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弹性涂层双向连接控制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配电线路自动涂覆技术及自固化绝缘材料性能研究

配电线路自动涂覆技术及自固化绝缘材料性能研究

配电线路自动涂覆技术及自固化绝缘材料性能研究发布时间:2021-01-15T04:03:00.019Z 来源:《云南电业》2020年8期作者:杨智诚徐欣慰陈健卯李希明郭国伟[导读] 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技研究成果应用更加广泛,快速推进我国电力系统向前发展。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顺德供电局广东顺德 528300)摘要: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技研究成果应用更加广泛,快速推进我国电力系统向前发展。

当前配电网建设目标是将裸导线替换为绝缘导线,通过对配电网中架空裸导线进行自动化绝缘材料涂覆,将绝缘材料与自动化机器人相结合,完成绝缘改造,以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文章首先阐明配电线路应用自固化绝缘材料创新功能及技术特点,然后对涂覆材料进行实验论证,最后,在实验论证基础上对绝缘材料展开多方位效用分析,完善绝缘材料与自动涂覆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涂覆;绝缘材料;有机硅;配电线路引言配电网中架空导线主要指架空明线,将输电导线固定于地面杆塔上进行电力输送。

架空导线建设难度相对较低、运维流程较简单。

但是,导线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极易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出现供电故障。

同时,由于架空导线占地面积较大,故障引发电磁干扰影响范围就相对较大。

通常情况下,架空导线会每相一根,如果线路为220kV架空导线,考虑到输电容量较大,且为保证有效控制电晕损失,则每相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架空导线,即相分裂导线。

通过分裂导线进行电力传输,不仅防震性能有所提升,还能有效减少电能损耗。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输电导线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必须具备良好导电性、机械性、耐腐蚀性等特征。

我国架空导线基本均采用钢芯铝绞线,但是由于架空裸导线容易造成触电或断电事故,严重影响周围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因此,对配电线进行绝缘化处理具有现实意义。

1自动化涂覆绝缘材料技术特征及创新功能1.1涂覆绝缘材料技术特征总体而言,传统配电线路的绝缘化施工项目存在工期紧、耗材高、时间短、杆塔更换等问题。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肖凯斐(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信息系,陕西省西安市710032)摘要 :综述了有机硅胶粘剂的组成、种类、性能及其应用,并对硅橡胶胶粘剂在粘接性、导热性、固化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硅橡胶硅树脂有机硅压敏胶胶粘剂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anaerobicadhesiveXiaokaifei(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orth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Engineering,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han'xiProvince,Xi'an 710032)Abstract: The compositions, categori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organosilicon adhesives were reviewed. Moreover , the bonding ability, heat conductivity and curing of silicone rubber type adhesive w ere introduced.Keywords:Silicone rubber Silicone resin Organosilico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有机硅材料是一类性能优异、功能独特、用途极广的新材料,是高分子新型材料中产业规模最大的材料之一,是一种关系着技术革新、国防现代化、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材料。

有机硅聚合物是含有硅元素的众多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因主链以硅氧键(-Si-O-)组成,侧链可链接各种有机基团,具有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的双重性能。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一、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双酚F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较高的粘度和固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及其低粘度固化体系,旨在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双酚F环氧树脂进行了有机硅改性。

通过在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引入有机硅链段,成功降低了环氧树脂的粘度,提高了其固化性能。

有机硅改性还可以增强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固化物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化速度并降低固化温度,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双酚F环氧树脂与低粘度固化剂之间的配伍关系。

通过调整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优化固化条件,我们成功地获得了一种低粘度、高固化速度的固化体系。

该固化体系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还能降低固化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有机硅改性和低粘度固化体系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双酚F环氧树脂固化物。

该固化物在保持高环氧当量的基础上,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快的固化速度,为双酚F环氧树脂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也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

这不仅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粘附性、电气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

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固化速度慢、固化收缩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研究者们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其中有机硅改性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不仅继承了环氧树脂的优良性能,还通过引入硅元素打破了传统的固化历程,实现了固化速度的显著提升和挥发分排放的降低。

