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阳2所高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的调查分析
某高校女大学生痛经现况调查分析

2 . 2 . 1 B MI 对痛 经 程度 的影 响 :体 重偏 轻 者 占3 4 % ,体 重 正常 者 占6 2 %,超 重者 占3 % ,肥 胖者 占 1 %。B MI 的指数 与 症状 程 度 成 反 比,其 中B MI 轻度 ( 1 9 . 7 2 ± 0 . 1 9 ), 中度 ( 1 9 . 4 6 ± 0 . 3 9),重
1 . 4 统 计 学方 法 :使 用 S P S S 1 7 . 0 对 各项 资 料进 行 统计 、分析 , 以P <0 . 0 5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2 . 1 调 查 对 象 基 本 情 况 :被 调 查 的 2 0 0 例 女 大 学 生 中 , 年 龄1 8 ~2 4 岁 ,平均 ( 2 1 . 3 7±0 . 0 9)岁 ,月 经 初 潮 年 龄 平 均 ( 1 3 . 8 1 ±0 . 0 9 9)岁 ,7 0 . 5 %的女 大 学 生 处 于 轻 度 痛 经 程 度 ,
度 ( 1 9 . 3 6 ±O . 5 5),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查对象,经过知情 同意后发放问卷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填答 ,
统 一 培训 调查 员 ,当场 回收 。此 外还 进行 个 别深 度访 谈 ,以弥补
调查 问卷 涉及 问题 不 全不 深的不 足之 处 。
2 . 2 痛经程 度 的影 响因 素 比较 分析
经血质量等。③痛经状况 :包括痛经程度 、痛经表现、疼痛时间 及缓解方式等 。④相关因素中:包括睡眠质量 、学习压力 、情绪
状 态等 相关 因 素 。 1 . 3 调查 方 法 :便利 抽 取 某 高 校不 同专 业 在校 女 大 学生 作 为 调
女生生理健康调查报告

女生生理健康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女性健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在校园女生生理健康问题中,痛经的影响是较普遍的。
那么,对于是否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如何治疗痛经,对症下药,以及如何调理,让女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生理安全调理和防护,从而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意义非常重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了解一下大学女生生理状况及相关问题。
二、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011年9月26日2.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问卷三、调查对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四、资料处理1.有效样本:20。
2.统计处理方法:频数、频率分析。
五、调查结果及建议1. 女生生理周期及月经天数正常调查中,有75%受访者生理周期为28天左右,其余为30天左右。
在月经天数问题中,4至5天的占65%的,一周的占25%,3天的占10% 。
专家表示: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实属正常。
月经天数大部分女性为2~7天,一般取其平均值5天。
因此建议女生平时应多关注自身生理周期及月经天数,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您的例假几天会结束2.女生月经期间有不当行为调查中,有60%的受访者有饮用冷饮行为。
经查证,月经期间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当行为会引起痛经或引发相关的妇科疾病。
因此应多关注有关月经知识。
由此建议: (1) 月经期注意保暖。
(2)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 多食温热食物,少食寒性食物,忌食冷饮、辛辣。
(4) 保持愉快心情与积极生活态度。
(5)坚持用热水洗脚,防止“寒从脚起”。
3. 月经期的防护尤为重要调查中,所有的受访者在月经期间都采取过下列措施:多饮热水和保持充足的睡眠。
专家指出:经期饮用热水或红糖水,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就可以避免许多妇科疾病。
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神经和肌肉的紧张,缓解痛经。
建议:首先,衣着不能太单薄,尤其在月经期,更要注意保暖,以利改善全身及子宫的血液循环。
其次,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某校女大学生月经现状及其认知的调查研究_吴赟

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通过支持、宣泄、解决问题、专业培训以及心理辅导等形式给予帮助,以减轻其压力程度,促进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1]孙雪芹,施建农.我院60名本科实习男护生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76-278.[2]李文周,刘革新,温肇霞.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男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2):146-148.[3]何贵蓉.男性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压力源和应付方式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B):35-37.[4]孙海娅,吴冬梅,杜琳.山东省护理本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31-533.[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5-142.[6]李文周.护理本科男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2.[7]任光祥,武江涛,王晓鹏.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117-121.[8]张文强.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4):485-486.[9]王聪智,何圣红.实习前后男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个性的调查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4):624-626.(收稿日期:2015-12-29)(本文编辑:官杰)某校女大学生月经现状及其认知的调查研究吴赟徐彩意潘丹阳朱艳婷张丽平【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本校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知识、态度、行为及月经病的发病情况,为学校采取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及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校434例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对痛经的认知、态度和应对策略进行调查,并对月经周期、经血量、经血质、行经天数、有无血块等进行统计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生殖健康是指不仅包括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和生物学健康,也包括与生殖有关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整体健康。
而高校女大学生由于年龄较轻、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也越发值得关注。
本文将对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我们来看一下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性疾病、不孕不育等。
月经不调是高校女大学生中最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有近60%的女大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月经不调的情况。
