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doc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实验组的护理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

标签:心理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老年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医生、患者及家属所共同认可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创伤较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1]。

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恢复关节功能,防止骨折并发症,降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有着重要作用。

我院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80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其中男29例,女51例;年龄66~91岁,平均75.2岁;65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肺气肿。

患者骨折分型:Garden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對照组:术前术后按常规护理,早期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度,予常规功能指导。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一般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①尽快建立护患信任:患者入院后即与患者和家属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和身体基础状况,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根据患者的心情和实际病情,开导患者,讲解股骨颈骨折的生理病理机制,及时告诉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③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如帮助寻找护工,协助安排陪护人员住宿等;④争取家属的支持是重要的心理护理措施,尤其是对哪些家属陪伴有困难的家庭,做好沟通工作,让他们有长期陪伴的心理准备,避免在患者面前抱怨,并教会家属康复锻炼的方法,使患者在出院后能得到有效的照顾。

老年骨科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老年骨科病人心理护理论文

老年骨科病人心理护理论文摘要:对于老年病人,由于老年人的恢复能力较慢,特别是骨科的疾病,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心理较差。

因此,给予骨科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积极治疗的依从性,缓解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通常情况下骨科病人都是发生意外引起的,自身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身体受到伤害,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大多数的病人都不能接受。

有的病人会出现绝望、痛苦、焦虑等心理现象,给治疗效果带来影响[1]。

因此骨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文选择35例骨科病人为研究对象,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同期选择35例病人,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对比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病人治疗依从性、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入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经手术治疗。

男42例,女13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36±4.32)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①调节病人的心理因素:主动地关心病患,调节病人不良情绪,利用专业的知识解除病人的疑虑,增加病人的信心,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与疾病相斗争。

护理人员利用自己的乐观情绪感染病人,给予病人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慰,从多方面疏导、劝解病人,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幅度[2]。

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可以促进病患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平衡,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促进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②指导病人适应医院环境:骨科病人的治疗一般住院时间较长,环境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首先在创造舒适的环境,根据病人实际配置合理的设施,鼓励病人积极适当的活动,同时可以利用环境转移病人注意力,减少病人对疾病的不良心理反映,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来实现[3]。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 现将调查与评价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表 1 满意度调查结果 n ( )
★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O . 0 5 2 . 2 两组 患者 S A S评 分 结 果 比较 通 过 比较 两 组 患 者 的 S AS评 分 结 果 , 研 究 组 患 者 在 术 前 不 良 因素 的控 制 方 面 要 优 于 对 照 组 , 两 组 患 者 比 较 结 果 有 统 计 学
2 . 1 满 意 度 调 查 结 果
两组患者进行护 理后 , 满 意 度 调 查 结 果 表 明 研 究 组 患 者 的
产生顾虑 , 恐惧, 甚 至消极 对待 治疗 L 2 ] 。因此 , 根 据 不 同 患 者 的 满 意 度 要 高 于 对 照 组 , 两 组 患 者 比较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心里特点 , 建 立 良好 的 护 理 关 系 , 用 缓 和 的 方 式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 见表 1 ) 疏 导 并 给 予 专 业 的 医学 治疗 手 段 。 积 极 观 察 患 者 在 情 绪 , 性格 , 及 行 为 方 面 的变 化 , 及 时 采 取 相 应 的 安 慰 及 治 疗 措 施 。 能 有 效 的提 高 患 者 的治 愈 效 率 , 方便 医疗工作 的开展 , 更 有 利 于 患 者 的 健 康 恢 复 。本 文 主 要 对 2 0 1 3年 4月 至 2 0 1 4年 4月 行 手 术 治 疗 的6 5 例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 为研究对 象 , 随 机 分 为 研 究 组 和 对照组 , 两组 均进 行 常 规 护 理 工 作 , 研 究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行 人 性 化 心理护理服务 , 对 患者满意程度进 行对 比调查 , 并 对 患 者 在 护 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指 由于骨质疏松 、 老年人髋 周肌 肉群退变 、 反应迟 钝 或遭受严重 外伤所致 的股骨颈断 裂。股骨颈 骨折多发生 于老年 人, 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容易 现焦虑 、 紧张 、 恐惧 、 悲观等不
顾虑 , 克服急躁 、 焦虑情绪 , 解除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关 节功能恢复 的忧虑 , 保持 乐观平和心情 , 敢于接受 现实 , 积 极配合治疗 , 达到适 于手术治疗 的心理状态 3 . 2 手术 中患者 的心理 护理 进入 手术室后巡 回护士要 热情接待举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2月第 2 6卷第 2期( 下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F e b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2
用 和护理 内瘘是 每一个 医护人 员的责 任 ,因此我 们应该加强 责任 心, 通过 细心的观察 , 精心的护理 , 正确使用 内瘘 , 不断 总结 经验 , 通 过 自身的技术水平 , 随时发现各种问题 , 及时制定相应 的护理措施 。 在T作中加强护士对内瘘 的保护意识 、 责任心 的培 养和正规操作 的 技能培训 , 而 且应该把 患者的健康 教育放在重要 位置 , 才 能积极预 防 内瘘 的并 发症 , 以延长内瘘 的使 用寿命 , 提 高透析患 者的生活质 量, 延长患者寿命 。
1临 床 资 料
动与患者沟通 , 关心患者 了解前 1 d 的饮食 和睡眠 , 注意为患者保暖 , 诚恳地对进 行解释 患者 、 安慰 , 并对其交代 手术开始前 要实行 的治 疗, 如静 脉穿刺 、 麻 醉等 , 让患 者感到手术 准备是充分 的 , 医务人 员
的丁作是认真负责任 的, 在麻醉过程 中护 士要守护在患者 身边 协助

