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专家解读点评2023重庆中考数学试题(最新发布)

专家解读点评2023重庆中考数学试题(最新发布)专家解读点评2023重庆中考数学试题(最新发布)中考数学讲究最基础,把握好课本,也是学习初中数学的一大必要,把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地往上攀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解读点评2023重庆中考数学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解读点评2023重庆中考数学试题解读:本次中考数学试题,各板块内容所占百分比与教材安排的课时比例基本一致。
试题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表现,对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核心知识进行了重点全面的考查,如“数与代数”中的数与式、所有的方程、函数全考查;“图形与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全覆盖,平移、旋转、相似变换全展示;“统计与概率”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概率全呈现。
本次试题尽力结合新时代,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如试题中的“就业岗位的个数”“智能玩具充电后运行的最长时间”“预制食品”“锻炼路线方案选择”等,情境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引导学生重视生活体验,关注社会发展。
点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数学核心课程内容为重点——重庆一中初中数学教师白薇本次试题基础全面,利教利学。
整卷知识覆盖全面,深化基础考查,注重通性通法。
今年中考数学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数学核心课程内容及蕴含的基本思想,其所占百分比与教材安排的课时比例基本相同。
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简单应用。
试题能够引导教学注重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减少“机械刷题”。
试卷注重梯度,层次感强,难易合理。
每种题型都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次分明。
同时,试题情境新颖,关注热点,如智能玩具飞机、就业岗位、农业生产中的双季稻种植等背景,都源自当前学生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
九年级数学成绩差怎么补救初三数学成绩差说明你还没有打好基础,接下来的学习一定要跟上老师的学习进度,不能再落后了。
2023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解析版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 卷)(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作图(包括作辅助线)请一律用黑色2B 铅笔完成;4.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参考公式: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为2b x a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1.8的相反数是()A.8- B.8 C.18 D.1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即可得.【详解】解:8的相反数是8-,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从正面得到的视图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详解】从正面看第一层是2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右边1个小正方形,故选:D .【点睛】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3.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一定经过的点是()A.()14, B.()14--, C.()22-, D.()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将各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4y x =-即可解答.【详解】解:A 、将1x =代入反比例函数4y x=-得到14y =-≠,故A 项不符合题意;B 、项将1x =-代入反比例函数4y x=-得到44y =≠-,故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将=−2代入反比例函数4y x=-得到22y ==,故C 项符合题意;D 、项将2x =代入反比例函数4y x=-得到22y =-≠,故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要点在函数图象上则其坐标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4.若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为1:4,则这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A.1:2B.1:4C.1:8D.1:1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即可解答.【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为1: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为1: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AB CD AD AC ,若155∠=︒,则2∠的度数为()A.35︒B.45︒C.50︒D.55︒【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CAB ∠的度数,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CAD ∠=︒,然后根据2CAB CAD Ð=Ð-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 CD ∥,155∠=︒,∴18055125CAB Ð=°-°=°,∵AD AC ⊥,∴90CAD ∠=︒,∴21259035CAB CAD Ð=Ð-Ð=°-°=°,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线的定义,熟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本题的关键.6.估计+的值应在()A.7和8之间B.8和9之间C.9和10之间D.10和11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先计算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再估算结果的大小即可判断.=4=+∵2 2.5<<,∴45<<,∴849<+<,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用长度相同的木棍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用了9根木棍,第②个图案用了14根木棍,第③个图案用了19根木棍,第④个图案用了24根木棍,……,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⑧个图案用的木棍根数是()A.39B.44C.49D.5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各图形中木棍的根数发现计算的规律,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第①个图案用了459+=根木棍,第②个图案用了45214+⨯=根木棍,第③个图案用了45319+⨯=根木棍,第④个图案用了45424+⨯=根木棍,……,第⑧个图案用的木棍根数是45844+⨯=根,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图形类规律的探究,正确理解图形中木棍根数的变化规律由此得到计算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C 是O 的切线,B 为切点,连接OA OC ,.若30A ∠=︒,AB =3BC =,则OC 的长度是()A.3B.C.D.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及正切的定义得到2OB =,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C =【详解】解:连接OB ,∵AC 是O 的切线,B 为切点,∴OB AC ⊥,∵30A ∠=︒,AB =,∴在Rt OAB 中,tan 23OB AB A =⋅∠==,∵3BC =,∴在Rt OBC 中,O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连接AE ,AF ,EF ,45EAF ∠=︒.若BAE α∠=,则FEC ∠一定等于()。
