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遥感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湘教版必修3.ppt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湘教版必修3.ppt

① 57.80 37.32 0.76 3.59
0.53
② 40.96 25.68 0.16 11.60 21.60
③ 30.71 31.15 0.37 31.86
5.91
④ 20.16 50.95 0.56 7.61
20.72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安徽地形以平原为主,对其利用方式以耕地为主。安 徽有一部分地区出现城市化,占据一定的平原地区,所以建设用 地多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耕地面积应略小于 49.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遥感技术的装置及工作原理。同性质 传感器离地面越高,探测范围越大,但精确度降低,探测地物的 分辨率越低。遥感的基本原理是不同地物的辐射特性不一致。
知识点二 遥感与资源普查
10.遥感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探测内生矿床,是因为( C ) A.内生矿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B.煤炭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C.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D.铁矿全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2.下列属于遥感技术系统组成的是( B )
①遥感平台 ②传感器
③地理数据 ④应用模型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解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 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地理数据和应用模型 是地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
3.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 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 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 A )
解析:蕴藏内生矿床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 这些地区在遥感图像上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们借助遥感技 术,对比遥感图像较容易“发现”矿产的存在。内生矿床大多分 布在岩浆岩中,煤炭属于外生矿床。

必修3第3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

必修3第3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

必修3第3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案【课标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料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遥感的概念。

2.能简要说明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

3.能说出遥感的几种常见分类。

4.能举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遥感技术的应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先认真阅读课本86—92页全部内容,自主学习并完成下列问题:一、遥感技术1.概念:2.优点:3.系统组成:1.应用领域:2.传统探矿和遥感探矿有什么区别?三、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1.目的:【合作探究】材料一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波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

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

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

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遥感技术同样对病虫害、洪水灾害等有不同的分辨功能。

材料二2010年4月23日,受沙尘暴天气影响,兰州市区沙尘漫天,能见度极低。

据兰州中心气象台介绍,从23日凌晨起,甘肃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敦煌市出现特强沙尘暴,另有多个地区为强沙尘暴。

1.根据材料一,请你设计运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用气象卫星监测沙尘天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果让你来主持沙尘天气的预报,你将利用遥感技术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巩固训练】1、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A、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B、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C、近地面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2、装载传感器的平台叫A、遥感平台B、传感平台C、工作台D、开发基地3、接收、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是A、传感器B、平台C、数据库D、电流测量仪4、遥感的关键装置是A、航空器B、传感器C、胶片质量D、磁带质量5、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水为A、灰色和蓝色B、灰白色C、浅蓝色D、红色6、在黑白遥感图片中,一般建筑物为A、白色B、黑色C、浅灰色D、灰白色7、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用A、不同的传感器B、不同的运载工具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D、不同的电磁波8、遥感的特点不包括A.探测范围大B.获取资料快C.受地面条件限制少D.对地物的分辨率低9、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①资源普查②灾害监测③环境监测④工程建设及规划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A.资源普查B.灾害监测C.环境监测D.工程建设及规划11、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是A、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B、不同地物的颜色不同C、不同地物的体积不同D、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12、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河流与公路相比通常①宽度不发生变化②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③相对比较平直④弯曲多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有关遥感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测的范围大,能动态反映事物的变化B、用途广,可广泛有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等许多领域C、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D、它需要运用24颗人造卫星才能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14、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微米。

国产动漫技术的突破与革新三渲二”制作技术研究

国产动漫技术的突破与革新三渲二”制作技术研究

一、数字地貌晕渲的基本原理
数字地貌晕渲是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貌可视化技术。它通过 将高程数据映射到颜色和亮度上,生成一种类似于传统地貌晕渲的效果。在数字 地貌晕渲中,高程数据被视为一种连续的函数,通过对地表高程的采样和插值, 可以得到连续的数字高程模型。然后,将高程数据与颜色和亮度数据进行线性或 非线性映射,生成数字地貌晕渲图像。
在动画制作中,“三渲二”技术和二维技术的应用可以互相补充,根据不同 的需求和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处理。比如在一些科幻、幻想类的动画中, “三渲二”技术的应用可以营造出更加逼真、细腻的场景和角色效果;而在一些 卡通、漫画类的动画中,二维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更加灵活地表现各种抽象和具象 的图像,更加符合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一些复杂的特效处理中,“三渲二”技 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一、三渲二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三渲二技术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了满足动漫制作的高效性和经济性而开发 的。在三渲二技术中,“三”指的是三维空间,“二”指的是二维画面。这种技 术通过在三维空间中构建角色、场景等元素,再利用渲染技术将这些元素转化为 二维效果。
在国内,三渲二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大鱼 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国产动漫作品中,三渲二技术 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和场景不仅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而且画面效 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国产动漫技术的突破与革新三 渲二”制作技术研究
目录
01 一、三渲二技术的起 源与发展
03
三、三渲二技术的优 势与局限性
02
二、三渲二技术的制 作技术研究
04 参考内容
标题:国产动漫技术的突破与革 新三渲二制作技术研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产动漫技术也经历了从传统二维动画到现代三维动 画的革新。近年来,一种被称为“三渲二”的技术成为了国内动漫制作领域的研 究热点。这种技术通过在三维模型上渲染二维效果,实现了高清晰度和立体感的 平衡,为国产动漫带来了新的突破。

