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泼水节的怀

合集下载

海南保亭泼水节的来历

海南保亭泼水节的来历

海南保亭泼水节的来历海南保亭泼水节的来历海南三亚保亭地区的黎族泼水节是中国情人节"七夕'时最有看点的节日之一,海南保亭泼水节的全称是"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它和中国民间传说七仙女的故事有关,富有民族风情,从2002年开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宣布这一节日成为当地人的传统节庆活动。

海南保亭泼水节的来历传说古时候海南岛保亭地区有很多温泉湖泊,人们在劳作一天后来到温泉湖中泡澡,可以消除一天的疲惫,医治百病,人民生活安居乐业,非常幸福。

天宫的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七仙女下凡到保亭,看看这里是否能和天上她的瑶池媲美。

七仙女来到保亭,被当地秀美的风光陶醉,她们天天在温泉湖中玩耍,过了很久才回天庭。

后来这件事被一个风神知道了,他也想霸占这块风水宝地,就偷偷来到温泉湖游玩,不过他每次来都会带来狂风暴雨,毁坏的大片的庄稼和农田,人民的幸福生活消失了,大家苦不堪言。

七仙女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她们联手击败了风神,为了永久保护保亭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七仙女化作7座山峰,就是今天的七仙岭,永远地守卫着保亭。

当地百姓为了感谢七仙女的大恩大德,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来到温泉湖中嬉戏,向七仙女表示感谢和敬意,并唱歌跳舞,供奉祭品,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慢慢发展下来,就成了嬉水节,也叫保亭泼水节。

海南泼水节注意事项在2021海南保亭泼水节上,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就是几名女性游客被当众袭胸性侵,所以有必要为大家讲一下海南泼水节的注意事项。

1、不要带手机、照相机等电子设备,很容易溅上水,如果您想疯狂玩一次,就把这些东西放一边;2、不要携带大量现金,泼水节期间游客众多,鱼龙混杂,出了事很难说清楚;3、不要穿太厚或是太透明的衣服,会显得你诚意不够;4、最好穿凉鞋和短裤参加泼水节,海南8月份的紫外线还是很激烈的,怕晒的.话可以穿一件长袖T恤;5、不要哄抢水源,避免追逐打闹,文明泼水;6、近视的朋友尽量戴隐形眼镜参加泼水节,如果戴框架眼镜一定要固定好,别人不会因为你戴了有框的眼镜而不祝福你;7、不要用脏水、污水来泼;8、不要用高压和强力水枪参加泼水节;9、不要向执勤的民警、摄像记者、老、弱、病、残、孕等特别人群泼水,保护他们的安全;10、不要向正在行驶的车辆泼水,也不要在行驶的车中向外泼水。

部编版二上语文17.《难忘的泼水节》生字课件

部编版二上语文17.《难忘的泼水节》生字课件
第二:我很年轻,所以我不怕失败。因为我时间多,所以失败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观念也很可怕。年轻不应该成为你失败的的借口,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盲目、 不谨慎、不负责、一叶障目。
所以:穷人和年轻人更应该谨慎保守。不是不让大家拼搏,也不是不让大家努力。 人永远都应该努力,毫不松懈。但你要在有更大把握的时候,去冒承受能力之外的 风险。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青春负责,对人生负责。现实永远 很残酷。穷和少年穷,都不应该成为你盲目决策的挡箭牌。
根据统编版教材整理 二年 级语文上册
会写字
wàn 音序:W 结构:上下
g
偏旁:心 笔画 7 组词:忘记 数忘:怀 难忘
笔顺:
造句:今天早上我忘记了带雨伞。
pō 音序:P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 8 组词泼:水 数活:泼 泼皮
笔顺: 造句:泼水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

