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8(专题拔高特训)

合集下载

【中考冲刺】2018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337页

【中考冲刺】2018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337页
禹 桀 盘庚 牧野 分封 齐桓公 世袭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商鞅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向探究 ┃
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哪些?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是任用管仲为 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 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王景 杜诗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冒顿
昭君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西域都护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曹丕
司马炎
淝水
经济重心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鲜卑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 [2012·连云港]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 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 我国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1讲 第2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
关系的发展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侵略与反抗 近代化的探索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总复习课件2(专题拔高特训)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总复习课件2(专题拔高特训)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 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 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 发展起来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________,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阶段。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开始,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浮夸风”、“瞎指挥”等风 潮,引起了“大跃进”运动。后来,又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 农民的积极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 一个重大失误。
下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
C.违背了客观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 程中的严重失误这一史实。从右上图中可以了解到这现象是发生在“大跃进” 时期的浮夸风,是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这次失误的原因是因为违背了客观经 济规律。故答案选择C。 答案:C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__________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任务是:重点发展 ________。主要成就有:以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一、1953~1957 重工业 鞍钢 东北工业基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武汉长 江大桥通车 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中国古代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人教版)

专题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
1、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2、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 过程 具体表现
农业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水利工程的建设 优良品种推广
农具:
技术:
铁农具
曲辕 犁
筒车
牛耕
温室栽培蔬菜
优良品种的推广
中亚:苜宿 蚕豆 石榴 核桃
国外
中国
越南:占城稻 美洲:玉米 甘薯
北方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前221 年 280年 589年 1279年
秦统一
西晋短期统一
隋统一
元统一
2、帝王篇
武则天 秦始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 汉武帝 唯一的女皇帝 唐太宗 康熙帝
上一目
下一目 至第3
项目
政治 经济
秦始皇
政治
措施
思想 文化
汉武帝
经济 统一、建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 军事 北击匈奴、 南征南越
请回答: 唐太宗 指要借鉴历史教训 以史为镜是何意?唐太宗是怎么做的?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 指善于用人 ,广开言路 以人为镜是何意?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 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勇于纳谏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采纳正确的建议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二中反映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唐太宗 指人民的力量大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
推恩令
盐铁官营、 民族铸币权 关系 大败匈奴、 (卫青、霍去病)
军事
民族 移民屯边 关系 统一文字、 思想 汉武帝 文化 焚书坑儒
张骞出使西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秦始皇
秦王汉武的异同
相同:都加强了思想控制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 第一轮复习课件 精品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 第一轮复习课件 精品
历史意义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根据以下示意图,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 义。”下列哪一运动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 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A.公车上书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 大总统
历史 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共同庆祝,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叙述正确的是( ) B
① 发生在1910年 ② 推翻了清朝统治 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 ④ 建立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 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 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3.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 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 个军事工业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

8.(2019·甘肃天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 A
9.(2019·甘肃兰州)法国作家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暴行,说过这样一段 话:“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这段 话针对哪一事件说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2.(2017·甘肃兰州)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 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在虎门海滩销烟的是(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魏源 D.林则徐 答案 D
命题点2 两次鸦片战争 3.(2018·甘肃兰州)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天京
土地
北伐和 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
过 西征 北伐和西征。经过了多年的征战,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程 天京 1856年秋,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
事变 军损失惨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
政治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
军事

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天京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陷落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败因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ppt 通用8 (5)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ppt 通用8 (5)

(二)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
热点角度 热点展望 经济体制的创新,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纵观中 外历史上的改革,如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 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在保持政治制度稳定的前 提下,进行经济领域的改革,实现了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 一种重要途径,是中考的一大热点。2014年中考, 请多关注以下几点: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 政、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容和影响;感悟和学习列宁、 罗斯福、邓小平三位领袖的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等。
【提升认识】正确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三次改革。这些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
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哪 一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方式,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国家的改革时要和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等
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国家改革(匈牙利改革)
改革的规律总结 从哪些方面学习掌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革”? 原因、目的、内容、 方式、性质、特点、 结果、作用、影响。
(一)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
认识: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只有不 断地学习世界先 进文化精髓,善 于吸收和消化他 国的科技成果, 才能促进国家的 进步和繁荣,才 能永远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自由人 1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 ”1、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是 。 地主再也不允许 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 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点 2、赎买份地(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 2、但这次改革留有大量的 得 一块份地 出钱赎买 。 封建残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坐标和阶段特征课件(27张)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第一轮复习历史坐标和阶段特征课件(27张)
课题: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一、初中历史结构
七年级
中国古代史(人类出现---1840年)
八年级 九年级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中国现代史(1949年--- 今 )
世界古代史(人类出现---1689年) 世界近代史(1689年--- 1917年 ) 世界现代史(1917年--- 今 )
2018年中考试题(小试牛刀)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历史坐标】
中国古代史的特征
【阶段特征】
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两条基本线索:(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 (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两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 ( 1 )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2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3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4 )元朝: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结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考分值 分布结构
中国史(选择题 8分,问答题14分,共计22分 世界史 (选择题9分,问答题 7分,共计16分 黄石史(选择题2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历史坐标】
中国古代史的特征
【阶段特征】
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两条基本线索:(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 (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两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 ( 1 )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2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3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 4 )元朝: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结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ppt 通用8 (8)

