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对棉花生产影响探讨
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棉田土壤水分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水 次 数 为 1 次 的处 理 产 量 最 高 , 溉 定额 为 450m / m 的 处 理 节 水 效 率 达 到 1 .% , 灌 水 次 数 为 1 、3 6 灌 0 h 18 在 6 1
次时 , 减产 幅度 仅 为 55 和 3 1 .% .%。灌 溉 定 额 为 3 0 h 2 2 1 理 水 分 生 产 率 较 高 , 在 16k/ s 0m /m 的 、0处 9 均 . gm
果。
关 键 词 : 下 滴 灌 ; 溉 定 额 ; 水 次 数 ; 水 率 ; 花 膜 灌 灌 含 棉
中 图分 类 号 :2 5 6 S 5 . ¥ 7 . ; 12 7 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 3 0 2 1 )8 5 4 6 1 1 4 3 ( 0 0 0 —17 —0 0
S ud n Efe to i r i a i n u d r M e b a c n t t y o f c fDrp I rg to n e m r n e o he Cha g f S i M o su e a d Yil n to ed n eo ol it r n ed i Co t n Fil
M )
e
Ab ta t 【 jcie B sd o rcial mes rd d t n f l ,o rsac f c o r r gt n u d r s c : ob et 】 ae n pat l aue aai ed t ee rh e et fdi i iai n e r v c y i p r o
( colf W t os vnyadCv n i en 。 i i gA r uua U i rt , rm i80 5 。 h Sh o o ae C n r c n il gn rg Xna gi l rl n e i Uu q 。3 02 C i r ea iE e i jn c t v sy —
不同滴水频率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间分别在盛 蕾期 ( 6月 2 0日前 后 ) 花 铃前 期 ( 、 7
月 1 前后 )花铃后期 ( 月 5日前后 )用烘干 0日 、 8 , 法测定 0~ 0m土壤 内各层水 分含量 ( 为 0 6c 分
1 e ,0~2 c , 0— 3 c , 0~ 4 c , 0 ~5 c , Gm 1 0m 2 0m 3 0m 4 0m
5 ~ 0m共 6 )测点 位置 在滴 管下部及 两侧 0 6c 层 , 每隔 2 c 0m共设 5 个测点 。在整个生育期 内同时
2 1 不 同滴灌 方式的土壤含水量 变化 .
用挖 剖 面和取 土 法测 定 相结 合 , 确定 土壤 湿 润
锋。
由图 1 知 , 可 从整 体 上看 在生 育期 内, 处理
日 月。 日 肋
日 舳
日
~
、
~
』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
3。
.
~
…
一
…
,
~
一 一
一 一
、
- - 。 “。 厂 。 ’
:。 。 ’。
25
毫 。
、
、
i 1 。 5 。
5
T …缝一一} 一 一 — 一一' - 0 C 8 K { ,
23 不同滴灌流 量对棉花 生长状 况的影响 .
() 同滴灌流量对 叶面积指数 的影 响 1不 适宜 的叶面积发展动态是创造高光效群体 , 实现棉花高 产 的重 要条件 。叶 片是 棉花光合 作 用制造有机物 的主要器 官 , 棉花单 株有机物都是 由叶片光合作 用生 产 。单 位土地 面积上 的叶面
0 前 言
12 试 验 设 计 .
