就会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
一般来说,叙事的线索可以是人物、物品、事件、地点、时间,也可以以感情为线索。
记叙文中的线索我们可以参照如下方法来设置:一、时空连“线”法。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线索往往会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相结合。
如孙犁的《荷花淀》采用详略自如、运笔如流水的写法,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所涉时间包括“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在时间轴上自然地叙述出夫妻话别、探夫遇敌、荷花淀伏击战、打扫战场这四个片段,脉络清晰。
时间线索是记叙文中比较常用、且清晰的线索,往往会以明确时间关联词来串联全文,全篇以以时间的推移来推进情节的发展。
比如课文《一定要争气》中就是以时间为线索,重点记叙了童第周在中学读书和在欧洲留学两个时期的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线索并非一定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讲故事”,在运用时间线索来贯穿文章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方法,比如倒叙、插叙、补叙等,将这些方法结合顺叙来推进情节的发展,比如采用倒叙方式将故事的“亮点”放到开头,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利用补叙的方式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等等。
初中初三中考作文范文-写作手法巧设线索以小见大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泌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以小见大,真实感人)
1.以事为线:在某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串联或引发出新的情节。
如莫怀戚德《散步》。以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散步作为事由,在散步情节发展中引发出三个新的情节:一是我说服本不愿出去散步的母亲一起散步;二是散步过程中关于走大路还是小路分歧的解决;三是我和妻子背起我的母亲和我的孩子的情景的描绘。全文围绕“散步”这一线索组织材料、推动情节,使得情与理的展现也如同一场“散步”,娓娓道来,缓缓渐入佳境,主题的呈现自然真切。
2.以物为线:围绕某一物品引出或串联对人、事的描绘,从而表达情、趣或理。
这样的文例在初中语文课本选文中很多,例如:《羚羊木雕》《风筝》《皇帝的新装》《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等。
张之路在《羚羊木雕》中围绕“羚羊木雕”这一物件,以“寻找木雕----赠送木雕----要回木雕”作为主线,把“我”和万方的友谊、我和父母观念上的冲突、我的困惑和痛苦等等有机地贯穿起来,使得文章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作文线索用法

佳作示范
《想起父亲苍老的脸》、《锁》
小练笔
请根据下列标题给文章打造一条线索
《我的妈妈》 《一起走过的日子》 《那条围巾》 《乐在其中》 (人线,事物线,时间线,情感线)
妙笔生花
1.请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写一篇记叙文,但 需注意合理选取线索来布局文章结构,题目自 理,不少于600字。
2.以“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以上的记叙文。
找线索
阅读第二单元文章找线索: 《童年的馒头》 《我的超级魔法师》 《小店里那个傻子》 《尊重》
说一说 你来推荐一些你喜欢的
文章或书籍中线索吧!
写作指导 三、安排线索的方法:
1.确定线索。可以选择一个人或者一个物等 作为文章的线索。(找彩线)
2.利用线索布局谋篇。安排结构,用线索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串珠子)
来接我时,被一辆卡车撞倒,抢救无效去世了。可以说奶奶 是因为我才去世的。每当想起当时的场面,我就忍不住流 下泪来……
示例二:我的姥姥特别地疼爱我,三年前姥姥要离开我, 回到家乡的时候,她给我买了四十元钱的巧克力。四十元 钱对姥姥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了,她知道再见到我的机 会不多了,她是想把所有的爱融在巧克力中啊……
3.线索的安排要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思 路清晰,上下一贯,结构严谨。(作用)
文题展示
生活中,总有些人或物牵动着我们的心, 让我们时常想念。请以“想念”为话题,自拟 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想念”这一话题的作文,以记人记事为主,写作中要 以事为主,通过记事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
方法点拨
开头三:有人说母爱是久经干旱后的一场甘霖,是黑 暗中的一盏明灯,是失落时避风的港湾……以前对这些赞 美母爱的佳句从未认真体会,如今远在家乡的母亲老了,却 给住在城里的我送菜来,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真谛。
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技法(共8种)

作文一一以线串珠法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事情,但写入文章似乎不好组织,总感觉很“散”,那么,我们在行文构思时,就可以将一个“物”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按照这一线索来组织文章,串联故事情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方法就叫“以物串珠”法,也可称为“以线串珠”法。
1、所谓“一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一个主旨、一个话题,选择一个个典型的材料多角度、多方面展开描写记叙,以鲜明的观点突现主旨、丰富话题的一种作文技法。
2、所谓“线”是文章的线索,是贯穿全文的链条,起联结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细节、一个特征、一件物品、一个观点、一幅画面、一个话题、一句感想、一个习惯性的动作...3、所谓“珠”,就是能够多角度、多侧面表达主题的一个个材料,可以是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观点的不同侧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4、这是一种扩散式作文构思方式,具有“形散神聚”的表达效果。
