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解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综合检测(三).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综合检测(三)主题3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层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A.①②B.⑦⑧C.⑥⑦⑧D.②⑤⑦【解析】①③④⑤属于大气污染,②⑥属于水污染,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大脖子病是因人体缺乏碘元素造成的,所以⑦⑧不属于环境污染。
【答案】 B2.氮化硅陶瓷是一种超硬而且耐磨的物质,可用于制造高性能柴油机部件,它属于()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D.功能高分子材料【解析】氮化硅陶瓷根据其所含元素的类别可知它不可能属于金属材料,也不可能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同时它也不属于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与玻璃钢类似的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所以它只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 B3.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解析】本题的C、D两个选项涉及了电解池的应用,其实都是考查电解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室产生的是H2,Cl2在阳极上生成,所以C错;电解精炼铜时要注意粗铜中含Zn、Fe、Ni、Ag、Pt、Au等,阳极开始放电的是Zn、Fe、Ni,而阴极上始终是Cu2+得电子生成Cu,所以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D对。
【答案】 D4.(2013·北京高考)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解析】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即使用了外加电流,正确。
高中化学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化学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D[电子云是对电子运动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真被电子像云雾所包围,故A项错误;原子轨道是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轮廓,它表明电子在这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大小,故B项错误;无论电子层数怎样变,每个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且相互垂直,故C项错误;由于按1p、2p、3p……的顺序,电子的能量依次增大,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逐渐增大。
]2.下列物质所属晶体类型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共价晶体石墨生石灰碳化硅金刚石分子晶体冰固态氨氯化铯干冰离子晶体氮化铝食盐明矾芒硝金属晶体铜汞铝铁D[A选项中石墨为混合型晶体,B选项中生石灰为离子晶体,C选项中氯化铯为离子晶体。
]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D.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原子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最后填充的是p电子,是p区元素,故B正确;p轨道均为哑铃形,多电子原子中2p轨道能量低于3p轨道,故C错误;利用洪特规则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错误,应为,故D错误。
鲁科版化学必修2综合测评试题及详解

综合测试(二)(100分,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12B.14C.16D.18解析:M 2-有18个电子,所以M 原子有16个电子,其质子数也为16,N=A-Z=32-16=16。
答案:C2.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电子层数B.电子数C.原子半径D.化合价解析:3—10号元素是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化合价没有明显规律,最高正价递增。
答案:B3.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答案:A4.等质量的Na 分别与过量重水(O H 221)和纯水(O H 211)完全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O H 221和O H 211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等B.当O H 221和O H 211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体积相等(标准状况)C.当O H 221和O H 211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等D.当O H 221和O H 211的质量相等时,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解析:O H 22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O H 21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当质量m 相等时,20m mol <18m mol 。
纯水放出气体质量为18m mol÷2×2 g·mol -1=18m g ,重水放出气体质量为20mmol÷2×4g·mol -1=10m g 。
重水放出的气体质量大,当物质的量n 相等时,纯水放出H 2质量为2nmol×2 g·mol -1=n g ,重水放出D 2质量为2n mol×4 g·mol -1=2ng 。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8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B.利用氢氧化铝的碱性可将其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D.食醋是一种常用调味剂,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解析】“地沟油”中含有油脂,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A正确;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此时它表现出碱性,B正确;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C错误。
【答案】 C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解析】A项,应为13 6C;B项,应为,C项,应为CH2===CHCH3。
【答案】 D3.镭(Ra)位于周期表的第7周期ⅡA族。
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B .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 .氢氧化物呈两性D .碳酸盐难溶于水【解析】 根据ⅡA 族Mg 、Ca 等性质,以及Ra 的金属性比Mg 、Ca 更强可推测出Ra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 C4.A 、B 、C 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 、B 同周期,A 、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 2-、C -,B 2+与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55102195】A .它们的原子序数:A>B>CB .它们的原子半径:C>B>AC .离子半径:A 2->C ->B 2+D .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C>A>B【解析】 它们的原子半径应是B>A>C 。
【答案】 B5.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2Al(s)+2NaOH(aq)+2H 2O(l)===2NaAlO 2(aq)+3H 2(g)B .Ba(OH)2·8H 2O(s)+2NH 4Cl(s)===BaCl 2(aq)+2NH 3(g)+10H 2O(l)C .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D .HCl(aq)+NaOH(aq)===NaCl(aq)+H 2O(l)【解析】 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3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蒸馏和分馏利用的都是物质的沸点不同,过程中均不涉及化学变化;苯遇溴水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发生萃取。
故①⑧⑨均属于物理变化,其余各项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2.【答案】A【解析】A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乙醇中混有的水,蒸馏可得到乙醇;B项,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开;C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D项,溴可将KI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不易分离。
3.【答案】D【解析】A项,根据山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 H O,错误;B项,甲基、羧基均能发生取代反68 2应,该项错误;C项,碳碳双键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项,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与碳酸钠、钠均能反应,正确。
