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考试趋势解读及复习策略
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解析:关注社会热点与科技进步

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解析:关注社会热点与科技进步重庆市2018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科目收官。
重庆市教委组织相关命题负责人和资深一线老师进行了试卷解读。
据悉,数学试卷中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分值超过60%。
据悉,2018年重庆中考数学A、B卷均精准呈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既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考查又关注能力,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核心板块内容所承载育人价值。
充分兼顾不同地域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和我市初中数学的实际。
杜绝“偏、怪”题。
试题选材更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科技进步。
例如:A,B卷中营养餐的搭配;以素质教育为载体的毛笔书法大赛、研学活动;美丽乡村建设;测量物体的高、广告牌的制作等均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充分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进一步落实教育的育人功能。
在传承中求变化,在创新中求发展是A、B卷的共同特点。
试卷注重对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及模型思想的应用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试题立足课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超过60分且绝大部分基础题在教材里均能找到原型。
两卷中选择题难度较往年适当增加,新增的内容考查合理,整套试卷设计精巧,层次性强,原创性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凸显学科的育人功能又利用18题、24题、25题、26题合理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实现选拔的科学性。
此外,试题特别注重核心内容考查,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
如23题以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5题阅读材料题运用不定方程和函数解决问题;11题、22题既考查函数基本知识和技能又是对知识的运用有一定要求。
通过26题全面考查学生利用函数知识和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能够全方位考查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
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负数没有倒数 B.﹣1的倒数是﹣1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2.对于不为零的两个实数m,n,我们定义:m⊗n=()()m n m nnm nm-⎧⎪⎨-<⎪⎩…,那么函数y=x⊗3的图象大致是()A.B .C.D .3.﹣2的倒数为()A.12B.-12C.﹣2D.24.关于反比例函数y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B.它的图象过点(﹣1,﹣3)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5.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将△ABC绕AB上的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结BC′,若BC′∥A'B′,则OB的值为( )A .52B .3C .125D .53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c (a≠0)的图象过点(O ,m )(2,m )(m >0),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x 1,0),且﹣1<x 1<0.则下列结论:①若点()是函数图象上一点,则y >0;②若点是函数图象上一点,则y >0;③(a+c )2<b 2.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①②C.①③D.②③7.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8.已知抛物线y =3x 2+1与直线y =4cos α•x 只有一个交点,则锐角α等于( )A .60°B .45°C .30°D .15° 9.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圆锥C .三棱柱D .四棱柱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21a a -=- B.()()2220m m m m +-=≠ C.1155155⨯⨯⎛⎫-+-= ⎪⎝⎭ D.()3322-=- 11.已知11(1)11A x x ÷+=-+,则A =( ) A .21x x x -+ B .21x x - C .211x - D .x 2﹣112.不等式组9511x x x m +<+⎧⎨>+⎩的解集是 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C.m≤1D.m>1二、填空题13.分解因式:ax2-a=______.14.如图,已知抛物线y1=﹣x2+4x和直线y2=2x.我们规定:当x取任意一个值时,x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和y2,若y1≠y2,取y1和y2中较小值为M;若y1=y2,记M=y1=y2.①当x>2时,M=y2;②当x<0时,M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使得M大于4的x的值不存在;④若M=2,则x=1.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5.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实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则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__________.16.解不等式组:345542x xx x+>⎧⎨-<-⎩①②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______;(Ⅱ)解不等式②,得:______;(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1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2x﹣m+3>0的最小整数解为1,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18.如图:在四边形纸片ABCD中,AB=12,CD=2,AD=BC=6,∠A=∠B.现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A 的对应点A'落在AB边上,连接A'C.若△A'BC恰好是以A'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则AE的长为_____.三、解答题19.解不等式组() 2141111 43x xx x⎧+-⎪⎨+--≤⎪⎩>20.已知二次函数y =ax 2+4x+c ,当x =﹣2时,y =﹣5;当x =1时,y =4(1)求这个二次函数表达式.(2)此函数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B(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求点A ,B ,C 点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3)该函数值y 能否取到﹣6?为什么?2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C 解析为:122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A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