冬灌对盐碱地棉田水热盐运移规律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

冬灌对盐碱地棉田水热盐运移规律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冬灌对盐碱地棉田水热盐运移规律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一、引言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与酸碱度超过植物生长所需范围的土地,其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是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盐碱地上的种植面临着许多挑战。
冬灌作为改良盐碱地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调节土壤的水分、热量和盐分,对棉花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冬灌对盐碱地棉田水热盐运移规律及棉花生长的影响,为盐碱地棉花生产提供科学的种植措施。
二、盐碱地棉田水热盐运移规律1. 冬季水分运移规律冬季是盐碱地水分运移的重要阶段,常采用冬灌来改善土壤中的盐分。
在冬季,水分主要通过渗漏和蒸发两种方式运移。
渗漏过程中,水分会带走一部分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蒸发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到土壤表层,但盐分会逐渐富集在土壤表层。
因此,在冬季的水分运移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灌溉量,以避免过度蓄水导致盐分富集。
2. 土壤热量分布规律冬灌对土壤热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冬季气温较低,土壤热量分布不均匀,通常表现为土壤表层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温度相对较高。
这种温度分布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冬灌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湿度来改善土壤的热量分布,提高土壤表层温度,为棉花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3. 盐分运移规律盐分在冬季的运移主要受到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水分对盐分的迁移起到冲洗和稀释的作用,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温度对盐分影响较大,高温有利于盐分的迁移和分散,低温则反之。
因此,冬季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土壤中盐分的积累。
冬灌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盐分含量,并利用冬季较低的温度,逐步改善盐碱地的盐分状况。
三、冬灌对棉花生长的影响1. 冬灌改善生态环境冬灌可以增加盐碱地土壤的湿度,提高土壤中氧气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这有利于棉花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抗盐碱能力,增加棉花的产量。
同时,冬季水分的运移还可冲刷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环境。
北疆滴灌棉田冬灌灌水关键技术研究

北疆滴灌棉田冬灌灌水关键技术研究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北疆的棉田灌溉中,尤其是在冬季灌水环节中。
北疆地区的冬季干燥寒冷,为了保证棉田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科学合理的冬灌灌水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北疆滴灌棉田冬灌灌水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一、冬灌灌水量控制技术在滴灌棉田冬灌中,合理控制灌水量对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水分状况、降雨等因素确定每次灌水量。
其次,通过定期监测土壤含水量,掌握棉田的水分变化情况,进而调整灌水量,以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造成的伤害。
二、冬灌灌水时间选择技术冬季是北疆地区棉田的休耕期,选择适宜的灌水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棉花品质。
首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较为温暖的天气进行灌水,避免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进行灌水。
其次,要结合棉花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在棉花生长速度慢的时段进行灌水,例如白天温度较低、夜间温度较高的时候。
三、冬灌灌水频率控制技术冬季棉田的需水量较小,为了避免水分过度饱和,需要控制灌水频率。
首先,要通过土壤含水量监测,及时掌握灌水前后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判断当地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从而确定灌水频次。
其次,要结合当地气候和棉花根系等因素,决定灌水间隔时间,以保证土壤水分的适度。
四、冬灌灌水方式选择技术在滴灌棉田冬灌中,选择适当的灌水方式也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北疆地区的滴灌通常采用地下滴灌方式,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此外,根据棉花生长特点,灌水时应注意均匀分布水分,避免不同地区的棉花受水分供应不平衡而产生生长差异。
五、冬灌灌水管理技术滴灌棉田冬灌灌水过程中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灌水正常进行。
其次,要定期清洗滴灌管道和滴头,防止灌水不畅和堵塞。
此外,还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确保棉田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分滞留导致棉花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北疆滴灌棉田冬灌灌水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灌水量控制、灌水时间选择、灌水频率控制、灌水方式选择和灌水管理等方面。
滴灌条件下水肥互作对新疆棉花产量的影响

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 的水肥运作方式提供参考 。
回归 正 交设 计 , 变量 水 平 及 无 纲 量 编 码 值 见 表 1 各 。
盛蕾始 花前 ( 6月 2 8日) 开始水 肥互 作 , 肥料 为 尿
1 试 验设计 与方法
1 1 试 验 设 计 .
素 。各 处理 的灌水 量 在 花铃 期 按 8次平 均 分 配进 行 滴 灌 , 水 间 隔期 6—7天 , 灌 且灌 水 量 用 水 表 控制 。3 个灌 水 处 理 的 土 壤 含 水 量 分 别 为 田 .
2 2 模 型 的解 析 与寻 优 .
2 2 1 主 因素效 应分 析 . .
