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院系内部资料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院各专业考研真题资料汇总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院各专业考研真题资料汇总
2018考研陆续开始,为方便考研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收集资料,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参考书以及相关专业课资料,帮助考研学子们复习,顺利考上理想学院。
以上是展示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院的考研参考资料,更多学院的资料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其他学院资料点击:/ziliao/all-nju-0查看~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及考研辅导班!此外,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南京师范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2018考研qq群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20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中国古代文学本人的考研历程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
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
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
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
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
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
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
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
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
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
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
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
南京师范大学2001-05

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知识一、简释(320) 1、赋、比、兴 2、《楚辞》 3、"劝百讽一” 4、《古诗十九首》 5、《七发》 6、"疾虚妄” 7、抒情小赋 8、《世说新语》 9、"徐庾体” 10、边塞诗派 11、"歌诗合为事而作” 12、"陈言务去” 13、"郊寒岛瘦” 14、"江西诗派” 15、《白石词》 16、"临川四梦” 17、拟话本 18、《陶庵梦忆》 19、《闲情偶寄》 20、"诗界革命”二、问答(选作五题,每题八分) 1、试述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请具体分析陶(渊明)诗的独特风格。
3、怎样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 4、辛弃疾词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5、如何认识《西厢记》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的成功之处? 6、蒲松龄将花妖狐魅人格化,意欲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200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文艺学专业填空(20) 1、《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志着东汉赋风转变的作品是张衡的《_______》。
3、"阮步兵”是魏代作家_______。
4、《文选》的选文标准是"_______、_______”。
5、"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唐时期"韩孟诗派》的"韩孟”是指_______和_______。
1、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 2、在北宋词坛"欧晏”并称,"欧晏”是指_______和_______。
3、明代拟话本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小说集。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院校专业考研资料教材复习指南

2018南京师范大学:各院校专业考研资料教材复习指南
2018考研已开始,为方便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真题等资料,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此外,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及考研辅导班!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中山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2018考研qq群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南京师范大学 古代文学课件3

盛唐诗坛(一)张九龄与盛唐前期诗人张九龄(678—740),字子寿。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故后世又称“张曲江”。
他在朝中敢于直言相谏。
受李林甫排挤,罢政事,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在朝廷官高位重,写了很多应制的诗篇,多歌功颂德;被贬荆州之后,诗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高尚的人格,深厚的意蕴,恢阔弘大的境界与气象,形成一种前人罕见的壮丽之美。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重要诗人。
《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陈子昂的《感遇》有待于人,要建立外在的功业;而张九龄所写的,则无待于人,是向内的自我价值的完成。
《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陈、张的《感遇》诗都是“比”,先经过有心的思索,然后举出物象为喻,而《望月怀远》则有“兴”的意味。
而所谓唐诗的特征“兴象”,重视的都是直接的感发,而非思索安排。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會稽人。
武则天执政期间成进士、出仕。
玄宗天宝初还乡。
其人放诞嗜酒,善草隶,自号“四明狂客”。
《咏柳》《回乡偶书》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
洛阳人。
封燕国公。
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
与许国公苏珽有“燕许大手笔”之誉。
《邺都引》: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太原)人。
