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近年来,OVCF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上治疗方式一般以理疗、止痛、卧床休息、康复锻炼、抗骨质疏松等非手术的保守型治疗为主,对疼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但是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且容易引发并发症,比如褥疮、尿路感染等。

而传统的开放手术风险较高,创伤性大、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1]。

椎体成形术属于新型介入疗法,包括两种术式,一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另一种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椎体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低、能有效解除疼痛,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疼痛性OVCF的治疗中,效果良好[2]。

在实际的临床中应将各种疗法的利弊与患者的病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理方案,并将骨折局部治疗与抗骨质疏松治疗相结合,以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文章就各种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具体应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

非手术治疗对年龄较大,有基础性疾病,对手术不耐受及未发生神经损伤的简单型压缩性骨折患者,一般采用保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主要包括理疗、止痛、卧床休息、抗骨质疏松及康复锻炼等等[3]。

①理疗:通过中药熏药治疗及中频脉冲电治疗等理疗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腰背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止痛:药物止痛对缓解疼痛效果更直接、快速。

止痛常用药物:塞来昔布、布洛芬以及复方双氯芬酸钠;③卧床休息:在第1~3周治疗阶段采取绝对卧床休息治疗,第4~8周转为半卧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在护腰保护下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按此疗法,患者可在治疗第8周结束后采取坐位(前提是要使用护腰保护);④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和骨质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成骨活动减少,极有可能引发OVCF。

保守治疗因为卧床休息较长,导致骨量丢失情况加重。

在骨折的治疗中,尤其要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4]。

骨密度测量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应该在骨折发生早期进行。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

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

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长上和参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但出血量、手术切口和住院时长方面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比参照组的(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关键词】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有效性胸腰段脊椎骨折一般是因为高空受伤、身体弯曲等原因造成的椎体前部受压。

而胸腰椎属于人体椎体中最大的部分,脊椎骨折会造成椎体移位,对脊髓压迫而损伤脊髓,如果患者该部位损伤的话会让其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引发功能缺陷,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1]。

如果患者站立、卧床、坐姿难以恢复时导致长期卧床而引发泌尿系统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必须及时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对损伤部位进行减压复位和固定来改善其症状。

对此,本文就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如下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年龄范围为22-65岁,平均为(45.3±5.16)岁;其中4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对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开放手术治疗: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后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在其胸腰椎后正中位置作一个大约12 厘米的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和邻近的椎体组织,待骨折位、椎弓根螺钉固定位置明确后,在患者的骨折、邻近的椎体位置置入椎弓根螺钉。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估椎体成形术在患者近期疗效及VAS评分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发现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具有显著疗效。

VAS评分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表明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VAS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进一步完善椎体成形术技术和持续监测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近期疗效,VAS评分,疼痛程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原理和技术,临床表现,应用,评估,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活动能力下降等原因,此类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常常面临挑战。

传统的保守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无法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治疗骨折又能保持患者脊柱稳定性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疼痛缓解程度的评估仍有不足之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我们旨在验证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估。

我们也希望借此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治疗参考,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与分析,我们期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椎体成形术,进一步完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种类型的骨折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明显影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压迫性脊柱骨折、神经根受压等。

目前对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VAS评分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并评估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关联性。

通过观察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研究VAS评分在评价疗效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更全面的评估手段。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椎体成形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数据,结合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中的表现,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实施直接决定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和医疗记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病例选择上,我们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在数据收集方面,我们主要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数据等相关资料。

我们还使用了VA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客观反映患者术后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研究【摘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

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近期疗效评估、VAS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统计,发现椎体成形术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结论部分指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并探讨临床应用价值。

这表明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近期疗效、VAS评分、并发症、临床意义、疾病背景、治疗方法、砠究目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过程、术后恢复、作用、进一步研究、临床意义总结1. 引言1.1 疾病背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椎体由于骨质疏松而发生压缩性破裂。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镇痛、保持适当姿势等,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椎间融合术等,具有直接复位、恢复椎体高度、减轻压迫等优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近期疗效及VAS评分变化,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了解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2 治疗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骨质疏松使得患者骨密度下降,骨质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骨水泥注射微创治疗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骨水泥注射微创治疗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骨水泥注射微创治疗椎体病理性骨折的治疗体会李伟民;林志雄;张健荣【摘要】目的:研究骨水泥注射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伴病理性骨折中的作用,分析两者疗效的优劣、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选择自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确诊为脊柱转移瘤致病理性骨折的患者43例(共127个椎体),其中28例(共68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15例(共59个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2~2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1 d、术后2 d、2周、6个月、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quality of life,QOL),术后椎体后凸矫正率及1年后椎体高度丢失率,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图。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分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2周PVP 组平均下降6.5分(4~7分),PKP组平均下降7分(5~8)分;术后1年PVP组平均下降4.5分(3~6分),PKP组平均下降5分(4~6分)。

两组术前及术后对比,疼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1),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后凸畸形矫正率PKP组和PVP组分别为(68.72±3.23)%和(66.72±4.73)%,术后1年椎体高度再丢失率为(19.23±1.47)%和(21.32±2.68)%,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PVP组术后发现骨水泥渗漏11例,渗漏率39.2%,PKP组术后发现骨水泥渗漏2例,渗漏率13.3%,均无临床症状。

PVP、PKP组术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2~24个月)和16个月(3~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现相邻椎体肿瘤转移情况。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66例,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ODI水平、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可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促使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恢复,缓解疼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传统手术;胸腰段脊柱骨折;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患者常用术式有传统开放手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应用时间长,且术中能够充分暴露腰椎,医师能够准确定位,促进治疗[1]。

