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欧亚主义的地缘文化观_张梅

合集下载

《俄罗斯学刊》2011年总目录(总第1~6期)

《俄罗斯学刊》2011年总目录(总第1~6期)

苏联 、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及其对 中国的启示 … … … … … … 一景维 民 郎梦 圆 ( . 6 33 ) 俄 罗斯东部地 区人 口安全形势分析 … … ・ 程亦军 ( . 9 4 1) 日本核 电危机后俄 日能源合作分析 … … - 曹志宏 ( . 7 42 ) 中国经济总量 崛起背景 下的中俄经贸发展 战略转型 … … … … … …… …… … ・ 唐朱 昌 ( . 5 5) 俄罗斯金 融制度变迁二十年 :起 点、方案与路径 … … …
韩爽 徐坡岭 王志远 ( . 2 5 1)
… …
欧亚 国际运输走廊 问题及 中国的应对之策 … … … …… 一
政 治
关于俄罗斯腐败 问题 的评析 … … …… … 陆南泉 ( . 3 2 1)
叶利 钦 时 代 的政 治 转 型
— —











李亚龙 吴丽坤 ( .0 65 )
… … … … … … … … … … … … … … … … …
对推进 中国当代俄罗斯 问题研 究的几 点思考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冯玉 军 ( . 1 11)
郭 力 ( . 9 22 )
关注俄罗斯 认识俄 罗斯 … … … … … … … ・ 俞邃 ( . 2 5)
历 史
11 9 7~ 12 9 2年 协约国 “ 管理 ”下的中东铁路 … … … 一
马 蔚 云 (. 6 17 ) 左 凤 荣 (. 2 26 ) 雷 丽 平 (. 9 26 )
外 交
俄罗斯 “ 全面现代化战略 ”的实施及其对

浅谈俄罗斯地缘政治

浅谈俄罗斯地缘政治

浅谈俄罗斯地缘政治2009级航空电子期班王唯嘉 301200915005摘要:本文旨在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上,从地缘政治的学科出发,观察俄国及其周边地理环境,总结俄罗斯历史阶段里地缘政治对俄国的影响以及其国家战略和应对策略,并结合美国布热津斯基的地缘政治观,简要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

地缘政治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脉络,对于我国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一.俄罗斯的地理环境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

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海岸线长3.4万千米。

国土面积1707.5万平方千米。

人口1.42亿(2006年)。

首都莫斯科。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0%。

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山脉以东、叶尼塞河以西为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中西伯利亚高原。

南部、东南部及东部多山地。

高加索山主峰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462米,为全国最高点。

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其中伏尔加河全长3530米,是欧洲第一长河。

湖泊有里海、贝加尔湖、拉多加湖和奥尼加湖等。

里海面积37.1万平方千米,是全球第一大湖。

贝加尔湖水深1620米,是世界第一深湖。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仅西北沿海地区具海洋性气候特点,远东太平洋沿岸有季风型气候特征。

俄罗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06年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47.5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石油探明储量82.19亿吨,居世界第六位。

铁、煤、铝土、铜、铀及金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二。

森林覆盖率50.7%。

该国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有色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化工和森林工业为主。

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大,水平高。

农作物以麦类、玉米、豆类、马铃薯、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

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和养猪业。

虽然说从地理上来看,俄国约3/4的国土面积乌拉尔山脉以东,属于亚洲,但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布情况来讲,基本上在俄国西部,首都莫斯科就在这边。

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中亚观

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中亚观

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中亚观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民族主义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中亚观。

但是由于政治目标的差异,他们的观点分化为三类:新孤立主义中亚观、维护中亚俄罗斯人中亚观和俄罗斯统治中亚观。

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俄罗斯民族主义者通过宣传、制度化、进入国家权力机关等方式,力图使其中亚观对俄罗斯对外政策产生深刻影响。

新孤立主义中亚观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就出现了民族孤立主义,它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一个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伊・索尔仁尼琴。

