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全套218P)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绪论 ppt课件

定;国际收支用以测度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和总收支及其平衡;
汇率理论研究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原因;国际收支调整研究
在不同汇率和国际货币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过程及其对国
内经济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逐步成为宏观
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
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内外部平衡,即长期内着眼于经济增长、充分就
就世界货币制度而言,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货币金融体系,这就 给国际经济交流带来许多复杂的问题。
总之,国际经济学是从一般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学 科。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其理论内容会不断充实和扩大。
ppt课件
8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区分与实物经济(Real Economy) 方面和货币经济(Monetary Economy)方面两个部分。
一方面,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进一步引申。一 般经济学主要是以国内经济学的研究为基础的,而国 际经济学则反映了一般经济学原理在国际经济这一特 殊领域的发挥和运用。
另一方面,对开放条件下的国内经济的考察,又必须 考虑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开放的国内经济本身就是国 际经济,因此,对国际经济的研究,又构成了一般经 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配。国际贸易的纯理论研究是指在没有政府干预和人为限制、排除
货币因素等一系列假定条件下,对国际贸易的基础、利益、模式等
问题所做的纯粹的理论探讨。其主线是比较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则考察贸易的限制措施及其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
原因和效果等。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是指对政府的贸易政策及各种
市场垄断因素对国际贸易所造成的限制及其经济影响进行的研究。
国际经济学高教版国经课件ppt

本章结构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关税的效应:一般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1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壁垒
❖ 自愿出口限制 ❖ 歧视性公共采购 ❖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口商品的数量。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13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图7-4
14
❖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7-2
7
❖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 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 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 积e;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国际经济学课件

国际经济学致力于研究稀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随之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其核心在于揭示国际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是宏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国际延伸。国际经济学特,以及在不同货币媒介下进行的经济交易。其发展脉络清晰,从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到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再到新贸易理论,不断演进。国际金融理论则涵盖汇率、国际收支、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等。分析方法上,国际经济学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等工具,探讨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深入剖析国际贸易的起因、影响及利益分配。
国际经济学(罗伯特J凯伯)PPT课件

贸易鼓励等)。
12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而国际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 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由于国际收支 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 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这些内容 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以及各种国内经济 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 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 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当然,国际经济学的 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更多的产出,即一个国
家所生产的货物与服务数量总额的增加,或 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这一过程和 结果通常用货币化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或人均 数值来衡量。它更多的是考虑量的增长。
5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 制变革,即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它不仅考虑 量的增长,更要考虑质和效益的提高,是全面 的更高层次的增长。
➢ 经济增长可以在封闭条件下实现,而经济发展 则必须在开放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
➢ 为追求更多的经济福利,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应运而生。
8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与人类经济活动发展脉络相对应,国际经济 学的产生过程是: 家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 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 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以经济学一般理论为 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 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 经济运行主体的异同
9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WHQ
6
上述三种要素增长类型,都会增加产出,这在封闭条件下就意味着国 民整体福利的提高。但在开放条件下却不一定,例如可能存在的“悲 惨增长”,即经济增长了,自己国家的福利水平反而会下降。
二、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考察了仅有单一要素供给增长时,一国均衡产出发生 的变化。 (一)前提假设
(1)假设一国经济中仅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X和Y两个生产部 门,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生产技术既定,且要素相对价格给定不变,两种商品相对价格不 变,这意味着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变。 (3)市场出清,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 (4)资源充分利用,包括新增要素。
生经济增长后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仍为P0 ,那么新的生 产均衡点E1(X1,Y1)必定落在E0(X0,Y0)的左上方,即X1<X0 ,Y1>Y0。这就意味着,当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资本密集型 生产部门(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扩大,而劳动密集型
生产部门(未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缩减。
WHQ
5
2、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时产出的非平衡增长 Y
PPC1 PPC2
×
PPC0
注意:当仅有资本供 给增加(k>0),而 劳动供给完全没有增 加(n=0)时,X产品 的产量也会增加,即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 出现图中PPC2的情况
O
X
当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n<k)时,资本的相对价格就会 下降,两部门都会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使X和Y的 资本密集度较前都有所提高(K/L增大)。尽管要素供给增加会导 致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加,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量的增加幅 度将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增加幅度,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将 在Y轴方向更大程度地向外扩展。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劳动力市场萎缩,社会保障负担 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重商主义贸易思想 1.货币是财富惟一形式 2.国家财富增加依靠货币流入 3.货币流入依靠贸易顺差 4.政府应当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二、亚当.斯密与绝对优势理论 1.财富的最终形式是实际资源(商品与劳务) 2.增加财富依靠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3.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并深化分工,提高专业
