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合集下载

《植物的生殖生理》课件

《植物的生殖生理》课件

维持雌、雄配子体发育和成熟
03
植物激素对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从而
影响受光照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分布,从而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
温度
温度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代谢,进而影响 植物的生殖生理过程。
水分
水分状况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 影响植物的生殖生理过程。
雌性生殖器官:胚珠和子房
胚珠
胚珠是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位于子房内,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胚珠内部含有卵细胞和中央细胞,是植物繁殖 后代的重要结构。
子房
子房是植物雌蕊的一部分,通常位于花的底部。子房内含有多个胚珠,是植物繁殖后代的场所。
受精过程与胚胎发育
受精过程
受精是指卵细胞与精子细胞的结合, 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过程中, 花粉落在胚珠上,释放出精子细胞,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02
植物的生殖器官与生 殖过程
雄性生殖器官:花药和花粉
花药
花药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位于花 蕾中,包含小孢子和精子细胞。花药 通常呈囊状,内部含有许多小孢子, 是生产花粉的结构。
花粉
花粉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由小孢 子发育而来。花粉具有多种形态,如 球形、椭圆形等,通常呈干燥状态, 需要借助风、昆虫等媒介传播。
植物生殖与农业生产的关联
研究植物生殖生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以及培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手段
1 2
发展新型实验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单细胞测序等前沿技术手段 ,深入解析植物生殖生理过程的细节。
跨学科整合研究
结合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全面揭示植物生殖生理的奥秘。
生物多样性保护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课件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课件
详细描述
学生将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序和 花结构,了解花的组成、花瓣、花萼 、雄蕊和雌蕊等结构特点,以及它们 在植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观察植物的种子结构
总结词
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结构,了解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详细描述
学生将观察不同成熟度的种子, 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和发育过程 ,以及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特点。
遗传多样性
有性生殖通过基因重组产生遗 传变异,增加遗传多样性,而 无性生殖不涉及基因重组。
适应性
有性生殖有助于适应环境变化 ,因为基因重组有助于产生适
应新环境的变异。
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性配子结合, 而无性生殖则通过分株、孢子 、不定芽等方式进行繁殖。
植物生殖方式的选择
环境适应性
植物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合 适的生殖方式,如水分、
学习目标
了解植物生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植物生殖的几种方式,包括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理解植物生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以及植物生殖在农业、园艺等领
域的应用。
02
植物的有性生殖
植物有性生殖的概述
01
02
03
定义
植物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 过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
特点
和推广。
加快繁殖速度
无性生殖可以加快植物的繁殖速 度,使得植物能够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
增加繁殖后代数量
无性生殖可以产生大量的后代, 使得植物种群的数量得到快速扩
张。
04
植物生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比较
01
02
03
04
繁殖速度
有性生殖通常比无性生殖速度 慢,因为需要经过配子结合和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义——植物的生殖器官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义——植物的生殖器官

植物与植物生理讲义——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这三种器官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因此称为生殖器官。

植物借助于生殖,使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花的发生和组成部分一、花芽分化花芽分化:指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形成花和花序的过程,叫花芽分化。

穗分化:禾本科植物茎尖分化为花序(穗)的过程叫穗分化。

花芽分化过程:1、首先是生长锥伸长,如:小麦、水稻、棉花、苹果2、伸长的生长锥的进一步变化有两种情况:①生长锥发育为一朵花时,则生长锥逐渐增宽、变平。

②生长锥发育为花序时,则增大成半圆形或圆锥形。

3、小花的分化,是在宽大变平的生长锥由外向内依次出现若干轮突起,分别为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

有些植物如油菜、龙眼最后分化花冠原基。

二、花的组成典型的花可分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

它们分别着生在花柄顶端略微膨大的花托上。

花:是植物适应有性生殖的变态枝条。

(一)花柄和花托(二)花被花被: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

两被花:一朵花中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的花。

油菜、大豆单被花:只有花萼或花冠的花。

大麻、桑无被花:没有花被的花。

杨、柳1、花萼花萼位于花的最外轮,由数枚萼片组成。

萼片的外形似叶,通常为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些植物的花萼具有鲜艳的颜色,形似花冠,如一串红、耧斗菜等。

在开花前,花萼包在花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花萼一只有一轮,但也有两轮的,如棉花、扶桑等,外轮叫副萼,内轮叫花萼。

根据组成花萼的各个萼片的离合情况,可分为:离萼:油菜合萼:大豆、花生根据开花后花萼是否脱落,可分为:落萼:白菜、油菜宿萼:茄、番茄等2、花冠花冠位于花萼的内方,由若干个花瓣组成。