这些民族孤立主义者认为,俄罗斯人为苏联其他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助,特别是对中亚人和高加索人。

这种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重新复活,是谓新孤立主义。

新孤立主义者呼吁在俄罗斯实行“国有化”,取消其联邦性质,认为联邦制导致各共和国损害俄罗斯的地方利益,主张给俄罗斯人提供更优惠的政策。

此外,新孤立主义还以强烈仇视伊斯兰教而闻名。

他们认为,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影响俄罗斯人生存的主要文化和地缘政治威胁之一。

因此,新孤立主义者主张俄罗斯禁止中亚移民入境。

,在20世纪90年代,新孤立主义者是以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党为代表的,如以亚历山大・伊凡诺夫为首的“人民民族党”和以阿列克谢・弗多温、康斯坦丁・卡西莫夫斯基为首的“俄罗斯民族联盟”。

“俄罗斯民族团结党”也可归为新孤立主义者,因为其领导人亚历山大・巴尔卡绍夫由于与针对中亚和高加索移民的犯罪活动有关而受到谴责。

2000年以来,新孤立主义者的主要活动以分离主义团体“俄罗斯共和国”、德米特里・鲁缅采夫的“民族社会主义党”、种族主义和新异教团体(如亚历山大・谢瓦斯季亚诺夫领导的团体)为代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反对非法移民的“别洛夫运动”,其主张诡辩地把中亚、恐怖主义、黑手党和伊斯兰教杂糅在一起。

一些“光头党”派别也属于孤立主义范畴,其政治观点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论”,甚至可以说是“种族主义论”。

他们认为,中亚移民是俄罗斯人的首要敌人,其次是吉普赛人、无家可归者和犹太人。

当代俄罗斯东正教复兴情况研究

当代俄罗斯东正教复兴情况研究

当代俄罗斯东正教复兴情况研究
张梅
【期刊名称】《西伯利亚研究》
【年(卷),期】2008(035)001
【摘要】20世纪末,东正教在俄罗斯土地上重新发展起来.信众人数增多,教堂数量增长,媒体广泛宣传,东正教在国家政治、文化、军事乃至外交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无论谁将出任俄罗斯总统,东正教对俄的影响都将持续下去.【总页数】4页(P33-35,43)
【作者】张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哈尔滨,15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76.2
【相关文献】
1.从东正教会两派统一看俄罗斯宗教精神复兴 [J], 胡巍葳
2.从《花十字架》看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信仰危机 [J], 敬如歌;吉晶玉
3.当代俄罗斯东正教青年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J], 朱香玉
4.东正教复兴背景下的当代俄罗斯文艺政策与意识形态重建 [J], 田刚健
5.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复兴 [J], 俞思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俄罗斯国际战略

俄罗斯国际战略

俄罗斯军事力量
• 世界第二大军事力量,全面、系统的军事实力。 • 军费2012年为720亿美元,世界第三。普京提出 • •
要跃进式发展,未来十年投入7200亿。 空军、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陆军(装甲 部队)、反卫星部队。兵力估计是120万。 设备老化。正在进行大规模更新。俄计划在2015 年之前为陆军部队更换45%的现有装备。提高信 息化能力。海军重点发展核潜艇。空军战机“汰 旧换新”。“布拉瓦”、“白杨-M”和“亚尔斯” 等三种洲际导弹将是主导俄军未来核战略的“三 剑客”。完善空天防御系统,发展反导拦截系统。
能源资源和战略
• 2003年7月起,以“尤科斯事件”为标志,俄罗 •

