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两、三数乘一位数(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时《估算、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复习课件

提 升 点 1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如图, 三(1)班的同学围成圆圈在玩“成语接龙”游戏。 每 12 个人围成一个圆圈,一共可以围成 4个圆圈。 如果每 8 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可以围成多少个圆 圈?
12× 4÷ 8=6(个) 答: 可以围成 6 个圆圈。
答:换成6元一支的需要42元。
按照我国住宅设计规范,十层及十层以上建筑被称 作高层住宅。明明家住9楼,走楼梯到家用时64秒, 如果他从1楼要到同一楼的12层去找强强玩,需要 多少秒才能到强强家?(上下楼所用时间相同)
64÷(9-1)×(12-1) =64÷8×11 =8×11 =88(秒) 答:需要88秒。
6.下面的 里可以填哪些数? (1)6 5×3≈2100
里可以填_______5_、__6_、___7_、__8_、__9_________。 (2)4 4×9≈3600
里可以填_______0_、__1_、__2_、__3_、__4__________。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3.用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 第2课时 解决归一问题——先求一份量
点拨:先用 12 乘 4 求出玩游戏的总人数,再用总 人数除以每个圆圈所需的 8 人,得出可以围成几 个圆圈。
提 升 点 2 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
4.典典准备临摹一些毛笔字。如果每天临摹 12 个 毛笔字,4 天正好临摹完。 (1) 如果每天只临摹 8 个毛笔字,几天可以临摹完? 12× 4÷ 8=6(天) 答: 6 天可以临摹完。
(2) 如果要 6 天临摹完,平均每天临摹几个毛笔字?
12× 4÷ 6=8(个) 答: 平均每天临摹 8 个毛笔字。
点拨:(1)(2)题都需要先用乘法求出典典一共准备 临摹多少个毛笔字,(1)用一共准备临摹的毛笔字 个数 ÷ 每天临摹的毛笔字个数 =临摹完需要的天 数。(2)用一共准备临摹的毛笔字个数 ÷ 临摹的天 数 = 平均每天临摹的毛笔字个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口算卡片。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师:观察,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
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方法二:画图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
方法三:连加。
12+12+12=36。
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五:拆数。
①9×3=27,3×3=9,27+9=36②8×3=24,4×3=12,24+12=36③7×3=21,5×3=15,21+15=36④6×3=18,6×3=18,18+18=36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
问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
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
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难点明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突破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卡片。
教学策略与手段《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案设计

根据前面的经验,学生可能会想到“估算”。因为估算比精确计算要快得多。
教师:你准备怎样来估算这道题呢?
教师则引导:刚才估算时,我们把每个加数都看做了70,也就是把5个70相加,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算呢?
教师:你是怎样想到用乘法的呢?
怎么估算的呢?
教师再总结
3.练习巩固
引导学生说出:越接近于91,误差便越小。
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后集体订正。学生板书如下:
91×8≈720(kg)
引导学生回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或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从而得到它的估算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抽学生分别说明6×62和39×6的估算过程。
练习三第1题后全班订正。
2.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爸爸和小明卖梨的对话情景。
教师:爸爸一棵梨树上的梨卖了197元,8棵梨树上的梨大约可以卖多少钱呢?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计算呢?怎样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呢?
教师:为什么你要选择估算?
教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估算197×8吗?
XX小学教学案设计
教研组
低数
学科Βιβλιοθήκη 数学设计人XXX教材位置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及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列式为197×8,用估算来算出大约可以卖的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精选5篇)