诗多壮丽之词。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王翰同乡。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19南京师范大学610文学基础与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试卷

2019南京师范大学610文学基础与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考研真题试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改为两江高等师范学堂。
后来,两江师范衍变为东南大学(1921年)、中央大学(1928年)、南京大学(1952年),中国语言和文学也始终是学校的重点学科,并有了独立建制,始而为中文系,继而为文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公立金大文学院国文系和语言专修科曾一度被划入以中央大学为主体刚建立的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不久又把南京大学师范学院整体划出,与原公立金大文理学院部分系科合并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并正式成立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
这就是今天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直接前身。
南京师范学院组建初期的中文系成立初期的教师队伍堪称群贤毕至,群星灿烂,拥有唐圭璋、孙望、段熙仲、徐复、朱彤、杨白桦、吴奔星、刘开荣、许汝祉、钱仲联、廖序东、张拱贵、徐铭延、羊达之、沈蔚德等十多位海内著名教授、副教授以及上官艾明、钱震夏、吴调公、金启华、赵国璋、周镜泉、施肖丞、常国武、叶祥岑、潘君昭、汪靖洋、葛毅卿等资深学博的教员、讲师。
他们以卓越的学术成就、精湛的教学艺术、崇高的师表风范,构建了学院的优良传统,极大地提升了当时的中文系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地位。
国学大师、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先生曾赞到:“你们的实力已大大超过南大中文系了!”在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先秦与唐宋文学)、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当时的中文系处于国内高校同专业的领先地位。
唐圭璋教授领衔的词学研究与杭州大学夏承焘教授领衔的词学研究,并称海内两大词学中心。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文系迎来第二次大发展。
于1978年开始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981年,在唐圭璋教授总领下建立了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全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为了适应国际文化教育广泛交流的新形势,这一时期中文系接受了来自俄、美、日、法、瑞典、南斯拉夫、荷兰、波兰、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名高级访问学者和博士、硕士、学士留学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古代汉语2007——2008现代汉语2002——2008古代汉语2002——2005古代汉语(复试)2006语言理论(复试)2007——2008语言学概论2004——2006语言学简史2003语言学简史(复试)2004——2008中外语言学简史(复试)2007——2008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2007——2008比较文学基础2002,2004——2005比较文学基础及外国文学评论写作2003宋元明清文学1999唐宋文学1998,2000古代文学专题(复试)2003——2005,2007——2008 古代文学知识1999——2001古代文论2000文学基础知识2002文学理论2000——2002,2005,2007——2008文学概论与美学1998文学理论与文学史2000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文学评论(复试)2005——2008文学评论写作1998——2004,2007——2008文艺评论写作2001——2002作品评论写作1998——2000,2002——2004文学作品评论写作2005文学原理2003——2004文艺理论1998——1999,2001——2002文艺理论与美学2001外国文学评论写作2000——2002,2004——2005外国文学史2000——2003,2005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2004外国文学专题(复试)2008比较文学基础2001现当代文学专题2003——2005现当代文学专题(复试)20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8——2006专业基础(现当代文学专业)1998——2000中国文学史2002——2006,2008文献阅读基础2008中国古典文献学2003,200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2003——2006中国古代文学史1998,2004,2006中国古代文学2007——2008中国文学史知识1998——2002中外文学基础2007——2008中外戏剧史2004——2005中国戏剧史2006,2008国学基础(复试)2003国学基础知识(复试)2008经典戏曲作品赏析(复试)2004——2006,2008影视美学2004——2005影视批评写作2007——2008影视评论写作2004——2006影视艺术概论2003——2008影视理论2001——2002中国文化与文学专题(复试)2008电影文化(复试)2007电影文化诗学(复试)2008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2005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复试)2003——2005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06——2008新闻与传播学史2006,2008传播实务(复试)2007——2008传播理论2002新闻理论与新闻史1998,2000新闻业务1998——2000,2002——2004新闻业务(复试)2008新闻编辑、新闻导论2005(复试)新闻史论2002——2005中国现代文学2004(复试)文史知识(新闻学专业)1998——2000,2002新闻学专业复试文史知识2003(复试)新闻综合知识2005广告原理2005广告原理(复试)2008广播电视概论2007——2008广播电视艺术概论2005艺术学概论2008影视后期制作理论(复试)2008播音与主持理论(复试)2008播音与主持艺术2006复试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原理2002——2008公共管理学2003——2008行政管理学2002行政管理学2004(复试)公共政策2002政治学概论2008公共行政学原理(复试)2008马克思主义哲学200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3——2005,2007哲学原理2008西方哲学史2007——2008中外伦理思想史2007——20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200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7——2008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7——2008专业综合考试(含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政教育原理)2003——2005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2003——2005伦理学理论与实践(复试)2