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时空的巧妙联结,使作文的素材更加多样、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鲜明。
5、这种构思方式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更适合写散文。
笑冰心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著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一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镣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淇儿。
一一这白衣的安淇儿,抱着花几,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一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

中考作文复习《记叙文写作——线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写作中线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中考作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5. 真题演练与讲解三、教学过程1. 线索的定义与作用1.1 线索的含义1.2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 常见线索的类型与运用2.1 人线2.2 物线2.3 事线2.4 地点线2.5 时间线2.6 情感线2.7 对比线2.8 想象线3. 线索在记叙文中的组织与安排3.1 线索的选取与提炼3.2 线索的贯穿与交织3.3 线索的转换与衔接4. 线索运用的注意事项4.1 线索的明确性4.2 线索的合理性4.3 线索的生动性4.4 线索的自然性5. 真题演练与讲解5.1 真题展示5.2 学生写作练习5.3 优秀作文赏析5.4 作文修改指导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类型与作用。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记叙文,分析其中的线索运用。
3. 按照线索的类型,编写一篇短篇记叙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索定义与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见线索类型与运用的熟悉程度。
3. 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真题演练的参与程度及作文质量。
六、线索的选取与提炼6.1 线索选取的重要性6.2 提炼线索的方法与技巧6.3 实例分析:提炼线索的过程七、线索的贯穿与交织7.1 线索贯穿的意义7.2 线索交织的技巧7.3 实例分析:线索贯穿与交织的运用八、线索的转换与衔接8.1 线索转换的必要性8.2 线索衔接的方法与技巧8.3 实例分析:线索转换与衔接的运用九、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9.1 线索的明确性9.2 线索的合理性9.3 线索的生动性9.4 线索的自然性9.5 实例分析:线索的明确性、合理性、生动性、自然性的体现十、真题演练与讲解10.1 真题展示10.2 学生写作练习10.3 优秀作文赏析10.4 作文修改指导十一、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索的选取、贯穿、转换与衔接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的一盏明灯。
题目改造式
如何让线索句靓起来
1.构成排比。 2.用词精炼。 3.语言优美。 4.紧扣内容。
拟线索句的注意事项:
1.紧扣题目、中心(要出现题目关键 词、中心词) 2.短语不能当做线索句。 3.句式尽量整齐,构成排比。 4.位置要适当,尽量醒目。 5.绝对不能有语病,错别字。 6过渡要自然(尤其是段首、段尾的线 索句和本段衔接要自然不能太突兀)
禅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想,成长的路上,一点一滴都是美丽的 结晶。唯有用心品味、精心收藏,才会发 现,美丽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在装点着成 长的夜晚和清晨……
【练习四】《我读懂了母爱》
线索句一:母爱是你疲惫时为 线索句二: 。 一把雨伞。
记叙文的线索
主攻:写线索句作文
(结构清晰,凸显主旨、加强情感)
好作文基本要求谁都能做到!
1、开头总领式:概括并引出全文。(两三行之内) 2、主体部分层次结构清楚,运用线索句,以结构相 似的线索句点明材料的意义。(讨厌大长段!) 3、主体部分自然段内要以典型片段的记叙和描写为 主。语言不枯燥,表达才生动。(讨厌宽泛概述 叙事) 4、结尾紧扣题目和材料呼应开头明确主旨。(讨厌 笼统结尾) 5、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就可以40分,不到40分要重 写。
例2:《妈妈的呵护》(见例文) 幼小的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妈妈无私的呵护。 成长中的我,在学业之路上前行,离不开妈妈默默的呵护。 长大的我,寒暑易节,仍离不开妈妈温暖的呵护。
范文1 例文:《妈妈的呵护》
妈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你无私的呵护,有你默默地 呵护,有你温暖的呵护……(总领式开头) 幼小的我,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妈妈无私的呵护。 窗外的乌云密布,天像快压下来一般,快要下雨了……下课 铃响起,妈妈你会来吗?最近,妈妈身体不太好,总是很疲惫 的样子。放学了,小学门口又开始拥挤和混乱起来。我在校门 口徘徊。珍珠般的雨滴嗒滴嗒的打在小草身上,打在茫茫人海 里。正当我要只身迈入雨中,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是妈妈! 妈妈撑着那熟悉的花雨伞在风雨飘摇中快步朝我奔来,递给我 “雨天”的呵护。 成长中的我,在学业之路上前行,离不开妈妈默默的呵护。 考试前的夜里,我正在埋头苦干。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不时 还发出朗朗的读书声。我这次考试不许差,我这次考试不许 差!——我心中默念着。哦?桌上怎么有一碗热汤?是谁?碗下 压着一张纸条:“儿子,努力!我相信你能行!”
