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基础过关全真模拟集训(四) 精品
2024届全国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测试卷四(基础必刷)

2024届全国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测试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中国游泳队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中,获得3金2银1铜的好成绩,其中张雨霏一人拿下2金2银,若某段时间张雨霏在水中正向后用力划水沿直线水平向右匀速游动,此时水对她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图中的( )A.B.C.D.第(2)题某同学想通过测绘一只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I-U图像来研究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5.7ΩB.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变小C.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D.图甲中开关S闭合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处第(3)题矩形金属导体处于正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导体内的电场线形状正确的是( )A.B.C.D.第(4)题一列高铁从嘉兴南站驶出,驶向下一站杭州东站。
下列所研究的问题中,能把此高铁看成质点的是( )A.测量高铁的长度B.测量高铁的高度C.研究高铁驶出车站时车轮的转动D.研究从嘉兴南站到杭州东站过程中车速变化第(5)题如图所示,MN为半径为r的圆弧路线,NP为长度13.5r的直线路线,为半径为4r的圆弧路线,为长度10.5r的直线路线。
赛车从M点以最大安全速度通过圆弧路段后立即以最大加速度沿直线加速至最大速度并保持匀速行驶。
已知赛车匀速转弯时径向最大静摩擦力和加速时的最大合外力均为车重的n倍,最大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赛车从M点按照MNP路线到P点与按照路线运动到点的时间差为( )A.B.C.D.第(6)题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密度较大区域的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可能形成恒星。
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关,如果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坍缩成黑洞。
2024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冲刺卷(四)(基础必刷)

2024届江苏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冲刺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火车进站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米,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90米,则火车再经过几分钟到站( )A.5B.4.5C.3.5D.5.6第(2)题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B.一群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其中有4种不同频率的光能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C.用能量为10.3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D .假设氢原子从n能级向较低的各能级跃迁的概率均为,则对个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跃迁过程中辐射的光子的总数为个第(3)题如图所示,一质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10cm,BC的中点O为平衡位置(即位移为零的位置),取向右为正方向,质点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cm,则( )A.t=0.1s时,质点在O点B.t=0.2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0C.0~0.1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D.t=0.12s时,质点正向右运动第(4)题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多次试验,比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其实验原理图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置于真空中的油滴室内有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与电压为的恒定电源两极相连,板的间距为、油滴散布在油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板间。
现有一质量为的带电油滴在极板间匀速下落,已知元电荷,重力加速度,则( )A.油滴带正电B.油滴中电子的数目为C.油滴从小孔运动到金属板B过程中,电势能减少D.若将金属板A向上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加速下降第(5)题地震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了地震发生后横波与纵波的时间差,由监测站发出的电磁波赶在监测站监测仪记录的地震横波波形图和振动图像,已知地震纵波的平均波速为6km/s,两种地震波都向x轴正方向传播,地震时两者同时从震源发出。
2024届福建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四(基础必刷)

2024届福建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曾设计过一种转轮,利用隔板的特殊形状,使一边重球滚到另一边距离轮心远些的地方,并认为这样可以使轮子不停地转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变快B.该设计可以使转轮在无外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变快C.该设计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不断地对外做功D.该设计使转轮永远转动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第(2)题天花板下用轻弹簧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B,初始时B静止(设此时B的重力势能为0),在B正下方有一个质量也为m的物块A,将其向上抛出并以速度v0与B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后B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动能为E k、机械能为E机,则在B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各物理量随时间t或位移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B.C.D.第(3)题一个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球体,单位体积内电荷量为ρ,球心为O,半径为r,内部有一个球形空腔,腔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空腔球心为P,半径为0.5r,且OP处于同一水平面上,OP连线延长线上有一点A,,静电力常量为k。
已知:均匀带电球壳在其内部产生的场强为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腔内匀强电场方向可能垂直OP向上B.该球体是一个等势体C.A处场强大小为D.空腔内场强大小为第(4)题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B.乙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C.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同D.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方向相同第(5)题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
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
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B.C.D.第(6)题太阳的总输出功率为,它来自三种核反应,这些反应的最终结果是氢转变为氢。
2024届新疆高考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卷(四)(基础必刷)

2024届新疆高考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为了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如图所示为我国比亚迪一型号汽车某次测试行驶时的加速度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像。
若汽车质量为,它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匀加速所需时间为B.汽车牵引力的额定功率为C.汽车在车速为时,功率为D.汽车所受阻力为第(2)题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极大方便了游客出行.驱车数百米长的引桥,经过主桥,可往返于香港澳门两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很长引桥,减小了汽车对桥面的压力B.通过很长引桥,减小了汽车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C.汽车通过主桥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D.汽车通过主桥最高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零第(3)题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直杆AB,直杆AB长为L,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套在直杆上,给小圆环施加一与该竖直平面平行的水平向右的恒力F,并从A端由静止释放,现改变直杆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B.当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时,小圆环与直杆间一定有挤压C.当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时,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D.当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时,小圆环的加速度为第(4)题如图所示,斜面上从B点与斜面夹角斜向上抛出,水平击中A点,到A点时速度大小为.现将小球从图中斜面上C点与斜面夹角斜向上抛出,也水平击中A点,在A点速度大小为.则( )A.B.C.D.第(5)题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线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粒子(核,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a、b、c三条等势线中,a的电势最高B.电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小C.α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大D.α粒子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第(6)题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第(7)题三个用同样的细导线做成的刚性闭合线框,正方形线框的边长与圆线框的直径相等,圆线框的半径与正六边形线框的边长相等,如图所示。
2024年河北省新高考测评卷全真演练物理(第四模拟)(基础必刷)