开放均衡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框架(6)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1. 来自于交换的利益 2.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贱买贵卖 提高效率
U3 U2 U1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无贸易假设 1.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4. 规模收益不变 5.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
化程度与实际收入 4.应当鼓励互利互惠的自由贸易 5.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
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绝对高于他国,则 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绝对劣势。一国应当出口本国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 产品。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四、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
X/ax+Y/ay=LA
X/bx+Y/by=LB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所有国家
产品/时间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1965 1986
食品
32 74
61 100 73 99 56 92
农业原材料 14
45
4
28
0 59
4 41
能源
92
0
11 37
33 28 27 27
矿产品与金属 0
16
0
40
2
31 1 29
制成品
39
71
10 56 48 50 19 58
二 H-O定理
1。 基本假设与基本内容
前提要素不能跨国流动——如果,未来若干年,只要是可移 动的商品,
将形成美国人设计、港台商人投资、大陆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可移
动的服务也会转移到印度和中国。也许美国能够留住的只是那些不可移 动的
服务20,21/8比/18如餐馆、理发店、洗衣店和超市。”
10
2X2X2模型 X为劳动密集产品,Y为资本密 集产品 A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技术相同 规模报 酬不变 需求偏好一样 要素国内自由流动诡计间 不能流动 产品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自由贸易 无摩擦成本 贸易平衡 资源充分利用
X商品的劳动生产 Y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
率
A国
6
4
B国
1
5
优势分析——分工情况——贸易情况——结果
假定国际交换比例1:1,A用6个X交换B上午6个Y,则获利2 个Y;6个Y在B国需1.2小时,这可生产1.2个X则获利4.8个X。
2021/8/18
3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一假定与内容13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主义与全球自由贸易发展趋势之间的一次强烈碰撞和
较量。韩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显示,“牛肉风波”不 仅给韩美两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带来了高达2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国际经济学
11
W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 40%的反倾销案件、70%的反补贴案件 都是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今年一季度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20学20/7/2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
8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2、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原定于2005年前全
面结束,但至今仍然无果。世贸组织各成员
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固守保护主义理念,是谈
判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多次谈判失败,
不但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领域的贸易丧
失了发展的新机遇,可促进贫穷国家经济增
长和发展的更加强有力的贸易规则也无法完
国际经济学
10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4、韩美牛肉风波
2003年,因美国发生疯牛病,韩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 肉。2008年4月,为推动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韩美达 成放宽进口美国牛肉的协议。这一协议在韩国遭到强烈抗 议和抵制,6月10日,约100万韩国人在首尔街头集会, 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1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向韩国国 民道歉。分析人士认为,韩美“牛肉风波”是传统的经济
,全球新增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 案件同比上升了18.8%,其中超过2/3涉 及到中国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
12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绿色贸 易壁垒
2001年底,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 针织服装,因为没有达到合同上约定的生态纺 织品标准而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 ;
浙江一家专业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 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因小小的钮扣 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却被拒之门 外。
Robert E . Baldwin , 1998年
国际经济20学20/7/26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构成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 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的干预或不干预的政策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
根据定位,制定较长时间内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公平贸易”、“互惠主义”主宰贸易体制
支持开放,寻求公平的贸易机会,主张贸易互惠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各种新型的更灵活、更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成主体
推动高科技发展和鼓励出口
限制进口转到鼓励出口,获取高额经济利益。
国际经济20学20/7/26
7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1、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1930年6月,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 颁布该法案,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 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后,包括 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 报复性关税措施,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 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遽衰退到1932年历史 低位。1929-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 缩了约66%。
国际经济20学20/7/26
5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主张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段
带有明显的侵略性与扩张性
贸易自由化——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战后经济复苏,放宽了进口限制。
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
危机出现新的保护需求,形成连锁反应。
国际经济20学20/7/26
6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
管理贸易成为主导内容
加强政府介入,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高科技领域。
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的方式来调节对外关系。
第2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
1
自由贸易已被证明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 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 , 1924年
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人们似乎都习惯于不理睬经济学 家的忠告/建议.经济学们都几乎无一例外的站在了反对 贸易保护的立场上……而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势力的抬 头……更凸现出了经济学家不具备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影 响力.