然而,该术式也存在手术切口大、出血量多等缺点,患者在术后受到疼痛等因素影响,康复治疗依从性差,不利于恢复。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属于微创手术,可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腰椎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手术时间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本文将以近年来66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共66例,分为参照组、研究组,研究时间是2020年3月~2021年3月。

参照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28-67岁(41.89±5.43);病因:12例患者高处跌落,21例患者车祸伤。

研究组,1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29-68岁(41.67±6.17)岁;病因:13例患者高处跌落,20例患者车祸伤。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仰卧位体位,实施全麻,使用C 形臂X线机透视,了解骨折位置,对伤椎定位,做切口,将皮肤组织逐层切开,充分暴露患处。

使用Weinstein法锁定螺钉固定点,在骨折处置入椎弓根螺钉,在骨折邻近椎体处取椎弓根螺钉置入,对邻近椎体固定,取连接棒置入,留置引流管,术毕,缝合切口。

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摘要】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并发症、未经科学合理的术前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措施不当等因素。

为解决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加强术前评估工作,并进行科学规范的术后康复指导。

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

对于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共同努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椎体成形术,疗效,手术操作,并发症,术前评估,康复措施,医护人员,技术,手术适应症,康复指导。

1. 引言1.1 椎体成形术的背景介绍椎体成形术,又称椎体固定术,是一种通过椎体前部或后部开放手术,将椎体内注射填充物或植入设备来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椎体的手术治疗方法。

这项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如椎体骨折、脊柱侧凸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成形术通过重建椎体的形态和加强椎体的稳定性,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促进椎间盘的营养物质交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对脊柱健康的重视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形术在脊柱疾病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的脊柱损伤和畸形病例,椎体成形术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减轻疼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些患者术后虽然接受了椎体成形术,但疼痛症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了新的并发症。

这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椎体成形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脊柱疾病中的重要性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病症,患者疼痛明显且容易引起脊柱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D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 结 论 经 皮椎 体 后 凸 成 形 术 能 够 安 全 有 效 的 治 疗 脊 柱 骨 质 疏 松 压 缩 性 骨
折, 具有创伤 小、 手 术 时 间短 的 优 势 , 但 需把 握 好 适 应 证 。
【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 脊柱压缩性骨折 ; 开放 手 术 ; 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Hale Waihona Puke 松 压 缩性 骨 折 患 者 , 随机 分成 对 照 组 和研 究 组 , 每组 5 5 例, 其 中对 照 组 予 以 开 放 手 术 治 疗 ; 研 究 组 采 用 经 皮 椎 体 后 凸成形术( P K P ) 。 治 疗 3个 月后 , 比较 分 析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 疗 效 。结 果 与 对 照 组 相 比较 , 研 究组 的手术 时间、 出 血 量显著减 少,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的 视 觉模 拟 评 分 ( VA S ) 、 S F _ 3 6 、 O s w e s t r y伤 残 指 数评 定( O DI ) 及C o b b角 差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与 治 疗 前相 比 , 各 组 治 疗 后 的 VA S评 分 、 O D I 及C o b b角 均 明显 降低 , 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各 组 治 疗后 的 S F - 3 6均 显 著 升 高 , 差 异有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而 治 疗后 , 研 究组的 S F . 3 6及 C o b b角较 对 照 组 明 显 升 高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而 两 者 治 疗 后 的 VA s评 分 、
ve r t e br a l c om p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r e s .M e t ho d s 1 1 0 pa t i e nt s wi t h os t e op or o t i c ve r t e b r a l c o m p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 r e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k y p h o p l a s t y( PKP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P KP g r o u p,5 5 c a s e s )a n d o p e n s u r g e r y t r e a t — me n t g r o u p(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5 5 c a s e s ),a n d t r e a t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
Xi n g  ̄ h u a, G U= AN Zh e n g — h u a, WEI We i , ZHANG Z h o n g - r o n g, LI U Y a n g, XI E Z h i - j i a n, YE Fe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Tr a u ma a n d Mi c r o s u r g e r y, 3 2 4 Ho s p i t a l o f PL A, Ch o n gq i n g 4 0 0 0 2 0, C h i n a )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o u t c o me o f mi n i ma l l y i n v a s i v e s p i n e s u r g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o s t e o p o r o t i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7 . 0 3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3 ) 1 7 - 2 2 7 7 — 0 2
Out c o me a n al y s i s o f mi ni ma l l y i nv a s i v e s pi ne s u r g i c a l t e c h ni qu e f o r o s t e o p or o t i e v e r t e b r a l c o m p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 r e s YA N G
杨星华, 官正 华 , 韦 激, 张忠荣, 刘 洋 , 谢志坚, 叶
创 伤 显微 外科 , 重庆
【 摘要】 目的
峰, 田华科 ( 解放 军 第三二 四 医院
4 0 0 0 2 0 )
研 究 微 创 手 术 治 疗 脊 柱 骨质 疏 松 压 缩性 骨折 的 近期 疗 效 。 方 法 临床 入 选 l 1 O 例 脊 柱 骨 质 疏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3年 9月 第 1 O卷 第 1 7期
L a b Me d C l i n,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 Vo 1 . 1 0 , No . 1 7

论 著 ・
微 创 手 术 治 疗 脊 柱 骨质 疏 松 压 缩 性 骨 折 的近 期 疗 效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