斯加强了对石油工业的整顿与控制。国有石油企 业迅速壮大,阻止国外力量进入。 2005年12月普京在国家安全会议上指出“俄罗斯 要成为世界能源领导者”。 俄罗斯加强了能源领域的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 2007年2月提出建立“天然气欧佩克”。2006年 提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2005年开始 提高了对独联体国家的天然气出口价格。
• •
更加重视务实的政策目标 3、通过建立和西方的伙伴关系来增进俄罗斯的国 际影响和国家利益 4,把成为全球性大国和建立多极世界作为长期目 标,量力而行逐步恢复国际影响作为短期目标
• 第二任期(2004——2008):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格
• •
鲁吉亚玫瑰革命、别斯兰事件和乌克兰橙色革命影响了普 京的对外政策 主权民主思想:其一,民主进程决不能抛弃法治,抛弃已 获得的稳定和抛弃现存稳定的经济政策为代价 其二,推进民主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而且必须通过宪法 和法律的手段来实现 其三,俄罗斯不会拼凑特殊的俄罗斯式民主,但俄罗斯是 一个按照自己民族意志选择民主的国家。“作为一个主权 国家,俄罗斯有能力自己决定迈向民主的期限和条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俄罗斯外交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俄罗斯外交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苏俄 美沙关系 美国中东政策 海湾地区 欧亚主义 政教关系 宗教政策 外交策略 外交政策 外交思想 外交取向 国际安全 利益 准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推荐指数 3 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科研热词 俄罗斯 远东西伯利亚开发 西藏 能源战略 能源外交 能源合作 能源博弈 能源 经济转型 经济自由化 档案 文化软实力 外交 国际利益观 国家形象 国家利益 国家 俄国 亚太格局 亚太安全秩序 中国 中俄亚太合作 中亚安全 中东欧 一边倒 20世纪初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科研热词 俄罗斯东正教会 俄罗斯 负能量 正能量 政治转型 政治参与 重要内容 邻国 蒙古国 能源 美国主导 美国"新丝路"战略 欧亚同盟 政策主张 政教关系 大国地位 多支点 外交职能 国际形势 国家政权 国家安全 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双重影响 北约组织 利益集团 军售外交 军事工业 共产党 俄罗斯利益集团 乌克兰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上海合作组织

俄罗斯接班人已浮出水面,一个噩梦般的人物,比普京还恐怖!

俄罗斯接班人已浮出水面,一个噩梦般的人物,比普京还恐怖!

俄罗斯接班人已浮出水面,一个噩梦般的人物,比普京还恐怖!作为俄罗斯的铁腕领导人,普京已经站在了俄罗斯的权力顶端长达24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普京终究会走下政坛,退居二线,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接任普京的位置呢?又有谁能够代替普京来领导俄罗斯呢?这一直都是困扰着俄罗斯的一个大问题。

这一个问题,不仅俄罗斯人民相当关注,国际世界也是相当的关注,近段时间,国际世界针对俄罗斯的政界现状,分析了俄罗斯最有可能接任普京的人物,发现目前在俄罗斯,呼声最高的是罗戈津。

罗戈津是俄罗斯副总理,在国际上态度极为强硬,其日常工作内容为俄罗斯国防工业的分管,同时也需要着手于俄罗斯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

就目前而言,他是普京的得力干将,也是克里姆林宫内公认的足智多谋的悍将。

图为罗戈津罗戈津出生于1963年,其家庭地点在莫斯科,属于军事家庭。

在家庭的熏陶之下,其拥有强大的政治头脑,以及强悍霸道的个性,而且一向言辞犀利,并不亚于普京。

在美国的眼里,他可是一个丝毫不比普京好解决的刺儿头。

在克里米亚相关的事件之后,美国对俄罗斯发起了相当严厉的制裁。

面对俄罗斯的制裁,罗戈津淡然的表示建议下次美国使用蹦蹦床来将宇航员送上太空。

而其言外之意也相当明显,就是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那么将会直接切断和美国的太空合作。

这一句话使得美国脸上极为挂不住。

自然,一个如此强硬顽固的人物,也被欧美加入了个人制裁名单。

由此也可见西方国家把他视为了噩梦级别的存在。

以前,在他出访外国的时候,因为受到制裁的缘故,禁止从乌克兰的领空经过,在规划路线之后,希望通过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个国家的领空,但是也遭到了罗马尼亚的拒绝。

