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 含答案
浙江省新高考2019年4月份第二次选考科目历史试题(word档含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
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
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
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仿真模拟试卷一

仿真模拟试卷(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各省的简称来源多种多样,浙江简称“浙”,来源是钱塘江的古称,那么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其来源是( )A.武王伐纣B.西周分封C.春秋争霸D.山川地形答案 B解析根据所学,西周主要封国燕、鲁、晋、卫、齐、宋。
齐、鲁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地区,晋相当于今天的山西。
结合材料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可知,其来源于西周分封制,武王伐纣、春秋争霸、山川地形与材料无关,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神权统治C.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答案 A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
这主要反映出( )A.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C.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D.青铜艺术的平民化答案 A解析春秋时期以前,青铜器多为祭祀用和贵族专用,代表尊贵,但春秋时期以后,宗法制瓦解,不论尊卑都可以使用,说明传统统治秩序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与青铜“礼器的比例减少”不相符,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技术并无根本性突破,故C项错误;“青铜多转向实用”与青铜艺术平民化不相关,故D项错误。
4.秦朝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范围,而且推动了( ) A.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朝贡体系的形成C.地方行政三级管理局面的形成D.郡国并行局面的形成答案 A5.以下两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图一图二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 C解析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三省的废除,相权的取消,皇帝直接控制六部,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C项正确;中央官制的简化和提高行政效率都是表面的现象,不是本质,故B、D 项错误。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加试30分小卷6

5.D本题考查古罗马的建筑遗址。结合所学知识,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观察图片可知,A项帕特农神庙只有希腊柱式风格,B项是希腊柱式和拱券技术相结合的典范,C项继承了罗马的圆顶风格,只有D项圣彼得大教堂既有希腊柱式风格也有罗马圆顶风格,故D项正确。
A.总统任期4年,权力极大
B.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内阁
D.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4.(2016·浙江温州十校高二下期末)【加试题】正中摆着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两侧有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六个龙头都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宝座正上方的藻井内金龙盘卧,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这宝珠是一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以示皇帝为轩辕黄帝的正统继承者。依照以上材料的描述可知该建筑是北京故宫的()
7.参考答案(1)原因:资金缺乏,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方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
(2)特点: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巨;成本低廉。
品格:爱国;奉献;勇于担当。(任答其中一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多系借外款兴筑”,可得出资金缺乏,举借外债;由“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可得出高薪聘用外方人员,技术力量薄弱;由“常需假事权于翻译”,可得出依赖翻译;由“不肖之徒遂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可得出经办人员从中作弊。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对比其他铁路的支出,可知成本低廉。第二小问,从材料中可见詹天佑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2019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 含答案

阶段综合检测(一)古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8·浙江选考命题交流)《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D.按遗嘱继承制答案 A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2.(2018·金华协作体学考评估检测)针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某学生记有如下课堂笔记。
据此判断,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 B解析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世袭且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贵族政治的范畴,与材料中“贵族君主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制约”相符,故B项正确。
3.(2018·浙江选考命题交流)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确立皇帝制度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答案 D解析本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效”“持久”“统一”可知,秦统一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的畅通、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且统一的文字经过数次修改后一直存在到现在,故D项正确;而其他选项在当时虽然有效但并不持久,故A、B、C项错误。
4.(2018·义乌四校学业水平检测)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疆域统一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答案 A解析材料中“秦朝”“通行天下”解题关键信息,中央集权与疆域统一是秦代最突出的时代特征,也是当时最主要的历史发展趋势,故答案为A。
2019届9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9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翟 D.韩非2. 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暂,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C.郡国并行制 D.察举制3. 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汉代的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在所有的视觉艺术中,中国学者一贯将书法放在首位。
”下图所示书法作品的作者是()A.米芾 B.苏轼 C.柳公权 D.颜真卿5. 有学者对理学的某一观点评论说:“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这一观点是()A.“心即理也” 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 D.“孔颜之乐”6. 中国古代某文学家被誉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该文学家是()A.屈原 B.柳永 C.辛弃疾 D.关汉卿7. 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有一个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该机构是()A.元朝中书省 B.明朝司礼监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8. 孙中山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这一主张主要体现了()A.“驱除鞑虏” B.“民权主义”C.“恢复中华” D.“民生主义”9. 20世纪初《商务官报》载文指出:“国之富强,视乎利权;欲保利权,端在抵制;抵制之术安在?舍兴工无他道也。
