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草类】蜈蚣草(凤尾蕨科)

合集下载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石松亚门Lycophytina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石松科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卷柏科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

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

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卷柏科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

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水韭科别号: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

漫衍:适于和气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

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松叶蕨Psilotum nudum松叶蕨科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

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

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至东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图鉴篇一: 蕨类植物图鉴*图片均来自网络。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

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

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

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

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

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它还是1种沼泽指示植物。

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

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

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至东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别名:笔竿草、笔筒草、笔头草擦草、锉草、接骨草、节节草等,木贼科木贼属。

分布:木贼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长江流域各省,原植物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易生河岸湿地、溪边,或杂草地。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均有分布。

中药学_凤尾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归经

中药学_凤尾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归经
性味: 淡;微苦;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归经: 大肠;心;肝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痢疾; 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 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 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 便血;外伤出血。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性状鉴别:
气微,味淡或微涩。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 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有气孔及少数腺毛。 气孔主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 头部2-3个细胞,长91-125μm,直径 18-33μm,细胞含棕色分泌物;无柄。
孢子囊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至320μ
2.抗肿瘤作用 全草或根醇浸出液,腹腔 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药理作用: 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3%-33%和33%40%。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炮制: 净制:除去杂质、洗净。炮炙:取净原材 料,鲜用或晒干。采集加工:四季可采, 洗净备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注意事项: 虚寒证忌服。
1.《履巉岩本草》:老人不可多服,其性 冷故也。
2.《闽东本草》:孕妇、冷痢、休息痢不 宜服。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凤尾草
相关疾病症状:
尿血、衄、衄血、清火、清热利湿、气痛、 蛲虫、蛲虫病、热毒、乳蛾、乳腺炎、乳 痈、腮腺炎、散毒、烧烫伤、蛇虫咬伤、 生肌、蛇咬、湿疹、烫伤、吐血、外感发 热、外伤出血、胃肠炎、五淋、小便不通、 小儿惊风、消肿解毒、泄泻、癣、血淋、 咽喉肿痛、遗精、痈疮、痈肿疮毒、止痢、 止泻、止血生肌。

超累积植物简介-蜈蚣草

超累积植物简介-蜈蚣草

超累积植物简介与普通植物相比,学术界认为,超富集植物一般应具备4个基本特征:首先,临界含量特征,即植物地上部如茎或叶重金属含量应达到一定的临界含量标准,如锌、锰为10 000毫克/千克;铅、铜、镍、钴、砷均为1 000毫克/千克;镉为100毫克/千克;金为 1毫克/千克。

其次,转移特征,即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重金属含量。

第三,耐性特征,即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耐性。

其中对于人为控制试验条件下的植物来说,是指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植物茎、叶、籽、实等地上部分的干重没有下降。

对于在自然污染状态下生长的植物来说,是指植物的生长从长相来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毒害症状。

第四,富集系数特征,即植物地上部富集系数(定义:指某种元素或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与其在的环境中的浓度的比值)大于1。

一般来讲,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土壤中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重金属超量积累植物,是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超积累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要达到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不同元素有不同的临界值,一般业内公认的标准是,镉1000ppm,铜、镍、铅等为1000ppm,锰、锌为10000ppm.我国目前发现的超积累植物有:砷--蜈蚣草;锌--东南景天;锰--商陆;镉--龙葵等蜈蚣草蜈蚣草,蕨类一种,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

叶簇生,一回羽状。

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侧脉顶部的联结脉上,线形。

广布于长江以南,生于路旁、石缝或石灰岩山地,是钙质土或石灰岩的标示植物。

蜈蚣草对砷超强喜好,它能通过根系大量吸收泥土中的砷,然后存进自己的叶片中。

生于海拔2000-3100m的空旷钙质土或石灰岩石上。

蜈蚣草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发现的砷的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超常规吸收与富集能力。

将蜈蚣草植于污染土壤,吸收重金属加以回收,可达到“清污与回收”双重目的。

蜈蚣草对土壤中铅、铜、锌与砷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和修复能力。

在自然条件下,蜈蚣草可生长在砷含量40~50mg/Kg土壤中,甚至能在砷含量高达23400mg/Kg的矿渣中正常生长;在野外其叶片砷含量超过1000mg/Kg,室内栽培的叶片砷含量高达5070mg/Kg。