而且,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40%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过痛经的问题,这对她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性传播疾病,给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带来了威胁。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她们常常面临着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都很容易影响她们的生殖健康。
高校女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园中易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这也会对她们的生殖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是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也会对生殖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是性教育不足。
当前,我国的性教育工作还比较落后,大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在性知识上存在较大的空白,这容易让她们陷入性健康问题中难以自拔。
三、解决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对策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呢?是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她们的性健康意识,让她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生殖健康问题。
中国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及健康促进对策研究进展

中国女大学生月经情况及健康促进对策研究进展作者:罗晴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巨大的威胁,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也是不容乐观,进而引发了国内学者针对改善当前女大学生月经问题、促进生理健康展开了新一轮的思考与研究。
1月经不调问题现状女大学生月经不调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
月经不调将会对女性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表现为经前紧张综合症、月经提前、月经延后、痛经、闭经、经量过多或过少的症状.痛经在女大学生中的发生率最高,达42%-80%。
广州市地区高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规律占10.94%,经期不正常占4.56%,闭经或崩漏占0.61%,月经量过少和过多各占13.37%和21.88%,痛经的发生率为77.81%,其中轻度痛经占37.68%,中度痛经占31.31%,重度痛经占9.76%[1]。
江西省某高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规律11.0%,经期时间过长占4.4%,闭经占6.6%,月经量过少和过多各占20.3%和16.5%,痛经的发生率为64.9%[2]。
河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月经不调发生率为29.64%,痛经的发生率为64.02%,其中轻度痛经占37.32%,中度痛经占14.15%,重度痛经占12.56%[3]。
温州市某高校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发生率为38.0%,痛经发生率为38.0%,经前紧张综合症发生率为44.8%[4]。
淮海工学院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完全不规律的占17.8%,闭经或崩漏的占1.1%;,痛经发生率为20.6%[5]。
中国女大学生月经不调现象不仅呈现地区性差异,还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女大学生月经不调检出率高于乡镇和农村女大学生。
南阳市地区农村和城市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正常分别占15.1%和19.4%,月经持续天数2月经不调的危害2.1引起色斑、暗疮、影响美容许多女大学生因月经紊乱导致一些面部的色斑、暗疮,严重影响她们的美观2.2直接导致不孕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不孕患者率可高达30%,其中就有15%来自月经不调引起的。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生殖健康现状1.生理周期的不规律大学生的生活规律不稳定,生理周期也会受到影响。
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来潮周期不规律,受压、作息不正常等原因,经常出现推迟、提前、少量或过量的情况。
这种不规律的生理周期给女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
2.性健康问题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性健康问题,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等等。
随着性行为在年轻人之间变得更加普遍,STIs也呈现上升趋势。
3.贫血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可能与他们的饮食有关,导致了铁摄入的不足。
这可能会导致贫血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
4.生殖器官退化一些调查显示,在留宿宿舍的女大学生中,有超过20%的人没有洗澡房,这会影响她们生殖器官的清洁和健康。
二、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传统社会的性观念和体罚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掌握和行为。
忽视性知识教育以及对性行为的负面看法,导致女大学生在性方面缺乏正确的知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2.个人因素大学生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性方面经历的压力和需求也会更高,缺乏自我约束,经常处于不恰当的性行为中。
3.营养和生活方式偏食、吃过多油腻食品、缺乏蛋白质等都会影响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导致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
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健康。
4.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与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关系密切。
居住环境干净卫生、宿舍网络听到数不同、隐私受到保护等都会有助于维持健康。
综上所述,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加强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促进她们走向健康的道路,在性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好指导和管理,有助于提升校园的全面健康育人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殖健康。
尤其是女大学生,她们在学业上的压力、社交圈子的扩大以及个人情感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她们的生殖健康。
一、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1. 生理生殖健康状况近年来,大学生们对性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加,校园内也出现了不少性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由于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宫颈炎、盆腔炎、性病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是由于性生活不当导致的。
2. 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发育阶段,她们很容易受到各种负面情绪的干扰,比如情感问题、学业压力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