2024年河北省新高考测评卷全真演练物理(第四模拟)(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一碲核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式中的X应为( )A.电子B.中子C.质子D.光子第(2)题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上方球与下方3个球间均没有弹力B.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C.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D.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第(3)题高速公路上的隧道设置限速以保证行驶安全,某汽车以120km/h的速度行驶,在离隧道200m处开始减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以不超过80km/h的限速进入隧道,其加速度的大小至少约为( )A.1.0m/s2B.1.2m/s2C.1.6m/s2D.2.0m/s2第(4)题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A.质量千克B.能量焦耳C.电阻欧姆D.电量库仑第(5)题中国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于2020年11月份并网发电,有效缓解了新旧能源转换时期电力不足的问题,其核反应堆中的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是衰变反应B.反应过程中铀的半衰期减小C.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D.的结合能比的结合能大第(6)题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与物块连接,物块置于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弹簧与地面平行。
改变物块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发现物块只能在A、B两点间保持静止,测得A、B两点到竖直挡板的距离分别为、,物块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第(7)题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A.位移一定相同B.时间一定相同C.末速度一定相同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第(8)题图(a)为金属四极杆带电粒子质量分析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b)为四极杆内垂直于x轴的任意截面内的等势面分布图,相邻两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则( )A.P点电场强度大小比M点的大B.M点电场强度方向沿z轴负方向C.电子在P点比在M点的电势能小D.沿x轴运动的带电粒子,电势能可能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4届湖北省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四)(基础必刷)

2024届湖北省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有一种能自动计数的智能呼啦圈深受健身者的喜爱,智能呼啦圈腰带外侧有半径的圆形光滑轨道,将安装有滑轮的短杆嵌入轨道并能自由滑动,短杆的另一端悬挂一根带有配重的腰带轻质细绳,其简化模型如图。
已知配重(可视为质点)质量,绳长为。
水平固定好腰带,通过人体微小扭动,使配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始终为。
腰带可看作不动,重力加速度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重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0N B.配重的角速度为C.若细绳不慎断裂,配重将自由下落D.若增大转速,细绳对配重的拉力将变小第(2)题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λ、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B.C.D.第(3)题2022年5月,宇航员王亚平为我们演示了如何在太空洗头,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洗头时有水滴漂浮在空间站中。
关于漂浮的水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滴所受地球引力充当向心力B.水滴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的合力近似为零C.水滴在飞船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水滴在空间站内的质量小于在地球上的质量第(4)题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的冰融化为的水时,分子势能减小B.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能够说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C.通电时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有关第(5)题在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氘核()和氚核()聚变结合成氦核,并放出一个粒子,该粒子为()A.质子B.中子C.电子D.正电子第(6)题北京冬奥会速滑比赛中的某段过程,摄像机和运动员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机做直线运动,运动员做曲线运动B.时间内摄像机在前,时间内运动员在前C.时间内摄像机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同D.时间内任一时刻摄像机的速度都大于运动员的速度第(7)题一本质量为m的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张A4纸夹在书页间,如图所示。
2024届新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4(广东卷)(基础必刷)

2024届新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4(广东卷)(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2023年10月1日,在杭州亚运会田径铁饼赛场上,几只电子机械狗来来回回运送铁饼,这是体育赛事中的首次。
已知裁判员将铁饼放在机器狗背部的铁饼卡槽中,机器狗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奔跑恰好停到投掷点,其运动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狗在的运动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B.机器狗奔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C.机器狗在的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D.机器狗在奔跑过程中,地面对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第(2)题如图所示,A、B、C、D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O为正方形的中心。
在A、C两点固定两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选无穷远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的电场强度为0,电势也为0B.B、D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也相同C.电子从B点由静止释放,经过O点时,加速度最大D.电子从B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第(3)题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发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M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R M发生变化,导致S两端电压U增大,装置发出警报,此时( )A.R M变大,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B.R M变大,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C.R M变小,且R越大,U增大越明显D.R M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第(4)题宇宙中,质量相同的三个星球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仅依靠它们之间的引力绕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旋转,三个星球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星球旋转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每个星球的质量为( )A.B.C.D.第(5)题如图所示,某行星甲位于椭圆轨道I的一个焦点C上,卫星乙仅受甲的万有引力作用沿椭圆轨道I逆时针运动(甲、乙均视为质点),已知。
2023届福建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四(基础必刷)