有机硅陶瓷涂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陶瓷涂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陶瓷涂料的研究进展陈子辉;刘仲阳;林家祥【摘要】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陶瓷涂料具有有机涂料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如硬度高、耐候性好、阻燃无烟、安全无毒等,在不粘锅、铝幕墙、地铁机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有机硅陶瓷涂料的制备工艺、配方组成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在有机硅陶瓷涂料配方设计时需要避免的误区.此外,还介绍了有机硅陶瓷涂料最新研究成果:柔性有机硅陶瓷涂料及塑料-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并分析了有机硅陶瓷涂料的未来发展趋势.%Silicone ceramic coatings made through sol-gel technique show unparalleled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organic coatings,such as high hardness,excellent weathering resistance,flame retardant,safe and nontoxic.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non -stick pan,aluminum curtain wall,subway locomotive.Here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formul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eramic coatings was mon misconceptions in the formulation design were also discussed.Furthermore,two kinds of novel silicone ceramic coatings including flexible silicone ceramic coating and plastic silicone ceramic coating were introduced.Further trend was forecasted as well.【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7(047)011【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有机硅;陶瓷涂料;溶胶-凝胶法;增韧;高性能涂料【作者】陈子辉;刘仲阳;林家祥【作者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陶瓷涂料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固化后具有类似于陶瓷的性能,尤其是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能的涂料均可称之为陶瓷涂料。

硅氟类降粘剂的降粘机理及应用

硅氟类降粘剂的降粘机理及应用

硅氟类降粘剂的降粘机理及应用鲍允纪李芬芬张文郁【摘要】对硅氟类降粘剂的分子结构、性质和降粘机理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并介绍了目前国内硅氟类降粘剂类型以及硅氟类降粘剂为主处理剂的钻井液的性能特点。

最后对硅氟类降粘剂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几点看法。

【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4【关键词】硅氟类降粘剂;降粘剂;有机硅化合物;有机氟化合物;钻井液1 概述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油气勘探已向深部地层和海上发展,井深逐渐增加,钻遇地层条件日趋复杂,钻井工程对钻井液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深井用高固相含量的钻井液,综合解决钻井液的流变性、抑制性、抗温性等之间的矛盾尤为困难,特别是深井钻井液的热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关键[1],所以研制新型的抗高温钻井液已成为当今钻井液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

钻井液的处理剂是保证钻井液优良性能的关键,这促使油田化学工作者不断开发新型的钻井液处理剂。

降粘剂是钻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钻井液处理剂之一,它可起到降粘、调节钻井液流变性等作用,对维护钻井液的性能稳定,保护油气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钻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钻井液处理剂。

虽然固控设备能有效地清除钻井液中的各种固相,起到调节钻井液的流变性,减少降粘剂使用量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场固控设备的使用不理想,降粘剂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安全、高效的钻井和提高钻井速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按国际健康-安全-环保标准和发展趋势,研制不污染环境、对健康无害、满足复杂结构井和深井、超深井钻井作业要求的新型无毒无污染的绿色、优质、高效、价格低廉的钻井液降粘剂成为一个新的方向[2]。

有机硅氟钻井液降粘剂适用于高温钻井液体系,它是以聚甲基氟硅氧烷为主处理剂(降粘剂),该钻井液是成功的抗高温钻井液(深井)之一,该钻井液配方简单,具有良好的抗高温稳定性,粘土容量高,抗盐能力强,维护时间长,有效延长泥页岩水化周期,抑制性强,有利于防塌,减少井下复杂情况,利于保护油气层,而且硅氟类化合物在土壤沙砾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分子,分解产物为有机硅分子,并进一步分解为CO2、H2O、S iO2水合物,土壤中留下的有机硅化合物在水中可溶,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可进一步分解为海水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合物—硅酸,该物质无毒、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该类钻井液处理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低表面能有机硅及其改性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低表面能有机硅及其改性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低表面能有机硅及其改性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2014-07-14涂料工业摘要:概述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发展现状,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污机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分类、有机硅改性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研究状况。

重点介绍了有机硅低表面能微结构构筑技术,提出了表面微结构构筑正在成为未来防污领域发展的重点,总结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低表面能;有机硅;防污涂料;微结构海洋生物污损主要来自藤壶、水螅、贻贝、海鞘、石灰虫等海洋生物的附着生长,这些生物常依附于船体或水下设施上,如:石油钻井平台、跨海大桥、海底输油管道等,对舰船来说附着污损不仅造成船舶的航速下降、能耗增加,且附着生长的海生物对船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甚至使其不能正常航海作业,因此海洋污损附着生长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为了消除或降低污损生物附着生长,采用防污涂料是既高效又便捷的方法。