重庆市2020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重庆市2020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考试范围遵照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三学段七至九年级的要求.二、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结构(一)内容结构与比例试题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所占分数的百分比分别约为50%、40%和10%.(二)题型结构考试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组成.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必须的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数与式(一)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 |的含义(这里"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二)实数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5.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三)代数式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四)整式与分式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2.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3.能推导乘法公式:(")'#)(a*b)+" —#;("士#)2="士2#)#,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5.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方程与不等式(一)方程与方程组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3.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5.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6.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7.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8.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要求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其他问题).9.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决简单的问题.函数(一)函数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2.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二)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 = kx + b(k#O)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理解正比例函数.5.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6.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三)反比例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A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 = &X "#0)探索并理解k>Q和%V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四)二次函数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 = a"h))k 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性质1.点、线、面、角(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2)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3)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 )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6)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7)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2.相交线与平行线(1)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2)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4)掌握基本事实: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理解平行线概念;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7)掌握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9)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10)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11)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3.三角形(1)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4)掌握基本事实: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掌握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证明定理: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9)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0)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
2020重庆中考数理化试题评析

2020重庆中考数理化试题评析
2020重庆中考已经落下幢幕,初一初二的学子们可以结合历年中考真题,了解一下中考理科的考察方向,对后面的学习做出合理的规划,为将来的升学做最充分的准备,火光课堂为大家倾情解析。
中考数学A卷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今年重庆中考数学较2019年中考数学难度下降比较明显。
试卷结构迎来较大变化,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由原来26题调整到25题位置,难度降低比较明显。
几何证明题目调整到26题位置,新增几何最值探究问题。
二、知识点分值分布
1.模块分值分布
代数、几何、概率统计三大模块的考察分值比重变化不大,整体中考试卷的难度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学习中要重点关注基础知识。
2. 教材分值分布
从近三年来的各年级教材分值分布来看,可以发现七上、八上、九上三个学期考察的分值占比较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
(原直属校教学进度都会提前,考点分布按照北师版教材进度进行统计)。
2020重庆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10 数据整理与分析(共39张PPT)

200名学生参加竞赛.为了解这两个年级参加竞赛学生的成绩情况,从中各
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如下:
八年级 91 89 77 86 71 九年级 84 93 66 69 76
51 97 93 72 91
87 77 82 85 88
81 92 85 85 95
90 88 67 88 91
88 88 90 64 91
[分析](1)根据已知数据可得a、b的值,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 解可得; (2)用总人数乘以对应部分人数所占比例; (3)可从4.8及以上人数的变化求解可得(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544.654.8
[由已知数据知a=5,b=4,
活动前被测查学生视力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4.6+24.7=4.65, 活动后被测查学生视力样本数据的众数是4.8.]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了解3 月中旬长春市城区的空气质量情况,某校“综合实践环境调查小组”, 从“2345天气预报”网,抽取了朝阳区和南关区这两个城区2019年3月11 日-2019年3月2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过程如下,请补 充完整. 【收集数据】
解 : (1) 样 本 数 据 中 , 学 生 身 高 的 众 数 是 167 cm , 中 位 数 是
164+2164=164( cm). (2)16 0.32 7 0.14 (3)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身高在172 cm及以上的人数约为850×(0.08+0.04) =102(人).