4.【答案】A【解析】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A不正确;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正确;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C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与Na CO反应,可用饱和2 3 Na CO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D正2 3确。
5.【答案】B【解析】A项,分别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项,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多糖的水解反应;C项,分别为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项,第一个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第二个反应为取代反应。
所以选项B正确。
6.【答案】D【解析】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被氧化所致,A不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B不正确;碳纤维是碳的单质,C不正确;用粮食酿酒时,先在酶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然后再转变为乙醇,都是化学变化,D正确。
7.【答案】D【解析】A×丙烯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中的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不共面,A项错误B×由于乙烯平面结构中两个碳原子与任意一个氢原子三点不共线,因而丙烯中取代了氢原子位置的碳原子与双键两端碳原子不共线,B项错误C×丙烯与溴反应的产物不溶于水,应出现分层现象,C项错误D√丙烯分子中,甲基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取代,碳碳双键可以被加成,D项正确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1/5【解析】X、Z中含有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Y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发生加2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项正确。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章末综合测评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石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解析】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因此属于合金,A正确。
B.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前提是物质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两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不饱和度大的酯常温下为液态,花生油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含有不饱和酯,C错误。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煮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并不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D错误。
【答案】 A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填充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退色C.丙中的碳碳键与乙相同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四种有机物的填充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取代)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不能用稀硫酸,故A、D两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项错误。
【答案】 B3.如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及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加聚反应,反应③为氧化反应,反应④、⑥为酯的水解反应,反应⑤、⑦为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丁烷也称为2-甲基丁烷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乙二醇、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18个C[异丁烷也称为2-甲基丙烷,A项错误;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乙二醇和二元羧酸通过缩聚反应可以生成聚酯高分子化合物,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可以生成聚苯乙烯高分子化合物,C项正确;苯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碳碳叁键为直线结构,且C—H键可以旋转,故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20个,D项错误。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43722201】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D.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D[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两种物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所以六氯代物也有3种;D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共12种。
]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B[B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且无法控制氢气的量,氢气量少了无法除尽其中的乙烯,氢气过量又会引入新的杂质。
2018-2019学年化学人教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3 Word版含解析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丁烷也称为2-甲基丁烷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乙二醇、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18个C[异丁烷也称为2-甲基丙烷,A项错误;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乙二醇和二元羧酸通过缩聚反应可以生成聚酯高分子化合物,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可以生成聚苯乙烯高分子化合物,C项正确;苯环、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碳碳叁键为直线结构,且C—H键可以旋转,故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20个,D项错误。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43722201】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2种B.乙炔与氯化氢1∶2加成的产物有2种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3种D.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15种D[A项,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2—CH2Cl和两种物质;B项,CH≡CH+2HCl―→CH3—CHCl2或;C项,立方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所以六氯代物也有3种;D项,联二苯的二氯代物有,共12种。
]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分液B.乙烷中混有乙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过NaOH溶液洗气B[B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且无法控制氢气的量,氢气量少了无法除尽其中的乙烯,氢气过量又会引入新的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可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C.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发酵经蒸馏制成,浓度通常是90%D.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葡萄糖溶于水形成溶液,B项正确;C项,医用酒精浓度通常为75%,错误;D项,地沟油属于酯,而汽油属于烃,错误。
【答案】 B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填充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退色C.丙中的碳碳键与乙相同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解析】由四种有机物的填充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取代)反应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不能用稀硫酸,故A、D两项错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项错误。