缙云山植物

缙云山植物

蕨类植物肾厥科(真蕨亚门薄囊蕨纲水龙骨目)蜈蚣草多年生草本,高1.3-2m。

根状茎短,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具网状中柱。

叶丛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干后棕色,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10-100cm,宽5-30cm,1次羽状复叶;羽片无柄,线形,长4-20cm,宽0.5-1cm,中部羽片最长,先端渐尖,先端边缘有锐锯齿,基部截形,心形,有时稍呈耳状,下部各羽片渐缩短;叶亚革质,两面无毛,脉单1或1次叉分。

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狭线形,膜质,黄褐色。

木贼科(合囊蕨纲)节节草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生少数黄色须根。

茎直立,单生或丛生,高达70厘米,径1~2毫米,灰绿色,肋棱6~20条,粗糙,有小疣状突起1列;沟中气孔线1~4列;中部以下多分枝,分枝常具2~5小枝。

叶轮生,退化连接成筒状鞘,似漏斗状,亦具棱;鞘口随棱纹分裂成长尖三角形的裂齿,齿短,外面中心部分及基部黑褐色,先端及缘渐成膜质,常脱落。

孢子囊穗紧密,矩圆形,无柄,长约0.5~2厘米,有小尖头,顶生,孢子同型,具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绕于孢子上,遇水弹开,以便繁殖。

裸子植物铁树纲(苏铁纲)(Cycadopsida)常绿木本植物,茎干粗壮,常不分枝。

叶螺旋状排列,有鳞叶及营养叶,二者相互成环着生;鳞叶小,密被褐色毡毛;营养叶大,羽状深裂,集生于树干顶部。

孢子叶球亦生于茎顶,雌雄异株。

游动精子有多数纤毛。

染色体:X=8、9、11、13。

铁树纲植物在古生代的末期(二叠纪)兴起,中生代的侏罗纪相当繁盛,以后逐渐趋于衰退,现存的仅有1目,1科,共9属,约110种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中4属产美洲、2属产非洲、2属产大洋洲、1属产东亚。

我国仅有铁树属(Cycas),8种。

银杏纲(Ginkgopsida)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枝之分。

叶扇形,先端2裂或波状缺刻,具分叉的脉序,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常见蕨类植物图鉴石松亚门 Lycophytina?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石松科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卷柏科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

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

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卷柏科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

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水韭科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

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

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

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 Psilophytina?松叶蕨 Psilotum nudum?松叶蕨科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

蜈蚣草水草

蜈蚣草水草

盘点6种叫“蜈蚣草”的水草NO1:水蕴草别名:蜈蚣草、Egeria Densa难度:非常容易光照要求:低植物种类:有茎类种属:水鳖科水蕴草属生长速度:非常快适宜水质:PH 6.5-7.5 ,GH 5-15适宜水温:10-28度是否需要添加CO2:NO水蕴草是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的一种单子叶植物,沉水性水草。

其叶片4-8片轮生,呈长披针状线形,具细锯齿缘,半透明,有一主脉,比金鱼藻宽。

叶茎颜色相同,呈淡绿色至褐色,依光线强弱而定。

雌雄异株,花为两性,呈白色,由三大片花瓣组成,授粉后能形成果实,可用种子繁殖,平时以走茎生殖或从节间生枝繁殖。

生命力极强,在乡间河川或水田中,都可能分布生长。

生长速度非常快,可轻易长到100厘米长,能耐受多种水质及较低的水温。

NO2:伊乐藻别名:美国水蕴草、Elodea nuttallii难度:低光照要求:中等植物种类:有茎类种属:水鳖科伊乐藻属生长速度:快适宜水质:PH 6.0-8.0 ,GH 5-15适宜水温:4-28度是否需要添加CO2:NO伊乐藻是原产于北美及欧洲大陆的一种单子叶植物,沉水性水草。