土壤 含 水率 的测定 : 中子 水分 仪 结合 烘 干 法 , 用 每 5~6天 和 降 雨 前 后 测 定 不 同灌 水 处 理 的 0~6 o c m土壤 含 水 率 , 降雨 前 后加 密 。 产量 的测定 : 获期 小 区分 别 计产 , 测 产 量构 收 并
N 4 4k / 6 6 2三 料磷 肥 折 P0 6 4k/ 6 .7 . s 66.7m , 2 5 . g6 6 6
m。 2
供 试 棉花 品种 为 新 陆 早 7号 , 行 距 配 置 方 式 株
为6 0+3 m。 0c
滴 灌 所 用 材 料 中滴 灌 带 由北 京 绿 源 公 司 生 产 ,
20 0 2年 9月
文章 编 号 :10.33 20 }30 7-3 0 77 8 (02 0-190
滴 灌 条 件 下水 肥 互 作 对 新 疆 棉 花 产 量 的 影 响
任红 松 , 郑 重, 马富裕 , 俊华 , 李 孔祥丽
( 石河子 大学新疆 作物高 产研究 中心 , 新疆 石河子 8 20 ) 30 3
棉花种植的灌溉和排水技巧

棉花种植的灌溉和排水技巧一、引言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灌溉和排水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灌溉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棉花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同时排水技巧的恰当运用可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病害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棉花种植中的灌溉和排水技巧,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进行棉花种植。
二、灌溉技巧1. 灌溉的时机和频率灌溉的时机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而言,棉花生长初期需要更多的水分来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此时应该增加灌溉频率。
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少灌溉频率,以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部缺氧和病害的发生。
2. 水分控制棉花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能过多。
因此,农民朋友们应根据土壤质地和天气状况来灵活控制灌溉量。
一般来说,当土壤表面稍有干燥的时候进行适量的灌溉,但不要使土壤过湿。
3.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水源条件,农民朋友可以选择不同的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和渠道灌溉等。
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并使得水分更加集中到根部,喷灌可以均匀覆盖整个棉花田,渠道灌溉则适合于土壤排水性较差的地区。
三、排水技巧1. 土壤改良在棉花种植前,农民朋友们可以根据土壤情况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例如,在土壤排水性差的地区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质和砂质土壤,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
2. 土地坡度和排水沟在准备田地时,合理设计土地坡度和建设排水沟是必要的。
土地坡度可以影响水分的流动方向,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同时,排水沟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排除多余的水分,避免水分积聚导致病害的发生。
3. 合理灌水量控制灌水时要注意控制灌水量,避免土壤过湿。
过湿的土壤容易引发罹患根部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
四、结论棉花种植的灌溉和排水技巧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合理掌握灌溉的时机和频率,灵活控制水分,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以及通过土壤改良和排水措施提高土壤的排水性能,都是有效的措施。
农民朋友们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巧,以达到最佳的灌溉和排水效果,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摘要】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对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节约水资源、减少病虫害发生、精确施肥、提高棉农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滴灌技术,可以精准地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满足棉花生长需求,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节约水资源是滴灌技术的显著优势,有效避免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现象。
滴灌技术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棉花的抗逆性,进而减少农药使用。
通过精确施肥,棉农能够减少投入成本,提高收益。
滴灌技术为棉花栽培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不断推动着棉花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滴灌技术、棉花栽培、产量、质量、水资源、病虫害、施肥、棉农收益、好处、发展。
1. 引言1.1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滴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在棉花栽培中,滴灌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病虫害发生、精确施肥,从而提高棉农的收益。