Please get the right person into the car, and get off the unsuitable perso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教案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比较、对比、迁移类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新知设疑,引入新课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图书室。
问:看了图,你想到了什么?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插图,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二、探究新知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这题应怎样进行计算?自己试一试。
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
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4)小组汇报。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5.完成教科书P73“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教师巡视交流,收集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总结估算经验。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对乘法估算的研究,你有什么需要和同学们分享的?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作业设计
一、估算。
48×5≈301×3≈108×7≈493×7≈
63×7≈803×5≈263×2≈703×3≈
二、下面是某水果店一周销售苹果的情况统计表。
该水果店一周大约销售苹果多少千克?
三、爸爸分期免息买了一部2400元的手机,先付了800元,余下的部分每个月付308元,余下的部分爸爸5个月能还清吗?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1)
先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出结果。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
学情分析乘法估算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因而在学生有一定口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教学,在教学本课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案第【2】篇〗1.经历探索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过程,学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合理地进行一位数除多为数的估算,初步学会表述估算过程。
3.体会除法估算的必要性,培养估算意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根据不同情境或数据,采用合理的估算方法多媒体课件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同桌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老师板书: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学生讨论)1.确定问题: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2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填一填。 (1)估算32×6时,因为32接近( 30 ),所以32×6的结果接
近( 30 )×( 6 ),32×6就约等于( 180 )。
(2)估算89×8时,因为89接近( 90 ),所以89×8的结果接
近( 90 )×( 8 ),89×8就约等于( 720 )。
2、在
里填上“>”、“<”、“=”。 41×2 > 80 90
她9分能打完吗?
63×9 ≈ 540(个)
答:9分能打完。
5、云峰小学三年级有120人去参加秋游活动,有4辆车,
每辆车有29个座位,够坐吗?
29×4 ≈ 120(个)
答:不够坐。
王伯伯家一共摘了180千克苹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32 千克,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吗?
32×6 ≈ 180(千克)
答: 6个箱子能装下这些苹果。
练
习
十
五
1、估算。
76 × 3 ≈ 210 503 × 7 ≈ 3500 305 × 3 ≈ 900 236 × 4 ≈ 800
106 × 5 ≈ 500 432 × 2 ≈ 800
153 × 8 ≈ 1200 450 × 4 ≈ 2000
练
习
十
五
2、向东小学417名学生乘车参观博物馆。
49 × 8 ≈ 400(人)
练
6、
习
十
五
34元
46元
58元
(3)买5个排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4 × 5 = 170(元) 200 – 170 = 30(元)
答:应找回30元。
a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克
⑨
⑩
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
买门票够吗?
92 × 8 ≈ 720(元)
92接近( 90 ), 把92看作( 90 )。
答:带700元买门票不够。
一个打字员1分钟能打82个字,一份文件他打了8分钟。
这份文件大约有多少字?
82接近( 80 ), 把82看作( 80 )
82 × 8 ≈ 640(个)
答:这份文件大约有640个字。
<
32×3
63×5
> <
300
270> 89×3
39×3
120
78×6 < 480
3、估算。 31×6 ≈ 180 49×3 ≈ 150 58×5 ≈ 300 61×7 ≈ 420
19×5 ≈ 100
78×8 ≈ 640
42×6 ≈ 240
38×9 ≈ 360
4、王阿姨在电脑上每分打字63个,一篇540字的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重庆市云阳县
冉崇兵
三(1)班有29人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知道了门票的价格和参观的人数。
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三(1)班有29人参观,
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9 × 8 ≈ 240(元)
29接近( 30 ), 把29看作( 30 )。
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答:8辆车不够。
8辆车够吗?
练
习
十
五
3、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多少千克?
60 × 8 = 480(千克) 答:张大爷家的稻谷大约有480千克。
练习ຫໍສະໝຸດ 十五4、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5个字,
6分钟能录入完吗?
75 × 6 ≈ 480(字) 答: 6分钟不能录入完。
练
习
十
五
5、在
里填上“>”、“<”或“=”。
23 × 3
> > >
60
44 × 2
>
80
82 × 9
700
489 × 5
<
<
2600
951 × 6
5300
65 × 8
550
练
6、
习
十
五
34元
46元
58元
(1)买4个足球,需要多少钱? 46 × 4 = 184(元)
答:买4个足球,需要184元钱。
练
6、
习
十
五
34元
46元
58元
(2)买8个篮球,500元够吗? 58 × 8 ≈ 480(元) 答:买8个篮球,500元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