对此,罗戈津只是笑着说下次的造访应该是乘坐图160战略轰炸机进行了。

这一席话自然是吓得两个国家的国防首长冷汗直流,罗戈津太心狠手辣了。

图为图-160战略轰炸机罗戈津时常说一句话:在国家利益之下,俄罗斯将不会畏惧任何一个国家,也不会看着西方世界的脸色去做事,俄罗斯会秉持自己的意志来行事。

俄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思想流派概要

俄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思想流派概要

西 欧
拉诺夫斯基、
社、农奴制、沙皇专制制度; 方的现代化是一种内生型
派 谢·索洛维约夫、 全面否定自己的过去, 完全地 的现代化,而俄国的现代
卡维林等 实行欧化;完全肯定彼得大帝 化是外源性的现代化
的改革
霍米雅可夫、 坚持俄国的公社制度;俄国必
斯 科舍列夫、 须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 爱国思想;过度强调传统,
Page 14
回顾
Page 15
参考文献
王树春、林润苗:《新欧亚主义,还是欧洲—大西洋主 义?—— 冷战后俄国对外政策中的主导思想流派研究》
李随安:《感受俄罗斯心灵的律动》西伯利亚研究, 2014 年 12 月,第 41 卷, 第 6 期
张梅:《俄罗斯欧亚主义的地缘文化观》北方论坛,013 年第 2 期,( 总第 238 期)
Page 7
“我们就像伊阿诺斯或双 头鹰,看着不同的方向, 但跳动的心脏却是一个。”
Page 8
03.欧洲大西洋主义与现代斯拉夫主义
欧洲大西洋主义 欧洲—大西洋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派。 它推崇西方的文明和价值观,强调俄国的欧洲属性,认为俄罗 斯民族是欧洲民族。对包括苏联在内的历史传统持虚无主义的态 度,蔑视和完全否定东方文明。 认为复兴俄国必须走西化的道路,俄国的对外政策重点必须在 西方国家。
Page 3
02.西欧派与斯拉夫派之争
背景及其思想追溯 两派之争的导火索以及两派的关系 两派代表人物、核心观点及其评价
Page 4
背景及其思想追溯
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唤醒了整整一代人”, 俄国的生存问题引 起了俄国各阶层的广泛关注, 在30~40 年代出现了关于俄国该如何发 展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的争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文化的历史特征反映了俄罗斯在两个大洲之 间及两种文明类型 (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 ) 之间的边缘 状况。贯穿于 19 世纪的关于俄罗斯道路和前途的大论战 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西方派思想 家更希望在俄罗斯看到倾向于西方且克服东方落后性的 趋势,斯拉夫派思想家则正相反, 他们看到了俄罗斯既 区别于西方又区别于东方的独特性 。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欧亚主义。 欧亚主义在俄罗斯由来已久。恰达耶夫早在 1836 年 : “我们独特的文明之最悲哀 第一封哲学书简中就曾说过 的特征之一就是,我们刚刚发现的真理, 在其他一些地
The Geopolitical Culture View of Russian Eurasianism
ZHANG Mei ( Russian Institute,H. P.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arbin 150018 ,China)
Abstract: Russian Culture is a unique culture - history type in the world culture. It has its own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condition and developing history brings about diversity of Russian cultural origin. In the process of infiltration and contradiction with foreign culture,Russian culture acquired new vitality. To consider the Cultural Belongingness of Russian culture, there are a lot of disputes. According to the space distribution and history,Russian Eurasianism experts put forward Russia is a world united wi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This is a new concept in Russian history of ideas. Because in recent hundred years,the study of the space coordinate and area scope of Russian historical society culture model is blank,arose violently discussion which includes negative opinion. But the geopolitical culture view of Russian Eurasianism should not be doubted. It has special effect to the fixed position and culture edition and culture model and provides huge contribution to Russian fortune. Key words: Russia; Eurasianism; Geopolitical culture