调查显示,一些女大学生存在月经失调、痛经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与心理因素有关。
3. 生活方式状况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样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屡见不鲜。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减弱免疫力,增加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对于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
1. 社会因素如今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性知识的传播和接触也变得更加容易。
大多数学校对性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并不充分。
这就为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温床。
2. 个人因素很多高校女大学生在追求浪漫情感的对于性行为的认知不够清醒,容易忽视对于自己生殖健康的重视。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加重了她们的生殖健康压力。
3. 精神因素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状态,使得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更加突出。
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与经期保健认知的调查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与经期保健认知的调查分析唐海英【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7(23)18【摘要】目的为做好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对本校女大学生月经现状、月经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和遵循行为等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获取高校女大学生月经保健健康教育指导资料.方法于2017年5月至6月对前往校卫生所的女大学生现场发放自编调查问卷,有213名学生有效参与调查.结果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持续天数异常者分别占12.21%、15.96%、13.14%;不知道月经周期、排卵期的女生分别占56.61%、75.12%;38.03%的女生会遵行经期注意事项;22.54%的女生出现月经失调会去就医.结论高校应多途径的开展月经相关知识及经期保健健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建立良好经期卫生习惯及就医观念.%Objective To do a good job in women's health care services,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menstrual status,menstrual health care knowledge,cognition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llege,obtain guidance data of menstrual health education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From May to June in 2017,a questionnaire was issued to the female students who went to the school health center,and 213 stud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Results The female students with abnormal menstrual cycle,menstrual volume,and duration of menstruation accounted for12.21%,15.96%,and 13.14% respectively,the female students who did not know the menstrual cycle and ovulation period accounted for 56.61% and75.12% respectively;38.03% of female students followed the menstrual precautions;22.54% of female students went to the doctor because of menstrual disorder.Conclus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menstrua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menstrual health care health education,guid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good menstrual habits and medical treatment concept.【总页数】3页(P2926-2928)【作者】唐海英【作者单位】510507 广州,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所【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某高职学院女生月经及经期保健认知状况调查 [J], 孙淑云;杨文方2.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女大学生月经期保健策略探讨 [J], 胡子衡;郭雯雯3.对女大学生月经异常的分析及经期保健探讨 [J], 许娟;卢燕芬;马力扬4.深圳市860名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调查分析 [J], 温燕逖;吴宇红;曹连文5.广州女大学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的现况研究 [J], 汪保国;陈思东;周卫平;王德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南阳2所高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2所高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
方法自制问卷对2所高校女大学生月经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女学生对月经的相关知识及月经异常的处理有差异,城市与农村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女大学生月经持续天数缩短、月经量少比较高,痛经及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发生率高。
结论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
对女大学生进行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正确处理月经期的各种情况,是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减少月经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女大学生;城市;农村;月经;痛经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1]。
月经保健是青春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减少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特进行本次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南阳市一所医学院校和一所非医学院校二、三年级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有效收回1168份,分层抽样调查1168例,其中城市386例,农村782例。
1.2 方法实用自编问卷在研究人员和辅导员的主持下利用课间时间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发卷,按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讲解调查方法及说明要求,痛经的诊断标准及痛经程度的诊断标准[2]。
