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物流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流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流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物流概念及发展历程1. 物流概念物流是指在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资源的调配,将产品从生产者运送至消费者的过程。

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运输、货物保险等内容。

2. 物流发展历程物流起源于古代城市的贸易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物流业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各国纷纷加强对物流业的管理和规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二、物流管理1. 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活动。

2. 物流管理主要内容物流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组织、运输成本控制等内容。

3. 物流管理方法常见的物流管理方法包括零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网络规划等。

三、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无缝对接。

2.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要素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设计、供应链执行和供应链监控。

要素包括供应商、原材料采购、生产、配送、库存和销售等。

3.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缩短交货周期及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势。

四、物流运输1. 运输方式物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多式联运等,每种运输方式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2. 运输组织运输组织是指对货物进行规划、调度、配载、运输、跟踪、监控行为的过程。

3. 运输成本控制运输成本控制是指对运输环节中的各个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五、物流仓储1. 仓储概念仓储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储存和保管的过程,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供应链效率。

2. 仓储作用仓储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供应链中的储存和保管需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物流业的起源与发展

物流业的起源与发展

物流业的起源与发展关于物流物流概念的起源人类社会有经济活动开始就有了物流,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定义。

自18世纪末发明和使用汽车,使得运输业更加发达,推动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自货自运走向专业运输,产生了除生产和销售的第三方--专业运输者。

50年代初,国外最早将物流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及货物的配送,日本人将"PD"译为"物的流通"、"物资流通",后又称为物流、综合物流。

"PD"演变为"Logistic",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美军后勤保障的英文名称为"LOGISTIC"。

战后世界各地将"Logistic"替代"PD",中国将其译为"物流"。

美军在后勤保障中成功地运用物流后,很快地又将此成果转化于工业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将"Logistic"用于工业,并用英文的"Logistic"(后勤保障)作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物流"管理,"Logistic"就成了物流的代名词,并延续和流传于世界各国。

物流被人们真正认识是二战以后,大约已有50年的历史。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及社会化的分工协作,生产厂家和商家是物流第一方,消费者是物流的第二方,运输、仓贮起家的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的第三方,成为专业性的物流企业,为生产、销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又称为第三方物流(3PartyLogistic)。

物流是系统工程,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物流服务企业三方缺一不可,只有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物流才能得以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1.物流的起源1.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认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2.1915年,美国营销学家阿奇·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而物流的概念。

3.1916年,威尔德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4.1922年,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

5.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6.1963年,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将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7.1970年,美国空军在一份学术报告中对后勤学的定义是:计划和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和维修的科学。

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和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须的资材管理。

8.1981年,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中引用了美国工程学会对后勤学的定义: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和保持等有关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2.物流的发展阶段2.1国外物流发展阶段○1物流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后):实物分销○2物流开发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学界和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物流开发。

这一时期,改进物流的工作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

尽管在包装、装卸、保管、运输、情报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局部合理化,但由于缺乏从整体上研究开发物流系统,各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缺乏紧密配合,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看,物流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总体上经济效益不高。

物流概念的起源

物流概念的起源

物流概念的起源人类社会有经济活动开始就有了物流,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文字定义。

自18世纪末发明和使用汽车,使得运输业更加发达,推动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从自货自运走向专业运输,产生了除生产和销售的第三方----专业运输者。

50年代初,国外最早将物流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及货物的配送,日本人将"PD"译为"物的流通"、"物资流通",后又称为物流、综合物流。

"PD"演变为"Logistic",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军队后勤保障供应系统中,成功地运用了"物流"技术,在军队的后勤供应中开创了物流的先河,美军后勤保障的英文名称为"LOGISTIC"。

战后世界各地将"Logistic"替代"PD",中国将其译为"物流"。

美军在后勤保障中成功地运用物流后,很快地又将此成果转化于工业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将"Logistic"用于工业,并用英文的"Logistic"(后勤保障)作为工业生产和销售的"物流"管理,"Logistic"就成了物流的代名词,并延续和流传于世界各国。

物流被人们真正认识是二战以后,大约已有50年的历史。

物流发展的历程广义上讲,物流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早在“物流”这样一个名词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其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物流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 由于大多数有关物流学及物流管理的著作都对物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因此,有关物流发展历程的内容,读者可以参考《现代物流学》、《物流系统论》等著作,本书不再赘述。

安能物流:物流的基本知识

安能物流:物流的基本知识

安能物流:物流的基本知识随着时代发展,物流运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及其重要的货物寄运方式,虽然使用物流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了解物流这个行业的人却并不太多。

下面安能物流简单的总结了一些关于物流起源和物流分类的基本知识。

一、物流的起源在我们中国古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物流运输,不过当时的人们把它叫做“镖局”,并没有提出“物流”一词的概念。

最早的物流概念形成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原意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在1963年被引入日本后的意思是“物的流通”,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翻译的外来词。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的英文名称:logistics。