”该文认为实现“国之富强”的首要途径是()A.抵制洋货 B.振兴实业C.重农抑商 D.保护利权10. 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B 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唯一”两字不妥,且金文也是当时的文字资料,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且文物发现地点是宁夏,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西周,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D项错误。
2.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
这体现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相关的知识,故选D项。
3.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里评价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度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解析:选C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到明朝时已有3 000年,故A项错误;皇帝制度始于秦朝,与材料中“垂二千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出现维护中央集权,始于春秋时期,与材料“垂二千年”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与材料内容和时间皆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浙江五校联考)近年来,随着《琅琊榜》《甄嬛传》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
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B.嫡庶有别C.宗族制度D.君权至上解析:选D 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以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D项正确。
2019年浙江省学考选考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中国古代近代史综合练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近代史综合练习1、据文献记载,反映了分封制A.推动了周政治文化的扩展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直接管理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周初,“天下未集”。
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之后,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A.燕地B.鲁地C.宋地D.楚地3、《左传》记载:(周)成王曾命齐侯“西至河,南到穆陵,北至无球,五侯九之。
”这主要反映了A.西周疆域的空前辽阔BC.天子特许下的征伐权D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由此可知,西周“封建之道”A.传承了商朝的统治体系B.集中在黄河中下流地区C.形成三类不同等级地位的诸侯国D.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力5、为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筑了一条被后人称之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路”。
这一“公路”是指A.长城B.直道C.灵渠D.五尺道6、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现:“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
”A.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BC.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D出现“有诸侯之镇,”。
据此可知,行省它兼具朝开创了高层政区B.郡县制C.刺史制D.行省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自是内阁权日重,遂赫然为真”这说明内阁:“唐宋诸代宰相一定要盖章,没有盖章,就不成诏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认识的是②魏晋的九品中正制④梭伦的财产等级制B.①②④D.②③④13、在中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
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C.重视水利灌溉事业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14、“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
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是A.耧车 B.曲辕犁C.翻车D.花楼机15、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B.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C.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缓慢D.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16.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四世界现代史

阶段综合检测(四) 世界现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加试题)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 )A.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B.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C.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答案 D解析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故D项正确。
2.(加试题)1920年6月,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给俄共中央的信中写道,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
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 ) A.余粮收集制引发严重危机B.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农民处境C.农业集体化政策遭到质疑D.指令性计划模式的弊端显现答案 A解析1919年初,苏维埃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与“1920年……俄共中央……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内战才能结束”相符,故A项正确;其他三个备选项均发生于1920年之后。
3.(加试题)(2018·嘉兴选考检测)苏联国家资本主义的全部实践都是围绕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创造为“一种服从无产阶级国家和为无产阶级国家而服务的资本主义”来进行的。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C.苏联集体化改造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答案 B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解决三年的国内战争而实行的,未涉及国家资本主义成分,故A项错误;苏联集体化改造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4.(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押题交流)“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综合检测(一)古代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8·浙江选考命题交流)《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D.按遗嘱继承制答案 A解析从材料内容分析“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2.(2018·金华协作体学考评估检测)针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某学生记有如下课堂笔记。
据此判断,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 B解析西周分封制之下,诸侯世袭且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贵族政治的范畴,与材料中“贵族君主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贵族的制约”相符,故B项正确。
3.(2018·浙江选考命题交流)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A.确立皇帝制度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答案 D解析本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有效”“持久”“统一”可知,秦统一文字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的畅通、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而且统一的文字经过数次修改后一直存在到现在,故D项正确;而其他选项在当时虽然有效但并不持久,故A、B、C项错误。