获取良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
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20学20/7/26
4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使 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政府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 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 口。
成。最严重的是,谈判的破裂导致对发达国
家农业补贴进行根本改革的多边计划无法达
成,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
的政治损失。
国际经济学
9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3、美国201钢铁案
2002年3月,美国以欧盟、日本等8国出口的钢铁产品损 害了美国钢铁业为由,动用“201条款”,宣布对多种钢材 加征为期3年的进口税,税率总水平达30%。为报复美国提 高进口钢材关税,6月,欧盟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100%的关 税,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也纷纷提高关税或采取紧急保障 措施。虽然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违反WTO规则,但钢铁贸 易战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单是欧盟2002年 就损失高达2.4亿美元。而美国在承受近数亿元损失的同时, 更导致了7.4万个钢铁消费者失业,弊大于利。
国际经济学
13
2002年,浙江舟山出口欧洲的冻虾被欧盟检验部
门检测出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请注意这个比例),
全部被退回,并导致随后欧盟方面作出的暂时停止进
口中国鸡肉、兔肉、冻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
1月4日至1月3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蔬
菜实行批批检验的临时加严检验措施,结果,浙江台
州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在日本临时加严的检验中部分
较量。韩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显示,“牛肉风波”不 仅给韩美两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带来了高达2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国际经济学
11
W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 40%的反倾销案件、70%的反补贴案件 都是针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今年一季度
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20学20/7/26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
8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2、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原定于2005年前全
面结束,但至今仍然无果。世贸组织各成员
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固守保护主义理念,是谈
判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多次谈判失败,
不但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领域的贸易丧
失了发展的新机遇,可促进贫穷国家经济增
长和发展的更加强有力的贸易规则也无法完
国际经济学
10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4、韩美牛肉风波
2003年,因美国发生疯牛病,韩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 肉。2008年4月,为推动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韩美达 成放宽进口美国牛肉的协议。这一协议在韩国遭到强烈抗 议和抵制,6月10日,约100万韩国人在首尔街头集会, 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1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向韩国国 民道歉。分析人士认为,韩美“牛肉风波”是传统的经济
,全球新增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 案件同比上升了18.8%,其中超过2/3涉 及到中国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
12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绿色贸 易壁垒
2001年底,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 针织服装,因为没有达到合同上约定的生态纺 织品标准而被中间商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 ;
浙江一家专业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 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因小小的钮扣 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却被拒之门 外。
Robert E . Baldwin , 1998年
国际经济20学20/7/26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构成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 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的干预或不干预的政策措施
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
根据定位,制定较长时间内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公平贸易”、“互惠主义”主宰贸易体制
支持开放,寻求公平的贸易机会,主张贸易互惠
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各种新型的更灵活、更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成主体
推动高科技发展和鼓励出口
限制进口转到鼓励出口,获取高额经济利益。
国际经济20学20/7/26
7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1、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1930年6月,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 颁布该法案,将2000多种的进口商品关税 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后,包括 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 报复性关税措施,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 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遽衰退到1932年历史 低位。1929-1934年间,世界贸易规模萎 缩了约66%。
国际经济20学20/7/26
5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主张采取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由于各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段
带有明显的侵略性与扩张性
贸易自由化——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战后经济复苏,放宽了进口限制。
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
危机出现新的保护需求,形成连锁反应。
国际经济20学20/7/26
6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趋势
管理贸易成为主导内容
加强政府介入,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高科技领域。
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的方式来调节对外关系。
第2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
1
自由贸易已被证明对全球经济是有利的,但从来没有 人证明过自由贸易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最好的经济政策.
Tibor de Scitovszky , 1924年
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人们似乎都习惯于不理睬经济学 家的忠告/建议.经济学们都几乎无一例外的站在了反对 贸易保护的立场上……而近年来美国贸易保护势力的抬 头……更凸现出了经济学家不具备对贸易政策的政治影 响力.
获取良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
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20学20/7/26
4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使 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政府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 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 口。
成。最严重的是,谈判的破裂导致对发达国
家农业补贴进行根本改革的多边计划无法达
成,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
的政治损失。
国际经济学
9
贸易保护主义案例
3、美国201钢铁案
2002年3月,美国以欧盟、日本等8国出口的钢铁产品损 害了美国钢铁业为由,动用“201条款”,宣布对多种钢材 加征为期3年的进口税,税率总水平达30%。为报复美国提 高进口钢材关税,6月,欧盟对美国部分商品征收100%的关 税,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也纷纷提高关税或采取紧急保障 措施。虽然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违反WTO规则,但钢铁贸 易战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估计,单是欧盟2002年 就损失高达2.4亿美元。而美国在承受近数亿元损失的同时, 更导致了7.4万个钢铁消费者失业,弊大于利。
国际经济学
13
2002年,浙江舟山出口欧洲的冻虾被欧盟检验部
门检测出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请注意这个比例),
全部被退回,并导致随后欧盟方面作出的暂时停止进
口中国鸡肉、兔肉、冻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
1月4日至1月3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蔬
菜实行批批检验的临时加严检验措施,结果,浙江台
州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在日本临时加严的检验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