007——2008科学哲学(复试)2008自然辩证法或西方科学哲学(复试)2007中共党史(复试)2008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复试)2008法学院民法学与刑法学2005——2008综合课(刑法、民法)2004刑法、民法2003法理学1998——2008中外法制史2008中外法制史(复试)2004——2005民商法学1998——2000民事诉讼法1998——2000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2000中西法律思想史(复试)1998,2004——2008综合课1998——2000民法与公司法(复试)2008诉讼法学(复试)2005诉讼法学综合(复试)2004,2008商学院经济学综合2003——2008现代经济学2007——2008当代经济学2003——2005专业综合考试(金融学专业)2003政治经济学1999——2001(2001有答案)管理学2005,2007——2008管理学原理1998——2000市场营销学1998西方经济学1999——2001(2001有答案)西方经济学(含市场营销)2000西方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复试)2003——2005,2007——2008 经济学(含市场营销)1998——1999国际金融学(复试)2005,2007——2008金融市场学2003复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复试)2003——200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复试)2007——2008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2——2008(2004有答案)教育学(复试)2003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2——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02——2003教育学综合考试2004——2005复试外国教育管理史2003外国教育管理史或中国教育管理史2004中国教育管理史2003比较教育学2002教育管理学2004——2008教育技术学(复试)2005教育经济学(复试)2004——2008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基础心理学2005高等教育管理学2002高等教育专题研究2004高等教育学2003——2005高等教育学复试试卷2003C语言与Web技术2005,2007——2008数据结构2005,2007——2008教学设计2004——2005,2007——2008心理学研究方法2006——2007心理学原理2006——200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综合(复试)2007社会心理学综合(复试)2007普通心理学1998,2000,2002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2003——2005心理学综合卷2003应用心理学综合考试(复试)2004——2005心理测量学2002——2005实验心理学(含心理统计)2000实验心理学2002西方心理学史1998,2000——2001发展心理学2002——2004管理心理学2003教育经济与管理2002——2003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复试)2003教育史(复试)2005外国语学院二外法语2000——2008二外日语1998——1999,2001——2008二外俄语2004——2008二外德语2008基础英语1999——2008专业英语(文学方向)1999——2002专业英语(语言学方向)1999——2002英语语言学2003英语语言学基础2004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复试)2005英语语言学(复试)2006——2008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8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6,2008英美文学(复试卷)2003,2006,2008英语语言学与英汉互译2003英汉互译与英美文学基础2003英美文学基础知识2004——2005英语教学论2002,2004英语教学论基础知识2003中国语文(英语、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1999——2002,2004——2005 二外英语2004,2006——2008基础日语2004——2008日本文学史(复试)2006——2008日本语言语学基础2007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6——2008日语语言学(复试)2006,2008日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6,2008法国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8法国文学史(复试)2008法语翻译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8基础法语2008俄罗斯文学(复试)2008俄语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08基础俄语2005,2008俄罗斯文学史(复试)2005韩国语语法2008韩语语言学基本知识与汉语写作2008基础韩语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概论2007——2008社会学理论2006社会研究方法2005——2008社会保障学2008社会福利与劳动就业综合(复试)2008城乡社区发展研究(复试)2007——2008民俗学概论2008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考古学通论2004——2005博物馆学(复试)2004——2005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世界近现代史2003——2005中国近现代史2004中国通史2003——2005文史综合(复试)2003——2005史学概论2003——2004世界通史2005中国现代化研究(复试)2003,2005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高等代数2002,2004——2008数学分析2002,2004——2008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20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试)2007实变函数(复试)2008实变函数或常微分方程(复试)2006实变函数或近世代数(复试)2004——2005近世代数(复试)2002,2004,2008常微分方程(复试)2008(基础数学专业)综合考试(A)2003数值分析2003代数学2003分析学2003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03——2004高等数学、线形代数和概率统计2005数据结构(含程序设计)2003——2008计算机专业综合(复试)2003——2005微机原理(复试)2005数字电路2005——2006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普通物理1997——2004,2007——2008普通物理(A卷)2006普通物理(B卷)2006普通物理(含力学、电磁学)2005——2006电子技术2007电子技术基础2008电子技术基础(复试)2008量子力学1997——2002,2006——2008高等数学1997——1999,2006高等数学、量子力学2003理论物理(含高等数学、量子力学)2004——2005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1999——2000,200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复试)2004——2008(中学)物理教学概论2005复试物理教学综合基础(力学、电磁学)2005物理教学综合基础(复试)2008微机原理2003(缺第3页)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试)2007——2008C语言与网络技术2006——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无机化学2000——2002,2004——2008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2003物理化学2001——2003,2005——2008有机化学2000——2002有机化学(复试)2004——2005,2007——2008分析化学(复试)2008化工原理2006,2008化学教学论综合基础知识2003——2004环境微生物学2008环境生态学2008环境监测(复试)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2——2008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1999——2001,2003——2005,2007——2008 