洲成分简单机械的堆砌,而是一种新的独具特色的统一 体。这种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整合的根源首先在于 , 俄罗 斯历史地位于两种待开发浪潮的碰撞处和交叉点 , 这两 。“应当认识 种浪潮一部分面向东方,另一部分面向西方 到这个事实: 我们不是斯拉夫人,也不是图兰人 ( 尽管
( 主要是突厥—鞑靼人因素 ) 对俄罗斯自我意识的特殊 影响。他们认为,不考虑这个因素, 就不能正确理解俄 罗斯的历史进程, 欧洲和亚洲的对立正是由此产生的。 欧亚主义观点中突厥民族不论在人种上 , 还是在心理、 文化、类型学,以及历史思想上都是欧亚混合体最重要 的部分。这里初步形成了欧亚主义脱离斯拉夫主义意识 — —不是斯拉夫世界, 而是图兰世 形态传统的重要一点— 界应当成为新社会的民族地理环境 。 图兰因素在欧亚文 化观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认为, 俄罗斯人不是纯 斯拉夫人,在这个庞大的大陆超民族中图兰因素是最强 大的,图兰因素已经融入到俄罗斯的国家性中 , 不可分 割地成为俄罗斯民族心理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 忽视或 是对这样一个欧亚地理历史文化因素评价不足 , 而对另 一个因素 ( 其中包括西欧因素 ) 进行暴力歪曲, 导致了 俄罗斯人为的自我孤立。特鲁别茨柯依、 萨维茨基和其 他欧亚主义者认为,在宗教思想上亚洲更接近于俄罗斯 , 而俄罗斯的精神神秘性、伦理性也更接近于东方。 欧亚主义者认为, 与其说是斯拉夫主义, 不如说是 图兰因素在俄罗斯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实质性作 用。它是俄罗斯民族心理认知的特点, 标明为俄罗斯所 ” ( “草原” 作为文化的符号标志,体 固有的 “大陆范围 — — — “俄罗斯的宽广博大 ” ) 。正如弗洛 现了其价值模型 : “通过时间和空间显现创造性的自然力的 洛夫斯基所说 统一。其凝聚点几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现实的中心相吻 合。让人感受到俄罗斯民族和东正教精神集中体现的不 ,而 在圣彼得堡, 不在古都基辅, 甚至不在 ‘莫斯科 ’ 是在偏远的俄罗斯修道院, 在圣谢尔盖耶夫。 这里自古 以来就是文化创造的中心点。文化不是集中在城市的中 心,它既不是 ‘森林’ 文化, 也不是 ‘河流 ’文化, 在 [6 ] ( p. 68 ) ” 它的上空永远笼罩着的是 ‘草原 ’ 精神。 重新 对整个文化进行西方定位只是 “促进了欧亚—俄罗斯 ” ( p. 47 ) ”— — — “下层” ) [7] 。 文化的向内分化 ( “上层 按照欧亚主义理论,从蒙古传下来的东方浪潮是另 外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这个因素在罗斯国家建立及其 地缘政治统一上起到了奠基作用。欧亚主义代表人物萨 维茨基指出,虽然在金帐汗国的拔都入侵前,罗斯早已是 东正教国家,但正是在蒙古统治的艰难时期,罗斯的精神 生活才繁荣起来,东正教才深入到罗斯人民的全部生活 中。此外,通过东正教,罗斯从蒙古人那里接受了国家强 盛和联合整个欧亚大陆的思想: 罗斯国家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的发展特点是作为金帐汗国— — —成吉思汗帝国继 承者的莫斯科公国的发展,首先与俄国在整个伏尔加流 域 ( 欧亚主要水陆交通干线 ) 的霸权的确定, 与开拓和 兼并西伯利亚相联系。 作为东部多神教的拜占庭继承人和与西方异端文化 斗争的基督教支柱,莫斯科文化和民族思想在其 “第三 — 114 —
[ 收稿日期] 2012 - 12 - 09
方,甚至是在那些于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我们的民族 中间,早已老生常谈。 这是因为, 我们从未与其他的民 族携手并进; 我们不属于人类的任何一个大家庭 ; 我们 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 我们既无西方的传统, 也 ” 无 东 方 的 传 统。 欧亚主义思想流派诞生在 1917 —1920 年间,是俄罗斯社会政治和哲学思想史上的 一个大转变。这是一个由青年侨裔学者组成的团体 。 其 组织者和领袖为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 : 哲学家特鲁别茨 科伊、历史学家维尔纳茨基、 经济学家萨维茨基、 艺术 家苏夫钦斯基、宗教哲学家弗罗洛夫斯基,等等。后来, 一些侨民知识分子加入,如哲学家卡尔萨文、 历史学家
2013 年第 2 期 ( 总第 238 期)
THE NORTHERN FORU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o. 2 ,2013 Total No. 238