音序:D 偏旁广:
结构半:包 笔画围9
只有当你有足够多的资本时,允许你失误的次数才会逐渐增加。拥有足够多的资 本,哪怕尝试个三番五次失败了,也不会伤你元气。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的机遇 是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时代表面上人人机会平等,但是给穷人的机会非常 有限。王思聪失败一次不过是兴趣爱好的失败,而你失败一次则是生存生活的失败。 穷人,更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因为没有钱,知识就是你最大的财富。穷人,更应 该谨慎和保守,因为生活不允许你失败。
笔顺:
造句:妈妈夸我穿衣服的速度很
xiàng 音序:X
偏旁:口
结构:半包 笔画 围6
组词方:向 数向:上 外向
笔顺:
造句: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他。
lìn 音序:L 结构:上下
g
偏旁:人 笔画 5 组词:口令 数命:令 军令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的由来泼水节简介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较大、参与人数较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历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

节日一般持续3到7天。

* *傣语叫“麦日”,类似农历除夕;第二天,傣语叫“怒日”(空日);第三天是* *年,叫“帕旺玛”,其实就是一年的开始。

人们把这个* *视为美好吉祥的日子。

节日的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干净的水,去佛堂给佛祖洗澡,然后开始互相泼水,祝对方好运、幸福、健康。

人们在跳舞,喊着“水!水!水!”锣鼓喧天,祝福的浪花溅得到处都是。

场面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在林间空地玩丢包游戏。

花袋由漂亮的布料制成,里面装有棉纸、棉籽等。

四角和* *饰有五个花头,是爱情的信物。

年轻男女通过丢包和接包来了解彼此。

女孩有意识地让小伙子输了之后,小伙子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女孩,两人都离开了人群,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谈情说爱。

泼水节曾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

从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大约有700年的历史。

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南传影响的加大,泼水节的研究谷也越来越广泛。

泼水节的起源和传说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公历4月13日至15日)。

傣语叫“冷河上汉”,即“六月* *年”或“傣历* *年”。

其实泼水节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在傣历中* *年是从六月算起的。

但是关于泼水节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作恶多端的恶魔占领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抢走了七个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充满仇恨的女孩,连同如何杀死魔王。

* *晚上,少女香农喝得烂醉如泥,用好酒和好肉招摇撞骗,这让他暴露了自己致命的弱点。

魔王无所畏惧,不敢用头发勒死自己。

机警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拔掉了魔王的一根红发,掐死了他。

果然,魔鬼的头掉了下来,变成了一团火球。

邪恶的火焰在它滚动的地方蔓延。

竹制建筑被烧毁,庄稼被烧毁。

为了扑灭邪火,小女孩一把抓住恶魔的头,其他六个女孩不停地在上面依次泼水,终于在傣历六月扑灭了邪火。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生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生字中自由挑选2—3个生字组词并能说一句话。

2、给“我会写”的生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学生混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图文结合,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说出故事的名字,生齐读课题。

(指导生读出温情的语气来)什么是泼水节呢?出示图片,师进行解说:当火红的凤凰花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简略概括泼水节的来历

简略概括泼水节的来历

简略概括泼水节的来历
《泼水节》
泼水节,又称傣族水花节,是傣族人民在传统农历新年期间举行的重要节日。

据传统说法,泼水节起源于古代傣族的一场战斗,当时傣族人民用水浇灭了敌军的火焰,从而取得了胜利。

因此,泼水节成为了傣族人民庆祝胜利和祈求丰收的节日。

在泼水节期间,傣族人民会相互泼水,并以香水和鲜花洒水来庆祝节日。

这个传统习俗象征着祝福和幸福,也寓意洗去一年的不幸,迎接新年的到来。

泼水节在中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尤为盛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除了泼水活动外,还有歌舞表演、传统民俗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泼水节成为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民俗盛会。

如今,泼水节已经超越了傣族传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节日之一。

它不仅是一场狂欢的庆祝活动,更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方式,传递着祝福和希望。

泼水节介绍

泼水节介绍

泼水节介绍
《泼水节》
泼水节,又称傣族水花节,是中国傣族、傈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新年(傣历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是傣族传统的节日活动之一,也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一。