细胞生物学(复试)2006生物化学1999——2000,2003——2008分子生物学(复试)2005,2007——2008分子生物学2006分子遗传学2005(复试)分子细胞生物学(复试)2008结构植物学(复试)2007——2008普通动物学2008动物学1998——2000植物生理学2007——2008植物生理学与结构植物学(复试)2006水生生物学(复试)2008工业微生物学2008高等数学1998——1999,2006水产养殖学1998天然药物化学2005渔业经济学2000遗传学1998——2000,2003——2005,2007——2008微生物学2002——2003微生物学(复试)2004——2005,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化学(农学门类联考试卷)2008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农学门类联考)2008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2003——2008自然地理学2003——2008经济地理学2008C语言程序设计(含数据结构)2005,2007——2008程序设计(C语言与数据结构)2003——2005城市地理学(复试)2003——2008遥感原理2004——2005遥感概论2006——2008地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系统概论2008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概论2003地理信息系统1999,2001——2005,2007数据库2003数据库系统概论(含VFP)2005,2007数据库系统概论与Foxbase 2004环境科学概论(复试)2005环境学概论(复试)2005 ,2008环境生态学2005,2007海洋学概论2004——2005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复试)2005——2008旅游管理概论2004——2008高等数学(地理科学学院各专业)2004——2005高等数学2006——2008高等数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2003 高等数学(地图学、GIS专业)2003高等数学(包括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海洋地质学专业)2004 高等数学(复试)2004——2005,2007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2007——2008地籍管理与土地管理信息系统2008地籍管理学(复试)2008区域经济学(复试)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音乐学院中外音乐史2003——2008和声学2003,2005——2006,2008西方音乐史(复试)2006——2007音乐教育理论(复试)2005——2006,2008民族音乐理论(复试)2008体育科学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综合2008体育学综合基础2008学校体育学2003——2006运动生理学2003——2006运动训练学(复试)2004——2005,2008专项理论2003体育社会学2004——2006体育心理学(复试)2004——2006体育管理学(复试)2008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2006——2008美术历史与理论2006美术教学论(复试)2005——2008动画概论2008美术简史与摄影简史2008摄影理论2004——2006,2008书法创作2006书法理论(复试)2007——2008书法历史及理论(复试)2005——2007素描2006西方美术理论2007——2008西方美术历史与理论2007——2008西方美术史2004——2008西方艺术概论(复试)2006西方艺术理论(复试)2005艺术概论2003——2005艺术与技术(复试)2006中外设计史2007中外设计艺术史2008设计概论2008设计史论(复试)2008中国画理论2007——2008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2004中国美术史2003——2008中国美术史及理论2007——2008中国书法史2007——2008金陵女子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2008动力工程学院传热学2008暖通专业综合(复试)2008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卷)2007——2008 教育学2002——2007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2002——200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2003——2005教育心理学1998,2001——2002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现代汉语理论与应用2008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2007——2008中外语言学简史(复试)2007——2008。
南师大《古代汉语》课程内部课件WORD整理版之欧阳理创编

2012年2—5月《古代汉语》课件内容董志翘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一、什么叫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份也往往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例如,“手“是名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在“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这一特定的语言结构里,“手”却带上了宾语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基本职能,即由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词的活用与兼类: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比例的词是兼属两类或三类的,你怎样分类都难于避免。
”油:打一斤油(名)油门窗(动)这家伙真油(形)计: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益: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吕氏春秋·察今》)其家必日益。