4.某校开展“走进中国数学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八、九年级各有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 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重庆中考数学2020预测与攻略(A3版)

重庆中考数学2020预测与攻略——四明初中周通周老师教育语录摘要: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需要方法的,方法是可以掌握的。
所以,世界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2.笛卡尔说: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可建立数学模型),一切数学问题,都可转化为方程问题。
我要说:一切(方程)问题都不是问题。
3.数学是永恒,是真理,是一切的答案。
4.几何无王者之道,数学亦如是。
5.智者千里,始于“足下”。
6.2020最重要的责任是活着,戴上口罩,你就活着。
活久见!7.数学是死的,也是活的。
关键看你是死的还是活的。
8.什么是读书?读书,就是要先读死,再读活,先读厚,再读薄。
9.数学双会:会表示,会计算,你就能得高分;但要想真正会数学,你还得会思考。
10.数学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
杜威:教育即生活。
)11.讲顺序,守规则,懂对应,有形式,重实质。
数学如此而已!12.什么是逻辑?逻辑的源头是没有逻辑,只有承认。
13.原则就像卫兵,不容侵犯!14.动物有两个本性:求生和懒惰。
人有三个本性:第一是求生,第二是懒惰,第三是不满足。
不满足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15.美好自己,美好他人。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应试准备与技巧1.战略上重视分数:要有得分欲望,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去挣得分(分数就是钱,差一分起价上万);2.战术上要有平常心:心态决定成绩,把自己会的展示出来!3.舍得:有舍才有得!4.讲顺序,守规则:先易后难,先做熟悉的题、图、方法!5.懂对应:数与点一一对应,对应相等,对应成比例!6.讲形式,重实质:数与式,本质是数;万物皆数!方程与不等式,本质是大小(顺序)关系,是规则!几何与图形,本质是美!统计与概率:本质是你的生活你做主!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
2020年重庆中考复习数学课件 “线段最值问题”漫谈(56张PPT)

y
B
M1
O
点M1为最值点, P1D1为所求线段 M
x
D1
H
P1
P
D C
“阿氏圆”问题
【问题背景】阿氏圆又称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上两点 A、B, 则所有满足PA/PB=k(k≠1)的点 P 的轨迹是一个圆,这个轨迹 最先由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故称“阿波罗尼斯圆”简称 “阿氏圆”.如下图所示,其中PA:PB=OP:OB=OA:OP=k.
小伙子从A走到P,然后从P折往B,可望最早到达B。
问 题 : 若 在 驿 道 上 行 走 的 速 度 为 v1=8km/h , 在 沙 地 上 行 走 的 速 度 为
v2=4km/h.(1)小伙子回家需要的时间可表示为 (2)点P选择在何处他回家的时间最短?
AP P; B
84
1 4
1 2
PA
PB
PA最长 PB最短
⑦圆圆之间,连心线截距最短(长)
基本图形
E
A
O
C
B DM
F
结论
AB最长 CD最短
解决策略
复杂的几何最值问题都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得到的,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通过几何变换 进行转化,逐渐转化为“基本图形”,再运用“基本图形” 的知识解决。常运用的典型几何变换有: (1)平移------“架桥选址” (2)翻折------“将军饮马“ (3)旋转------“费马点问题“ (4)相似------“阿氏圆问题“ (5)三角------“胡不归问题“ (6)多变换综合运用
解题要点:
将定点沿定长方向平移
定长距离 将军饮马
B1
B1
架桥选址类
【例2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3 ,BC=1,将△ABD
重庆中考数学难题

重庆中考数学难题重庆中考数学难题:解析、应对与启示在近年来重庆中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一些颇具难度的题目,这些题目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本文将对其中一道中考数学难题进行解析,探讨应对策略,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一、难题解析题目: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BAC=40°,∠BDC=70°。
求证:BC=3AD。
这道题目的难点主要在于对几何图形中角度和线段关系的理解与计算。
在△ABC中,由于AB=AC,因此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又因为D是BC的中点,我们可以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但要证明BC=3AD并非易事。
二、应对策略面对这类难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1、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初中数学而言,任何难题都离不开基础知识。
因此,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定理、公式,以便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2、强化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对于解决难题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课后的自主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3、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方法往往能够决定一道难题的解决速度。
学生可以通过多练习、多总结,提炼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三、启示从这道中考数学难题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教学要注重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2、学习要注重实践应用:学生应该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应试要注重心态调整:在应对中考这类考试时,学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难题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
总之,解决数学难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考物理浮力经典难题中考物理浮力经典难题一、明确主题在中考物理中,浮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考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的考点之一。