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

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
活 动 的独立 性而 焦虑 不安 , 心理 特 点表现 为 焦虑 、 恐
惧、 急躁 、 机感 、 危 孤独感 等 。因此要 结合老 年人 的心
24 管 理过 程 中要 重 视健 康 教育 形 式 的多 种 多 .
样 管理 过程 中结 合实 际 向患者 解释某 件 事 情为什 么 要这样 做 的道理 , 易使 患者 理解 和接受 , 患 者 更 使 明 白各 项 管 理要 求 的共 同 目的都 是 为 了保 证 医疗 , 促进 患者健康 。如果与 患者缺乏 沟通 , 患者在管 理 使 过 程 中处 于被 动 , 动 地接 受 , 动地 执 行 , 不 到 被 被 达
21术前护理 干预 .
211全面 评估 , .. 制定 护理 干 预计 划 老 年人 各
器 官机 能下 降 、 并症 多 , 合 因此对 患者 伤前 的健 康情
况 要全 面 了解 , 真交 谈 , 致 查体 , 进行 机 能 评 认 细 并 估 : 心 理状 况 、 受 能力 、 疼痛 的敏感 性 及 是 否 ① 接 对

5 ・ 2
22 基 础护 理 干预 . 在 牵 引期 间要 帮助 和 指导
8 例 老年 股骨颈 骨折 , 性4 例 , 5 女 性3 7 男 8 占5 %, 9
例 , 5 年龄5 ~ 6 , 占4 %; 7 8 岁 平均 年龄6 . 。 99 岁
2护理干预 .
老年 患者解 决 日常 生活 中 的实 际 问题 ,指 导患 者如 何 使 用 大小 便 器 , 季应 注 意 保 暖 , 止着 凉 , 持 冬 防 保 头发 、 手足 及会 阴部 的 清洁 , 日床 上 擦 浴 , 每 并做 受
应有 的效 果 。而 当患者 做 到 了理 解 、 接受 , 变成 了 就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观察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观察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护理疗效。

方法选择56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人员的满意评分。

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而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护理疗效,并且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心理护理股骨颈骨折紧张恐惧抑郁怀疑【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24-02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抑郁甚至怀疑心理,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心理护理,有利于增加护患信任度,密切护患之间的合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本研究观察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焦虑恐惧、抑郁怀疑的心理情绪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院骨科2009 年4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126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

文化程度:大学12 例,高中中专23 例,初中44 例,小学46例,文盲1 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63 例,男23 例,女40例,年龄50~92 岁,平均(61.2±15.2)岁;对照组患者63例,男24 例,女39 例,年龄52~91 岁,平均(60.9±14.8)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保守疗法患者予以牵引护理、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等;施行骨折内固定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者则还应注意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

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3.心理特征分析及干预措施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可分为恐惧焦虑和抑郁怀疑的心理,都是从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患者真诚的帮助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