俄罗斯欧亚主义的地缘文化观
张 梅
哈尔滨 150018 )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研究所 ,黑龙江
[1 ] ( p. 18 )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9CGJ006 )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 ( 10C026 ) ; 黑龙江 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项项目 ( 12D013 )
— 112 —
维尔纳茨基、律师阿列克谢耶夫等也跻身其中。应该说, 俄罗斯文化思想史上的这一流派在对俄罗斯命运前途的 认知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其理论主张中对于俄罗斯文 化的定位、对于形成俄罗斯文化几种要素的阐释 , 对于 俄罗斯文化模型特征的论述构成了其地缘文化观中的主 要内容。 一、欧亚主义地缘文化观中的文化定位 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和民族状况使得 俄罗斯人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 , 在对待俄罗 斯与欧洲和亚洲的关系问题上,历代俄罗斯知识分子苦 苦探寻。欧亚主义者认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与其所处 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欧亚主义者正是在这里寻找国家 和民族独特性的根源,其中包括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独 — — 特性的根源。俄罗斯地理位置特殊, 位于两个世界— 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交界, 且空间广袤, 两部分之间 没有天然、显著的地理边界, 这使俄罗斯历史地、 地缘 性地担当了某种联结这两个因素的文化整合的角色 。 这 无疑影响了俄罗斯的历史,促进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的 。“欧亚大陆是一个特殊的地域和文化世界 。我们主 建立 张的所有思想和热情可归结为我们认识到并承认的独特 ” 欧亚 的欧亚—俄罗斯文化,它是一个复杂的特殊存在。 主义者在其纲领性文件中着重指出 , 欧亚—俄罗斯文化 : “俄罗斯文化不仅仅是欧洲类 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 型的文化,也不仅仅是亚洲类型的文化, 亦不是这种或 那种元素的总和或机械组合 …… 它是将两种因素加以结 合,并形成了某种统一的文化类型, 说俄罗斯文化类型 [2 ] ( p. 32 ) ” 是 ‘欧亚文化’ 更能表达这一现象的实质。 欧亚主义者认为,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类 型,认为俄罗斯既同西方相区别, 又与东方不同, 是一 — — — “欧亚—俄罗斯 ” 世界。俄罗斯民族形 特殊的世界 — —乌戈尔— — —部落的强大影响下, 它接受了 成于突厥— 将多语言民族统一成欧亚多民族统一体的倡议 , 将欧亚 — —俄罗斯。 关于这一问题, 著名 人联合成统一的国家— 的欧亚主义 理 论 家 Н. С. 特 鲁 别 茨 科 伊 有 过 精 到 的 “民族心理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其中从语言、信仰、神 话传说、说唱艺术、 音乐、 诗歌等方面分析了突厥民族 [3 ] ( p. 26 ) 。他认为 : “俄罗斯国家的民族基础 的心理特征” 是居住在该地的所谓欧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人民 的总和。目前俄罗斯领土上的所有民族均可统称为欧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