泼水节起源于古代傣族传说,传说中有一个恶魔在古代困扰傣族,傣族人民为了摆脱这个恶魔的侵扰,便设法驱逐恶魔,这个人称为沃勒。

傣族的抽水节是沃勒节的起始节庆。

早晨,人们将库存的水放在石缸中,祭祀和长辞后,成年男女老幼尽头奔跑,从头到脚的水花撒在一切人员之上,意在卫寿和尽抛棃病。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欢快地打水仗,互相泼水,用鲜花或香料浸水洒向身上。

节日当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花,互相交往问好,高声歌吟,来宾和远道而来的朋友相逢频频举杯,充满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泼水节代表着傣族的欢乐、友爱和美好的期望,也是一个传统节日的交流与传承。

如今,泼水节不仅限于傣族地区,更成为了一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分享。

每年这个时候,数以千万的游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涌入泼水节的举办地,一同享受这个独特的节日盛宴。

泼水节象征着洗尽冷暖,祛除晦气,为新的一年祈福祈福,也
是傣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并发扬着傣族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与人祈福、祈安的美好仪式。

【语文知识点】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语文知识点】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们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共有8个自然段。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第三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第七、八自然段则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泼水节的寓意和注意事项

泼水节的寓意和注意事项

泼水节的寓意和注意事项
泼水节,中文俗称清明节或者清明佳节,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这种活动。

这一天,人们会利用泼水的方式来纪念死去的亲人。

在中国,早在几百年前,就有这样的习俗。

实际上,节日期间的泼水活动有意义也有道理。

首先,泼水节可以让人们缅怀自己爱的亲人,回忆快乐的经历,增强亲缘感情,并为自己的亲人祈福。

在早期,人们喜欢在清明节期间,亲自去墓地敬祭故去的亲人,有的人甚至会给牌位上的石刻灌满水,以示对亲人的怀念和祭祀。

泼水也是一种传统的表示遗憾和惋惜的行为,可以让人们弥补自己平时不能陪伴已故亲人的遗憾。

其次,泼水节是中国人民一种朴素的礼仪和庆祝祈愿活动,其实也是人们庆贺新的一年来临的狂欢。

在清明节,人们会泼水来洗净灵魂,来清除自身的罪恶,预祝自己能与更多人团聚,友爱能够延续,安快乐永远。

最后,泼水节的意义不仅仅包括祭奠死人和祈求吉祥,还包括了祝福新生活、改变命运的愿望。

一个新的一年,也许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也许人们的命运可以从此改变。

总之,泼水节是一种表达人们对死者的思念,对新年的祝福以及对改变命运的希望。

因此,中国人在清明节期间会有泼水活动,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心意。

另外,参加泼水节时,也要注意注意安全,避免受伤或传染疾病。

比如,在泼水时要穿防滑鞋;泼水时要避免接触污水;尽量不要把水
带回家;最后,应该注意防护,让自己和家人不受感染。

总之,泼水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好,加深对亲情的思念,带来更多的吉祥愿望。

参加泼水节,要尊重传统文化,注意安全,让节日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电子教案
执教:
课题 29泼水节的怀念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中写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2、学习通过提问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家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体会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企盼。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中写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教学难点复习通过提问理解句子的方法。

相关链接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其他节日简介。

第一课时
课件内容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出示图片
(周总理与傣族同胞一起
过泼水节的情景。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1)图片上的人是谁?在干什么?
(2)你知道周恩来总理吗?
(3)交流。

2、板书课题(媒体出示),读题。

3、课题质疑。

(1)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2)课题中的“怀念”指的是谁“怀念”谁?“怀念”什
么?
初读课文媒体出示:
(1)注意下列句子中多音
字的读音:
chéng
老人说,这是因为泼水
节的水盛满了吉祥和幸福,
泼到草木上,会开出最美的
花朵;
shènɡ
1961年的泼水节,空中
满是盛开的水花,一朵朵晶
亮耀眼。

chōnɡ
阿岩猛地冲出来,把一大盆
水,还带着他俩的欢笑和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正确。