(《吕氏春秋·贵当》)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韩愈《师说》)这都是兼类,不是活用(活用属临时变用)但是活用与兼类又有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化、约定俗成、被认可,就变成了兼类。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义的变化比较特殊,只是偶然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变……‘别这么近视眼’里面的‘近视眼’也是临时活用作动词。
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类转变。
例如‘别废话’里面的‘废话’就应算是正式动词。
”先秦5部典籍调查结果(《尚书》《左传》《论语》《孟子》《韩非子》):将:动(89%);名(11%)友:动(62%);名(38%)鼓:动(58%);名(42%)衣:动(55%);名(45%)怪:动(67%);形(16·5%);名(16·5%)尊:动(57%);形(43%)耻:动(50%);名(形)(50%)甘:动(53%);形(47%)苦:动(59%);形(41%)从以上统计看,这些词都是兼类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古代文学内部资料
名词解释:
1诸宫调
所谓“诸宫调”,指取向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舞台
2元杂剧
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是一种曲调与科白相结合,通过歌唱·念白·舞蹈·音乐伴奏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主要特点:
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
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3散曲.
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4铁崖体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
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
“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1.宫词: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
2.香奁诗: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
3.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
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近。
4.古乐府: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
具有瑰丽奇崛的风格。
5.宋元话本
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
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
1.话本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
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
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
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
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
6.南戏
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以代言体形式搬演长篇故事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
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故又叫“永嘉杂剧”。
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
3.《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
7.拟话本
(按说话艺人的讲述故事的口吻笔调,在保存话本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某些特征的基础上,创作的新的短篇白话小说)
一.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拟话本”。
二.拟话本的体制,它和话本的区别不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
一般上主人公的名字,早期话本题目只有三四个字。
2.篇首。
话本小说常用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3.入话。
入话是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引出正文。
4.头回。
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5.正话。
故事主体。
6.篇尾。
往往有诗词或题目。
三.拟话本体制的特点。
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
拟话本小说也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四.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8.三言
一.《三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其中包括作者整理的宋元话本,其余为明代作品,包括冯梦龙本人的作品。
二.《三言》主要描写的是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即将普通市民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对象。
主要表现的思想有:
1.对“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反动。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艺术上追求“雅俗共赏”。
9..二拍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蒙初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一.《二拍》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二.《二拍》的出现是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定型的标志,它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拍》中的头回在思想内容上与正文取得了统一。
2.在韵语的使用上,自创诗词韵语。
3.《二拍》中对人物性格刻画的考究,对细节真实的追求,都表现出文人个人创作的鲜明文学风格。
10.临川四梦
1.明代作家汤显祖的传奇有《紫钗记》《牡丹亭还魂记》《南柯梦记》《邯郸梦记》,代表了作者戏剧创作的全貌,其中又均与梦有关,故而合称“临川四梦”。
2.“临川四梦”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自己对人性、人生极其意义的思考。
汤显祖所重的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情”,二是“矫情”。
“临川四梦”中的前二梦写的上男女青年的爱情,表现“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和宦海沉浮,意在劝戒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3.《牡丹亭》是“临川四梦”影响最大,并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一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