例如:《那一道风景》
线索句参考: 微笑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宋词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枫叶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白色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范文2
例文:《那一道风景》
在成长的路上,美丽就如路边的 野花,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 轰隆隆的夏雷中绽放,在哗啦啦的秋 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 立枝头。用心体味成长的路上,美丽 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以“ 真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填入的内容,既可以是物, 也可以是人;既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感悟。要写出真情 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 名。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例文:《做一片云,真好》
做一片云的我,来时,无声无息,走时,无牵无挂。没有根 的寄托,没有分离的痛苦,没有相守的缠绵,没有远行的犹豫。我 不苛求别人的欣赏,只是在你无意间飘然而过,而在你回首痴望的 那瞬间,我微笑着悄然掠过,继续自己的旅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宁静而高远,犹如雪白的花朵,一尘不染,绽放在这远离世 俗的天庭,风挨着我的肩,我挨着风的肩,如神似仙,一味品尝着 这有生以来的平静淡泊。
拟出线索句具体的方法
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 干处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
(一)题目照搬式
文章提纲(排比)
(即:照搬题目作为线索句) 设问句 有总领作用 例1:《成长有谁听?》 线索句参考:成长有谁听? 成长有谁听? 成长有谁听? 例2:《做一片云真好》(参见例文) 线索句参考:做一片云真好! 做一片云真好! 做一片云真好!
【练习三】
成长的小路上》(请先补充题目) 《走在 线索句一:走在成长的小路上,我收获了关爱 。 线索句二:走在成长的小路上,我收获了友情 。 线索句三:走在成长的小路上,我收获了感动 。
题目补充式之 前后添加法
(三)改造式
方法:提取题目关键词、中心词,结合 写作内容,设计排比句,作为线索句。
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春日里,我带着被 同学误解的忧愁走向家里,一个刚刚搬来的阿姨 轻轻叫住我:“我买了太多东西,你能帮我拿一 些吗?”我点点头,她便感激地对我微笑,我心 中的忧愁转眼就消失了。我帮助了她,也快乐了 自己。于是后来,每当我们相遇时,我都会收到 一个微笑。伴着这微笑,我开始着每一个新的一 天,结束着每一个充实的一天,更热爱着每一个 美好的一天。于是,受到感动的我发现,美丽就 在付出与回报里,在每一个相遇的微笑里——微 笑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作文训练
请以“那一天,我与__ 相遇”或者是 “带着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 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地名、校名。
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里,乘 凉的我打开一本崭新的宋词集。默默品读, 细细体会,竟感动不已。“壮士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悲愤,“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凄凉,“乱 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激昂 奔放……从此我爱上了宋词,爱它的豪壮, 爱它的婉转。于是,爱上宋词的我发现, 美丽就在词句的精髓里——宋词在身旁, 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景线。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里,忧郁的我 在家收拾书本,不经意间发现了夹在本子中的一 些枫叶,也不知它们在黑暗中度过了多少时日, 然而它们依旧平整美丽。深红的纹络蕴含着不屈 不挠的精神,一如 在深秋枝头的顽强、随风飘 落的执着;鲜艳的叶面红得发亮,像一盏饱含希 望的灯,一直照到我的心底。于是,受到振奋的 我发现,美丽就在片片枫叶里,在不屈不挠、充 满希望的精神里——枫叶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 一道风景线。