月经量的测定标准是:以市场日用卫生巾(10片/包)为依据,每个月经期内用1/2包为经量过少,1/2~2包为经量中等,>2包为经量过多[3]。
要求被调查者独立认真填写问卷,问卷包括学生籍贯、初潮年龄、生长环境(农村、城市)、营养状况(良好、一般、较差)、母亲有无痛经史、月经周期、月经持续天数和规律性(规律、基本规律、不规律)、痛经发生时间(月经前、月经中、月经后)、经痛程度(能忍受不需用药、休息后能自行缓解;不能忍受、需要用药才能缓解)、经痛持续时间、月经量(多、中、少)、月经血颜色(正常、不正常即偏淡或偏暗黑)、个人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口味重喜烧烤辛辣)、喝凉茶及冷饮习惯(有、经常、偶尔、无)、生活规律性(有规律、基本规律、无规律)、衣着习惯(是否喜穿低腰裤、露脐装或短裙)、痛经发生与考试的关系等。
1.3 统计学方法主要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非医学专业和医学专业女大学生月经情况的调查结果是: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由于初高中阶段生理卫生课的学习,普遍对月经情况有基本了解,对月经的持续时间、经量多少、经期的注意事项有大致的概念,能正确处理月经期的卫生事宜,但对出现的月经隔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乳房胀痛等异常情况比较
担心、害怕,对影响月经规律的主、客观因素了解的比较少,就诊率比较高。
相对于医学专业的女大学生对月经的形成及月经期的异常了解的较多,月经期的卫生处理的较好,对月经周期、经量、时间长短有清楚了解,对痛经、乳房胀痛等其他异常情况大多能自行正确处理,就诊率低。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在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持续天数、经量及痛经发生率上无差异性。
2.2 月经初潮情况城市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分布在9~16岁,其中12~13岁占69.7%;农村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分布在9~17岁,其中12~14岁占87.1%。
城市与农村女学生平均初潮年龄分别为(12.9±1.14)岁和(1
3.47±1.1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269,P<0.01)。
2.3 月经周期城市与农村女学生月经正常分别占80.6%、84.9%,月经周期不正常分别占1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3,P<0.05)。
2.4 月经持续天数女大学生月经持续天数集中在3~6 d,城市85.2%,农村89.4%。
城市女学生月经持续天数<3 d占12.4%,农村占9.3%。
2.5 月经量城市与农村女学生月经量中等分别占78.55%,8
3.6%。
城市女学生月经量少占16.1%,农村占9.1%。
2.6 经期伴随症状经期前后出现伴随症状943例,占80.7%,多数有两项及以上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有下腹坠胀786例,占67.3%;腰腿酸痛479例,占41.0%;全身乏力578例,占49.5%;注意力不集中359例,占30.7%;乳房胀痛216例,占18.5%;另有部分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7 痛经有痛经症状456例,占39.0%,其中城市与农村女学生分别占45.9%、34.6%,痛经程度以轻度最多,经休息、保暖后能缓解,需用药物控制或到医院就诊者96例,占8.2%。
2.8 痛经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痛经者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月经第1~2天,占94.5%,月经前期和中后期较少见。
痛经持续时间多在月经来潮12~24 h内,占45.3%。
1 d以上者占29.6%,3d以上者较少见。
72%的痛经者能忍受,而28.0%的痛经者不能忍受必须对症治疗。
2.9 痛经的相关因素痛经与非痛经者在月经初潮年龄、籍贯、母亲有无痛经史无显著差异,饮食习惯中口味重、喜食冷饮辛辣者痛经发生率高,生活习惯中喜穿低腰裤、露脐装、超短裙、不善运动者痛经发生率高,城市比农村女学生痛经发生率高。
痛经的发生于考试关系不大。
3 讨论
3.1 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初潮是少女出现第一次生理性子宫出血,是女性青春期来临的一项重要标志,初潮后2年内,约50%~90%为无排卵性周期,5年后80%为有排卵性周期。
月经初潮年龄受种族、地区、营养、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4]。
本组调查城市与农村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年龄有显著差异,城市早于农村,说明月经初潮与营养、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有关系。
3.2 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严重者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甚至剧痛晕厥,而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2~3年。
全球女性约80%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我国女性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33.06%,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5%。
原发性痛经也是女大学生到妇科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5]。
原发性痛经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尤其是PGF2α和PGE2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月经期子宫内膜细胞溶解并释放PGF2α和PGE2引起子宫肌肉和子宫血管过度收缩,造成子宫内膜缺血引起疼痛[6]。
痛经的程度以轻型居多。
本组调查发现痛经的发生与缺乏体育锻炼、喜食冷饮、辛辣食物、常穿低腰裤露脐装及短裙有关,腹部受凉后引起子宫、肌肉血管痉挛,局部血液循环不通,不通则痛出现痛经,有报道称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经期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和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转换功能,从而减轻经期的某些不适,有利于经血排出,体育锻炼可消除紧张和疲劳,调节心态,缓解疼痛。
3.3 生理卫生与生活习惯大学生是高知群体,女大学生的卫生习惯将影响着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是维持正常月经周期、减少女性妇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卫生及生活习惯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城乡间、地区间、文化水平、传统习惯、同学群体间等互相影响,与学校的卫生指导及家庭的影响和所处环境条件有关,所以加强卫生宣教,向女大学生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月经期的关键是预防感染,对月经异常者进行医学指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月经期间不吃冷饮辛辣食物,注意月经期保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营养,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能有效减少女大学生月经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
[2]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0.
[3] 王志瑶.卫生学校城市与农村女学生月经情况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34.
[4] 张荣莲,陈红艳,黄欣,等.青少年与月经有关的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01.
[5] 刘来英,朱琳,陈秋珍,等.女大学生痛经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0):2838.
[6] 程玮,章琴.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97例临床分析.中国校医,2005,19(6):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