重庆2020年初2020级中考数学复习会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选 择 题 知 识 内 容 分 析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选 择 题 分 析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选择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填 空 题 知 识 内 容 统 计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填 空 题 分 析
2018年填空题得分情况
2019年填空题得分情况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填空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 答 题 知 识 内 容 统 计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 答 题 分 析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体现复习阶段性的特点
一轮复习注重知识的梳理,基本方法的落实等 二轮复习应强化重点内容,突出方法和数学思想
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关注和注重学生参与
要善于让学生记忆和掌握定理、公式; 让学生明白所复习的内容怎么考,树立“模型”意识; 课堂上多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机会和时间; 留给学生解题后反思和总结的时间;
解答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答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答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答题主要变化
2018年、2019年中考数学逐题分析
解答题主要变化
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尊重学生学情、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资料的选用 内容的选择 解题方法的介绍
注重试卷讲评
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重庆中考数学考试趋势解读及复习策略数学张垂权重庆育才中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育才中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篇教学论文获全国、市级一、二等奖,主编《高分突破》等多本数学教学参考书,在重庆市初中数学命题技能大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朱晓昀重庆鲁能巴蜀中学数学教研组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获得巴蜀中学“管理育人”奖,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2017年重庆中考数学阅卷组长,主编《高分突破》等参考书,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张垂权老师认为,2018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考查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2019年将仍保持“考查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意创新”的指导思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2019年中考数学试题应该会继续落实“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四能”,即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六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逐步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和数学文化渗透等。
朱晓昀老师认为,2019年重庆中考数学试卷会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呈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充分体现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以及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复习策略精讲精练,建易错题典型题解法档案张垂权老师建议:1.把握方向,明确重点。
关注核心内容,如方程,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的考查形式。
2.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第一阶段复习,必须过“三关”:一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性质、法则等,并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中考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二过“基本方法”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综合法、穷举法、反证法、图象法、表格法等,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通性通法”;三过“基本技能”关,通过复习要获得基本计算能力、作图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图表识别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第二阶段为专题复习,可以分为:(1)数学思想方法专题,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2)解题技巧方法专题,如选择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几何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等;(3)对应题型训练专题,如计算专题,实际应用专题等。
第三阶段进行综合强化训练,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训练。
3.易错题、典型题要多做几遍,建立解题方法档案,错题档案,典型题目的解法档案,及时反思、自主归纳,揭示规律。
朱晓昀老师说,初三总复习,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初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梳理,需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欠缺,使之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解题能力。
他建议:1.安排合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避免复习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中考复习一般分三轮(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套题训练)每一轮复习的方法和侧重点都不同,要把计划具体到每一周每一天。