滴灌技术通过管道将水分直接送到棉田的根部,减少了水的蒸发损失,保证了水分的有效利用。
滴灌还可以在施肥时准确地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施放位置,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滴灌技术为棉花栽培带来了诸多好处,不仅提高了棉农的经济收益,还推动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是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滴灌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水分和营养的供给,有效提高棉花的生长状况。
滴灌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和稳定的水分供应,避免了干旱和过湿对棉花生长的不利影响。
这样可以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养分吸收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肥流失,避免土壤盐碱化和肥料浪费,有利于棉花根系深入土壤,吸收更多养分,从而提高棉花的质量。
滴灌还可以保持土壤温度稳定,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棉花开花结果,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
通过滴灌技术,可以优化棉花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2.2 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是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一个重要优势。
棉田灌水期对产量的影响

种应 结合 棉 田状况 , 慎选 择 。在 中度病 田及 轻病 谨
田, 新陆早 1 3号及 中棉所 3 6可种植 。 军棉 1号 虽 然 早 熟 性 好 、 产 性 稳 定 、 丰 品质 优 良 , 无论 在 重 、 病 田都 表 现 明显 的感 病 , 宜种 但 轻 不 植, 是高感 枯萎 病 的品种 。本试 验 中的 5个 品 种都 不抗 黄萎 病 , 因此 在有 黄萎 病 发 生 的棉 田因慎 重考
2 1 花 主 茎 生 特 点 。 不 同 处理 棉 田在 5月蛆 8 .棉 1 驼
日一6月 1 1日间 出现 一 个棉 花 生长 高峰 , 6月 8 一 2 3日棉 花 生长 势下 降 ; 6月 2 3日一7月 2日生 长 势
娼 驼
平稳 回升 , 7月 2 1 日打 顶 前 棉 花 生 长 量 渐 降 — 2 ∞逐 n 低 , 棉 花打 顶 前 达 最低 点。 处 理 4于 6月 2 日 至 0
跎 日、 2 日、 0 日与 8 月 1 日调 查 棉 花 生 殖 量 。 棉 1 3 9
1材料 和方 法
花吐 絮 前测 产 , 获 、 收 售棉 结 束后调 查 实产 。
卯 驼 ∞
试验 设在 喀什 地 区棉 花 区域 原种 基 地 ( 麦盖提
2结果 与分 析
∞ %
良种场) 土质 沙壤 下 潮 轻 盐碱 地 , 。 种植 品 种 为 中
∞
表 1 不 同 处 理不 同 时期 棉 花 主 茎 高 度
∞ 卯 驼 c m 踞 ∞
处 理 O 一 1 O 一 4 O 一8 0 — 1 0 — 4 0 — 7 0 — 0 0 — 3 0 - 6 0 - 8 0 - 2 0 — 5 0 — 9 0 — 2 6O 6O 6O 6 1 61 6 1 62 6 2 62 6 2 70 7 0 70 71 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棉花 实用技术 2009,36(1) 25~30
实用技术
灌水对棉花生产影响探讨
朱玉国1,2,艾尼外尔 阿不都热衣木3,李忠霞3
(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2.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 3.麦盖提县气象局844600)
棉花灌水技术是制约世界主产棉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生产的关键技术。
新疆地处中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属灌溉农业,多年来灌水方式以畦灌为主。
自宽膜植棉技术、高密度植棉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上推广以来,尽管部分棉田实现了滴灌,但多数棉田仍以常规灌溉方式为主。
这种方式多年来坚持!见花浇水∀为主的!头水晚、二水赶、三水适时灌∀的模式。
由于植棉县(团)属干旱或极端干旱少雨的大陆性气候(干旱、极端干旱区),地膜覆盖植棉棉花根系侧根量多、体积大、位置上移且呈!伞形∀分布,棉田干旱倾斜期、干旱期较其它干旱区来的早,如采用!一刀切∀的灌水模式,往往使棉花生产用水调控失误,棉田因不同程度受旱而严重影响产量。
1影响新疆棉田灌水的因素
1.1覆膜。
新疆棉区于1996年后推广宽膜植棉,窄膜换成宽膜后,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挡。
试验表明:由于地膜的增温、提墒作用加剧了土壤深水层的水分消耗。
在常规密度田间状态下,70cm以上土层含水量覆膜处理较露地处理的高,但70~ 100cm土层较露地减少。
这表明,棉花生长中期如受旱,土层上、中、下全旱。
棉田冬、春灌质量直接影响棉花的中后期灌水量,棉花田间灌水还应注意给下层补水。
1.2密度。
高密度植棉与常规密度植棉相比,公顷密度从161025株[(60+32)cm#13.5cm],上升到241545株[(60+32)cm#9.0cm]、277770株[(55 +25)cm#9.0cm]、294120株[(55+25)cm#8.5 cm],密度分别增加了50.0%、7
2.5%、82.6%,而地膜比露地覆盖密度增加了0.0%、15.0%,表明高密度覆膜种植模式下棉田水分的散失主要原因是密度增加后的个体蒸腾。
由于棉株个体蒸腾在不同密度、不同生育时期相对稳定,随着棉株个体数量的增加,对棉田不同土层水分的消耗也增加,棉田干旱倾斜期、干旱期提前。
1.3土壤含水量。
棉花正常生长需要土壤容积含水量的上下限为:苗期17%~23%、蕾期18%~ 22%、花铃期15%~24%、吐絮期14%~20%,棉花稳健生长的适宜田间持水量一般为50%~65%。
2004∃2008年观察结果为:蕾期5月28日后土壤容积含水量低于18%、开花后的6月18日低于15%,棉花生理临界需水期与土壤干旱期重合;花铃期仅浇水后的6月28日土壤容积含水量略高于25%。