作用:①保护作用。

②吸引昆虫进行传粉。

花冠的类型:根据组成花冠的花瓣的离合情况,花冠可分为:(1)离瓣花冠:一朵花中的花瓣彼此完全分离,离瓣花冠;这种花叫离瓣花。

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蔷薇形花冠:由五个分离的花瓣排列成五星辐射状。

②十字形花冠③蝶形花冠(2)合瓣花冠:一朵花中的花瓣,基部互相连合或全部连合,叫合瓣花冠。

植物的生殖生理复习题

植物的生殖生理复习题

植物的生殖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幼年期;2、花熟状态;3、春化作用;4、春化处理;5、去春化作用;6、再春化作用;7、春化素;8、光周期;9、光周期现象;10、长日植物;11、短日植物;12、日中性植物;13、中日性植物;14、双重日长植物;15、长-短日植物;16、短-长日植物;17、长夜植物和短夜植物;18、临界日长;19、临界暗期;20、光周期诱导;21、成花素;22、育性转化;23、同源异型;24、同源异型突变;25、受精作用;26、识别反应;27、集体效应或群体效应;28、蒙导花粉;29、自交不亲和;30、配子体型不亲和;31、孢子体型不亲和;32、无融合生殖;33、单倍体孤雌生殖;34、单倍体孤雄生殖;35、单倍体无配子生殖;36、半融合。

二、缩写符号翻译1、LD;2、LDP;3、SD;4、SDP;5、DNP;6、LSDP;7、SLDP;8、IDP;9、SI;10、MGU;11、FGU;12、GSI;13、SSI;14、C/N ;15、HPGMR 。

三、填空1、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称为_____。

2、1918年,____发现,冬黑麦在萌发期或苗期必须经历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

1928年,____将吸水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可在当年夏季抽穗开花,他将这种处理方法称为春化。

3、根据所要求春化条件的不同,一般可将小麦分为____ 、____和____三种类型。

4、一般来说,冬性越强,要求的春化温度越____,春化天数越____ 。

5、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来说,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____。

在一定期限内,春化的效应会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____ .6、除了低温这一主要条件外,春化作用还需要一定的____、____和___条件。

7、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是美国园艺学家____ 和____在1920年研究日照长度对烟草开花的影响时发现的。

8、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____ 、____和____ 。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殖生理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生殖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生理机制。

以下是植物生殖生理的一些关键方面:
1. 花的发育和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始于花的发育。

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分子事件,包括花芽的分化、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等,最终形成花。

2. 授粉和受精:在花开后,植物通过授粉过程将花粉从雄蕊传递到雌蕊上。

受精是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 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胎,同时子房会发育成果实,包裹并保护种子。

植物的生殖生理还涉及种子的成熟、休眠和萌发等过程。

4. 性别决定和性别表达:植物的性别可以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

性别决定的机制可以涉及遗传因素、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等。

性别表达涉及花的形态、雄蕊和雌蕊的发育以及花粉和柱头的特征。

5. 自交不亲和和杂交优势:一些植物具有自交不亲和的机制,即同一植株的花粉在自花授粉时无法受精。

而杂交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优于亲本的现象。

6. 植物繁殖策略:不同植物种类采取不同的繁殖策略,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如营养繁殖)或二者的结合。

植物的生殖生理与它们的生活史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

植物的生殖生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涉及许多不同的过程和机制。

对植物生殖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的繁殖、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并为农业和园艺等领域提供实际应用。

1。

2020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1.1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

2020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1.1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有性生殖1.据报道,发现于辽宁省普兰店泥炭层的千年古莲子,经处理后发芽长成了古莲,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如图)。

古莲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无性生殖B.用根繁殖C.有性生殖D.用茎繁殖【解析】选C。

古莲是由古莲种子萌发而来的,其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用古莲子繁殖古莲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2017·南京质检)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樱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是由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A.子房和胚珠B.子房壁和珠被C.子房和受精卵D.子房壁和胚珠【解析】选D。

本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樱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拓展归纳】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3.“春日飞雪”,温暖的四月天,天空里飘荡着杨絮花。

杨絮是变态的果皮,帮助杨树传播种子。

杨树从开花到结实,是一个有性生殖过程,主要是因为这一过程中,杨树( )A.开花产生了花序B.产生了杨絮C.雄花和雌花分别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有性生殖概念的理解。

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因此杨树形成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原因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4.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中的生殖方式属于(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解析】选A。

利用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让它们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优中选优,从而培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该培育过程中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殖生理
组成了染色质。
• 染色质分为转录不活跃、结构比较紧密的异染色质区 域和转录活跃的常染色质区域。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 的区别在于核小体上特定组蛋白(主要是H3)的共价 修饰方式不同。
• DNA本身的修饰例如甲基化会影响其表达。 • 另外,基因的表达不仅仅由DNA决定,组蛋白的修饰
(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所引起的结构变化同样 能影响基因的开关,调控着基因的转录,影响基因的 表达。这一调节方式被称为是组蛋白密码。
• ①成花诱导,对有感受能力的植物给予适当的环境刺 激(如低温、光周期),诱导产生开花信号,细胞内 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改变发育进程,由营 养生长状态转变为生殖生长状态,即成花决定态。
• 一旦进入成花决定阶段,顶端生长点就获得了花发育 的程序,即使将其与植株分开也不会改变发育进程。
• ②成花启动,在一定信号如激素的作用下,基因表 达改变,顶端分生组织经历形态发生过程,转变为 花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
• 例如常春藤,幼年期的叶片掌状浅裂,成年期叶 片全缘卵形;幼年期生根能力强,成年期生根能 力弱。
• 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的骤变不同,植 物从幼年期向成年期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有时候从一片叶子就可以观察出这种转变的发生。
阿拉伯树胶的叶子, 图示羽状的混合叶子 (幼年期),扁平的 叶柄(成年期)
• 一个完整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度不同,树木的基部通 常是幼年期,顶部是成年期,中部则是中间型。
• 例如胡杨基部幼年期叶片全缘无裂细长如柳叶,顶部 成年期叶片扁圆形浅裂。
• 但有些植物幼年期到成年期变化很小,如玉米。
胡杨叶片的变化
• 高等植物幼年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 一般草本植物的幼年期较短,几天或几星期。还有的