这种水草与普通水蕴草比较相似不易区分。

它的轮生叶每一轮是三片,但叶片略长并有扭曲现象,茎节短粗且分界处略泛红色。

它的叶色翠绿,叶缘有小锯齿,无叶柄,雌雄异株,可以植根于底床或漂浮在水面生长。

宜强光低温培植,如果光线过暗,将会发育不良。

对水质要求不高。

NO3:三轮水蕴草别名:加拿大水蕴草、加拿大蜈蚣草、Elodea canadensis难度:低光照要求:中等植物种类:有茎类种属:水鳖科伊乐藻属生长速度:快适宜水质:PH 6.0-8.0 ,GH 2-20适宜水温:4-28度是否需要添加CO2:NO三轮水蕴草原产于北美的加拿大,也叫加拿大水蕴草,是一种单子叶植物,沉水性水草。

这种水草也可以漂浮在水面生长,经常会遮挡下面的光线。

它的轮生叶每一轮是三片,叶片略弯曲,无叶柄。

水草小百科——蜈蚣草

水草小百科——蜈蚣草

水草小百科——蜈蚣草蜈蚣草是单子叶植物,沉水性水草。

旧学名Egeria canadensis。

这种水草因其三轮生叶而得名,主要产地在北美的加拿大,所以又称加拿大水蕴草。

其叶片无叶柄,呈钝的椭圆形,单叶脉,叶缘有极细的锯齿状。

会开水上花,为两性花,呈白色。

生长迅速,喜爱强光及高硬度的水。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强,如果与其他水草共植,可能把其他水草所需要的养分也吸收光了。

无论是栽植或漂浮都可生长良好,由于其生长迅速而且繁殖力又强,所以在自然环境之下,能密密麻麻生长于河川中,而将整条河川佔据,蔚为奇观,但移植于水族缸,若光线不足或养分不够,则无法长久生存,因此育成并不容易。

蜈蚣草饲养须知1.饲养难易-入门级2.市场流通情况-常见3.生长光源-较强4.二氧化碳-不必添加5.水流情况-较弱6.营养添加-液肥7.繁殖方式-茎芽法此为理论介绍,实际可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饲养条件。

全名:蜈蚣草别名:细叶蜈蚣草、EGERIA DENSA光照要求:低植物种类:有茎类种属:水鳖科生长速度:非常快适宜水质:PH 6.0-8.0,GH 5-15适宜水温:10-28度是否需要添加CO2:NO单子叶植物,沉水性水草。

蜈蚣草和水蕴草非常相似,因此常被误认为水蕴草。

其特征是具有与水蕴草相似的绿色半透明线形叶,但通常为六轮生,比水蕴草的三或四轮生还要多。

茎的颜色呈深绿色或淡绿色。

花为两性,呈白色,花很小,授粉后能形成果实,可用种子繁殖,平时以走茎生殖或从节间生枝繁殖。

生命力极强,在乡间河川或水田中,都可能分布生长。

生长速度非常快,既耐低温又耐高温,非常适合新手养殖。

- 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阔叶草类】蜈蚣草(凤尾蕨科)
蜈蚣草图片,蜈蚣草长怎么样,蜈蚣草有什么药用价值?除蜈蚣草用什么除草剂?蜈蚣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蜈蚣草
二、别名:蜈蚣凤尾蕨、百足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
三、英文名:Eremochloa ciliaris (Linn. ) Merr.
四、分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
五、形态特征:陆生大中型植物。

株高40~70cm。

1、根:根状茎短,直立,密被淡棕色、线状披针形鱗片。

2、叶:近革质,两面无毛。

簇生。

阔倒披针形,长15~80cm,宽5~20cm。

1回羽状。

羽片多数,互生或近对生,无柄,线状披针形,上部的最大,长3~10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两侧多少呈耳形,全缘,仅顶部不育叶部分有细锯齿,下部羽片逐渐缩短,基部1对有时成耳形。

侧脉细密,2叉或少有单一。

柄长5~22cm,禾秆色,近基部密被鱗片,向上渐疏。

3、孢子:孢子囊群线形,沿能育羽片边缘着生,但基部和顶部不育。

囊群盖线形,膜质。

六、生物学特性:花果期夏秋季。

七、生长环境:多生于有石灰岩的山地。

沟坎、石壁等隙缝多生长。

八、危害:为杂草。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孢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中国长江以南,北达河南、陕西、甘肃有分布。

亚洲热带、***带地区有分布。

十一、用途:观赏植物。

根状茎入药,具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止泻等功效。

大量富集土壤中砷、铅等重金属的植物。

十二、防治方法:暂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