高中地理 3-1-2遥感

高中地理 3-1-2遥感

处 理 后
处 理 前
无锡蓝藻水华事件
4月7日
4月18日
4月23日
练一练
1、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的是
A.宇宙飞船 B.人造卫星 C.宇宙飞船 D.人造卫星 飞机 人造卫星 飞机 高空气球 高空气球 飞机 高空气球 飞机
(B)
练一练
(C) 2、在阴雨天气中,下列遥感分辨率最高的是
A.可见光飞机遥感 C.微波飞机遥感 B.可见光卫星遥感 D.微波卫星遥感
练一练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 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
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 波段是①红C①②
D①③
(D)
练一练
4、根据上图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C)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 估测粮食作物的 产量 A、 ① 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地理信息技术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概念: 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 代技术的总称。 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 系统(GIS)等,简称“3S”。
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天眼给北京市省下16个亿
曾有报道,申奥成功以后,国家做了规划要在一些地方 建奥运会场馆,老百姓就不能在这个地方盖房子,但是 有些老百姓偷偷盖了房子然后向政府要补偿,这样的房 子叫做违章建筑。怎么知道是违章建筑呢?肉眼是难以 分辨的,而且就算能分辨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这个时 候遥感这个“天眼”发挥了重要作用。把2002年申奥成功 之前北京市的卫星相片都拍下来作为根据,对照以后的 2003年到2006年的遥感影像,就可以判断哪些房子是 2002年以前没有但现在又在禁止盖房子的规划区域里的, 那这些房子就是违章建筑,政府不但不应该给批钱还应 该罚款,这样就有效地制止了一些老百姓想趁机盖房子, 向国家套取钱的做法,为北京市至少省了16个亿。 遥感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火眼金睛呢?

3s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区别

3s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区别

3s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区别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和应用区别两个方面详细介绍3S技术。

一、技术特点1. 遥感技术特点:遥感技术通过采集、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物信息,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地表信息的全面、连续、动态和定性、定量的观测与监测。

具体特点包括:(1)获取数据便捷: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航空器和无人机等载具获取地表信息,避免了传统勘测方式的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

(2)信息获取面广:遥感技术可获取的信息包括大气、海洋、水文、地形地貌等大范围的地表信息。

(3)非破坏性观测:遥感技术不需要进行实地勘测,避免了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4)数据更新快: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信息的连续观测和监测,数据更新速度快。

2. GIS技术特点:GIS技术是一种集成处理、管理、分析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

具体特点包括:(1)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强:GIS技术可以对各种地理特征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和分析,实现对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

(2)空间数据分析功能丰富:GIS技术可通过数据叠加、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等方法,进行空间关系和空间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3)多源数据整合能力强:GIS技术可以对来自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分析。

(4)地图可视化:GIS技术通过将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可视化展示,更直观、清晰地表达出地理信息。

3. GPS技术特点:GPS技术是一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使用一组卫星定位和测量接收器,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位置。

具体特点包括:(1)高精度位置测量:GPS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上的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可达几米~几厘米。

(2)全球覆盖:GPS技术依靠全球部署的卫星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3)实时定位能力:GPS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卫星信号,实时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并提供导航指引。

(4)与其他技术融合:GPS与其他定位技术如GLONASS、北斗系统等可以互补使用,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3.能够简单解读遥感影像图,并运用遥感影像解答问题。

(难)点1.遥感(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工作过程(4)遥感影像①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的最小单元。

②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分辨率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③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作用①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②在资源普查中的优势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而且还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①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a.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

b.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c.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②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a.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b.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

(1)在航天遥感中,卫星轨道越高,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

( )(2)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定位。

( )(3)遥感技术只能区分水体是否污染,但不能判断污染的程度。

( )(4)遥感卫星监测沙尘暴具有范围广、时效慢、精度高的特点。

( )(5)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①资源普查②GDP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监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提示:(1)×卫星轨道越高,图像分辨越低。

(2)×遥感是获取信息,不能处理地理信息。

(3)×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其光谱特征有别,遥感技术可以区分开来。

遥感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趋势

遥感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趋势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我国遥感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趋势【摘要】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是以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兴衰的国际格局。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遥感技术,了解其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遥感技术现状趋势商业化众所周知,近十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表明,遥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现在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这项技术,寄希望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给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可靠的战略决策依据。

这种希望给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遥感信息技术基础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

《遥感技术》实验报告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遥感技术实验报告(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年***月实验一、遥感图像认知与输入/输出的基本操作一、实验要求1.了解遥感卫星数字影像的差异。

2.掌握查看遥感影像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的基本视窗操作及各个图标面板的功能。