防污涂料大致经历了由二战后的Hg、As类剧毒类毒料,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三丁基锡(TBT)类与Cu2O的复配防污涂料体系,这些防污涂料在很大程度上对生物附着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但随着使用量的增加也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法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TBT会干扰牡蛎、螺类等的机体正常代谢活动,使贝壳畸形变厚、含肉下降;会导致雌性螺类产生性畸变,从而影响其种群发展;其他海洋生物也会受到TBT的不良影响。

目前TBT类防污涂料已禁用,其他有毒性的防污涂料也将逐步被淘汰。

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开发无毒或低毒的防污涂料成为发展的趋势,低表面能有机硅及其改性树脂涂料是不可或缺的一类。

1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发展现状防污涂料技术主要源自欧美和日本,已商业化的防污涂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二是不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或称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其中后者更符合当今的环保理念,因此也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已从单一低表面能材料(如:有机硅树脂、硅油、氟碳树脂等)发展到低表面能树脂的改性复合材料(如:有机硅-聚氨酯类、有机硅-环氧树脂类、有机硅-丙烯酸类、有机硅聚醚类,有机硅-聚酰胺类等),低表面能复合材料的开发,拓展了有机硅材料的适用范围,对低表面能防污材料表面微结构构筑成为近年研究的新方向。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在涂料、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纸张处理剂、纤维处理剂以及高分子膜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水性聚氨酯在某些性能上仍存在一定不足,如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候性等方面的性能有待提升。

因此,通过改性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有机硅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如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成为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理想选择。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不仅继承了水性聚氨酯的环保性,还大幅提升了其耐水、耐候等性能,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及应用性能,探讨有机硅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机理。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推动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主要涉及到有机硅化合物的引入和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两个主要步骤。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备过程。

需要选择适合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改性。

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偶联剂、聚硅氧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水、耐候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在选择有机硅化合物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水解、醇解等,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水性聚氨酯反应。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通常采用预聚体法。

将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进行预聚反应,生成预聚体。

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扩链剂、催化剂、水等,进行链扩展和乳化,最终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在合成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将处理后的有机硅化合物引入反应体系。

有机硅化合物可以与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硅氧键,从而将有机硅链段引入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

通过控制有机硅化合物的加入量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调控。

研究成果报告及效用情况说明5

研究成果报告及效用情况说明5

研究成果报告及效用情况说明52021年度研究成果报告及效用情况说明项目名称:日期:油气两用燃料转换装置的研究与开发2022年2月18日一、任务的提出本项目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冷轧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的材料数据要求,研究0.3mm~1.5mm中低档无取向冷轧硅钢的焊接工艺。

在我公司研制本项目产品之前,国有钢铁企业中使用的连续退火带钢在线搭接缝焊机组基本上由国外进口,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难以实现国产工业化生产。

因此我公司为突破连续机组无国产窄搭接焊接设备这一难题,进行了无取向硅钢焊接工艺的研究。

通过本项目形成的产品为全自动双焊轮窄搭接滚缝焊机,具有焊接回火工艺的特点。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改变钢板的金相组织,满足中低品位无取向冷轧硅钢的焊接特性,满足冷轧硅钢连续退火机组的材料数据要求,替代进口设备,加快冷轧带钢连续生产线国产化。

二、采用的技术原理本项目的目的是研究中低品位无取向硅钢的焊接工艺。

因为硅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

硅钢片和带材中硅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板材和带材的特性是硬脆,导热系数和韧性降低。

这是一种极难焊接的合金板和带材。

电阻缝焊是指焊接轮上的电流I通过板带重叠部分的一定电阻R,经过一定时间t后产生热量Q,焊接板带重叠部分。

硅钢片和皮带既硬又脆。

因此,回火轮装置的设计使得两个电极轮的电流I1和I2依次通过板和带的重叠部分,经过一定时间后,两个无限可变电阻器R1和R2,t产生热量Q1和Q2,以焊接板和带的搭接接头。