重庆市近三年中考数学试题分析

重庆市近三年中考数学试题分析(一)近三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与重庆市教科院发布的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试卷的结构稳定,考查的内容每年有少量变化,从题型到考试内容基本固定,总体难度逐年有所增加。
1、题型与题量:全卷均为满分150分,三种题型,26个题,其中选择题10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10个,解答题中第三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第四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第五大题2个小题,共22分。
三种题型的分值比是40:24:86。
占比略为26%、16%、58%。
试卷总体难度安排略为6:2:2,容易题安排在1—7、11—14、17—22小题;中档题安排在8—9、15、23—24小题;较难题为10、16、25、26小题。
4、试题背景与架构分析:(1)应用类型试题背景。
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
近三年一些试题的背景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公平合理,时代感强。
4、总体评析:重庆市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与知识体系相关的现实背景中,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对学生后继学习潜能的考查,对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象、图形变换与坐标、统计与概率等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无偏题、怪题,这些数学试题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影响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数学知识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试题引导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数学的运用价值,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意识。
2012年2月28日初三教研会发言。
2023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带答案及解析)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A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黑。
1.8的相反数是()A.-8B.8C.18D.-182.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从正面得到的视图是()A.B. C.D.3.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一定经过的点是()A.1,4B.-1,-4C.-2,2D.2,24.若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为1:4,则这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A.1:2B.1:4C.1:8D.1:165.如图,AB ∥CD ,AD ⊥AC ,若∠1=55°,则∠2的度数为()A.35°B.45°C.50°D.55°6.估计28+10 的值应在()A.7和8之间B.8和9之间C.9和10之间D.10和11之间7.用长度相同的木棍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用了9根木棍,第②个图案用了14根木棍,第③个图案用了19根木棍,第④个图案用了24根木棍,⋯⋯,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⑧个图案用的木棍根数是()A.39B.44C.49D.548.如图,AC是⊙O的切线,B为切点,连接OA,OC。
若∠A=30°,AB=23,BC=3,则OC的长度是()A.3B.23C.13D.6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连接AE,AF,EF,∠EAF=45°。
若∠BAE=α,则∠FEC一定等于()A.2αB.90°-2αC.45°-αD.90°-α10.在多项式x-y-z-m-n(其中x>y>z>m>n)中,对相邻的两个字母间任意添加绝对值符号,添加绝对值符号后仍只有减法运算,然后进行去绝对值运算,称此为“绝对操作”。
重庆中考数学试题特点评析、解读命题趋势

重庆中考数学试题特点评析、解读命题趋势纵观2015年重庆中考数学试题结构,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本次中考是2012版数学新教材的第一届中考,所以关注度非常高,变化也较大!本套试题紧扣《2011版新课程标准》和《2015年重庆市中考考试说明》,难度适中,题型、题量和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但是具体到每道试题有很大变化,特别是解答题。
同时本套中考试题,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数学基本的思想方法等做了很好的考查。
总的来说,试题既体现了毕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有利于选拔优秀的高水平学生。
具体分析如下:一、选择题必考点实数的大小比较【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近5年(11年~15年8套卷,08~10年未考查)重庆真题发现,该命题点属于每年必考点(15年B卷未考查),题型均为选择题,且分别考查最小、最小、最大、最大、最小、最小、最大,预计2016年仍会在选择题中考查,且考查最大数的可能性比较大。
命题点对称图形的识别【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近8年11套重庆真题发现,该命题点属于每隔两年考查两年(11年考查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12年考查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15年A卷考查对轴对称图形的识别,B卷考查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题型均为选择题,预计2016年仍会在选择题中考查。
命题点二次根式【命题规律与趋势】分析近8年11套重庆真题发现,仅在08年考查根式减法运算,14年A卷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5年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题型均为选择题,预计2016年可能会在选择题中考查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或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必考点整式的运算【命题规律与趋势】本题考查积的乘方运算。
分析近8年11套重庆真题发现,共考查10次(15年B卷未考查),属于每年必考点,题型均为选择题,且合并同类项(减法)考查1次,同底数幂的乘法考查2次,同底数幂的除法考查3次,积的乘方考查3次,幂的乘方考查1次,预计2016年仍会在选择题中考查整式的运算,学生需要掌握以上几种考查方式来备考。