【答案】 B3.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5102190】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的官能团相同【解析】某些油脂分子结构中含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A错误;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和乙酸分子中的羧基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D错误。
【答案】 C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反应④中1 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解析】A项,溴苯的密度大于水;C项,硝基苯不是烃;D项,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
【答案】 B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D.在浓硫酸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解析】从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可以看出此有机物中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因此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能与乙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故A、D选项正确;由于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所以B选项正确;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应有羧基,此有机物中不含有,因此C选项错误。
【答案】 C6.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5102191】【解析】A项应采取蒸馏方法;B项,应通入溴水中;C项,应采取分液方法。
【答案】 D7.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四氯化碳、乙醇 B.乙醇、乙酸、苯C.己烷、己烯、苯D.苯、四氯化碳、己烷【解析】乙醇与水互溶,ρ苯<ρH2O<ρCCl4,故可鉴别A组。
【答案】 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石油分馏、煤的干馏均为物理变化D.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错误。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液态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B项错误。
石油分馏是根据组分沸点的不同而进行的分离操作,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
提纯鸡蛋白中的蛋白质时,可利用蛋白质在轻金属盐(或铵盐)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铵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经洗涤即得到较纯净的蛋白质,D项正确。
【答案】 D9.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解析】该分子组成为C7H10O5,A项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因此含有3种官能团,B项错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均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羟基不能电离,D项错误。
【答案】 C10.下列关于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55102192】A.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B.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解析】A项,新制Cu(OH)2悬浊液与乙醇、乙酸、葡萄糖(加热)反应的现象分别为无现象、沉淀溶解、生成砖红色沉淀,正确;葡萄糖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C项错误;淀粉酿酒的过程为淀粉→葡萄糖→酒精,D项正确。
【答案】 C11.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属于烃B.维生素A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C.维生素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D.维生素A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反应【解析】A项,维生素A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B项,维生素A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放出H2;C项,碳碳双键、—OH均能被KMnO4(H+)氧化,使其退色。
【答案】 D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导学号:55102193】A.15种B.28种C.32种D.40种【解析】由分子式C5H10O2分析酯类:HCOO—类酯,醇为4个C原子的醇,同分异构体有4种;CH3COO—类酯,醇为3个C原子的醇,同分异构体有2种;CH3CH2COO—类酯,醇为乙醇;CH3CH2CH2COO—类酯,其中丙基(CH3CH2CH2—有正丙基和异丙基)2种,醇为甲醇;故羧酸有5种,醇有8种。
从5种羧酸中任取一种,8种醇中任取一种反应生成酯,共有5×8=40种。
【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0分)今有下列物质:①甲烷②乙烷③乙烯④苯⑤苯乙烯⑥分馏汽油(1)常温下呈气态的是________。
(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退色的是________,由于萃取作用而使溴水退色的是________。
(4)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2)④⑤(3)③⑤④⑥(4)③⑤14.(14分)A和甲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
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高分子化合物。
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导学号:55102194】(1)C的分子式是______;D中官能团名称:______。
(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B +D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G +NaOH ―→B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A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为CH 2===CH 2和,由题意可知A 为CH 2===CH 2,B 为CH 3CH 2OH ,C 为CH 3CHO ,D 为CH 3COOH ,甲为,E 为CH 3COONa ,F 为CH 2—CH 2,G 为CH 3COOCH 2CH 3。
鉴别CH 3CH 2OH 、CH 3COOH 和可用Na 2CO 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冒出和分层。
【答案】 (1)C 2H 4O 羧基(2)① ④⑤ (3)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或增加乙酸、乙醇的浓度 Na 2CO 3溶液(4)②2CH 3CH 2OH +O 2――→催化剂△2CH 3CHO +2H 2O④CH 3COOH +CH 3CH 2OH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⑤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⑥n CH 2===CH 2――→引发剂CH 2—CH 215.(14分)某有机物M 的结构简式为:试回答下列问题:(1)M分子中不含氧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M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油脂 B.多糖C.蛋白质D.高分子化合物(2)M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1 mol M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________mol H2(已知—COO—与氢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在稀硫酸作用下,M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如下结构的有机物:已知碳碳单键可绕轴旋转,将a、b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得有机物为________(填字母)。
A.同一物质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D.同素异形体【解析】(1)由所给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排除D。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必有氮,所以排除C。
(3)a、b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碳碳单键可以绕轴旋转,所得有机物为同一种物质。
【答案】(1)碳碳双键A(2)C57H104O63(3)A16.(14分)高分子材料M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M的结构简式为工业上合成M的过程可表示如下:已知: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43倍,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为3∶1,它与Na或Na2CO3都能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工业上B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b.C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包括C)c.E―→M的反应是加聚反应(3)写出A+D+H3PO4―→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