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中文言文复习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检测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

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①,望之如偃蹇②老儒。

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魏问相见何意。

曰:“适在枯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③,倦而假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

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④,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迂缓:迂腐迟缓。

②惬赛:高耸,引申傲慢。

③针黹(zhǐ):针线活。

④昏聩僻谬:糊里糊涂,怪癖荒谬。

(1)用“/”给乙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三处)。

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的“闻”与成语“闻风丧胆”的“闻”意思想同。

B.“适在枯水井前”中的“适”与成语“适可而止”的“适”意思不同。

C.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过了十多年,未被河水冲到下游,反而到了上游数里外处。

D.傅显知书达理,他看到小孩子有险情,急忙去找小孩子的父亲,小孩子才平安无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综合训练题一、积累运用1.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火了。

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yǐng________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________(A脍炙人口B 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_______(A浩如烟海B 星罗棋布)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chǔ_______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_______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zhāng________,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典籍里的中国》是我们探索传统典籍当代文化传播,与古圣先贤对话,跨越时空交流,让我们不断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经典,致敬我们的先人!(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新yǐng________ ②chǔ________存③载________体④辞zhāng________(2)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成语。

①________(A脍炙人口B喜闻乐见)②________(A浩如烟海B星罗棋布)(3)小吴不知道文段中“披沙拣金”这个词语的意思,小苏帮他百度了一下,知道了它的出处,请你根据出处,联系上下文,写出“披沙拣金”的意思。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唐刘知己《史通·直书》(4)小苏发现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帮他改正。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期中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答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期中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遂.拜蒙母()(4)唯傅修期耳.()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

将行,请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注】①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②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白鹿原。

③五辈:五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给予严厉水波粼粼不茅之地B.奥秘冷洌人声鼎沸淅淅沥沥C.干燥荫蔽不求甚解杳无音信D.殉职诀别喜出忘外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班上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大家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这让英语老师们有些头疼。

B.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孩子被老师扎针、喂不明药品,这样的事情真是骇人听闻。

.....C.班会课上,主持人的提议深得人心,同学们都随声附和。

.....D.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应该有科学的计划,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舍的纪念馆是位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不再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7、诗文默写。

浙江地区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浙江地区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浙江地区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浙江地区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课外阅读(2022春·浙江金华·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蒜翁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②而揶揄③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④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⑤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节选自《子不语》)【注释】①堵:墙。

②睨:斜着眼睛看。

③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④晚生:年轻人。

⑤纵:放开。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只写词义。

方法借鉴文言语句字词释义课内迁移法:“老人徐徐负蒜而归”中的“徐”,根据《卖油翁》中“徐以勺酌油沥之”的“徐”,可理解为“慢慢地”的意思旁睨而揶揄之睨:①_______成语推断法:“咳嗽不绝声”的“绝”,可依据成语“滔滔不绝”中的“绝”推测为“停,停止”的意思。

但见杨双膝跪地但:②________语境推断法:“能以一死成君之名”中的“名”,根据前文“垂死之年”和后文“死亦何怨”可推断,“名”是“名声”的意思。

卒不肯告人姓氏卒:③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3.“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选文中的杨二相公与《卖油翁》中陈尧咨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南通·七年级如东县实验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非复..吴下阿蒙(3)赐帛遣.之(4)相寿流涕而去.2.划分句子停顿。

(划一处)是使为善者惧3.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4.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二)(2021春·江苏·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甲】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共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白《拾遗记》)[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荆;灌木名。

【文言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 镌.刻(juān)嫉.妒(jí)矗.立(chù)叱咤.风云(chà)B. 颓.唐(tuí)炫.耀(xuán)摒.弃(bìng)处.决如流(chǔ)C. 参.错(cēn)气氛.(fēn)对称.(chèn)栩栩.如生(xǔ)D. 占卜.(pǔ)颤.动(chàn)殷.勤(yīn)饶.有风味(rá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遴选抉择时辰相得益章B. 造型篝火恣情芳草如茵C. 感慨山崖斑澜相辅相成D. 坐落恬静懊悔红妆素裹3. 根据语境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溱潼会船的高潮在上午九时,湖面湖岸人山人海,千支竹篙,掀起溱湖水的轩然大...波.,千支鼓槌,敲出惊心动魄的声浪。