作物灌水前土壤容积含水量均低15%,2008年低达10%(理论密度294120株),膜下灌溉模式下,棉花蕾铃期土壤持水量已呈典型的!V∀字型。
1.4化学调控。
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常规密度植棉与目前高密度植棉主茎日生长量对比表明,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除苗期及现蕾后10天左右,高密度棉田主茎日生长量接近常规密度植棉主茎日生长量,2水前高密度棉田主茎日生长量较常规密度植棉主茎日生长量低。
由于高密度棉田干旱倾斜期、干旱期提前,棉花受旱后!凹顶∀,上部果枝往往缩在一起,就是灌头水后有所生长及恢复生长,但头水、二水间隔期长,因此干旱胁迫即!旱控∀成了高密度棉田抑制棉花生长的主要因素。
如果高密度棉田化学调控过量,那么灌水就成为解除这两种胁迫的唯一方式。
1.5可利用水。
受河流来水枯洪不均、机井限抽地下水与复播需水影响,常规棉花从6月中旬灌水至8月中旬结束,约灌水3次,每水周期约1个月(麦盖提)。
棉田无水可灌与灌水不及时,均可使棉花不同程度受旱。
滴灌棉田一般要求自5月下旬开始首次滴灌,5~7天滴1次,棉花生长期滴水13~ 18次。
由于无水可滴与滴水不及时,使滴灌效果大打折扣。
移动式手扑滴灌还因柴油价格居高不下,贫困村、组棉花受旱较重、产量较低。
1.6头水晚灌。
1993年种植的!抗旱品种∀中棉所17,7月11日灌头水,结果棉田蕾、花铃脱落严重,且红花到顶、生长停滞,实产皮棉855kg hm-2。
麦盖提县良种场2004年6月底7月初灌头水的新陆中15棉花株行圃单产子棉仅1940kg hm-2,中
-2
棉田病虫生态调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郁红霞
(新疆农七师车排子试验站833208)
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使农作物病虫及其发生规律复杂多变,病虫防治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为了积极适应现代新型团场体制,有效地服务农业的结构调整,全面实行农作物病虫的无害化治理,2008年,在新疆兵团植保总站的指导下,根据农七师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病虫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以病虫生态调控技术为先导的推广项目。
1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技术
2008年,在兵团推广站和七师推广站的安排下,123团建立了以捕食螨防治棉叶螨的试验及示范基地66.7hm2,对捕食螨防治棉叶螨的效果进行了系统调查,在示范区举办了捕食螨现场培训,并利用电视宣传推广捕食螨应用技术。
通过半年的观测证明,试验棉田实施!以螨治螨∀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试验点调查结果表明,生防区的天敌数量在棉花生育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多于化防区。
通过引进捕食螨,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效地保护了棉田天敌,促进棉田形成良性生态环境。
1.1以螨治螨控制效果好,持久性强。
在棉叶螨发生初期,每一棉叶螨中心株释放一袋捕食螨,5天防效可达30%,10天可达67.13%,20天后可达70%。
每年只需释放一次捕食螨就能使棉叶螨一直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1.2使用捕食螨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降低了化学农药对棉花生长的副作用,提高了单产。
据123团试验点观察,引进捕食螨防治害螨可有效减缓棉花叶片的衰退,避免了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棉花叶片早衰问题。
生防区棉花叶片较化防区棉花叶片衰退期推迟8天,保证了上部棉铃的正常生长,从而保证了棉花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因而提高了棉花产量。
从示范中可以看出,生防区较化防区平均产量提高了4.6%。
1.1.3生态效益好,保护了天敌。
各试验点调查结
25%%(朱玉国,等)灌水对棉花生产影响探讨
6月28日灌头水单产皮棉1960kg hm-2,较6月19日灌头水产量减少80.2%。
同条田2008年6月12日灌头水,较2007年6月28日灌头水产量增加40%。
可见,适时早浇头水是保证新疆棉花高产、超高产的关键。
2减轻棉花受旱措施
2.1培肥地力,培育壮苗。
一是平地压盐,翻压绿肥;二是五肥(绿肥、厩肥、化肥、油渣、秸秆)齐抓,培肥地力;三是精选良种,种植经泡沫酸脱绒的棉种,净度不低于90%、发芽率高于85%、含水量低于12%、破碎率低于5%、残酸率低于0.15%,用含杀菌剂、杀螨剂、杀蚜剂的种衣剂按合适的种药比包衣;四是狠抓播种质量,实现一播全苗;五是抓好播后管理,早放苗、早定苗、早中耕、早化学调控,培育壮育。
2.2春灌与播种间隔期,保持适宜墒情。
主要是合理协调!五期∀(即灌水期、犁地期、镇压期、播种期及降雨返潮与盐碱地返盐碱期)间隔天数与持续期的关系,尽量缩短灌水与播种期间隔天数。
冬、春灌田块均要做到小畦灌溉、压盐彻底,春灌田块灌溉后要晾晒至适墒,适期犁地后适度晾晒再镇压耙耱,以保持适宜墒情。
2.3合理栽培管理,适时搭好丰产架子。
一是依据种植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设计实施棉花高产、超高产施肥、调控、灌水方案;二是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类型、肥力、墒情棉田开展栽培管理,适时做好有害生物防治,确保棉花适时搭起丰产架子。
2.4提高水的利用率。
一是采用低耗能式膜下滴灌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二是开展渠系防渗改造,提高渠系利用系数(麦盖提为0.43);三是合理运筹肥水,提高水利用的经济系数,获得最大产量与经济效益。
2.5最大限度挖掘水源。
一是利用各地特点,大力开展人工降水;每年流入新疆的水汽达2.6114# 1012t(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却只有10.4%转化成雨雪降到地面(83%降在山区),只要增加1%降水量就可增加2.6#1010m3水资源,相当于新疆地表径流量(8.84#1010m3)四分之一强。
二是植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