(二)题目补充式(有两种) (1)关键词展开法 例1:《我读懂了你》
思路点拨:寻找能够并列展开的关键词,尤其是中心 词,比如《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的什么 呢?——性格品质,展开即可,拟为排比句,作为线 索句。
关键词
线索句参考:(参见例文) 我读懂了你的诚信 我读懂了你的宽容 我读懂了你的辛勤
运用题目照搬式 注意事项
注意要求题目是一个句子,或是有总领或 总起的抒情句子,或是富含感情的句子,
缺少美感,或是没有感情,或是缺少蕴含 的句子,不能作为线索句,不仅不能为文 章增添亮点,反而是成为明显的败笔。
【练习一】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题目可以直接作为线索句。 (在后面打钩) 《目光》( )《幸福的颜色》( ) 《感受千年月色》( ) 《我想起了远逝去的丝绸之路》( ) 《我喜欢这位售票员》( ) 《幸福,原来就在身边》( √ )
人,有功名利禄的诱惑,于是崇拜权势,很卑鄙,虚伪谄媚; 很自傲,胸襟狭窄。很自卑时成了奴才,愚昧畏缩;很自傲时成了 主人,冷酷残忍。有欲望,有野心,这世界便来了纷争,多了烦恼, 有了喧闹。做一片云的我,以自己特有的灵气去接近自然,一如既 往地飘过山峦,飘过海洋,一直飘向神奇的远方。天广任我行! 做一片云,真好! 我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阴云初起,乌云密布,电 闪雷鸣,劲风扑面,这是我与风雨在天空中狂舞。然而,风停雨住, 春回大地,我又飘荡于绚丽的高空,在这刚洗过的世界里,一切清 新、自然;欣赏这优美的景色,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淡泊。 做一片云,真好! 有人说,我漂泊不定,然而,只有飘动,生命才会永恒…… 任思绪的情愫飞升,品味有生以来的平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 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的开始,默默的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线索句一: 。 让我们为自己画一扇宽容的窗 线索句二: 。 线索句三: 。 让我们为自己画一扇勇敢的窗
让我们为自己画一扇诚信的窗
题目补充式之 关键词展开法
(2)前后添加法
方法:在题目前面或后面添加句子,作为线索句。
例1:《在成长的路上》 线索句参考: 在成长的路上,我懂得了宽容。 在成长的路上,我懂得了坚强。 在成长的路上,我懂得了真爱。
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季里,我 总会期待下一场雪,那洁白的颜色总让我 联想到纯洁。纯净幽香的百合谷地,纯净 无私的白衣天使,纯净恬淡的几抹云彩。 纯净的白掩盖了污浊,奉献了净化心间的 最美的颜色。于是钟爱洁白的我发现,美 丽就在洁白的白色里,在净化心间的白色 里——白色在身旁,美丽就组成了一道风 景线。
例2:《生命的颜色》 思考:颜色有哪些?适合写生命的颜 色有哪些? 线索句参考: 生命的颜色是红色的 生命的颜色是绿色的 生命的颜色是蓝色的 关键词展开法——寻找题目能够展开的关键 词,把它展开,拟为排比句,作为线索句。
【练习二】《让我们为自己画一扇窗》 点拨:思考画一扇什么窗给自己呢?
例文赏析:我读懂了你
那一年,我出生了,你抱着我,深情地对我说:“孩子,你就是我整个 世界。”从那一刻起,你变成了我前行的明灯。 5岁那年,我读懂了你。放学后,我回来对你说:“明天老师带我们去 游乐园玩,出来后我能第一个见到你吗?”妈妈,你笑了,那种踏实的光芒 温暖了我整个身躯。那天,我们提前半个小时放学,当别人的妈妈都还没赶 到时,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你。你笑着对我说:“那是我对你的承诺。” 我读懂了你的诚信。 9岁那年,我读懂了你。那次,我考了生平的的一个“54”分,想起你 会用失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害怕极了……放学后,我悄悄将试卷折成最小的 一块,塞到了书包的最底层。那时的我不懂,最了解我的人是你,于是,当 细心的你终于在书包中发现了那个令人绝望的成绩时,看着你木然的表情, 我哭了,不怕别的,只怕你失望。你却轻轻拥我入怀,温柔的对我说:“能 再考好一次给我看看吗?” 我读懂了你的宽容。 15岁,我读懂了你。成长的路上,离家越远,妈妈的心也越远。那天, 抱着你不来接我的怨气回到家中,正想丢下书包,破口而出十万个为什么, 眼前的一幕却是我呆站着,厨房里,油烟汗水中,熟悉的站姿,熟悉的动作, 又一次使我的心平静下来,伴随着我的泪眼的,却是一声:“回来了,今天 太忙了……” 我读懂了你的辛勤。 十五年了,光阴里,我读懂了你的诚信,你的宽容,你的辛勤……我知 道,你是我一盏明灯,一点一滴,照亮了我心灵,让我更加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