安徽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ppt 通用8 (8)

2100Í òÒ øÔ ª â Å¿ î ª ¿· Å ã ¹Ö Ý¡ ¢Ï Ãà š ¢¸ £Ö Ý Ú ¿° ¶ IJ þ ¨¢ ¡É Ϻ £ Ø ¹Ë ° Т Ö ÓÉ Ì¶ ¨ ìÊ Á Âà ²Å ÐÈ ¨ ä ÆË ü ¨ Èæ Ò Æ ¬Ã æ× î» Ýú ¹´ ýÓ ö
¡µ ° Ö° Ù³ éÎ å¡ ± â¹ Í ú¹ «Ê ¹½ ø× ¤±© ¾ Ê Ô Í¹ â úÈ Ë¿ ÉÒ Ôµ ½Ä Úµ ؾ ­É ÌÈ µ
日军占领平壤。
黄海海战 邓世昌 丰岛海战
“致远”号
平壤 战役
第 一 阶 段
丰岛 海战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丰岛 海战
辽东 战役 威海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第 二 阶 段
丰岛 海战
辽东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第 二 阶 段
丰岛 海战
黄海战役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 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一、大片领土的割让,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 国领土的一次严重掠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 的野心。
二、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 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 国的经济命脉。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允许投资设厂,列强援引“利益均沾”争 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是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 面而去的地方——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里, 高悬着甲午海战中日军俘获的清政府北洋水 师“靖远”、“镇远”两舰的铁锚,锚周围 摆放着“镇远”舰主炮弹90枚,并围以锚链 数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提升
【易错易混】“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核弹和导弹,不是原子弹和 氢弹。
【“说明”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党
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②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 研;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⑤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⑥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 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就业制度的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成为新的劳动就业模式,自主 变化 择业、双向选择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实行灵活的就业形式,自谋职业和自主
(2014云南13题)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 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雷锋
C
A. 邓稼先
考点2 教育事业的进步
[13年大理等八地16题、13年昭通26(1)题图三已考]
九年义务教 育
体育
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
(3)①在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 上金牌“零”的突破,共夺得15枚金牌;② 2000年,第27届 奥运会在悉尼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28枚,名列金牌榜 第三; 体育 ③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中
国获金牌51枚,高居金牌榜首位,确立了世界体育大国的地位;
④ 2012年,我国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荣获38枚金牌,是境外 获得金牌最多的一次。(3)在1981~1986年的国际赛事中,中 国女排获得了“五连冠”的佳绩
考点4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思考1:社会生活这么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市场日益繁荣,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
亩产可达600多公斤,单产一般比普通水稻增产20%左右, 东方魔稻 被称为“ ”
价值
“863 计划”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后制定 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纲要》,并开始实施[13年 普洱29(3)题已考显。饮食方面经历了由吃饱到吃好、由追
生活水平的 求数量品种的增加到讲究营养质量的提高到过程。穿着上,衣着品种大幅度增 加,穿着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面积和住房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城 变化
市交通不断改善,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提高;城乡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
迅猛增加
表现
两 弹 一 星
精神品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 质 于攀登的精神
时间 籼型杂 交水稻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13年昭通14题已考]
培育者
袁隆平[14年云南13题、13年大理等八地13题已考],被誉 杂交水稻之父 为“ _”,2004 年3月,世界粮食基金会授 予袁隆平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D
A. 实施义务教育
C. 恢复高考制度
B. 开展“希望工程”
D. 科教兴国战略
(2013大理等八地16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是谁提出的 ( ) A
A. 邓小平
C. 孙中山
B. 蔡元培
D. 毛泽东
考点3 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成就
(1)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
秀诗篇;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1)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
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95年,国务院印发
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 展。(2)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双手挺举 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1959年,在第 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
高等教育的 发展
科教兴国 战略,科教兴国成为我国的 实施“科教兴国” 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 战略 [14年昆明 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13题已考] 求
(2014昆明13题)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 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 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95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 )
方针
百花齐放 ,20 百家争鸣 方针 ; (2)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坚持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文艺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林海雪原》《红岩》《青 成就 春之歌》《创业史》《红旗谱》等是这一时期长篇小说 的代表。《将军三部曲》《雷锋之歌》是这一时期的优
义务教育法 1986年,___________颁布后,国家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九年义务教育[13年昆明29(4)题已考]。到2000年底,全国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下降到5%以 下,国民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1989年10月,“希望工程” 事业开始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此为转折点,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起来。2001年,全国高校招生440万人,研究生招生16万多人,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四 科技文化与 社会生活
中考历史总复习
考点全解
考点1 科学技术的成就
考点2 教育事业的进步 考点3 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 的成就 考点4 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 科学技术的成就[12年云南28(5)题已考]
[2015年是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45周年]
含义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代表人 邓稼先 、钱学森等 物 (1)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2) 1960年,我国设计的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 试验成功。1966年,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实现了核爆炸,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 一颗氢弹。(3)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3年 “东方红”一号 玉溪26(3)题已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