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

合集下载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50题,共50分)1、“古代的住宅,东偏是祠堂,即庙,西偏是家屋,即寝。

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祭祖自属大事。

”材料揭示了A.分封制的巩固 B.宗法制的影响 C.宰相制的实行 D.内朝制的推行2.“它把中央机构的职能分为参与决策(包括立法)和行政两大部分,分工同时又合作”,“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问题。

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材料中的制度创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4.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官员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皇权的不断加强5、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7、香港地区的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书中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 B 、禅让制 C、奴隶制 D、宗法制8、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海南省洋浦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海南省洋浦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海南省洋浦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卷(历史学科)命题:吴永青审题:熊春华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2、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3、《三字经》写到:“同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写到,故乡的人没有太多变化,单是老了些,见到四叔以后,他们先是寒喧,四叔说他“胖了”,然后就大骂维新党。

这段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没有广泛发动群众B.没有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C.没有属于革命派的武装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6、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我不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滑不倒。

”这些歌谣最早应该出现于A.太平天国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后D.解放后7、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A.交唐太宗裁定B.交兵部出兵C.交门下省封驳审议D.交尚书处理8、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

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

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1在中国古代,《千家诗》是传统蒙学教材列“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必读课本,因为其诗“率皆显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清人黎恂语),所以,“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题辞》)。

其流的历史是久远的,流播的范围也是很广的。

不过,虽说《千家诗》几乎妇孺皆知,但关于其编选者是谁,却颇多争议。

或说是刘克庄,或说是谢枋得,或说是核枋得和王相,提法不一。

《千家诗》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不朽的经典名篇。

通过阅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而且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提高文学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2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千家诗》,下面是《千家诗》的主要内容和我的感想。

《千家诗》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让儿童热爱学习,还能启发人们的智慧,增长知识,提高我们对文学的修养,对我们很有帮助,所以它又与《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是古代教学材列中的必读本。

《千家诗》又称《题辞》。

它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很广,但是人们对它的作者却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谢方得,也有的说是王相,还有许多许多。

《千家诗》中都是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虽然诗字数很少,但是语句优美,题材丰富多彩,影响了许多人,也帮助了很多人。

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千家诗》成为永垂不巧的名书。

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灵感更是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千家诗》。

对我帮助很大,这就是我对《千家诗》的读后感。

2023年《千家诗》读书笔记3《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优秀高考试题

优秀高考试题

第一课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建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2011年上海,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周人的活动区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3.(郑州2010年质检)汉初同姓王的封国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含义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

“胙(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以后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4.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第二课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09年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D.私学也可以传授律令2.(2010潍坊模拟)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秦代竹简。

抄录的有关文书,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中可以得到秦朝的确切信息是()A.关心民众生活B.加强专制集权C,形成立法规范D.进入法制社会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新课标

3.(2011 年广东五校第二次联考)《剑桥中国史》中写道: “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 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 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 改变。”材料反映了( (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
5.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以下具 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 A.①②③ ②刺史 ) ④按察使司 D.②③④
③丞相
B.①②④
C.①③④
解析:丞相掌管全国政务,其余三项均具有监察职能。 答案:B
问题一:如何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 【引思】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正确认识三省六部制,可从它的职责与分 工、特点及历史作用等方面入手。
解析:B 项完善中央监察机制与三省六部制无关,A、C、 D 三项均反映了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本题选 B 项。 答案:B
2.(2011 年广东潮州揭阳两市联考)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 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 ( ) A.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D.科举制
解析:两汉察举制是根据才德为标准选拔人才的。 答案:B
2.谏议制度 . (1)含义: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2)表现 ①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 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 ②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谏院 。 (3)评价 ①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 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皇权 ,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趣味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趣味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趣味历史知识竞赛试题考试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

他生活在当时的哪一国家?2.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历史时期?3.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是?4.1937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人以上。

当时日军实施如此暴行的地点在?5.唱遍华夏大地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其中的“一位老人”是指?6.“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住处?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8.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此联称颂的英雄是?9.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1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描绘的战役是?11、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唯一的一位四次连任总统的著名人物,他是?12、联合国的总部设在?13、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14、如果你生活在唐代,明天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如熬夜看书打磕睡,你将可能用喝酒、抽烟、饮茶、喝咖啡等哪种方法来提神?15、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古代的哪一王朝?16、拉丁美洲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是哪个国家?17、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一直成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诊查手段的我国古代名医是?18、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是?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20、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21、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什么时间(答案要精确到日)?22、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23、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营造者是?24.为了加速二战的结束, 1945年8月6日广岛时间上午8时15分,美国向日本广岛市中心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达3000摄氏度以上,附近受害者瞬间蒸发。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哪个王朝()A.隋朝B.唐朝C.宋朝D.秦朝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3.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B.门下省审议C.尚书省执行D.门下省执行4.史书上说:“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这段话反映的是谁在位时的景象?()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A.抗击突厥B.重用人才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6.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来源于唐代。