植物的生殖

植物的生殖

生物考试题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

意义:①产生的种子果实可耐受不良环境,也容易被传播,扩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围。

②传播的后代,具有双亲的优良特性,有较大的生存力和变异性。

靠种子繁殖的植物属于有性生殖,大部分高等动物也是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意义;①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数量多②繁殖速度快。

③变异小,有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

3.嫁接: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三:栖两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结构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慢慢的,蝌蚪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和腮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成成娃。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3鸟卵的结构: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

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rminal flower 1 (tfl1):
Convert the inflorescence meristem to the flower meristem.
leafy (lfy): produce more
inflorescences, delayed flowering
9
tfl1
• [FUNCTION] Controls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dentity and is required for maintenance of a indeterminate inflorescence. Prevents the expression of 'APETALA1' and 'LEAFY'. Also plays a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time of flowering in the long-day flowering pathway. May form complexes with phosphorylated ligands by interfering with kinases and their effectors] Expressed below the apical dome of inflorescence and coflorescence meristems, and in inflorescence stem. Weakly expressed in vegetative phase from day 2 or day 3. Increased expression after commitment to flowering from day 7 on.
Florigen
Florigen
?
Florigen
25

Recent studies in Arabidopsis and rice have made a strong case that florigen, or at least acomponent of the floral stimulus, is the floral integrator FT. • The FT gene is expressed in leaves, and the protein travels to the meristem where it interacts with another integrator, FD, to initiate the floral transition • FT-like genes ( FD, FVE, FCA, FY, and FPA) are ubiquitous in plants and have been found to regulate flowering in a variety of species including wheat and poplar
Plant Reproduction
Zichao Mao
1
Life cycle of plant
2
பைடு நூலகம்
Plant Reproduction
• Transition to reproduction • Flower organ development • Gametogenesis and fertilization
LEAFY;
• LFY, FUNCTIONS IN: chromatin DNA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ity, sequence-specific DNA binding; INVOLVED IN: flower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of inflorescence meristem identity, response to gibberellin stimulus, gibberellic acid mediated signaling; LOCATED IN: nucleus; • EXPRESSED IN: shoot apex, leaf whorl, embryo, flower, seed; EXPRESSED DURING: 7 growth stages;
vegetative or reproductive growth?
• the flowering signal is generated in the leaf
SAM
• the signal goes one way: from the leaf to the apex
• Grafting transmittable
affecting formation of inflorescence and floral meristems
Flower (from Floral meristem)
Inflorescence (from Inflorescence meristem)
8
Mutations in floral identity genes
Photoperiodism: ability of an organism to measure the proportion of daylight during a 24-hour period
14
Photoperiod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latitude and seasonal changes.
Garner and Allard (1920’s) Soybeans (Glycine max) planted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all flowered about the same time
13
Many more experiments were followed:
Floral meristem
6
Flowering-time genes
affecting the transition of vegetative growth to reproductive growth
WT
emf1
emf2
embryonic flower
7
Floral identity genes
Factors regulating the transition to reproduction
Vegetative meristem
EMF LFY Inflorescence meristem Floral meristem
12
TF1
The discovery of photoperiodism
17

Plants that respond to lengthening days and flower in the spring or early summer are known as long-day (LD) plants. Short-day (SD) plants flower in the late summer or autumn in response to shortening days and lengthening nights
22
Exp. 1: The leaf or apex of Perilla(紫苏 ) (a short day plant) was exposed to different daylength.
23
Exp. 2: Grafting experiment with Perilla
24
The flowering signal: florigen
• Short interruption of dark period,
even by a pulse of light as short as 1 minute delays flowering.
• The relative length of dark is not the determining factor.
20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other SD plants. For LD plants A longer dark period inhibits flowering. Light break induces flowering.
21
What tissues/organs perceive photoperiod?
2. Convert inflorescence meristem to floral meristem (terminal, flowers)
SC: stem cell P: organ primordia Se: sepal
5
Factors regulating the transitions
• Eliminate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Nutrition,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 Relative length of day and night decides the flowering time
15
Critical daylength
Critical Daylength (CD)
Xanthium(苍耳): a short day plant, flowers when CD is LESS than 15.5 hours.
Hyoscyamus(茛菪 ): a long day plant, flowers when CD is MORE than 11 hours.
Vegetative meristem

• • • •
Inflorescence meri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