2.熟悉《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但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比较分散,一般会选择一本合适的总复习资料,总复习资料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全面归纳初中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和题型以及解题方法、技巧。
3.精讲精练,精选例题和习题,通过变条件、变结论、变图形、等变式训练进行“一题多拓”“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最终能“多题一解”,防止题海战术,防止复习课变成习题课。
高分突破弄清六大板块考点,多练勤思最后,朱晓昀老师还分析了中考数学的六大板块考点:1.数与式,这一部分知识以计算为主,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法则和计算技巧,然后用大量的练习保证正确率和速度。
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这一部分内容首先应该掌握解各种方程(组)不等式(组)的通法,并注意其中的易错点:如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不等式组的界点问题,同时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板块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和难点,综合性非常强,复习这一部分内容要熟练记忆各种函数的概念、图象及性质以及公式,掌握常用方法: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并形成利用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
4.图象的性质,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除了牢记定义、定理、性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图形及相关结论的证明方法,各种常规题型如线段和差倍分、垂直等的证明方法及辅助线的添法。
5.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和翻折是几何中的三大变换,综合性很强,可以涉及到几何代数的很多重要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各种变换的性质是基础,其次是探究变换的内在规律找到其本质和核心将复杂的几何变换问题转化成基本模型,做到大题小题化、知识分散化、难题简单化。
6.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中考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数据的特征和求法,经历统计的过程,熟练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把抛物线y =ax 2+bx+c 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的解析式是y =x 2+5x+6,则a ﹣b+c 的值为( ) A.2B.3C.5D.122.如图,在菱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C 和点D 为圆心,大于12CD 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 ,N ;②作直线MN ,且MN 恰好经过点A ,与CD 交于点E ,连接BE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0ABC ∠=︒B .2ABEADE SS ∆= C .若AB=4,则47BE = D .21sin 14CBE ∠=3.如图,△ABC 中A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A′B′C′,且△A′B′C′与△ABC 的位似比为2:1.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A.12a -B.1(1)2a -+ C.1(1)2a -- D.1(3)2a -+ 4.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各边相等的六边形是正六边形;②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③顺次连结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是菱形;④正五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4个5.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 ,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以DE 为折痕向右折叠,AE 与BC 交于点F ,则梯形BDEF 的面积为( )6.如图,Rt △ABC 中,∠ACB =90°,AC =4,BC =6,点D 在BC 上,延长BC 至点E ,使CE=12BD ,F 是AD 的中点,连接EF ,则EF 的长是( )A .13B .17C .3D .47.如图,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 (3,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 放大得到线段CD ,若点C 的坐标为(6,0),则点D 的坐标为( )A .(3,6)B .(2,4.5)C .(2,6)D .(1.5,4.5)8.下面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华为手机Mate X 在5G 网络下能达的理论下载速度为603 000 000B/s ,3秒钟内就能下载好1GB 的电影,将603 0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03×610B .6.03×810C .60.3×710D .0.603×910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6.BD=8,AE ⊥BC 于点E,AE 的长是( )A .53B .25C .485D .2451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BC =4,∠ABC =6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M ,N 分别是BD ,BC 上的动点,则CM+MN 的最小值是( )12.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9个图形共有( )个〇.A.6055 B.6056 C.6057 D.6058二、填空题13.正方形ABCD中,F是AB上一点,H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FH,将△FBH沿FH翻折,使点B的对应点E落在AD上,EH与CD交于点G,连接BG交FH于点M,当GB平分∠CGE时,BM=226,AE=8,则ED=_____.14.从、、、、中,任取一个数,取到无理数的概率是_____.15.已知一组数据:1,4,x,2,6,9,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中位数为_____.16.将正方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对折,使边AD与BC重合,折痕为EF,连接AE,将AE折叠到AB上,折痕为AH,则的值是______.17.方程21=1x-的根是____.18.分式方程2111xx x+=-+的解为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CAB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ED⊥AE,垂足为E,交AB的延长线于F.