其依据应该是()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入中国7.某旅游者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一卷被称为“现存世界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这位旅游者看到的印刷品应是()8.中华服装网发表了一篇题为“2006霓裳舞时尚——第二届国际品牌服装服饰风云榜”的消息。

早在唐朝时期“霓裳舞”就风靡一时,历史上与这支舞蹈有关的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9.“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这素有“东方卢浮宫”之称的石窟是()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莫高窟D.龙游石窟10.学完隋唐历史之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近代前夜的危机C.繁荣与开放D.多元文化交融与经济高度发展11.假如你穿越回到唐朝,下列现象描述有误的是()A.在长安城内可以看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B.大家坐在茶馆里喝茶C.一些妇女牵着马在街上走D.长安商人使用交子做买卖12.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郾城大捷D.宋金订立和议13.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阅读答案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阅读答案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阅读
答案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己。

”太宗曰:
“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

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

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

故知
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朕与公等,衣食出
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

今所
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
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
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
是至公之道耶?”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

②君:统治,主宰。

③被:遍及。

④堪:胜任。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
B故知君人者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心亭看雪》)
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2.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安中学2008-----2009高三寒假作业-----文科基础1.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A.交唐太宗裁定B.交门下省封驳审议C.交兵部出兵D.交尚书处理2.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政 C.朋党之争D.农民起义3.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拿破仑三世时,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

其中中国馆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5.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后来发展成抵制日货运动……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所说的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6.温家宝总理在就国家统一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7.中国国民党称孙中山先生是“国父”,中国共产党也高度评价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之所以能成为全体中国人都认同的革命家,主要是因为他()A.成立同盟会,领导南昌起义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8.“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的奋争”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9.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0.“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句话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 C.多边外交D.不结盟11.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A.广大妇女B.成年男性公民C.广大奴隶D.居留的外邦人12.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13.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14.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①国王(皇帝)可以世袭②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③内阁总理(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5.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组建国家权力机构最重要的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B.代议制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法制原则16.下列重大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国际成立②马克思主义诞生③巴黎公社运动④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17.“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铁幕演说发表B.杜鲁门主义提出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成立18.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是()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C.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阵营D.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19.秦朝时期,负责监查百官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20.西汉时,中央集权制得到巩固,其突出表现在A.颁布推恩令,维护封建秩序 B.出兵匈奴,解除边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基本方针是A.杯酒释兵权 B.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C.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最大限度地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2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的侵华战争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侵华A.以清政府为主要的作战对象B.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为直接目的C.以政府首先对外宣战D.以获得大量赔款为目的23.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的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盛世危言》 D.《应昭统筹全局折》24.1911年——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B.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C.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25.下列关于党的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十二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目标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6.读右图,毛泽东提出这一著名论断是在A.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B.遵义会议上C.八七会议上 D.秋收起义后27.1949年,毛泽东在一首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描写的是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28.《中英联合声明》中有关香港问题的规定不包括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 D.自行处理外交、国防事务29.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 B.解决澳门回归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30.下列不属于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的是A.颁布了《义务教育法》B.197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颁布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31.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和事件是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提出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突出说明了A.美国霸主地位一落千丈 B.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C.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实现民族独立 D.美台关系走向下坡路33.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指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改革时期 D.庇西特拉图改革时期34.从社会演变的物质基础上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得益于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前人的理论成果C.工人阶级的斗争 D.马克思、恩格斯的潜心研究35.回顾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用①科技人才的培养②经济力量的消长③军事实力的变化④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37.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B.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井田制被废除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38.春秋时期,直接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人转变的因素是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C.各国税制的改革D.战争的影响39.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间的矛盾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D.减轻农民负担40.“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1..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2.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3.中国的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两汉B.隋唐C.宋元D.明清44.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5.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A.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造船.航海技术的发达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6.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逐渐结束于A.新航路开辟后 B.英国殖民霸权建立后 C.蒸汽时代到来后 D.电气时代到来后47.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C.使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D.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4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行驶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49.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有①扩大了生产规模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③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0.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5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A.阻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B.限制国王的权力C.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D.废除君主制52.下列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哪项不符合史实A.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C.帝国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议会选举产生D.两院制的议会为立法机构53.以下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女王有立法权B.法国总统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还可连选连任 C.德国议会可以弹劾皇帝D.美国总统可以解散国会54.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55.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