B. 强强上课时双手总是不能自已....,一直拿着东西在玩。

C. 故宫和凡尔赛宫都是封建帝王的皇宫,又都耗资巨大,但风格迥异,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异曲同工....的。

D. 人民商场重新开业后,由于商品种类齐全,各种档次都有,顾客仍像过去一样络绎..不绝..。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破阵子》—辛弃疾—南宋B. 《观刈麦》—白居易—唐代C. 《童年的朋友》—高尔基—苏联D. 《木兰诗》—南朝民歌—《乐府诗集》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兰亭序》对后人的影响很大,被视为历代珍品,各朝各代都有人模仿。

B. 我国现行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权利和医疗事故的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C.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解放的新纪元。

D.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某种文字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举行文字改革。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课外文言文练习

初一下课外文言文练习(一)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王嘉《拾遗记》)【注】①任末:人名,东汉经学家。

②笈:书箱。

③庵:圆形小草屋。

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负.笈从师()②每.言人若不学()③题.其衣裳()④常以净衣易.之()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以.记其事A.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B.静以.修身(《诫子书》)C.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D.以.刀劈狼首(《狼》)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4.请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谈谈你从任末的成功中获得的启示。

(二)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及.守荆南回()②以此自矜.()③日.有宴集()④孰若.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我酌油知之 / 以.弓矢为乐B.但.手熟耳 / 但.当涉猎C.辞.以军中多务 / 旦辞.爷娘去D.一夫之.伎 / 两狼之.并驱如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2)杖之,碎其金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仲永》学卷
一、文学常识。

《伤仲永》选自《》,作者(1021-1086),字,号,江西临川人,(朝代)家、家。

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

与、、、、、、,并称“唐宋八大家”。

《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本文是一首________诗,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乐府双璧”。

《孙权劝学》节自《》,这是一本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为(朝代)家和家。

二、注释:
1金溪民.方仲永
2世隶.耕
3未尝
..识书具
4忽啼求
..之。

5父异.焉
6借旁近与.之
7即书.诗四句
8其诗以养
..父
9收族
..为意.
10传一乡秀才观.之
1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12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13邑人奇
...之
14稍稍宾客
....其父
15或.以钱币乞.之父
16利.其然也17日扳
..(pān)仲永环谒
..(yè)于邑人18余闻.之也久
19从.先人还家
20不能称.前时之闻.
21还自.扬州
22复.到舅家
23泯.(mǐn)
.....然众人
...矣
24仲永之通悟
..
25受之.天也
25贤于.材人远矣
27卒.之为众人
2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9彼其
..受之天也
30且.为众人
30固.众人
30得为众人而已
..
31唧唧复.唧唧32木兰当户
..织33惟.闻女叹息34问女何所忆.
35昨夜见军帖
..
36军书十二
..卷
37愿.为市.鞍马
38旦.辞爷娘去
39但.闻黄河流水
40万里赴戎机
..41关山度若.飞
42朔气
..传金柝
43策勋
..十二转44赏赐百千强.
45木兰不用
..尚书郎46出郭.相扶将
47著.我旧时裳
48出门看火.伴
49雄兔脚扑朔
..
50雌兔眼迷离
..
51双兔傍地走
...
52安.能辨.我是雄雌
53权谓.吕蒙曰
54卿今当涂
..掌事
55蒙辞以
..军中多务
56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yé)
5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yé)
58但.当涉猎
..
59见往事
...耳
60孰若
..孤
61蒙乃始
..就学。

62及.鲁肃过.寻阳
63与蒙论议
..
64卿今者才略
..
65非复.吴下阿蒙!
66士别三.日
67即更刮目
...相待
68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69肃遂.(suì)拜.蒙母70结友而别.。

三、翻译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4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8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9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10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12泯(mǐn)然众人矣。

13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1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6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17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
1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19、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0、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1、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2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2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9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0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1蒙辞以军中多务。

3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4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5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6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四、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五、虚词,一次多义。

“之”
1. 忽啼求之
2. 借旁近与之
3. 传一乡秀才观之
4. 邑人奇之
5. 或以钱币乞之
6. 余闻之也久
7. 于舅家见之
8. 不能称前时之闻
9. 受之天
10. 受之人
11.卒之为众“于”
1、环谒于邑人
2、于舅家见之
3、贤于材人远矣
4、受于人者不至

1并自为其名 2还自扬州

1余闻之也久2不能称前时之闻然
1父利其然也2泯然众人矣

1愿为市鞍马2东市买骏马

1但当涉猎2当涂掌事

1见往事耳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六、此类活用,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邑人奇.之2父异.焉
3父利.其然4.宾客
..其父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忽啼.求之
五、注意下列的语气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