在此过程中,焊接轮焊接后,回火装置将进行退火处理。

本研究形成的产品利用这一原理实现了硅钢片和钢带的焊接。

该系统框图如下:焊接操作方向焊接变压器B2焊接轮回流火轮晶闸管单元a焊接变压器B1~380vb焊接控制器焊接开始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I(I可直接在焊接控制器中设定(可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实现)、焊接轮压力(自动调节),回火轮压力(自动调节)等参数可调,焊接压力、回火压力、回火温度等焊接工艺测量参数输入PLC并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硅弹性涂层双向连接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刘星辰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连接漆以及连接漆在船舶涂料中的应用概况,综述了提高防锈底漆与防污漆之间附着力的方法,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连接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连接漆;船舶涂料;附着力
中图分类号: V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68-2
0 引言
传统的防护措施是在船舶底部先涂一层防腐涂层,然后再在防腐涂层上涂一层防污涂层以达到防腐和防污的目的。

由于防腐涂层与防污涂层中的成膜树脂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差较大,两者的极性和相容性较差,界面之间的附着力较差,容易造成防锈漆与防污漆之间的分层和防污漆的大面积脱落,导致防污漆的失效,从而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附着。

同时海生物的附着也会加速防锈漆破坏,最终导致船体基材腐蚀,给船体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 船舶涂料概述
船舶涂料是用来防护船体免受海水的腐蚀及海生物的污损,主要包括防腐涂料,防污涂料及连接底漆与防污漆的中间连接涂料。

1.1 防腐涂料
防腐涂料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环氧类、乙烯类、有机硅类、丙烯酸类、聚氨酯类和富锌类等防腐涂料。

其中,环氧类涂料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化学药品性、低收缩率及优异的附着性和防腐蚀性等特性,在防腐涂料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结构上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的热固性树脂,主要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合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环氧基,能与胺类树脂、酚醛树脂、酸酐、多异氰酸酯等发生反应而获得结构不同、性能各异的环氧树脂,并可通过有机硅改性、无机填料改性、橡胶弹性体改性和酚醛胺改性等改性方法制成防腐涂料。

由于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含有强极性基团醚键和羟基,使得环氧树脂与金属基材表面间能够产生很强的黏结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

此外,环氧树脂还具有耐磨性好、力学性能高、易加工成型、固化性能优异等优点,成为船舶防腐涂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

1.2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表面能很低,涂膜表面十分光滑,海洋污损生物很难附着,即使附着也不会牢固,在海水的冲刷下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脱落,从而起到防污的效果。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是利用物理作用达到防污目的,不含有毒防污剂,具有环保无毒的特点,因此成为防污涂料的研究热点。

按树脂的不同,其大致可分为有机硅树脂、氟碳树脂以及氟硅树脂三大类。

1.2.1 有机硅树脂
有机硅树脂主要是指聚硅氧烷,其表面张力低、憎水性强、结构极其稳定,可在海水中长期浸泡而不发生结构变化。

有机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与普通防污涂料相比,表面能更低、涂膜表面更光滑、污损生物更难附着、防污效果更好。

由于聚硅氧烷中含有键能高、键角大的Si—O键和Si—O—Si键,使得有机硅树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赋予有机硅树脂优异的防污性能。

1.2.2 氟碳树脂
氟碳树脂是指在分子主链段或者侧链段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含氟基团一般是—CF2和—CF3。

由于氟原子的半径小、电负性高,导致C—F共价键的键短、键能高,从而使得只含氟和碳的全氟聚合物具有很低的表面能,其表面能一般随着氟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聚四氟乙烯的表面能非常低,理论上应该具有很好的防污性,但实际上其防污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以达到防污目的。

1.2.3 氟硅树脂
氟碳树脂的表面张力小、表面能低、性能优异,但研制难度大、价格高昂。

有机硅树脂表面能低、憎水性强、结构稳定,但力学性能差、附着力不足。

为此,将有机硅和有机氟配用可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氟硅树脂。

其利用的原理是以硅氧链为主链引入一定量的CF3到侧链上,该基团由于具有极大的表面活性将严格趋向于表面,整个分子链既保持了聚硅氧烷的高弹性和高流动性,又具有CF3基团的低表面能特性,因此兼有有机硅和有机氟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双重优点,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