(1)求证:ED是⊙O的切线;(2)若AD=42,AB=6,求FD的长.20.在Rt△ABC中,∠C=90°,AC=16cm,B C=12cm.现有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C向点C方向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向点B方向运动.如果点P的速度是4cm/s,点Q的速度是3cm/s,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求:(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Rt△CPQ的面积S;(2)当t=2s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0名左右的扑火英雄牺牲,让人感到痛心,也再次给我们的防火安全意识敲响警钟.为了加强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某校举行了一次“防火安全知识竞赛”(满分100分),赛后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组别成绩x/分组中值A 50≤x<60 55B 60≤x<70 65C 70≤x<80 75D 80≤x<90 85E 90≤x<100 95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2)分数段80≤x<9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所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区间内;(3)若将每组的组中值(各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代表各组每位学生的竞赛成绩,请你估计该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22.解不等式组315122x xx+≥⎧⎪⎨->-⎪⎩.并写出所有整数解.2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及以点C为圆心,1为半径的⊙C,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C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到⊙C的“圆距离”,记作d(M﹣C).(1)点C在原点O时.①记点A(4,3)为图形M,则d(M﹣O)=;②点B与点A关于x轴对称,记线段AB为图形M,则d(M﹣O)=;③记函数y=kx+4(k>0)的图象为图形M,且d(M﹣O)≤1,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2)点C坐标为(t,0)时,点A,B与(1)中相同,记∠AOB为图形M,且d(M﹣C)=1,直接写出t 的值.24.在菱形ABCD中,点P是BC边上一点,连接AP,点E,F是AP上的两点,连接DE,BF,使得∠AED=∠ABC,∠ABF=∠BPF.求证:(1)△ABF≌△DAE;(2)DE=BF+EF.25.合肥合家福超市为了吸引顾客,设计了一种促销活动:在三等分的转盘上依次标有“合”,“家”,“福”字样,购物每满200元可以转动转盘1次,转盘停下后,指针所指区域是“福”时,便可得到30元购物券(指针落在分界线上不计次数,可重新转动一次),一个顾客刚好消费400元,并参加促销活动,转了2次转盘.(1)求出该顾客可能获得购物券的最高金额和最低金额;(2)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出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C D B B A C C B D C D二、填空题13.414..15.3 16.17.x=±2.18.x=﹣3 三、解答题19.(1)证明见解析;(2)1227.【解析】【分析】(1)连接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1=∠3,再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E∥OD,然后再由垂线的定义和切线的判定即可证明;(2)连接BD,由切线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求出BD的长,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求得BF=24DF,然后再在Rt△ODF中,求DF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OD,如图,∵OA=OD,∴∠2=∠3,∵AD平分∠EAB,∴∠1=∠2,∴∠1=∠3,∴AE∥OD,∵ED⊥CA,∴OD⊥ED,∵OD是⊙O的半径,∴ED是⊙O的切线;(2)连接BD,如图,∵AB是直径,∴∠ADB=90°.∴BD=22226(42)AB AD-=-=2,∵EF是⊙O的切线,∴OD⊥EF,∴∠4+∠5=90°,∵∠3+∠5=90°,∴∠4=∠3=∠2,∵∠F=∠F,∴△FBD∽△FDA,∴242 BF BDDF AD==,∴BF=24DF,在Rt△ODF中,∵(3+BF)2=32+DF2,∴(3+24DF)2=32+DF2,∴DF=12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1)Rt△CPQ的面积为S=﹣6t2+24t(0<t<4);(2)PQ=10cm;(3)t=2秒或t=6425秒时,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解析】【分析】(1)由点P,点Q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又知AC,BC的长,可将CP.CQ用含t的表达式求出,代入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S△CPQ=12CP⨯ CQ求解(2)在Rt△CPQ中,当t=2秒,可知CP、CQ的长,运用勾股定理可将PQ的长求出(3)应分两种情况:当R△CPQ∽R△CAB时・根据CP CQCA CB= ,可将时间t求出;当Rt△ CPQ∽Rt△CBA时,根据CP CQCB CA= ,可求出时间t.【详解】(1)由题意得AP=4t,CQ=3t,则CP=16﹣4t,因此Rt△CPQ的面积为S=12CP×CQ=12(16﹣4t)×3t=﹣6t2+24t(0<t<4);(2)由题意得AP=4t,CQ=3t,则CP=16﹣4t,当t=2秒时,CP=16﹣4t=8cm,CQ=3t=6cm,在Rt△CPQ中,由勾股定理得PQ=22228610CP CQ cm+=+=;(3)由题意得AP=4t,CQ=3t,则CP=16﹣4t,∵AC=16cm,BC=12cm.∴①当Rt△CPQ∽Rt△CAB时,CP CQCA CB=,即16-431612t t=,解得t=2秒;②当Rt△CPQ∽Rt△CBA时,16-431616t t=CP CQCA CB=,即16-431216t t=,解得t=6425秒.因此t=2秒或t=6425秒时,以点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解题关键在于把含t的表达式代入21.(1)详见解析;(2)144,80≤x<90;(3)估计该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3分.【解析】【分析】(1)用A组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得出抽取的学生总数,再用数据总数减去A、B、C、E四个组的人数可得D组人数,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用D组人数除以数据总数得出D组所占百分比,同理求出E组所占百分比,补全扇形统计图;(2)用360°乘以D组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分数段80≤x<9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3)先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样本平均数,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样本容量是:10÷5%=200,D组人数是:200﹣(10+20+30+60)=80(人),D组所占百分比是:80200×100%=40%,E组所占百分比是:60200×100%=30%.