心理作文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和个体化护理干预体会

心理作文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和个体化护理干预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和个体化护理干预体会【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4月~2016年9月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分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总结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sds、sas、并发症率和病员满意度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个体化护理干预;体会【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照骨科的护理常规进行。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先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询问患者的病情和一般资料;并进行sds和sas等心理指标的测评,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制订护理计划。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2.1 心理特点分析经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存在以下不良心理反应:①恐惧紧张:突然其来的外伤导致股骨颈骨折,肢体疼痛和活动障碍常给老年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患者频繁接受检查、注射、手术、换药等操作,加剧患者的痛苦,还会诱发和加重原发疾病;患者往往处于应激性心理状态,产生恐惧紧张、担惊害怕等心理[2];②焦虑烦躁: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不高,担心骨折不会治愈,余生需要在床上或轮椅上度过;担心麻醉和手术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怀疑是否能够度过麻醉手术关,难以经受术后康复等,常处于易激惹和失眠状态,常存在焦虑失常、烦躁不安等心理;③自卑抑郁:较多老年人没有收入来源,常因自己不小心摔倒造成骨折,担心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会被家人和他人嘲笑,深深陷入自责之中,情绪低落沮丧、沉默寡言,常引发忧虑不安、自卑抑郁的心理;④悲观失望:部分患者家属无暇照顾或失去耐心,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患者对骨折的治疗和现实生活失去信心,产生悲观失望的不良心理,甚至放弃和拒绝治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77・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支秀玲,岳红霞,李艳红(解放军第251医院手术室,河北张家口075000)老年股骨颈骨折大多是由外伤引起。

瞬间的意外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的形态,躯体运动突然障碍时,历经多年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突然改变,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也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

我们对这类病人在护理进行心理分析根据病人的心理变化制订出科学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病人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在60~85岁,其中手术47例,行皮牵引21例。

一、心理反应(一)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因突然外伤导致躯体活动障碍,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害怕自己从此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担心今后生活有影响而拖累儿女,尤其是不适宜做手术的病人,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表现为性情暴躁,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拒绝其它治疗。

农村人则不愿做手术,不想给子女增加经济负担。

(二)抑郁情绪:突然丧失自我料理能力,绝大多数病人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情绪,整天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病人,则不敢把自己的感情暴露在亲友面前,极力掩饰,装出无所谓的态度,背的压迫症状。

这种神经根的受压极少是由于机械性压迫,多数是在硬膜外腔和椎间孔附近对脊神经根引起可逆性的刺激,使之水肿、充血等病理改变。

如将局部麻醉药混合剂直接注入病变局部,可使受刺激的神经恢复正常机能,加之由于局麻药广泛作用于颈神经丛,可使颈部及上胸部所有软组织的血运得到改善。

注射混合液中的激素制剂,更有助于炎症和水肿的消退,故能期望收到消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症状的效果。

中医学《黄帝内径》一书中,关于痹症病因概括为外伤、后却挨声叹气,甚至偷偷的哭泣。

(三)怀疑期待心理:老年人一旦患病就变得异常敏感,极力捕捉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语言中的细微变化,看到别人低声细语,就和自己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的病情和愈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

方法根据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访谈、指导和行为观察的方式,观察其性格、情绪、意志力等的变化,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心理疏导与干预措施。

结果通过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45例患者均能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采用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 股骨颈骨折; 心理; 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44-01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损伤,老年人活动减少,骨的弹性和韧性降低,而股骨颈部细小脆弱,较轻的外力,便可导致老年人引起骨折。

当病人突然从行动自由到卧床不起,从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转变中会出现恐惧、焦虑、情绪低落,急躁等心理变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适当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病情,减少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我院自2007年-2009年对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了综合性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3月收治45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男20例,女25例;年龄59岁~74岁,平均年龄65岁;头下型骨折18例,头颈型骨折6例,经颈型骨折13例,基底型骨折8例,股骨头置换11例。

45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心理反应及分析
2.1 焦虑恐惧:患者因突然外伤导致躯体活动障碍,缺乏心理准备,产生精神压力,害怕自己从此不能站立,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家属面对疾病表现的手足无措,让患者担心今后生活有影响而拖累儿女,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了[2],一部分患者担心手术医生的技术,担心手术效果、预后不好并影响到术后生活质量,表现出性情暴躁,情绪紧张、焦虑、恐惧或自暴自弃,拒绝治疗护理。

2.2悲伤或悲观:突然丧失自我料理能力,绝大多数老年骨折患者会产生轻重不同的抑郁、悲观情绪,患者整天少言寡语,闷闷不乐[2],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患者,则不把自己的感情暴露在亲友面前,极力掩饰,装出无所谓的态度。