2023届福建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模拟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玩具动力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用水平轻绳拉着质量为的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运动时,物块速度为,此时轻绳从物块上脱落,物块继续滑行一段位移后停下,且轻绳脱落时小车恰好达到额定功率(此后保持功率不变)。
已知小车受地面的阻力恒定,小车达到额定功率前其牵引力也恒定,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脱落前,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B.运动时,物块速度为C.轻绳脱落后,物块滑行的总位移大小为D.轻绳脱落后,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题如图是内燃机中一种传动装置,车轮和滑块上分别设置可以绕轴A、B转动的轻杆,O轴固定。
工作时高压气体驱动活塞在汽缸中做往复运动,再通过连杆驱动滑块在斜槽中做往复运动,最终驱动车轮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轻杆OA长度为L,运动到图示位置时AB、BC垂直,那么此时活塞的速度大小为( )A.B.C.D.第(3)题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用波长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若用波长为的光照射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则该金属的极限波长为( )A.B.C.D.第(4)题水刀切割具有精度高,无热变形、无毛刺,无需二次加工以及节约材料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某水刀切割机床如图所示,若横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形水流垂直射到要切割的钢板上,碰到钢板后水的速度减为零。
已知水的流量(单位时间流出水的体积)为Q,水的密度为ρ,则钢板受到水的平均冲力大小为( )A.B.C.D.第(5)题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普及,图(a)是某款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b)所示。
送电线圈ab间接入如图(c)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基础过关全真模拟集训(四)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化学元素,那么,牛和草在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上分别是(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上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2.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丙种球蛋白溶液、溶解着DNA分子的0.015mol/L的NaCI溶液、葡萄糖溶液。
依次用下列哪组物质即可鉴别出来( )①伊红一美蓝培养基②双缩脲试剂③苏丹Ⅲ染液④二苯胺试剂⑤班氏试剂⑥斐林试剂⑦碘液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⑦3.有关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②两者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③在叶绿体的内膜、基粒、基质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④在线粒体内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间期的长短不同是各类细胞遗传性决定的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6.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D.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7.在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A.蒸腾速率B.根尖表皮细胞内外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差C.离子进入根尖表皮细胞的扩散速率D.根可利用的氧8.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4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4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
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4种A.呼吸作用B.转氨基作用C.脱氨基作用D.氧化作用9.关于物质代谢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脂肪也可转变成糖元B.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都可由糖类转变而来C.动物的物质代谢的场所主要发生细胞内D.氨基酸不含氮部分能转变成糖类、脂肪10.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菜豆种子萌发初期,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三四倍,说明菜豆种子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11.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物质的量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12.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13.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正常体细胞数目的一半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正好和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相等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1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5.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不能进食的人应适当补充钾盐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D.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定16.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D.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17.下列可在人体感染了细菌外毒素后的免疫“反应阶段”发生的是( ) A.造血干细胞→B细胞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C.T细胞→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18.科学研究表明,吸毒可导致多种疾病。
一个长期吸毒的孕妇,生出了一个大脑发育不全的婴儿,其它器官均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由囊胚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受到抑制B.卵裂的过程受到抑制C.外胚层的形成过程受到抑制D.由外胚层发育成脑的过程受到抑制19.1943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
这一现象说明( )①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②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细胞中③DNA是遗传物质④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了对照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下图为某种遗传病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
如果5号和8号结婚,其下一代患该病的概率为( )A.1/6 B.1/8 C.1/9 D.1/321.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占25%,Aa占50%,aa占25%。
这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的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 )22.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
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定向地提取生物的DNA分子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3.曲线1和曲线2如图,代表物种1和物种2的物种的个体数量变动关系,在什么温度下物种2竞争过物种1 ( )A.温度在t1~t2范围内B.温度在t2~t3范围内C.温度在t2以下D.温度在t3以上2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乙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25.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中的方法步骤。
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B.新鲜唾液没有再作稀释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哈密瓜果实种子萌发时的代谢,得到如下曲线图(QCO2表示CO2释放量,QO2表示O2吸收量)。
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胚根长出前,种子以吸胀吸水为主,且吸水总量不如含蛋白质较多的种子B.18~30h内,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刚开始萌发的种子进行异养代谢,但DNA含量和有机物种类则显著增加D.胚根长出后,有氧呼吸显著加强,此前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
27.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28.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下图所示,该试验的结果能说明( )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D.水稻根细胞中Si离子的载体多于番茄29.一透析袋中装有糖X和蛋白质Y,将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糖Z但未发现有物质X和酶Y,这说明( )A.蛋白质Y可以促使X分解B.糖X和蛋白质Y相对分子质量都比糖Z大C.糖Z是组成糖X的成分D.糖Z不一定是葡萄糖等单糖30.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3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B.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及伴性遗传,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C.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使其染色体加倍D.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中32.下面是关于C3和C4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3和C4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B.C3和C4植物代谢途径中的共同部分是PEP固定二氧化碳C.C3植物不能利用叶片细胞间隙含量很低的二氧化碳,C4植物能D.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无叶绿体,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有叶绿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3.(6分)蛙成熟的未受精卵处于活跃的DNA合成状态,脑组织则不能分裂。
科学家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蛙成熟的未受精卵中DNA合成所需的酶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并通过___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中;除此以外,细胞质还为细胞核代谢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等。
(2)脑细胞的无核部分仍能生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