1.3 连接涂料
由于防腐底漆与防污面漆树脂的成分和结构相差很大,极性和相容性较差,需要在底漆与面漆之间涂覆一层过渡连接漆,以提高界面间的附着力,延长防腐防污涂层体系的使用寿命。

因此,连接漆的好坏对整个涂层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连接漆主要有三类:环氧连接漆、乙烯连接漆和氯化橡胶连接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防锈底漆与防污漆之间附着力差,容易导致涂层脱落,造成船体腐蚀与污损,为了解决底漆与防污漆之间附着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

2.1 采用连接漆连接
王胜龙,汤黎容等人研究出了一种适用于污损释放型防污漆用的有机硅环氧连接漆。

该连接漆是采用有机硅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和硅烷偶联剂三组分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其连接机理是利用连接漆中的硅氧烷分别与底漆树脂中的羟基和防污漆树脂中的硅氧烷发生脱醇反应,形成化学键合,从而提高连接漆与底漆和防污漆之间的附着力。

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硅环氧树脂添加量为20%,附着促进剂为6%时,连接漆与底漆之间的附着力高达9.5MPa,与防污漆连接性能耐海水浸泡超过7个月。

2.2 设计自分层涂料
自分层涂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不相容的高分子聚合物混合而成,在固化成膜的过程中自发地产生两相分离,形成两相或者多相连续的,具有不同性能的涂层,且不会出现层间附着力的问题。

将自分层涂料作为连接涂层用于连接防锈底漆与防污漆时,由于上下层树脂与底漆和防污漆树脂结构相似,相容性良好,因此可以提高底漆与防污漆之间的附着力。

Helena等通过对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自分层过程的研究发现,丙烯酸树脂的表面能和极性越低则分层越明显,当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11~0.21mol/g时其分层效果最好,涂层体系的附着力和耐候性也达到最优。

2.3 对防腐防污漆改性以改善其界面的相容性
对防腐底漆或防污漆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底漆与防污漆树脂间的结构相似性,改善其界面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底漆与防污漆之间的附着力。

环氧树脂可以通过无机填料来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其流动性、收缩性、耐热性和导热性均可得到改善,而且其涂料的耐磨性、耐酸性及附着性能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4 形成化学键合
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固化成膜的过程中,不仅涉及物理变化,还包括复杂的化学变化。

在固化过程中,涂膜与介质界面间发生化学反应,逐渐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涂膜与介质界面间的附着力。

涂层界面间附着力的大小关系到整个防腐,防污涂层体系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使涂层界面间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提高界面间的附着力,成为研究人员目前的研究热点。

Friedrich通过向乙烯,丙烯聚合物中分别添加丙烯胺、丙烯酸和烯丙醇,以考察共聚物与金属铝界面间的附着力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其界面间附着力的大小与接枝链的长度,种类,分布情况及链段上基团的种类有关,并且发现含有极性接枝链的共聚物其附着力要高于聚丙烯和
聚乙烯。

研究还发现,由于羧基能与金属界面间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因此含有羧基官能团的聚合物其附着力最大。

3 小结
浸泡在海水中的船舶,钻井平台等海上设施由于常年受到海水腐蚀与海生物污损的双重危害,其表面必须涂覆防腐底漆与防污面漆以达到防护目的。

然而由于防腐底漆与防污面漆中的成膜树脂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差较大,两者的极性和相容性较差,使得其界面之间的附着力较差。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防锈底漆与防污面漆之间涂覆一层过渡连接漆,以达到连接底漆与防污漆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应用较多的连接漆主要有三类:环氧连接漆、乙烯连接漆和氯化橡胶连接漆。

然而对于低表面能防污涂层体系而言,由于其表面能较低,附着力较差,一般连接漆很难达到较好的连接效果。

因此,针对低表面能防污涂层体系,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带有某些活性官能团的有机硅连接漆,通过树脂间结构相似,相容性好,以及官能团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界面键合,从而达到提高涂层间附着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胜龙,汤黎容,叶章基,苏雅丽.污损释放型防污漆用连接漆的应用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4,29(5):17-22.
[2] Helena Kuczyn ska,Ewa Langer.Study of self-stratifying compositions[J].Coat Technol,2009,6(3):334-3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