定义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二、安能物流简单分析物流的分类1、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2)、销售物流(3)、生产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地区物流(2)、国内物流(3)、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4、按照物流研究范围分类:(1)、宏观物流(2)、中观物流(3)、围观物流5、按照物流行业执行者角度分类:(1)、企业自营物流(2)、第三方物流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上安能物流总结的基本知识可以让大家在以后生活中对物流行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了解。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

物流的起源和发展1.物流的起源1.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认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2.1915年,美国营销学家阿奇·萧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而物流的概念。

3.1916年,威尔德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4.1922年,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

5.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6.1963年,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将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7.1970年,美国空军在一份学术报告中对后勤学的定义是:计划和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和维修的科学。

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和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须的资材管理。

8.1981年,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中引用了美国工程学会对后勤学的定义: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和保持等有关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2.物流的发展阶段2.1国外物流发展阶段○年代前后):实物分销世纪1物流初级阶段(2050○:年代)70年代至60世纪20物流开发阶段(2.并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物流经济学界和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开发。

这一时期,改进物流的工作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

尽管在包装、装卸、保管、运输、行业、但由于缺乏从整体上研究开发物流系统,各部门、情报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局部合理化,总体上经济效益所以从整个社会来看,物流费用并没有明显下降,企业之间缺乏紧密配合,不高。

物流的发展及其演变轨迹

物流的发展及其演变轨迹

一、物流意识的萌生与物流定义的演变根据J·A·Lynn的著作记载,物流(Logiste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Logistike 或Logistes),后来演变成拉丁语(Logista)和法语(Logistique),最后又落脚于英语(Logistics);另据R·H·Ballou的著作记载,物流(Logistics)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844年。

法国技术人员J·Depuit曾在自己的著书中强调重视供货管理功能,保持仓库保管与运输两者之间成本的均衡;1901年,约翰·格鲁威尔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报告”中提及配送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此外,J·C·Johnson等教授在著作中谈到,1905年美国陆军少校C·D·Baker曾把物流(Logistics)称为:关于军队移动与供给的战争科学之一;R·H·Ball。

u还在著作中介绍:1912年A·W·5·haw、1922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中西睦认为是1915年和1924年)F·E·clark等人也都从不同角度谈及了物流(Logistics)的重要性。

但以上这些只能说明这一时期萌生了物流意识,对物流的概念和定义的认识仅属于初期阶段。

行业团体最早给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下定义的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时间为1933年。

“物流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

美国另一个权威行业团体,美国物流管理协议会(NCPDM)对物流(PD)至少下了三次定义。

1960年:“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1976年:“物流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统管为目的而将两种或三种以上活动的集成。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系统:物流作为一个经济行为系统,通过 广泛的信息支持,实现了以信息为基轴的物流 信息化,可分为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
物流系统内在特征:在目的的上表现;
在原则上具体表现;
在要素运作上。
物流系统化管理:为了实现既定的物流系统目 标,提高向消费者和用户提供商品的效率,而 对物流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 节活动。
2019/10/15
31
2、企业内部供应链
订单管理 采购管理 库存管理 生产计划 生产制造
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信息集成、决策管理
市场预测 售后服务 销售管理 运输管理 质量控制
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控制和协调物流中部 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活动。
2019/10/15
32
3、不同生产商的供应链
食品服务
量、技术、经济等职能。
2019/10/15
19
二、物流活动中的供应链问题 主要是物流职能的履行和物流活动的协调。
1、物流职能的履行问题 物流活动的职能是供应链的基本问题。 物流活动的中心职能:实现物质、商品空间
移动的输送以及时间移动的保管。 为物流顺利进行而开展的基本职能: ⑴ 输送。 ⑵ 保管。 ⑶ 流通加工。 ⑷ 包装。 ⑸ 装卸。 ⑹ 信息
工厂 B
批发站与零售商
2019/10/15
工厂 B
批发站 与零店
配送中心
物流
信息流
6
三、物流与物流管理 1、物流机能与物流
(1).物流机能与流通 经济活动可以分为:生产活动、流通活动、
消费活动。 流通包括商流和物流。 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她通过时间 和空间等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来创造效用。
2019/10/15
现代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的管理,信息以成为 物流管理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起源与发展
物流的起源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的交换行为就存在物流活动。

“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

1921 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 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开始涉及物流运输、物资储存等业务的实物供应(Physical Supply)这一名词,该书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氖权转移和产品的实物流通活动”。

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在使用物流这个述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 •’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

”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

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有人认为,孙中山主张“贸畅其流”,可以说是我国“物流思想的起源”)。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

但当时有一段小的曲折,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

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通更广的外延。

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

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

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Logistics一词的出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

从此,后勤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

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
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

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在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人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物流,是与商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物流通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

因此通常采用的仍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 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名为C.L.M 即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将Physical Distribution 改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则较宽广、连贯、整体。

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 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

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边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近年来日、美的进口批发及连锁零售业等,运用这种观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提到的Logistics的特点是:①其外延大于狭义的物流(即销售物流),因为它把起点扩大到了生产领域;②其外延小于广义的物流(Business Logistics),因为它不包括原材料物流;③其外延与供应链的外延相一致,因此有人称它为供应链物流。

Logistics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

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

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

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