4.了解遥感图像的格式,学习将不同格式的遥感图像转换为ERDASimg格式,以及将ERDASimg 格式转换为多种指定的格式图像。

5.学习如何输入单波段数据以及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

6.掌握在ERDAS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遥感图像文件的信息查询。

2.空间分辨率。

3.遥感影像纹理结构认知。

4.色调信息认知。

5.遥感影像特征空间分析。

6.矢量化。

7.遥感图像的格式。

8.数据输入/输出。

9.波段组合。

10.遥感图像显示。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简述矢量功能在ERDAS中的意义。

矢量功能可以将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有很多优点:1.矢量数据由简单的几何图元组成,表示紧凑,所占存储空间小。

2.矢量图像易于进行编辑。

3.用矢量表示的对象易于缩放或压缩,且不会降低其在计算机中的显示质量。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简述不同传感器的卫星影像的特点和目视效果。

SPOT卫星最大的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10m,并且SPOT卫星的传感器带有可以定向的发射镜,使仪器具有偏离天底点(倾斜)观察的能力,可获得垂直和倾斜的图像。

因而其重复观察能力由26天提高到1~5天,并在不同的轨道扫面重叠产生立体像对,可以提供立体观测地面、描绘等高线,进行立体绘图的和立体显示的可能性。

CBRES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度是778km,卫星的重访周期是26天,其携带的传感器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19.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通过对气象云图的分析,可以获得 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降 水范围、登陆地区等信息,这为天 气预报提供了依据。
方法技巧 遥感影像的判读
航空影像与卫星影像都可以通过目视判读来解译,方法是利用不
同地物的判读标志,确定影像对应的地物。一般地物,如水体、
答案
(3)图2中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是否相答同案?
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4)说出遥感的特点:监测范围________、 广
时效________、精度__________、连续性


__________等。

答案
二、遥感的应用
自主预习
(一)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1.应用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2019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强台风级)于10月18日09时50分 在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为1971年以来10月份 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登陆后横穿海南岛,并于19日凌晨0点前 后从儋州移入北部湾海面。读图,回答1~2题。
活动指导及复习 题
教材P81 探索 提示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 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 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 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 高效率。 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 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等。
(2)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越,小该 数值 ,分辨率就越高。
(3)类型:
、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黑白
迁移应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1,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A运载工具, B___传__感__器____,C地_面__接__收__站_____答。案 (2)B装备的作用是_接___收__地__面__物___体__反__射_______ 或__辐__射___的__电__磁__波__信__息__,__并__把__信__息__传__送__到______。 地面接收站
下表表示了人工调查和遥感调查两种方法的特点:
项目
信息的时效 调查周期 所需费用 野外工作量

精度
监测范围
人工调查






遥感调查






教材P83 活动 提示 在3幅表示苹果的示意图中,第三幅图(右侧那幅)更容易 辨认出苹果的轮廓。3幅图中,第三幅图代表的分辨率最高, 第二幅图(居中)代表的分辨率最低。 教材P89 思考 提示 遥感除用于预防自然灾害外,还可适用于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利用调查,土壤干旱、盐化、沙化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 势监测与估产,森林、草场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和地质矿产 调查等。例如上海市从1988年起每5年开展一次航空遥感综合 调查,其航空摄影图覆盖了上海市的陆域、水域及其相邻区域。 它为上海进行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城
1.图示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是运用答了案 解析
A.全球定位系统
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气象卫星云图主要是利用卫星遥感 技术获取的。
2.通过对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答获案得 解析 ①台风中心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一、遥感
自主预习
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
上对被测电目磁标波的
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近地面遥感、航空 3.工作过程:
遥感、航天遥感。
地面物体 电磁波 传感器 影像胶片 地面接收站 数据磁带
信息处理 遥感影像 判读分析
4.遥感影像:
(1)组成:像元 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 用
学习目标 1.了解遥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能够简单解读遥感影 像图,并
运用遥感影像解答相关问题。 2.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等领域的
应用。
内容索引
一、遥 感
二、遥感的应 用
课堂训练
专项提能10 比较不同时期遥感图像判断地物时 空变化
有助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 有利于人们了解
环境监测
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到保护和改善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城市规划 有利于人们全面准
工程建设及规划

地理背景,进而作
其他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
有利于国防建设和
迁移应用
城市、道路、农业用地、林地等的判读标志主要是影像的形状和
色调特征,如下表所示:
类型
形状特征
色调特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 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
河流
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
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也较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
常为均匀的深色
类型
形状特征
色调特征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
城市
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太规则
为深灰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
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 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 在假彩色合成的影像上,农业用地呈
地 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在假彩色合成的影像上,林地呈现红
(1)遥感卫星的特点:
、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2)监测内容:沙尘监暴测的范起围源广、
和扩散过程。
移动
反思归纳 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 灾害监测
具体内容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 全面系统提供资
动物资源、农作物估产等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 林火灾等
、全球
2.遥感在资源普查方面的优势:可全面系统地资提源供状况

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二)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1)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光体谱的特征

(2)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3)意义:为水资源
提供准确信息。
保护规划 2.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