重庆一外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三第一次测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概述本次抽考的试卷是重庆一外的中考一模卷,试卷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区分性。
所涉及知识基本与中考所考知识类似。
但难题难度相比有所增加。
试卷所涉及考点及分值分布如下:二、试卷题目分析试卷共三道大题,26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设计选择题12个,共48分,占总分的32%;填空题6个,共24分,占总分的16%;解答题8个,共78分,占总分的52%.二、试卷考法分析试卷十分注意体现最新版课标的评价理念,注重考查双基和通过应用考查基本能力,突出考查建模能力与应用意识。
在试题设计方面重视利用知识内在联系为主线或以实际问题解决为主线设置问题,在问题的搭配上注意由简单到复杂,难度循序渐进,突出多角度、多层面的考查数学的核心内容与核心思想。
1.注重基础知识,体现新课标的普及性理念本卷总体难度较之往年有所下调,更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减少了死记硬背的知识以及过于繁杂的计算、过难的几何论证试题等方面的考查。
试卷中,第1至10题、13至15题、19至22题为容易题,分值为76分,占全卷总分的50%左右。
第11、16、17、23、24题为中档题,分值为42分,约占28%;即使是作为压轴题的12题、18题、25、26题,能用注重通性通法加以解决,也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涉及的知识也是基础的、常用的、生活的。
2.注重实际应用,重点考查数学模型建立本卷注重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考查了学生建立方程与函数模型的能力.3.重视数学思想,考查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素养试卷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统计与随机等数学思想,以及待定系数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等初中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观全卷,数学思想贯穿始终,这些题目的设置,保证了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考查的效度,对引导初中数学教学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来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与重庆市教科院发布的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试卷结构稳定,考查的内容每年都有少量变化,从题型到考试内容基本固定,但具体到每到试题有很大变化,特别是解答题,总体难度逐年有所增加。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均为满分150分,三种题型,26个题,其中12个选择题,6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
三种题型的分数比为48:24:78,占比略为32%、16%、52%。
其中1-9,13-16,19-22为容易做的题,占比略为60%,10,11,17,23,24,25为中档题,占比略为30%,其他的为比较难的题,占比略为10%。
2.考查知识点情况
由图我们得知,统计与概率相关问题的分值占比为12%,几何问题占比29%,实数的考查占比为20%,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占比为33%,新概念题型占比为6%。
总的来说,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试题还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其图像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
除此之外,这些数学试题还让学生其实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大量数学知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数学的运用价值。
最新 2020年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来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与重庆市教科院发布的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试卷结构稳定,考查的内容每年都有少量变化,从题型到考试内容基本固定,但具体到每到试题有很大变化,特别是解答题,总体难度逐年有所增加.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均为满分150分,三种题型,26个题,其中12个选择题,6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三种题型的分数比为48:24:78,占比略为32%、16%、52%.其中1-9,13-16,19-22为容易做的题,占比略为60%,10,11,17,23,24,25为中档题,占比略为30%,其他的为比较难的题,占比略为10%.
2.考查知识点情况
由图我们得知,统计与概率相关问题的分值占比为12%,几何问题占比29%,实数的考查占比为20%,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占比为33%,新概念题型占比为6%.
总的来说,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试题还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其图像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除此之外,这些数学试题还让学生其实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大量数学知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数学的运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近三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来重庆市中考数学试题与重庆市教科院发布的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试卷结构稳定,考查的内容每年都有少量变化,从题型到考试内容基本固定,但具体到每到试题有很大变化,特别是解答题,总体难度逐年有所增加。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均为满分150分,三种题型,26个题,其中12个选择题,6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
三种题型的分数比为48:24:78,占比略为32%、16%、52%。
其中1-9,13-16,19-22为容易做的题,占比略为60%,10,11,17,23,24,25为中档题,占比略为30%,其他的为比较难的题,占比略为10%。
2.考查知识点情况
由图我们得知,统计与概率相关问题的分值占比为12%,几何问题占比29%,实数的考查占比为20%,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占比为33%,新概念题型占比为6%。
总的来说,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数学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试题还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其图像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问题等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考查。
除此之外,这些数学试题还让学生其实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大量数学知识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体现了数学的运用价值。