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分数段80≤x<9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0.40=144°;一共有200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第100个与第101个数据都落在D组,所以所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80≤x<90区间内. 故答案为144,80≤x<90;(3)(55×10+65×20+75×30+85×80+95×60)÷200=83(分). 所以估计该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3分. 【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也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22.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为﹣2,﹣1,0.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 【详解】315122x x x +≥⎧⎪⎨->-⎪⎩①② , 解不等式①得:x≤12, 解不等式②得:x >﹣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2, ∴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为﹣2,﹣1,0.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应用,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23.(1)① 4,② 3,③3k ≥;(2)t =2或103. 【解析】 【分析】(1)①点A (4,3),则OA =5,d (M ﹣O )=AQ ,即可求解;②由题意得:d (M ﹣O )=PQ ;③P′Q′=2为临界点的情况,OD =4,则∠P′DO=30°,即可求解,(2)①分点为角的顶点O (P )、点P 在射线OA 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1)①如图1,点A (4,3),则OA =5,d(M﹣O)=AQ=5﹣1=4,故答案为4,②如图1,由题意得:d(M﹣O)=PQ=4﹣1=3,③如图1,过点O作OP′⊥直线l于点P′,直线l与y轴交于点D,则d(M﹣O)=P′Q′,当P′Q′=2为临界点的情况,OD=4,∴∠P′DO=30°,∴k=3,故k≥3,(2)①如图2,当点为角的顶点O(P)时,则PQ=1,则OC=2,即:t=2,②如图3,当点P在射线OA时,tan∠AOC=34,则sin∠AOC=35,CP=CQ+PQ=1+1=2,t=OC=sin CPAOC=103,故:t=2或103.【点睛】本题为新定义类型的题目,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通常按照题设的顺序,逐次求解即可.24.(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B=AD,A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PA=∠DAE,等量代换得到∠BAF=∠ADE,求得∠ABF=∠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F,DE=AF,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D∥BC,∴∠BPA=∠DAE,∵∠ABC=∠AED,∴∠BAF=∠ADE,∵∠ABF=∠BPF,∠BPA=∠DAE,∴∠ABF=∠DAE,∵AB=DA,∴△ABF≌△DAE(ASA);(2)∵△ABF≌△DAE,∴AE=BF,DE=AF,∵AF=AE+EF=BF+EF,∴DE=BF+EF.【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25.(1)最高金额为60元、最低金额为0元;(2)5 9【解析】【分析】(1)两次都抽到“福”时可得最高金额,两次都没有抽到“福”时可得最低金额;(2)画出树状图,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该顾客可能获得购物券的最高金额为60元、最低金额为0元;(2)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有5种结果,所以该顾客获购物券金额不低于30元的概率为59.【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若a 2=b 2,则a=bB .4的平方根是±2C .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D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2.把函数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下列在该平移后的直线上的点是( ) A.()2,2B.()2,3C.()2,4D.(2,5)3.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创新维权手段,聚焦维权难点,消费维权能力和水平不断提.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6.2万件,解决55.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9.8亿元;其中,9.8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9.08×108B .9.8×108C .0.98×109D .0.98×10104.已知二次函数y=(x+m )2–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 与反比例函数y=mnx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5.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 2>b 2,则a >b“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a =﹣2,b =1B .a =3,b =﹣2C .a =0,b =1D .a =2,b =16.已知抛物线y =x 2+2x ﹣m ﹣1与x 轴没有交点,则函数y =的大致图象是( )A. B.C. D.7.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1,0)与(0,2),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b >0的解集是( )A .x 1>-B .x 1<-C .x 2>D .x 2<8.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9.计算()23a -的正确结果是( )A .6a -B .6aC .5a -D .5a10.四川省是全国重要的蔬菜主产区、“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优势区,位于成都市彭州濛阳镇的四川省农产品交易中心,日交量超过5000吨,年交易额超过150亿元,是省内设施最先进,交易量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也是全国第二大蔬菜产地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