却在心理不停担心住院经费问题,担心以后的生活起居问题,心理越发感到孤单无助,背后常唉声叹气,甚至偷偷哭泣。

2.3 性格改变老年人患病后由于受病痛折磨及不良情绪影响,加之环境不适应,使其性格变得异常暴躁、固执,事事絮叨。

容易生气、发脾气,不配合治疗、护理。

甚至产生功击性行为或拒绝接受照顾。

2.4 怀疑期待心理老年人一旦患病变得异常敏感,对医护人员的表情、态度、语言特别在意,极力捕捉其中的细微变化,看到别人低声细语,也会和自己联系起来,怀疑自己的病情和愈合,怀疑医生护士的操作是否有误,疑虑重的病人甚至对治疗持怀疑态度,不知所措。

2.5 同情、怜悯人都有同情,怜悯和亲和的需要。

医务人员都能看到,患者一但住在一起,很快就能互相认识和相互理解。

他们关心病友,并乐于帮助病友克服困难。

这种相互亲和与怜悯,可以免除大家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还有助于活跃气氛,调节患者心境,对治疗疾病无疑是有益的。

但是,这种同病相怜有时也起消极作用。

另外,病友之间的消极暗示往往也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相互介绍治病的偏方和所谓的经验,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等。

2.6 行为角色过度(即依赖心理增强)老年患者往往由于疾病发作,安全处于被动状态病后体力,生活自能力下降,缺乏主见和信心[1],要求更多的关心和同情。

并且事事依赖别人去做3心理干预措施
3.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老年患者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象年轻时那样连贯和流畅,因此应注意观察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

由管床护师详细介绍医院住院环境、介绍主管医师的医术医德并可以让病人自选经治医师,对病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宣教,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痛苦,使病人在入院后有安全感,对医务人员有充分的信赖感。

对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者,要做耐心、仔细的劝说工作,采用暗示、鼓励、认同等方法鼓励病人坚定意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增强自制力。

3.2适时的健康教育指导入院后即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全面评估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是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来完成的。

由病区护士、手术室护士以及麻醉师共同完成病人的心理干预,内容包括心理状态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疾病的相关知识;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向需要手术的病人向其讲解手术的方法、预后、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本院开展该项手术的成功实例。

使患者比较详细了解治疗方案,消除其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及咳嗽,训练床上翻身、排便,指导其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疾病康复。

3.3心理舒适的支持护理心理舒适指心理感觉,如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等。

护士应认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生活上处处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善于和病人交往,体谅他们的痛处,言行举止中表露出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要全面认识,掌握其共性的同时,应注意每个病人不同的需求特点,真诚相待, 全面观察病人的表情行为,给予个体化护理,例如:使用鼓励性语言,鼓励患者把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原因表达出来,对患者关心的问题、疑虑,耐心给予解答,必要时轻抚患者额头、握住患者手等身体语言的形式,与患者交流,给其信息支持,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

同时帮助患者学会放松训练的方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方法、想象、沉思、深呼吸等,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使机体紧张度下降,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维持在一个良好的平衡态,利于对抗应激,减轻患者的焦虑,转换病人不良心境, 让病人尽量向好的方面想,积极配合治疗。

3.4给予病人家属心理干预家庭成员由于工作忙等原因往往不能亲自照顾,而他们的态度往往是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家庭支持程度与家属的认识水平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2]。

家人的关心鼓励是抚慰创伤的良药,亲人的情感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护士应多与病人家属沟通,教会他们护理知识及心理支持技巧,让家属不要在病人面前唉声叹气,产生厌烦心情,积极引导病人与子女多交流,让老人感到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位置,消除病人不必要的担心和顾虑,共同针对病人病情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解释,消除其悲观、焦虑、抑郁情绪。

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与病人家属多交流,鼓励病人家属表述自身的感受,将抑郁和焦虑情绪宣泄出来。

向病人家属强调他们的心理对病人的影响,要求他们从内心自我开导,与病人共渡难关。

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4结论
适当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加速身体恢复等方面效果显著,加强医护人员心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在从事心理护理过程中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落到实处。

通过对45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使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合理进行功能锻炼,并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进行康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王焕秀.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373.
[2] 支秀玲,岳红霞,李艳红,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J].实用骨科杂志,2002,8(1):77-78.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