2、指名接龙读课文,
福,向那傣家人泼去。

chònɡ
阿果心跳得像有头小鹿撞,脸比凤凰花还要红,想说,却说不出来,只是冲着总理甜甜地笑。

(2)图片释义:钵——本指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①完成填空练习:泼水节是_____________。

泼水节的水___________,泼到草木上,_____________;泼到花朵上,_____________;泼到人身上,
_____________。

课题中的“怀念”指的是谁“怀念”谁?“怀念”什么?
①完成填空练习:
_________(时间)____,__(谁)____和____(谁)_______一同
________________。

(事情)3、自由读全文,释疑。

(1)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指导读句,反复读,要求当堂背诵第一节。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过渡:原来泼水节是一个吉祥而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那么令人难忘。

一位摄影记者拍下了动人的一幕。

这是怎样动人的一幕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复习巩固三、复习巩固
1、分小组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正确。

2、围绕课题,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拓展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很着急。

他很着急,像热锅上的
蚂蚁团团转。

(1)同学们很兴奋。

(2)我很伤心。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四、作业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他很着急。

他很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1)同学们很兴奋。

(2)我很伤心。

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泼水节是一个吉祥而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那么令人难忘,因为周总理与傣族同胞一起过泼水节。

一位摄影记者拍下了动人的一幕。

这是怎样动人的一幕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研读课文出示:
(1)为什么银色的水
花在空中被一把伞挡住
了?
(2)阿岩和阿果为什
么站住了,愣住了?
(3)为什么说阿岩和
阿果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
着净水一起流着?
……
出示:“小心受凉。

”撑伞
的人说,“总理……”
出示第六节
出示句子:
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
贵的呢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

③出示第8节:找出总理泼
水动作的词语(媒体出示词
语变红),读读句子,从中
你能感受到些什么?
出示句子和图片:
阿果和阿岩站住了,愣住
了。

阿岩和阿果闭上眼,幸福的
热泪和着净水一起流
着……
二、继续研读课文第二节—第八节。

(一)学习课文2-8小节。

1、轻声读2-8小节,思考质疑。

2、学生交流。

(1)为什么银色的水花在空中被一把伞挡住了?
(周总理年纪大了,随行人员怕总理着凉生病。


总理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示意随行人员把伞收起来,说明总理非常尊重傣家的民
俗传统。


(2)阿岩和阿果为什么站住了,愣住了?
(联系上文,他们从总理的随行人员口中得知眼前的人是周
总理,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指导朗读第六节(媒体出示),
读出惊喜的语气。

(3)重点讨论:为什么阿岩和阿果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
着净水一起流着……?
①读读第7、8节,为什么阿岩和阿果要闭上眼睛?热泪
和净水是怎么回事?
(满载着总理深深祝福的满满一钵净水分别从阿岩和阿果
的脊梁和头顶浇下,他们感动得闭上眼睛,热泪盈眶,接受
总理的美好祝福。


(周总理平易近人、与民同乐的好品质。


④这句话最后为什么用了个省略号?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这里作者故意不写下去,下文摄
影师拍下的正是这样一个场景,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
间,让大家一起感受当时的动人场面。


⑤齐读第7、8节课文。

(二)复述课文。

1、师:请你根据课文第2-8小节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阿
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2、各自准备。

3、指名复述。

复习巩固三、复习巩固
1、师小结:在课文中,作者通过对周总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总理平易近人,尊重傣家传统,与民同乐的好品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展作业1、作业:在记忆里,哪个
节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它有哪些与众不同的
地方?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再与同学交流。

*2、拓展:收集其它一些少
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做成电
脑小报。

四、拓展作业
板书设计
29泼水节的怀念
舀拉浇
周总理阿果、阿岩




泼水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其他节日简介。



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