4.(2018·义乌四校学业水平检测)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
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疆域统一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答案 A解析材料中“秦朝”“通行天下”解题关键信息,中央集权与疆域统一是秦代最突出的时代特征,也是当时最主要的历史发展趋势,故答案为A。
5.(2018·浙江名校选考命题交流)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 C解析从图中关键信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可判断这一行政体制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故C项正确。
6.(2018·丽水五校联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A.曹魏B.唐代C.宋代D.明清答案 D解析根据“风帆数扇,俟风转车”和“去泽水,以便栽种”可知此农具使用风力,用于排涝,是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清,故D项正确。
7.(2017·浙江名校学考押题)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答案 C解析题干图片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反映了古代中国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播种方式与土地制度,故A、B两项错误;D项并不能全面归纳材料,故D项错误。
8.(2018·台州选考评估)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
这说明古代农具()A.已经达到定型阶段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答案 C解析古代农具不断发展变化,定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不能说明农具走向停滞和落后,它是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农具的轻便和灵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9.(2018·金丽衢学考查缺补漏)纹饰精致神秘、器形庄重华美的商代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明繁盛时期的代表作。
这类青铜器属于()A.农具B.炊具C.兵器D.礼器答案 D解析商代青铜农具很少,并且不会有精致纹饰,故A项错误;炊具重在实用,不需要精致神秘、庄重华美,故B项错误;兵器需要锋利,并不注重庄重华美,故C项错误;礼器代表等级秩序,所以需要纹饰精致神秘、器形庄重华美,故D项正确。
10.(2018·浙江绿色教育学考评估)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答案 D解析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唐宋时期,瓷器工艺发达;明清时期,由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布盛行,故D项正确。
11.(2018·金丽衢学考查缺补漏)某地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一件精美的瓷瓶,上面有相互缠绕的青花图案。
据此判断该瓷器最早出自()A.东汉B.唐朝C.元朝D.明朝答案 C解析由题意可知,精美的瓷瓶上面有相互缠绕的青花图案,该瓷器为青花瓷,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元朝。
故本题选C。
12.(2018·浙江名校联盟学考交流)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
这两种思潮是指()A.法家与道家B.法家与儒家C.墨家与兵家D.黄老与儒家答案 B解析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不符合材料要求,故A项错误;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难以被统治阶级认可,故C项错误;黄老学说在西汉前期作为政府执政指导思想而盛极一时,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定,故D项错误。
13.(2018·浙江五校学考检测)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答案 A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观点是皇帝要依天行事,而不是有时要依天行事,故A项符合题意;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观点,故B项不符合题意;皇帝的权力是神给予的,是君权神授的观点,故C项不符合题意;儒家试图约束皇权是天人感应的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
14.(2018·杭州名校联盟学考交流)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答案 A解析材料中“血腥”指的是诸侯争霸,而“宽容”主要是指诸子“百家争鸣”,故A项正确。
15.(2018·浙江名校学考满分加餐练)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这两种思想()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答案 D解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体现的是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故D项正确。
16.(2018·浙江学考满分加餐练)孔子倡导“为政以德”,韩非却主张“唯法为治”。
将二者融为一体,奠定后世传统治国理念基础的是()A.荀况倡导“隆礼至法”B.董仲舒创立“新儒学”C.韩愈提出“复兴儒学”D.朱熹宣扬“格物致知”答案 B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不仅融合了法家思想,还推动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
17.(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测评)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另有一种文化形态”是指()A.科学技术B.市民文化C.佛道文化D.外来文化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以外的主要是平民,宋代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新兴的市民阶层地位日益上升,市民文化崛起,出现宋代风俗画、宋词、话本、戏曲、瓦子等,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8.(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太平御览》载:“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以纸代简得到普遍推广最早是在()A.西汉B.东汉C.三国D.北宋答案 B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得到普遍推广使用,故选择B项。
19.(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梦粱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
”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A.战国B.汉代C.唐代D.宋代答案 D解析材料中“舶商之船……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出现在北宋时期,选择D项符合题意。
20.(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其中“第一种”东西指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影响。
第一种文字方面是印刷术;第二种战争方面是火药;第三种航海方面是指南针,故选D。
21.(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A.风俗画B.文人画C.宫廷画D.山水画答案 B解析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题目所示符合这一特点。
22.(加试题)(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学考评估)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元代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23.(2018·温岭学考押题)“虽然(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
”这说明古代雅典()A.确立了以法治国理念B.实际上是“人治”政治C.公民大会缺乏行政权D.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答案 B解析“虽然(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实际上使得法律成为了公民大会进行人治的工具,故B项正确。
24.(2018·金华十校学考评估)读下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并非所有人在希腊都享有民主权利答案 D解析由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